众妙堂记
北宋苏轼所著散文
《众妙堂记》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主要写了一个梦,通过梦中人物的对话来揭示“众妙”二字的抽象含义。寓实于虚,层层推进,生动形象。
作品原文
众妙堂记
眉山市道士张易简教小学,常百人,予幼时亦与焉。居天庆观北极院,予盖从之三年。居海南省,一日梦至其处,见张道士如平昔,汛治庭宇,若有所待者,曰:“老先生且至。”其徒有诵《道德经》者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予曰:“妙一而已,容有众乎?”道士笑曰:“一已陋矣,何妙之有。若审妙也,虽众可也。”因指洒水草者曰:“是各一妙也。”予复视之,则二人者手若风雨,而步中规矩,盖焕然雾除,霍然云散。予惊叹曰:“妙盖至此乎!庖丁之理解,郢人之鼻,信矣。”二人者释技而上,曰:“子未睹真妙,庖、郢非其人也。是技与道相半,习与空相会,非无挟而径造者也。子亦见夫蜩与鸡乎?夫蜩登木而号,不知止也。夫鸡俯首而啄,不知仰也。其固也如此。然至蜕与伏也,则无视无听,无饥无渴,默化于荒忽之中,候伺于毫发之间,虽圣知不及也。是岂技与习之助乎?”二人者出。道士曰:“子少安,须老先生至而问焉。”二人者顾曰:“老先生未必知也。子往见蜩与鸡而问之,可以养生,可以长年。”广州市道士崇道大师何德顺,学道而至于妙者也。故榜其堂曰“众妙”。书来海南省,求文以记之,因以梦中语为记。戊寅三月十五日,蜀人苏轼书。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眉山句:眉山县,属四川省。小学,古代教授六艺,故礼、乐、射、御、书、数都称为小学。到了汉代,以小学作为文字训之学的专称。张易简,苏轼少年从学之师。
2.天庆观:其地未详,峨眉山市之一小地名。
3.谪居海南:苏轼于绍圣四年(1097)贬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七月到达儋耳。
4.汛(xùn)治庭宇:洒水打扫房子。
5.《老子》:即老子所著《道德经·圣人抱一》。今本分上下篇,五千余字。主张自然无为。下句引语“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指道家的道理非常深奥、神妙、广博。
6.妙一而已二句:玄妙只能有一个,哪里能有众妙?
7.一已陋矣四句:道士认为只有一个玄妙的说法也是错的,世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玄妙。如果真有玄妙之理存在,那么说诸多玄妙也是可以的。
8.洒水薙(tì)草:洒水打扫庭院、除掉庭院中的禾本科杂草,即前文“汛治庭宇”。薙,除草。
9.手若风雨:谓动作敏捷,快如飘风急雨。
10.步中(zhòng)规矩:符合一定法则。中,合于。
11.焕然雾除:庭院中光明亮堂,就像雾彻底消散的样子。
12.霍然云散:庭院光明亮净,就像原来罩在它上面的云朵消散了似的。谓洒扫技艺之高。“散”原作“消”,据本集改。
13.庖丁句:《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此句谓懂得了庖丁解牛技艺之高的玄理。
14.郢(yǐng)人句:《庄子·徐无鬼》:“郢人酉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要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此句谓懂得了匠石之神工的玄理。
15.子未睹真妙五句:你并没有发觉真正的妙理。庖丁、郢人的功夫并非人力所致。前者是技与艺自然规律的两相结合,而后者是(大胆的)习惯与能找到可乘之机的本领的结合。并非没有把握就直接达到这种工夫的。空(kòng),可乘之机,无挟,没有挟持、没有把握。
16.蜩(tiáo):蝉的别称。
17.然至蜕与伏(fù)句:到了蜩换壳鸡孵蛋时。蜕,蝉脱壳。伏,鸡孵卵。
18.无视二句:不看也不听,不感觉饥饿和干渴,谓专心一意。
19.默化句:在不知不觉中无声无息的变化了。荒忽,犹恍惚,隐约不分明貌。
20.圣知:圣人、智者。
21.养生:摄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庄子·养生主》:“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22.广州市:府名。治所在今广东广州市。何德顺,广州道士,赐号崇道大师。见《宋人传记资料索引》。
23.学道句:原无此句,据本集补。
24.戊寅:即赵煦绍圣五年(1098)。
25.蜀人句:原无此句,据本集补。
白话译文
蜀中眉山道士张易简教授小学,学生常常达到近百人,我小时也在其中。张道士住在天庆观北极院,我跟从他学习了三年。我遭贬谪居海南省,有一天夜里梦见又回到了儿时的学堂,像往昔一样去见张道士,有入正在洒扫庭院屋宇,好像在等待着什么人到来,一个人说: “老先生要来了。”那些生徒中有个诵读《道德经》的人说: “玄而又玄,才是众妙的门径。”我说:“妙只有一个,哪能有什么众妙呢?”张道士笑着说:“所谓一妙也是编造的,世上哪有什么妙?如果一定耍说有妙,那么说成众妙也不为过。”于是指着面前洒水锄草的人说:“他们各得一妙。”我重新观察那两个人,他们的手快得像风来雨落,举止甚合规矩,尘雾一下子就被消除了,杂草很快就被清理了。我惊叹说:“妙能达到如此地步吗?我现在终于相信庖丁解牛,郢人斫鼻是真的了。”这两个人丢开手中的活儿走上前来,说:“你还没有看见什么是真妙,庖丁、郢匠并不能算是真得其妙的人。他们是技能与妙道各得一半,熟练与空灵融合为一,并不是没有技艺而凭空进入妙境的。你见过蝉和鸡吗?蝉爬上树木而鸣叫,从不知停止;鸡低下头去啄食,而不知仰起头来。它们的习性就是这样。然而在蝉蜕皮与鸡抱窝时,它们不看不听,不饥不渴,在空灵之中默默变化,等待着突变的那一瞬间,即使是圣明睿智的人也很难做到。这难道不是技巧与习性相辅相成吗?”这两个人说完就出去了。张道士说:“你稍稍等候,待老先生来到之后再向他询问。”那两个人又回过头来说:“老先生也未必知道其中的奥妙。你还是去找蝉和鸡询问,这样既可以保养生命,又可跺延年益寿。”广州市道士崇道大师何德顺,‘是一位学道而至于精妙的人。他建造了一间堂室,题名叫众妙堂。他写信到海南省,请我写篇文章为记。我仓促间没时间仔细考虑,只把梦中的一些话记下来答复他。元符元年三月十五日,蜀人苏轼书。
创作背景
苏轼晚年被贬于海南岛,谪居昌化城南,大约有三年时间(1097.7-1100.6),过着比较贫困艰苦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和当地黎族同胞相处很好;在大陆上,多数旧时的朋友都和他疏远了。只有两位妙友同他保持较密切的联系:一位是一个小学者,经常给他送米、送药、送书和其他日用必需品;另一位是广州市道士何德顺,专门替他转送书信,可见他们间的关系是很不错的。何德顺修建了庙堂,请他作记,他欣然应允,用心力作。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文章开头,用简洁的文字说明了自己和眉山市道士张易简昔日的关系,为写梦作好了铺垫,使人不致感到突然。“谪居海南省,一日梦至其处,见张道士如平昔。”交待了作梦的时间、地点。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人在半意识中的一种幻觉,梦境不管怎样离奇,总是和人的实际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平昔”,正是这种联系的体现,虚中有实,显得十分自然。苏轼是道士张易简的学生,早已成为著名的大学士,两人多年不见,偶然梦见,理应十分欣喜,有许多热情的话要说,可是这和本文旨意关系不大,所以毅然割舍,略而不写,只写道士在洒水扫地,“汛治庭宇”,准备迎接一位老先生的到来,还有一个徒弟在诵读老子的《道德经》:“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于此,作者单刀直入,立即切住题意,发问道:“妙一而已,容有众乎?”老子的《道德经》中还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都是说一的妙处。所以,只有一才算得妙,不能说是众。道士笑着说:“一已陋矣,何妙之有。若审妙也,虽众可也。”上文,“妙一而已”和这里“一已陋矣”的“一”。这是一字两义,各用其一,以责难对方,真是故为其难,妙用成趣。目的在于说明“众妙”的含义。道士否定了一是妙的说法,指出众才是妙,并指着院中酒水和除草的人说:“是各一妙也。”用具体的事例让对方相信众才是妙的道理。“予复视之”,“我”一看,果不其然,二人洒水除草的动作十分神妙,令人惊叹:“妙盖至此乎!”真同庖丁解牛,郢人鼻斫的技艺一点也不差。到此为止,是一妙,还是众妙的争论已经结束,肯定了“众妙”,完成了解题释名的任务。但并未就此打住,又进步往深处说理,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什么才叫“真妙”。“二人者释技而上曰:‘子未睹真妙。’”作者借二人之口,讲了两层意思:先说庖丁和郢人的技巧并非真妙。他们本身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而是他们把奇特的工具、娴熟的技术和事物的客观规律结合起来,不是“无挟而径造者也”,不是手无所持、凭空创造出来的奇迹。再写什么是“真妙”。“子亦见夫蜩与鸡乎?”这是一个设问句,是欲说故问,使文势起伏,引起欲知下文的兴趣。蝉和鸡,分两点说:一是蝉在树上叫,不知停止,鸡俯首吃食,不知抬头,说他们本来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奇妙的地方。二是说当蝉脱皮蛰伏的时候,“则无视无听,无饥无渴”,在地底下默默无声地变化着,等待着,一旦功到飞升,就脱颖而出,那才是“真妙”的境界,就是圣人也赶不上。这不是靠娴熟技巧帮助的那种“妙”可以相比的。这是用蝉的蛰伏默化来比喻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养生修性的道理。在道家看来,这就是“真妙”。到此,什么是妙,什么是真妙,都已经说明白了。“二人者出”,对话已经结束,似乎可以到此为止,但作者又推出一层新意。犹如一波将平,一波又起,层层浪涛,相继推进。“道士曰‘子少安,须老先生至而问焉’。”这位老先生在梦中并未出场,虽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但从张道士恭候的情况来看,一定是一位年高德重的元始天尊,他对什么是“真妙”,一定有更高深的见解,等他到了再问问,即可彻底解除怀疑。可是这位老先生并没有出场,只不过是一潜台人物。“二人者顾曰:‘老先生未必知也,子往见蜩与鸡而问之,可以养生,可以长年。’”这番话,似乎又增加了什么是“真妙”的神秘色彩,连年高德重的老先生也未必知道。这是强调所谓真妙的道家养生修性,在于自身潜心默化功夫,需要自己去体会,所以还是去问鸡与蝉更好。从蝉的蛰伏默化中学到养生和长寿的道理。
苏轼的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讲求忠君爱民。但他从小喜欢庄子的文章,一生交了许多道友。他对老庄思想,道家教义都有较深的造诣。特别是在被贬黄州府海南省时期,对仕途十分厌倦,对道学就更加虔诚了。此文写于谪居海南期间,以梦说道,大讲道众养生修性,默化飞升的“真妙”的玄理。此文托梦说理,虚实相映,层层推进。
名家点评
明·茅坤云:“公非由南海后,亦不能为此文。
清·乾隆御选唐宋文醇》卷四十四云:“尝怪东坡脱履生死无物可以胶,其中平生贵贱险夷履之一如,遇可以为民请命者,则一往无毫发顾藉心,诚为有见于道者。而好导引服气似不能无惑于长生之说者,良不可解。及读此记,而乃释然。夫生死之等于梦觉也,审矣,然死不得谓之觉,而生亦未始非梦,生死皆梦也。唯原始要终,而知死生之说者,则为觉人。若夫长生久视,纵有其事,要亦是梦而非觉。夫梦之中,或彻夜如一息,或一息成经年,长短皆非真实,又岂得谓短者梦,而长者非梦耶?轼之为导引服气,盖亦在梦言梦而已。此于道士何德顺之请记众妙堂也,特为梦语以答之,然其梦语,固长生久视之真诀也。
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六十九云:“一则《南华》真经,其神化,其物化,海南省所进如此。要与论千手眼,仍一副鼻息。释老家言,录见一二如止。”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苏洵长子。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市,知密州、徐州市湖州市颖州等。元丰三年(1080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府。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市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十国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樊篱,以诗为词,开创豪放清旷一派,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有《东坡七集》《东坡词》等。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创作背景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名家点评
作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