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洲(1522~1620),名济时,以字行,明代著名针灸学家。
杨继洲家世代行医,其祖父
杨筠松为太医院御医,著《集验医方》刊行于世,父亦行医。家中所藏秘方、验方与医学典籍极为丰富。青年时的杨继洲科举受挫后,不再热心仕途,转而潜心攻医书、研医术。
杨继洲一生经嘉靖、
隆庆、万历三朝,历任楚王府良医、太医院御医,行医46年,治病临床经验丰富,尤其精通针灸,治病时常常针药并重,常采用一针、二灸、三服药的方法,很有神效,特别是收单穴51、双穴308,共359嘉
穴位。
杨继洲将《卫生针灸玄机秘要》《
神应经》《古今医统》《
针灸节要》等医药典籍中关于针灸的内容一一摘录编册,汇成了《
针灸大成》。《针灸大成》共10卷20余万字,是我国针灸学承前启后的经典巨著,至今已被译成英、日、德、法、拉丁等多种文字,后人在论述针灸学时,大多将《针灸大成》作为最重要的参考书。
人物经历
据《中国医籍考》卷二十二载,杨继洲家学渊源,其祖父杨益,父亲杨訚都曾任职于太医院,声望很高。杨氏数代业医,家藏秘方、验方与医学典籍极为丰富。杨继洲在家传《针灸玄机秘要》等典籍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实践经验,全面总结明以前针灸学成就,撰成《针灸大成》一书,成为我国针灸学承前启后的经典著作。该书列入《四库全书》存目,被国内外医界尊为针灸经典。本书自公元1601年问世以来,至今已有47种版本,其翻刻次数之多,声誉之隆,都是罕见的。在国外,也有重大的影响,许多国家的针灸学者把它译成本国文字,把它当作重要的学习和参考资料。至今仍是针灸学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杨继洲另著《病机秘要》,收入《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子部医家类”。他研究铸造铜人像,详细刻画穴位,并绘图立论,便于钻研。正是这些开创性的成就,奠定了杨继洲医学史上“针圣”的地位。
有一次,山西监察御史赵文炳患了痿痹之疾,多方诊治,屡治不愈,邀杨继洲去山西诊治而愈,杨继洲仅仅针刺了三针就痊愈了。他在早年就曾编撰《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三卷,但一直未能刊刻问世。正是这个时候,赵文炳看到了《卫生针灸玄机秘要》这本书。他为了答谢杨继洲,决定帮助杨继洲将这本书付梓出版,并委托晋阳人靳贤进行选集校正。此时,杨继洲又博览群书,将其中有关针灸的内容都一一摘录下来。最后《针灸大成》的内容除了《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外,又辑录了《神应经》、《古今医统》、《针灸节要》等著作中的针灸内容,凡是明代以前的重要针灸论著,《针灸大成》都或多或少进行了辑录和引用。
人物作品
《针灸大成》是我国针灸学的又一次重要总结,也是明以来三百年间流传最广的针灸学著作,是一部蜚声针坛的历史名著。自明万历年间刊行以来,平均不到十年就出现一种版本,该书翻刻次数之多,流传之广,影响之大,声誉之著,实属罕见,故可认为是目前最受欢迎、知名度最高的针灸专著之一。此书被刊行以后,不只受到国内学术界的重视,在国外影响很大,至今已有五十种左右的版本,并有日、法、德等多种译本。
清康熙李月桂重刊本 清乾隆章廷重刊本 / 中国针灸博物馆藏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图书馆藏
该书的主要贡献为:总结了明以前我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特别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
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
本书内容丰富,有系统完整的针灸学理论,并有相当丰富的临床经验。杨氏对针灸学造诣精深,理论精辟,能广收百家之长,充实自己的学术研究。他对针刺得气、手法、透针刺、疗程、晕针等具体问题有一定的发挥。
《
针灸大成》对于针法、灸法理论是相提并论的。杨氏对于刺法理论的一个最大贡献是将针刺补泻分为大小两类,他认为“刺有大小”,一是手法较轻(平和)的“平补”、“平泻”;另一是手法较重的“大补”、“大泻”。他将针刺补泻进行大、小分类,实质是对刺激量的定性分类,开启了针刺补泻分强弱的先河,对后世,特别是现代有关针刺手法刺激量的研究有较大的影响。
总之,杨继洲是明代一位针灸学之集大成者,他总结了明末以前针灸学的重要成果,是继《
针灸甲乙经》以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重要总结。
影视形象
《针圣故里》,由
竣腾影业(北京)有限公司拍摄制作,其片名由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
石学敏题写,宣传片旨在纪念中华第一神针、明代针灸大师杨继洲。
微电影《神针》由杨继洲故里
衢江区委宣传部、浙江在线、晴天创意联合出品,为中国首部针灸主题微电影。本片由资深制作人
应晓强担当制片人,
台湾省知名摄影师导演粘瑞温执导。
影片讲述以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杨继洲针灸”为题材,通过一位名叫叶开的青年因母亲
中风瘫痪远道而来江寻针,由此被杨继洲针灸传承人杨善宇的高超技艺和
天人合一、宁静致远的杨继洲针灸文化精髓深深吸引并立志学针灸民病的剧情发展,用唯美画面与感人的剧情加以呈现,将丰富厚重的杨继洲针灸文化与青年个人成长、文化传承与与创新等内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向世人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