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强(1910年2月-1990年4月10日),原名汪大同,曾用笔名吴蔷、叶如桐,1910年2月出生于江苏
涟水县,为中国军旅作家,著有长篇小说《
红日》《堡垒》(上)等作品。
吴强曾到上海沪西私立正风中学读高三。后“一二·九”运动爆发,吴强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校方除名。1933年2月,其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此,吴强开始其革命文学生涯。1935年9月,其在
陈望道主办的《
太白》杂志发表短篇小说处女作《电报杆》。1937年,吴强与王阑西、郑若谷、稽文甫等人一起在
开封市创办抗日救亡刊物《风雨周刊》。1938年8月,其奔赴皖南
泾县云岭村参加了新四军。次年,吴强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吴强亲历了第二次涟水战役与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等著名战役。解放后,吴强曾任华东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1952年后在上海工作,其历任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小说家联谊会会长和上海市政协常委等职。1978年,吴强投入繁忙的写作中,先后完成话剧《黄桥决战》、长篇小说《
堡垒》(上部)等作品。1985年12月,离休后的吴强仍继续创作。1990年4月10日,吴强因病在上海去世。
吴强长篇小说《
红日》入选新中国七十年七十部经典之列,入选“红色经典影印文库”,也曾被翻译成十几种外国文字出版。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0年2月,吴强(原名汪大同)出生于江苏
涟水县一个贫苦家庭。其用6年时间读完七年制小学,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绩毕业。少年时的吴强常以文学自娱。读中学时,其已开始文学创作。
高中未毕业,吴强因参加反对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周佛海的学潮而被迫离开淮安中学,来到灌云县水口中心小学当教师,又因反对国民党、参加暴动而被辞退回到高沟小学谋生。后吴强只身到上海沪西私立正风中学读高三,两年后考取无锡省立教育学院民众教育系。“一二·九”运动爆发,吴强再一次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校方除名。
工作经历
革命时期
1933年2月,吴强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从此开始其革命文学生涯。1935年9月,吴强在
陈望道主办的《
太白》杂志发表短篇小说处女作《电报杆》,同年其短篇小说《苦脸》获《
大晚报》征文奖。次年,吴强到国立
河南大学教育系读书,同时从事写作。1937年,吴强放弃学业与王阑西、郑若谷、稽文甫、
范文澜、
姚雪垠等河南文化界知名人士一起在
开封市创办抗日救亡刊物《风雨周刊》。
抗战爆发后,吴强投笔从戎。1938年8月,其奔赴皖南
泾县云岭村参加了新四军,在部队文化宣传部门工作,先后担任过新四军政治部宣传部文艺干事、科长及纵队、兵团政治部宣传部长等职。次年,其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期间,作为苏中军区政治部副部长、华东野战军六纵宣教部部长的吴强,亲历了第二次涟水战役与莱芜、孟良崮、淮海、渡江等著名战役。
新中国时期
解放后,吴强曾任华东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1952年后在上海工作,其历任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协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小说家联谊会会长等职,是上海市政协常委。1957年4月,经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审定,吴强创作的《
红日》被列为《
解放军文艺》丛书,同年7月,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
1961年,吴强的著作《
红日》先后被译成英、法、俄、日、德等1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发行。吴强也因该书的出版,先后访问了
苏联、
波兰、
匈牙利、
阿尔巴尼亚、
新西兰等国家。“文革”期间,正在写作第二部长篇小说《堡垒》的吴强受到了“四人帮”的迫害打击,其被迫靠边劳动、隔离审查、投入监狱监禁10年之久。1978年,得到平反后,吴强又投入到写作中,先后完成话剧《黄桥决战》、长篇小说《堡垒》(上部)等作品。
离休后时期
1985年12月,离休后的吴强仍继续创作,其除了准备撰写《堡垒》下部,还经常带领中青年作家走出机关和家门,体验生活搞创作。1989年10月至11月间,吴强以79岁高龄,以上海小说家联谊会会长的身份,带着上海小说家联谊会的30余名成员,到东海海滨包括
奉贤区、
南汇区以及江海交汇的
崇明岛等地考察访问,组织大家撰写文章。吴强自己也写了《滨海艳阳秋》和《他们满面春风》两篇散文,还为书稿写了序言。1990年4月10日,吴强因病在上海去世,享年80岁。
个人生活
少年时因为家中生活困难,在槽坊当雇员的父亲让吴强弃学当学徒,吴强卧床3天拒食要挟。父亲只得屈服,借了高利贷让吴强继续读书。其兄汪海清为著名画家,少年时的吴强就常以文学自娱,对《
西游记》《
三国演义》《
水浒传》《
三侠五义》等书籍爱不释手。
吴强和妻子尹卜甄相识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苏北根据地。当时吴强长期在前线,尹卜甄时任新安小学校长,两人靠通信联系,后在抗战胜利前夜结婚。
个人成就
1937年,吴强与王阑西、郑若谷、稽文甫、
范文澜、
姚雪垠等河南文化界知名人士一起在
开封市创办抗日救亡刊物《风雨周刊》。吴强任刊物编委和发行人,在其经营下,《风雨周刊》的影响迅速扩大,其读者群不仅遍布河南,而且在江苏、陕西、湖北、山西、安徽等地建起了发行点。自此,吴强把自己的文学生涯与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新中国成立后,吴强曾担任过华东军区文化部副部长、
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其出版了长篇小说《
红日》《堡垒》(上)等作品,其中《红日》先后被译成英、法、俄、日、德等10多种文字。吴强的作品《红日》于1957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初版。1960年,其与
瞿白音将作品改编为电影剧本发表;1963年,电影剧本由
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摄制公映,在读者和观众中具有广泛影响。
担任职务
(以上为部分主要职务)
人物事迹
少年求学因抗争多次被除名
初中时期,吴强考上了江苏省立第八师范。一年后,由于参加反对政府腐败的学潮,其被校方除名,不得已开始了一段学徒生涯。吴强一心要升学,父亲不相信只读了一年初中的儿子能考上高中,也怕他再次闹绝食抗争,便又一次借钱供他上学。这一次,吴强借来一位宗兄的初中毕业证书,冒名赴考,没想到竟被江苏省立淮安中学高中部录取了。高中未毕业,吴强又因参加反对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周佛海的学潮而被迫离开淮安中学,来到灌云县水口中心小学当教师,又因反对国民党、参加暴动而被辞退回到高沟小学谋生。时隔不久,吴强只身到上海沪西私立正风中学读高三,两年后考取无锡省立教育学院民众教育系。“一二·九”运动爆发,吴强再一次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校方除名。
开封时间经历影响其一生
1937年,吴强放弃学业与王阑西、郑若谷、稽文甫、
范文澜、
姚雪垠等河南文化界知名人士一起在
开封市创办抗日救亡刊物《风雨周刊》。吴强任刊物编委和发行人,在他的辛苦经营下,《风雨周刊》的影响迅速扩大。吴强对那一段生活给予高度评价:“我在开封的时间只有两年多,写的作品不多。在我的人生和文学创作的道路上,却是一段重要的里程。在这个古城和河南最高学府里两年多的生活,在我心中存留着深刻难忘的记忆;生活使我对人、对当时的社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使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中国的一代青年知识分子、文学工作者,是应当肩负起改革那个社会和救国救民的责任的,这对我以后的创作生涯和人生观的改变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作品《红日》的创作源头
1947年5月17日,也就是孟良崮战役胜利结束的第二天上午,吴强在驻地的村口亲眼目睹了张灵甫这位梦想“立马沂蒙第一峰”的“常胜将军”,躺在一块门板上被解放军战士从山上抬下来的情景。由此,其萌生了一个念头:要把从涟水战役到张灵甫死于孟良崮这个 “情节和人物都很贯串的故事”组织起来写一部长篇小说。然而,部队每天都在行军打仗,吴强根本静不下心来写作。直至1952年,转业到地方的吴强经过长期的艺术构思,终于带着8万字的《
红日》故事梗概和一大皮箱资料,躲进南京军区招待所一间僻静的房间,开始构筑这项写作工程。
个人作品
参考资料:(以上为部分主要作品)
后世纪念
女作家吕虹撰写了《吴强传》,该作品于2006年3月由
文化艺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书名由迟浩田将军题写:“军事小说《
红日》作家吴强传”,序言是江渭清写的“从戎不投笔--序《吴强纪念文集》”。
2021年12月26日,由江苏涟水县委、县政府与
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联合设立,以
涟水县籍著名作家吴强长篇小说《
红日》命名的“
中国作家·红日文学奖”,在“文学之都”南京举行新闻发布暨签约仪式,标志着中国首个红色文学大奖正式诞生。
荣誉奖项
相关评价
著名诗人、文艺活动家、文艺理论家、戏剧家、编辑家
光未然同志在悼念吴强的文章中写道:“烈火中成长, 在红日下永生; 为人群而劳悴, 为星陨而伤魂。”吴强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他所从事所热爱的革命文学事业。时至今日,这位著名的军旅作家依然值得人们敬仰、怀念。(著名诗人张光年 评)
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长陈思和的《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提到: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吴强的作品《
红日》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更重要的贡献还在于:在应和时代共鸣的同时,小说在战争观念和小说美学上体现出来的创新性和探索性。武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陈国恩的《〈红日〉的“红色狂欢”叙事与革命战争想象》提到:吴强的作品《红日》在中国现代战争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是修正了当代战争文学的审美习惯,并在历史语境中表现战争和战争中的人。(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长陈思和、武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陈国恩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