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公学是中国共产党在
解放战争时期创办的二十多所院校之一,是在陕南的突出代表,为军队和地方培养了近三千名干部,为解放和建设大西南、陕南、
大西北以及新疆和平解放提供了重要的力量,为进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干部基础。
简介
陕南公学(1948年12月-1950年5月)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创办的二十多所院校之一,是在陕南的突出代表,为军队和地方培养了近三千名干部,为解放和建设大西南、陕南、大西北以及新疆和平解放提供了重要的力量,他们在各条战线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后来成为积极分子和骨干力量,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干部基础。本文对陕南公学的创立背景、校训和校歌、变迁以及主要领导者以及政治意义进行了概述。
陕南公学是中国共产党陕南区党委于1948年12月在
郧阳区(现县)创办的为解放陕南吸收和培养干部,以学习政治理论政策为主、短期训练班性质的干部学校。陕南公学办学分为两个阶段,郧阳阶段(1948,12-1949,12,又称
陕北公学一、二期)和
南郑区阶段(1949,12-1950,5,又称陕公三期),为军队和地方培养了近三千名干部,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干部基础。
建立
1948年6月,中共陕南区党委、行署、军区在郧阳宣布成立,其首脑机关和军区下属的十二旅、三十八军十七师,以及后来成立的二野十九军等军事机构均设在
郧阳区。区党委下辖三个地委,除
商洛市和安康外,两郧地委、专署、军分区机构先在
郧西县后迁到郧县设立,其间党中央从
延安市派回
四川省开辟根据地的三百多名“四川干部工作队”(又称为“长江支队” ,1949年8月28日改名为“南下服务团”,史料中同时使用“南下服务队”、“四川干部队”、“川干队”和“南下工作团”等名称)队员和老解放区南下来的七十多名干部都陆续来到陕南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这一大批干部精华,充实加强了各级党政军的领导和成为经济、文化建设的骨干,其中大部分留在两郧地区工作,对两郧地区的政权建设,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发展经济和文教事业都做了大量工作,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从1948年6月到1949年底,陕南区的群众团体、财政、金融、文教等各方面机构相继在
郧阳区建立,两郧地方不仅成为陕南解放区根据地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而且是经济、教育建设中心和支前基地。
为确保各方面的工作得以胜利进行,为解放全陕南作好准备,陕南区党委在两郧地区就积极着手解放陕南后接收旧政权、建立陕南各地区及所属各县的领导机构所需干部的准备工作。因随军和从老解放区抽调支援陕南的干部,仍解决不了陕南区干部的需要。为此,1948年6月川干队来郧后,陕南区党委就抽调原川干队、两郧地委地方干部学校副校长黄觉民等具有教育背景的领导干部开始筹办陕南公学(简称“
陕北公学”),制定教育方针、审定教育计划、确定组织机构等,并于12月10日发布《开办陕南公学,广泛招收学员,动员知识青年就学》的指示,主要目的是培养行政、财经、教育及医务等工作干部,而该指示成为陕南公学成立的标志。两郧地委地方干部学校(3-5期)、陕南军政学校(鄂陕军政学校)、随营学校、文化艺术学校等也分别在两郧地区开办,这些学校都是为解放陕南培训干部而设立的,以学习政治理论政策为主、短期训练班性质的干部学校。
随着陕南战场的不断胜利,
中共中央中原局、西北局对陕南区的发展十分关心和重视,为解放陕南的接管建政等工作,加紧输送干部。期间在干部队伍建设上变动较大,原来中央组建而暂留陕南工作的“四川干部工作队”要随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入川,中央命令全队调离陕南赴
孝感市集合,同时太岳、
太行山,
晋察冀,陕甘宁,华东、晋绥、中原等地区,先后有数百名干部调到陕南。陕南区党委为了给将要解放的地区储备干部,创造开辟新区工作的经验,成立了两个工作队,第一队为晋察冀的干部,队长陈涛,第二队为华东干部,队长曹继洲、
牟铁铮,指导员李平、彭彬(后任汉中地委书记),为陕南公学及时补充了教员。
校址
陕南公学设在郧阳城关“八高(湖北省立第八高级中学)”内,1949年12月后迁至南郑市城北石堰寺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一分校校址。
校风
团结、紧张、活泼、严肃。这八个字原是毛泽东同志1937年为抗战时期的“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制订的校训,公学将八个大字作为校风,并写在校门上。
校训
群众路线的民主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朴素踏实的艰苦作风,虚心诚恳的前进作风。1938年3月毛泽东同志为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亲笔题词,规定了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1939年5月10日他在延安庆祝
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共产党历来更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1943年6月他在《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最早的完整的提出群众路线,明确提出:“在我党的一切工作中,凡属于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943年12月为中央党校大礼堂落成题词“实事求是”,学校倡导了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精神,实事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基本要求的通俗表述。可以看出,陕南公学的校训是对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
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办学方针的继承与发扬,是公学办学的指南,也是全校教职学员的奋斗目标。
组织
陕南公学实行校务委员会制,校务委员会由时逸之、黄觉民、陈宇文、曾德林和刘达组成,校长由陕南行署主任时逸之兼任,教育长黄觉民,下设三处教务处、生活指导处和总务处以及图书馆、印社等,教务处主任陈宇文,生活指导处主任曾德林,副主任王彦(女),总务处主任刘达。由于1949年7月“川干队”恢复建制改名为“南下服务团”南下,陕南区党委8月8日对学校领导班子进行了补充,任命
宋筠为副校长,江岩(女)为教务处副主任,
牟铁铮为生活指导处主任。陕南公学校分高、初级两部,设行政、财经、教育、医疗四个系,另外还设有川干队班、陕南军区参谋班等。1949年12月迁至
南郑区后撤系实行以队为组织形式的教学管理体系。
校歌
陕南是个啥地方,歌词为:“陕南是个啥地方?陕南属县二十八个,南依
大巴山脉、北靠
秦岭,
汉江向江南,是军事跳板……”(未找到原件,歌词不全)。
校徽
为紫铜珐琅制,直径2.5cm,圆形,正面为白底蓝字红五角星,上面为“陕南公学”四个蓝字,下面为红色五角星,周围一蓝色圆环,背面都有编号,现已发现有两种型制,属两次制作。
阶段
郧阳区阶段(1948.12-1949.12,又称陕公一、二期):1948年9月,陕南行政公署在“
湖北省第八高级中学”校址上成立郧阳联中筹备委员会,由于联中具备较好的校舍和办学条件,中共陕南区党委随即在联中筹办陕南公学,并制订了校章(一直未找到校章的完整史料),同时,两郧地委在此办起地委地方干部学校(3-5期)。经过五个多月的筹备,陕南公学在1949年2月25日正式开学,在校师生550余人,学习期间学员均住校,并享受供给制。
陕南公学校分高、初级两部分行政、财经、教育、医疗四个系招生。高级部招收的学员一般是
高中或大学毕业及具有同等学历者,计划学期为半年,学习内容有社会科学概论、中国革命基本问题、中国近百年史、
经济学和各种政策以及各系的专业知识等。初级部招收的学员要求是具有初中毕业及具有同等学历者,学习语文、数学、政治常识、社会进化简史、中国现代革命运动史和政策概要等课程,计划学期为一年。并且规定凡在社会服务二年以上,具有工作经验和一定技术,持有服务证件或区级以上人民民主政府证明信者按程度分别编入高、初两部。
行政系主任
牟铁铮(
南郑区解放后任汉中市委书记,后调任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副主任薛凤飞(
陕北公学二期,后任汉中地委党校副校长),教员有黄觉民、曾德林、牟铁铮、薛凤飞等;财经系主任谭岚(女),副主任陈惠卿(陕公二期),教员王延均(王国益)、王均(女)等;教育系主任江岩,教员有陈宇文、傅蔚然、吴逢亮等;医疗系由陕南军区卫生部负责,系主任由卫生部部长夏九惠(陕南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长,解放后任海军青岛基地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长,1955年被授予二级解放勋章,1965年担任青岛医学院副院长,1983年离休)兼任,教学体系由副部长
马焕文(原十二旅卫生处处长、鄂陕卫生学校校长)、副政委淳润堂(解放后任
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党组书记)、医政科长赵启明、医政副科长张之汉、材料科副科长杜树德、政治处主任张鉴等组成专业队伍承担,学生大部分为从部队医护人员中选拔出来的。陕南公学在
郧阳区共办了两期,第1期1949年2月至5月,招收学生500余名,生源主要是均县、
房县、
竹山县、淅川、
襄阳市、郧阳(现郧县)等地;第2期1949年7月至9月,招收学生700余名,生源主要是均县、郧阳、房县等地;到1949年底共培养学员1300多名,一部分学员1949年9月18日在郧阳毕业随川干队南下入川,而大部分留在郧阳参加革命工作。
在郧阳阶段,校长时逸之、陕南区党委张邦英、汪锋、刘金轩、
赵希愚(1915-1971)以及
田伯萍(1917-1984)等领导都到学校做政治和形势报告。陕南区党委的机关报《陕南日报》1949年5月1日也在
郧阳区创刊,报头采用毛泽东主席的手书集字,代发刊词是《巩固现有阵地,准备解放全陕南》,报社也设在陕南公学内的大成殿,社长由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希愚兼任,第一副社长程文津,第二副社长李衡,总编辑李衡、程文津,副总编傅蔚然,编辑部主任施旸、吴生白,党支部书记周书,他们有的在陕南公学担任一定的教学任务。1949年12月底陕南公学随陕南军区、陕南行署、陕南区党委由郧县西进
南郑区,此时陕公共有师生800余名。
陕南公学西迁后,1950年3月
湖北省教育厅决定恢复“郧阳联合中学”并于5月开始招生,设有中学、师范、师训三部和工农干部文化速成班和医师班,成为规模庞大、形式多样的综合性学校,1952年襄郧两专区合并,师训、文化两班停办,医师班并入襄阳卫校,1954年师范部独立建制为“湖北省郧阳师范学校”,后来发展为
汉江师范学院,原湖北省郧阳联合中学成为单一的完全中学,恢复沿用1935年的名称——
十堰市郧阳中学,1999年7月郧阳中学迁至
十堰市市区,在原郧阳中学校址上又建起“郧山中学”至今。
南郑区阶段(1949,12-1950,5,又称陕公三期):1949年南郑解放,陕南军区、陕南行署、陕南区党委于12月底前先后由
郧阳区进驻南郑,12月26日陕南公学随区党委机关迁至南郑市(现
汉台区),地址在南郑市城北的石堰寺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一分校(现作为
陕西省疗养院和石堰村小学校址),距离汉中20多公里。
到达南郑后,陕南区委对陕南公学领导进行了调整,副校长
宋筠,教务处主任傅蔚然,同时还担任《陕南日报》副总编,生活指导处主任
牟铁铮,总务处主任
宋良猷(1905-1969,又名宋宏轩、宋良由,曾任中共鄂豫边特委常委、鄂豫边临时省委组织部长、宣传部长、省委书记,1949年底由陕南日报社调陕南公学,1951年后调到新疆民族学院任教务主任、秘书长、工会主席等职),青年团委书记谷岗(后任汉中地委秘书长)。学习期间学员均住校,仍享受供给制。
陕南公学到
南郑区后共办了一期,1949年12月-1950年5月,在安康招收新生500多名,到
汉中市后又招收新生1000多名,共招收学生1500多名,并且撤系实行建立以队为组织的教学管理体系,分编为五个教学队,一队主任陈惠卿,二队主任柳子明,三队主任薛凤飞,四队主任张修文,五队主任傅蔚然,学生毕业后主要分配在汉中地区工作,而5月第三期学员的毕业大会则成为陕南公学结束的标志。1950年夏陕南区委决定在陕南公学的基础上成立陕南干部学校(陕南干校,设生活指导、教务、秘书三个处,
白友三(1908-2004)任副校长,
牟铁铮任教务处处长、张树诚任生活指导处处长,宋良任秘书处处长),1951年2月1日中共南郑地方委员会在南郑市正式成立,陕南干部学校改由南郑地委领导,5月7日改名为中共南郑地委干部学校。
陕南干部学校经中共南郑地委干部学校、中共南郑地委党校(1952年4月)、中共
汉中市地委党校(迁至汉中市)等变迁,1996年汉中撤地设市后,更名为中共汉中市委员会党校,成为培养党员干部、国家公务员和理论骨干的学校。
意义
2009年是陕南公学成立60周年(1949年2月25日召开成立大会),也是南下服务团成立(1949年8月28日川干队改名南下服务团)60周年。中共陕南区党委创办为解放陕南吸收和培养干部的陕南公学,经
郧阳区、
南郑区两个阶段,从1949年2月至1950年5月,共办三期,为军队和地方培养了近3000名干部,这些干部一是随军南下参加解放大西南工作,二是留在陕南参加革命工作,三是西进参加解放
大西北以及新疆和平解放与建设工作,在各条战线发挥作用,有的后来成为积极分子和骨干力量,为进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干部基础。
陕南公学是中国共产党在
解放战争时期创办的二十多所院校之一,是我党我军在陕南工作的突出代表,它的存在时间虽然不长,只有1年半,但它的发展就像“八字校风”以及“三十六字校训”一样,既体现了科学的
共产主义社会方向,又体现了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献身的精神以及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