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养秋(1887年—1972年8月10日),字则陵,男,
金坛区人,中国现代教育家、历史学家。著有《汉代教育史》。
人物经历
徐养秋,1887年出生于江苏省金坛。1904年在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中成为秀才。1910年就读于南京的
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
南京大学),1914年毕业,获文学
学士。1917年夏赴美国深造,成为金坛县第一位出国留学者。开始就学于
伊利诺大学研究院,获
历史学硕士学位。1918-1920年在
芝加哥大学和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
教育学,又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以攻读博士学位注册,因
郭秉文的召唤,未完成博士论文便返回国内。
1920年回国后,受聘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兼教育科主任,讲授教育史课程。南高师后改为
国立东南大学,继续担任教育系教授兼主任。与他同事有
陶行知、
陈鹤琴、
陆志韦等。1922年前后,陶行知倡导设立平民读书处,徐养秋即在自己家中设点试验,陶创办晓庄师范,"晓庄"二字乃他所取,陈鹤琴创办鼓楼实验幼稚园,他也是主要支持者。徐养秋担任东大教育系主任期间,亲自主持创办了国立东南大学附中。附中当时由著名教育家
廖世承负责,在教育系直接领导下从事教育科学实验、推行新学制(即六、三、三制)的实验场所。徐养秋1922年便是由
蔡元培领导于1921年12月成立的
中华教育改进社的成员。
1927年4月
国立东南大学改组,徐养秋遭受排斥,被迫于同年秋离开东大。1928年受聘为金陵大学教授,并担任金大
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聘请了
商承祚、
李小缘、
吕叔湘等来所从事研究工作。同时他还担任了外交部条约委员会专门委员,从事中国外交史的研究。应聘于该所的学者最多时达到十二、三人,其中不少是当时蜚声学坛的专家。根据1933年资料,专任研究员有李小缘、商承、
陈登原、
王古鲁、徐益棠等,兼任研究员有
刘国钧、贝德士、刘继宣等,特约研究员有
吕凤子、汪孔祈、
杭立武,助理研究员有
黄云眉、于登,助理员有黄玉瑜、叶季英等。一时人才荟萃,著书立说活跃,在开创后的数年间,收藏书籍古物之富、出刊著述之多,蔚为壮观,学术声誉日增,在
历史学、哲学、语言学、
考古学、
民族学、文法学、目录学、国画研究及海外汉学研究等方面均做出了突出成就。现
南京大学收藏的中国文化书籍之多,为各大学所罕见,其中就有
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的重要积累。
1937年抗战爆发,他脱离外交部,携全家11口随金大中国文化研究所转移至皖南屯溪、
婺源县、
南昌市、武汉而于1938年秋到达
成都市,继续担任所长。不久,应聘赴重庆南温泉政治大学外交系任教授,讲授"条约论"、"中国外交史"等课程。
1945年抗战胜利。翌年返回南京,再任中央大学教授兼教育系主任。1947年晋升为
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讲授"教育史"课程,直到南京解放。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
南京大学后,仍任教授,并推荐
陈鹤琴任南京大学师范学院院长。
1952年,以南京大学师范学院为基础创建
南京师范大学(1982年改名南京师范大学),任教育系教授。其间完成著作《汉代教育史》。
1972年8月10日徐养秋病逝南京,享年86岁。
个人履历
徐养秋,1887年出生于金坛河头。他幼时随父母迁居
金坛区县城,1890年入私塾,1901年进入武昌方言学堂学英语、算术等新文化课;1904年,返乡参加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得中末科秀才;1906年与本城吴芳女士结婚。吴出身名门,是清廷武昌驻军将领吴恺之的侄女,聪颖贤淑,知书达理,全心支持丈夫求学上进。从这年起,徐先生先后在汉口博习书院和南京
金陵大学读书;1910年就读于南京金陵大学,获文学士学位;1917年赴美留学深造,先在
伊利诺大学研究院获
历史学硕士学位,后又在
芝加哥大学和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
教育学、教育史等课程,1920年学成回国。
1920年夏天,徐养秋刚刚接过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即启程返回祖国,受聘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兼教育科主任。徐养秋执教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改名
国立东南大学)后,与著名教育家
陶行知、
陈鹤琴、
陆志韦等一道,共同探索中国教育改造之路。他是
中华教育改进社的会员,陶行知倡导设立平民读书处,他就在家中设点试验;陈鹤琴创办鼓楼实验幼稚园,他是主要支持者。徐养秋在担任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系主任期间,
吕振羽著名教育家
廖世承等在其附中推行“六、三、三”新学制,作为教育系直接领导下从事教育科学实验的基地,从而开创了中国中等教育的新局面。作为中国二十年代教育改革的活动家,徐养秋经手培养的大批教育骨干,后来很多都成了教育界著名专家和教授。
1925年,东大发生易长
风暴潮,历时一年多。后来,事态的发展渐渐超出易长范围,转为师生与权贵势力的抗争。徐养秋仗义执言,结果遭到排斥,于1927年秋,愤然离开了
东南大学。1928年,徐养秋受聘为南京金陵大学教授,并担任该校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职务。至此,他着力研究
古代史,同时担任外交部条约委员会委员,从事中国外交史的研究。
抗日战争爆发后,徐养秋携眷避难,辗转数月,于1938年春抵达四川成都,仍执教于
金陵大学。1939年赴重庆南温泉政治大学外交系任教授,讲授中国外交史、条约论等课程。战乱年代,生活困苦,徐养秋经常带领孩子开荒种菜,拾柴事炊。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徐养秋仍然坚持学术研究,晚上小灯如豆,耕耘不辍,清晨还要步行七、八里,再赶乘
木船到学校讲课。
抗战胜利后,徐养秋举家迁居南京,任
中央大学教授兼教育系主任,后又担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徐养秋经历过苦难,深知人民企求和平犹如久旱之望云霓。但当时政府却置人民于水火而不顾,悍然发动内战。
南京解放后,徐养秋主动向上级领导推荐
陈鹤琴担任
南京师范大学院长,自己则专任教育系教授,讲授世界教育史课程,并致力于教育史学科的建设。
1956年,徐养秋的夫人病故,他自己也因年老多病,遂终止执教,但仍坚持
中原地区汉代教育史的研究。徐养秋每天伏案工作几小时,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制作数千张卡片,经过十年努力,终于写出了著作《汉代教育史》。
1972年8月10日,徐养秋因病在宁谢世,享年86岁。
怀念文章
徐养秋先生是我进入大学学习以后最早认识的一位老师。我第一次看到他是在系里召开的迎新会上,当时他是我们的系主任,代表学校对我们表示欢迎,并勉励我们努力学习。
徐养秋先生原名徐则陵,是我国三十年代比较知名的教育家之一。他1887年出生于
金坛区县。从1902年起先后在武昌方言学堂、南京
金陵大学和金陵大学学习。1917年赴美国留学深造,开始就学于伊黎洛大学研究院,获
历史学硕士学位;以后又入
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和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习教育理论,是我国较早系统地研究美国教育理论的学者之一。1920年回国后,先后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
国立东南大学教授,并曾兼任科主任和系主任职务。在任职期间,他与
陶行知、
陈鹤琴、
陆志韦、廖茂如等密切配合,共同探索中国教育改造之路。1923年前后,陶行知倡导设立平民读书处,他当即在自己家中设点试验;陈鹤琴创办鼓楼实验幼稚园,他也是主要支持者和倡办人之一。此后,他又主持创办了
东南大学实验学校,积极进行新教育的实验研究;同时热情地支持陶行知在晓庄师范的办学活动。最近徐养秋先生的家属曾提到这样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即当初陶行知办晓庄师范时,晓庄师范的校名就是徐养秋先生提出来的。早年曾出版《五十年世界进化概论》《中学本国史测验》等著作。
徐养秋先生作为一个热心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不但在教育事业方面志在革新,勇于探索;而且十分关心爱护青年学生。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他曾有较长一段时间担任
中央大学的教育系主任,以后又担任了师范学院院长。在1947年的五·二〇学生运动发生后,学校当局准备开除进步学生,当时在校务委员会上明确提出反对意见的只有他一个人,并且后来还曾把被
中国国民党列入黑名单的三名学生藏在自己
金坛区家中,供给膳宿,加以保护,充分表现了他高尚的师德和鲜明的政治态度。
新中国成立后,徐养秋先生一直担任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在工作过程中,他努力学习
马克思列宁主义,积极致力于教育史学的教学任务外,还对中国汉代的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曾撰写了《汉代的太学》等论文。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和治学态度的严谨都深为我们所敬佩。
1972年8月徐养秋先生因病去世,可以说他把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人民教育事业,今天虽然他离开我们已经有三十年了,但是他的事业精神和人格作风却深深地铭刻在我们心里,它将永远激励我们在发展人民教育事业、实现祖国“四化”的道路上努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