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实师是对研究《
成实论》这一佛学派别的学者的通称。《成实论》是由中天竺僧
诃梨跋摩创作,
鸠摩罗什翻译的佛典,共二十卷。该论以苦、集、灭、道“
四谛”为核心,以其明确的概念内涵和严谨的结构体系而在佛教界广受欢迎。
《成实论》的名称源于“实”字,指的是四谛的真实道理。“成实”则是指确立四谛的原因。由于当时各派对于四谛的解释存在分歧,不符合佛陀的原意,因此作者希望通过这部作品阐明四谛的确切含义。例如,对于苦谛,书
中将其归结为“五受阴”(即五取蕴)——色、受、想、行、识。其中,色阴是指“四大及四大所因成法”,包括五根和五尘。而对于集谛,书中认为痛苦的原因是烦恼和业,其中业力被视为根本原因。此外,书中提出了灭除“苦”的根源“业”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并将“灭三心”作为“除一切苦永得解脱”的标志。这些观点表明,《
成实论》在多个方面与部派佛学的传统观念有所不同,尤其是超越了
说一切有部的看法。例如,书中将“业”描述为
宇宙万物的本原,以及提出的用“空心”灭“法心”等观点,已经接近大乘的思想。然而,尽管如此,该书的基本思想仍然局限于小乘的范围内,未能摆脱小乘的限制。
《成实论》的研习者和传播者大多来自
鸠摩罗什的学生群体。其中,
僧导在
寿县(今安徽省寿县)和
僧嵩在
徐州市(今
江苏省徐州市)分别教授《成实论》,各自形成了成实学的寿春系和彭城系两个分支。僧导不仅学习“三论”和《维摩》,还撰写了《成实义疏》和《三论义疏》,吸引了大量的学生。他的弟子中有昙济、道猛、僧钟等知名人物。昙济兼修《涅槃》,以《七宗论》闻名一时。道猛受到
刘彧的尊敬,被安置在兴皇寺,使得兴皇寺成为了南朝成实学的重要中心。僧钟则居住在
平安京的中兴寺,受到了
萧赜的推崇。
南齐、梁时期,成实论师层出不穷,成实学派达到了顶峰。齐代最具影响力的成实师包括
僧柔、
慧次,他们在当时的影响力极大,每次讲经都会吸引大批信徒。
萧子良曾在
永明七年(489年)召集京师的五百名学者,邀请僧柔、慧次在普弘寺讲授《
成实论》,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其深刻意义,并简化其内容,以便更广泛地传播。最终,他们完成了《抄成实论》九卷。
周颙认为,《成实论》因其概念明确、条理清晰,有助于理解大乘经典,因此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他认为,《成实论》的所有论述均有经典的出处,因此适合所有佛教学者的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