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刚(1905—1957),女,原名杨季征、扬缤。祖籍湖北阳,1905年1月30日生于江西萍乡。其父杨会康在北洋政府时期曾任
湖北省代省长,她的兄长就是著名
左派作家羊枣。杨刚擅诗,素有“金箭女神”之美誉。北方左翼作家联盟的发起人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杨刚与
彭子冈,
浦熙修、戈扬被誉为后方新闻界的“
四大名旦”(她与前二人还被人称作“三剑客”)。
人物简介
1928年至1932年就读于北平
燕京大学英国文学系,受进步思想影响,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初,杨刚自
北平市来
上海市。她介绍同在上海的四哥羊枣阅读
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和一些进步书籍,向他宣传所谓“实业救国”和西方的民主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才能救中国。使
杨潮逐渐认清了
中国国民党反动派的本质,抛弃了个人主义的立场,立志“绝不离开中国共产党一步”。
1933年用英文写了短篇小说《日记拾遗》,收入
埃德加·斯诺编译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选《活的中国》。此后在《
国闻周报》、《文汇报.世纪风》等报刊发表短篇小说、诗歌、散文和文艺评论。1938年任
香港特别行政区《
大公报》副刊《文艺》主编。在这一时期,她的婚姻破裂,与丈夫郑侃离异(后来郑在
福建省时死于侵华日军的轰炸)。那以后,杨刚和女儿郑光迪一起生活。
1943年赴美国学习文艺。1944年至1948年,她担任《大公报》驻
美国特派员,在美国从事新闻采访,并根据党的安排做国际统战工作。
1948年11月,杨刚奉命归国,经香港到
西柏坡镇,在
平津战役中参加接收
天津市,担任天津《大公报》副总编辑、党委书记。同年5月
上海市解放,杨刚南下,任上海《
大公报》军代表。次年,杨刚调回北京,担任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秘书,同年10月调任周恩来总理办公室秘书。1953年,她任中宣部国际宣传处处长,1955年春调任《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分管国际报道。成为《人民日报》编委中唯一的女性。
1957年5月6日,
人民日报社成立“整风领导小组”,成员共7人:邓拓、胡绩伟、杨刚、
王揖、
黄操良、陈浚、萧风。杨刚名列第三把手。进入6月,“整风”转为反右,原整风领导小组即转变为“反右领导小组”,还加上了新来的总编辑
吴冷西。
1957年10月7日清晨,《人民日报》工作人员发现,杨刚衣着整齐,在自己住处的房间里静静地躺着。
闻得杨刚自杀,社长邓拓大惊,马上派人将她送到
北京协和医院抢救,并派编委
林淡秋、袁水拍到医院了解抢救情况,编辑叶遥也跟着去了。医检发现,杨刚吞服了大量安眠药,已经离世。
她是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中共八大代表。
著作书目
《沸腾的梦》(散文集)1939,上海美商好华图书公司
《公孙鞅》(历史小说)1939,文生
《我站在地球中央》(长诗)194O,文生
《桓秀外传》(中篇小说集)1941,文生
《东南行》(散文集)1943,桂林文苑出版社
《杨刚文集》1984,人民文学出版社
人物评价
杨刚是极有代表性的
中原地区新女性。(
埃德加·斯诺评)
杨刚同志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的优秀女儿。(邓颖超评)
倘若没有结识杨刚,我这一生弯路走得会更多。(
萧乾评)
杨刚才华横溢、思想新鲜活泼,学贯中西,对社会、文化和人生的思考敏锐透彻,一生追求真理与光明,清纯如莲,刚正不阿。(
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萧乾、
冯亦代、
吴寒西等人评)
杨刚是中国文学界“一位富有热情又富有独特风格和见识的难得的作家。她不是大作家,不追求文学的形式美(有时也不太讲究修辞),也不算多产,但在她把主要精力投入革命斗争的经常奔波劳碌的岁月中,能写出这样多方面的优秀的作品来,不能不使人敬佩。(胡乔木评)
杨刚割舍了的青春、美丽、才华、爱人、女儿、家……这都是为了一个目的、理想、追求,为了她视为比生命还重要的神圣的革命事业,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亿万人民的幸福,她甘心舍弃了她几乎全部的个人生活,而把每一分钟都献给了革命工作和进步事业。(杨刚之儿郑光迪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