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003年设立的省级高新区
广东梅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梅州、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4个城区的中心位置。区内交通便利,是汕头—梅州高速公路兴畲高速公路等及广梅汕铁路梅坎铁路梅汕铁路等的交汇点,206国道梅江穿园而过,是梅州面向珠三角、沟通福建省江西省浙江省江苏省的交通枢纽。
梅州高新区为2003年批准设立的省级高新区,位于梅州市区西南部约35公里处,处于梅县区梅江区兴宁市丰顺县五华县几何中心。园区由广州市主导建设,借鉴广州科学城和广州开发区的先进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运用广州对口帮扶的优势,打造成广州工业发展飞地。梅州高新区是广东省十大重点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省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广梅园以广梅生态产业创新空间为主要载体,进一步加强与中大、华南师范大学、仲恺等高等院校合作,培育集聚了航天育种研发中心、华师昆虫研发中心、仲恺广梅研究院、广梅数谷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携手IDG、英诺等知名科创企业孵化平台打造广梅科技众创空间。
此外,通过招商引资与服务企业两手抓两手硬,带动以世界500强圣戈班集团高端智能玻璃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项目落户广梅园,推动园区燕岭生命科技等四家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简介
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原名为梅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3年4月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高新区。2004年更名为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05年7月开始在梅县区江镇筹建开发。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双转移”发展战略,广州市梅州市从高新区规划范围中划出4.03平方公里,作为穗梅两市合作共建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园区于2008年8月竞得省第一批、2009年7月竞得省第四批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共10亿元,成为省级示范性转移园区,2011年1月经省政府同意,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展至梅州经济开发区(部分)面积3.23平方公里,成为“一园两区”的布局,面积核定为7.26平方公里。2011年6月遴选为省十大产业转移重点园区之一。2011年10月,设立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管理模式,并把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东升工业园、蕉华工业园)和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纳入一个框架内进行管理。园区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稀土深加工及稀土产品应用三大产业,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格局。
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双转移”发展战略,在穗梅两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立足“生态园区、工业新城”的发展定位,团结协作,敢打善拼,开拓创新,强力 推进园区建设,强力抓好招商引资,大力理顺体制机制,推动园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园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承载力不断提升,园区内已开设了自家人超市、网吧、银行、餐厅、歌舞厅、通讯营业厅,基本上实现了“吃、住、玩、乐”的“一条龙”服务。特别是国内500强企业碧桂园集团集团计划投资9.2亿元,建设星级商务酒店、中高级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公寓、住宅楼等,致力为园区企业员工打造“五星级的家”,为我们带来了“碧桂园”的品牌效应,直接提升了园区的建设档次;招商引资向优资选商转变,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进入园区,产业特色日益明显,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目前,园区已基本形成先进制造业产业片区、电子信息产业片区、新医药产业片区以及生物食品工程产业片区等4大产业片区。正加快推进以稀土深加工为核心的“稀土高科技产业园”、以汽车零部件和摩托车及其配件为核心的“广汽(梅州)产业园”、以新能源光伏制造业为核心的“新能源科技产业园”等三个“园中园”的开发建设。通过资金集中投入、土地集中使用、政策重点倾斜,重点以稀土产业链、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新能源光伏产业链开展招商。
2020年1月10日,中国梅州2020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与应用研讨会在广梅园召开。来自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与应用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大咖齐聚一堂,探讨产业前沿技术,共商交流合作大计,助推梅州市人工智能大数据产业发展。 
2020年10月29日,广梅产业园举行2020年系列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动工、投产活动。此次集中签约、动工、投产项目共41个,总投资约120亿元,涵盖大健康、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轻工纺织等领域,既有新签约的上市储备企业天智实业、梅州市中科绿色植物高植化利用工程研究院,新投产的广药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梅州原液提取基地等高质量产业项目,又有新动工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广梅园学校等高品质配套项目,是近年来广梅产业园集中项目较多、投资规模较大、涉及领域较广的一次项目集结,将为广梅产业园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地理区位
园区位于梅州市区(梅城)西南部30公里,地处于广东省梅州市区、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5个城区的几何中心位置,紧邻梅县区畲江中心镇镇区;汕头—梅州高速公路兴畲高速公路广梅汕铁路梅坎铁路梅汕铁路在园区交汇,206国道穿园而过,距梅州梅县机场和潮汕国际机场约30分钟和50分钟车程。随着山区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园区已经融入珠三角3小时经济生活圈,成为沟通珠三角、海西区和中部地区的重要节点,具有同享三大经济圈的优势。
海空运输
以综合保税区为平台,海铁联运方式,无缝联接汕头港(距离100公里),盐田港黄埔港厦门港(距离350公里)等海港。全程高速直联潮汕国际机场(70公里)、梅州梅县机场(35公里)。
高速公路
园区内设有高速公路出口、长途汽车站,全程直通周边县城,赣州市龙岩市河源市等周边地区,珠三角、潮汕揭、海西区等经济圈,距汕头市100余公里,龙岩市、河源140余公里,广州市、深圳、厦门市赣州市300余公里;梅畲快速干线连接园区与梅州市新机场、畲江北铁路车站和梅州中心城区。
铁路运输
园区紧邻畲江北高铁站、内设有铁路物流园,广梅汕铁路梅坎铁路在园区交汇,梅州-潮汕高铁将于2019年8月建成通车、龙岩-龙川高铁将于2017年底开工建设、梅州-瑞金铁路正在规划,届时一小时通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揭阳潮汕国际机场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梅州新机场、梅州梅县机场等五大机场。 
总体规划
梅州高新区畲江工业园规划于梅州市梅县区畲江镇与兴宁下堡交界及畲江顺梅江区而下至梅州市区(梅城)的“一江两岸”区域,总体规划为“三区(北区、南区、西区)一廊(联结梅州市区的绿色经济城市长廊)”,控制面积80平方公里。按“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力争通过10年时间把它建设成为现代滨江工业新城。
其中“三区”为工业核心区,规划为梅州机电特色产业基地,总面积20平方公里。规划为“一心”(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三区”(北区、南区、西区)、“六组团”(三个工业组团和居住服务组团、科技研发组团、仓储物流组团)。逐步形成通信电子信息、机械汽车零部件、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电气及自动化五大产业群的工业城。
产业布局
重点发展5类产业族群:电子、通信、信息产业族群;机械产业族群(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电气及自动化产业族群;食品医药产业族群;轻工纺织产业族群。
在5类产业族群中,鼓励一类工业(低污染)、限制二类工业、禁入三类工业。其中造纸、制革、电镀、纺织漂染等4类企业禁入,对化工特别是重化工、电路板等2类企业限制进入。
园区以机械装备、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兼顾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轻工纺织等地方传统产业,力争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集聚发展。目前正加快推进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产业园、食品饮料产业园等“园中园”建设。
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以汽车车载用品、汽车零部件生产及相关产业为招商方向,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三个项目已先期进驻。
大健康产业园以食品、药品、保健品加工生产及相关产业为招商方向,广药集团投资的王老吉药业母液提取基地项目已先期进驻。
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产业园以新能源、新材料、新电子及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招商方向,广东东电化广晟稀土科技有限公司已先期进驻。
食品饮料产业园以食品加工产业为招商方向,梅州珠江啤酒有限公司、梅州伊利冷冻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梅州市珍宝金柚实业有限公司等项目已先期进驻。 
基础设施
园区建设向城市化快步推进,创业广场、商务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二期厂房宿舍等配套功能设施建成使用,新梅江大桥、新自来水厂、碧桂园·豪庭等重点项目进度加快,银行、电信、移动、医院、食府、超市等配套服务设施相继进园运营,园区绿化、路网全面改造升级,水、电、路等市政设施进一步完善,二期用地开发和“三通一平”基础设施快速推进,工业新城初具雏形。
园区道路、供电、供水、供气、供热、排水排污标准厂房、员工宿舍等设施齐全;金融、卫生、文体、教育、公交、电信、酒店、娱乐、住宅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完备。
园区物流、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平台为入园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物流、投融资、创业、技术研发、信息交流等服务。 
园区累计投入资金约50亿元,建成40千米的路网、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供变电站、通信管网、工业厂房、商务中心、体育公园、24小时书店、共享单车等一批基础和服务配套设施,实现集中供气供热和污水100%集中处理。目前,园区正扎实推进一批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山大学附属三院广梅开发区医院、广梅共建职业教育园、广梅开发区中心小学、同心湖景观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吸引力、承载力不断增强。
优惠政策
水:普通用水0.7元/立方米,生活饮用水1.5元/立方米。
电:按大工业电价计费。
财政扶持:对入库税金达80万元、250万元、400万元以上的,或用工人数达300人、800人、1500人以上的,或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200万元、2500万元、4000万元以上的,分别可享受梅州市财政每年安排给企业适当数额、一定数额、必要数额的专向性扶持资金。
建设标准厂房出租招商:建设标准厂房的,与进园企业同等享受园区各项优惠政策;标准厂房出租给企业后,从承租企业开始纳税的次年1月1日起5年内,按实际出租月数,财政给予投资者奖励。产权所有人自主出租招商的,从第一家企业开始纳税的次年1月1日起5年内,梅州市财政将每年安排给该投资者适当数额的专向性财政扶持资金。
根据广东省广州市、梅州市有关优惠政策规定,在符合相关条件时,可享受《广东省财政厅关于支持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的财政扶持政策》(粤财工〔2016〕384号)、《广州市鼓励企业到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实施办法(2017年再次修订)》(穗帮扶办[2017]6号)、《广州市对市属国有企业到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给予扶持资金及业绩考核支持的实施意见》(穗国资群工[2017]26号)、《广州市黄埔区 广州开发区鼓励企业投资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实施办法》(穗开管办[2017]53号)及《梅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梅州市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梅市府办〔2016〕20号)等优惠政策,部分政策可叠加享受,同类型扶持就高享受。要点如下:
○项目建设扶持
广东省财政对珠三角大型骨干企业、四类500强及其控股企业在园区投资的制造业项目,按企业或项目在园区内实际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不超过30%比例按年度予以奖励。广州市市财政对广州企业在园区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超5000万元的工业投资项目(含技改项目),给予不超过项目固定资产15%的资金扶持。广州市国资委、广州市财政对国资委监管企业在梅州市投资建设生产基地,给予最高不超过征地款项100%、上盖物建设款项50%的资金支持;对监管企业在梅州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2000万元的投资项目(已享受征地及上盖物建设款项资金支持的部分剔除计算)给予不超过项目固定资产15%的资金支持。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对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2000万元的园区购地企业(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业产业园或该区指定区域范围内),根据该区财政部门审定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不含设备购置费)结算价的20%给予补贴。
○项目发展扶持
广东省财政对珠三角向园区转移的规上工业项目或生产性服务业项目,投产后第1-3年对地方财政贡献量的40%,第4-5年对地方财政贡献量的20%给予奖补。广州市市财政对广州转入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以企业当年实际发生的物流费用20%给予物流开支补贴,或对企业当年研发费用投入视情况给予适当补助。广州市国资委、广州市财政对国资委监管企业在梅投资项目按广州市与园区路程所发生的物流费用(扣除上述已享受部分)给予全额补贴。
○创新创业扶持
随同企业总部或生产性环节一起转移进入园区的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视其规模及研发能力按每家一次性奖励300万元至1000万元:属于分支机构的,视其规模及研发能力按每家一次性奖励100万元至300万元。从珠三角转移进入园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每家一次性奖励300万元;纳入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每家一次性奖励100万元。省级孵化器、新型研发机构、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整体转移进入园区或者在园区设立分支机构的,按企业在园区实际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不超过30%比例按年度予以奖励。
○租金优惠
园区管委会对租用园区标准厂房且自用的企业视其实际纳税额情况给予租金优惠。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对租用园区标准厂房且自用的企业(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业产业园或该区指定区域范围内), 按实际缴付租金且每月每平方米不超过12元的标准予以补贴。
○其他扶持
给予投资者人才培育、父母养老、子女就读等方面的便利和扶持。
发展方向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严格贯彻落实省委关于用地“三条红线”、环保“三句硬话”要求,突出创建和谐园区,在严把“三关”中加快发展。严把环保关。坚持“三个一律”:凡是污染比较大的企业一律不得进园,凡是意向进园的企业一律先由环保部门审查把关,凡是确定进园的企业一律要进行环评,切实保护好梅江上游水源和园区周边生态。严把用地关。严格供地标准、供地程序、用地监督,鼓励企业科学用地、高效用地,坚决杜绝圈地、霸地现象。严把效益关。对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能力强、财政贡献率大的企业优先进园,保证园区开发效益。
此外,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集中精力抓招商。一是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招商效能。二是加快产业转移和中小企业创业两大基地建设,提高招商效益。三是开展规模招商,提高招商效率。加强与各地商会联系,以商会牵线搭桥,变单一招商为规模招商。四是加大宣传推介,增强招商效应。
产业配套
发展主要领域
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u003c重点发展产业\u003e:
目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代表性企业主要有:广汽强华(梅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梅州嘉和电机科技有限公司、梅州金森林实业有限公司、梅州五羊摩托有限公司、梅州华兴精铜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华南三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和梅州市日升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园区通过充分利用“双转移”政策,做大做强现有企业的客车、载货车与专用车零部件市场,扶持重点企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引进战略投资者,把园区打造成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②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u003c重点发展产业\u003e
目前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代表性企业主要有:梅州紫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创新微钻科技(梅州)有限公司、梅州市新晋炜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威而信实业有限公司、广东赛翡蓝宝石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品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园区通过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资”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植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著名品牌的本地企业,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到2020年,使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形成一个以名牌终端产品为龙头,相关配套产品协调发展的特色产品产业集群,努力建成广东省具有影响力的电子消费品制造基地,形成PCBA产业材料供应链和PCBA工业生产服务市场,成为闻名全省乃至全国的电子信息生态工业园区。
③稀土深加工及稀土产品应用\u003c重点发展产业\u003e
梅州市市是广东省稀土资源大市,拥有发展稀土高科技产业材料的基础,全省合法在产的大部分稀土矿山也在梅州,园区稀土深加工及应用系列产业可依托梅州稀土资源优势,与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的稀土深加工产业企业合作,特别是与广晟集团合作,建设中国南方稀土绵阳市,打造包括永磁材料、储氢材料、稀土催化剂、抛光材料、发光材料、功能材料等应用材料项目的一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基地。
④新能源产业
目前新能源产业的代表性企业主要有:梅州紫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和广东赛翡蓝宝石科技有限公司。
园区通过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制造及应用为关键环节,以及大功率风力发电成套装备中的电机、变速箱和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有效促进绿色、经济、环保以及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应用发展。按照“集中建园为主、分散布局为辅”的模式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建设适应新能源产业发展。
⑤新医药产业
目前新医药产业代表性企业主要有广东嘉应制药和广东科伦药业有限公司。
依托园区现有嘉应制药和科伦药业2家上市公司作为新医药企业的龙头,到2020年,形成园区的一个特色产业之一,逐步形成产业链相对完整的集中区。
⑥新材料产业
围绕稀土深加工及稀土产品应用产业为重心,大力发展稀土功能材料以及平板显示材料、半导体照明材料、超材料、功能陶瓷和储能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积极推广低能耗、轻污染、少排放、可循环的新型材料制造技术。把新材料产业作为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实施“绿色崛起”的重要举措之一。力争通过8-10年时间,成为园区新兴战略性产业的代表性、支柱性产业,到2020年,打造产业分工体系完整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战略新兴产业基地
①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
依托园区现有的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配合新材料产业,对其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产品技术领域,重点培养部分企业(梅州市紫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培养企业规模化、高端化,形成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带动周边一批配套企业的发展,将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升级成新的经济领域。
②LED产业
目前,LED上游产业在国内还未有掌握成熟的核心技术,尽管中国LED应用产品制造能力已在全球前列,但利润却是最低的一环,省内甚至是国内企业对LED的生产还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通过园区现有的LED产业链“从衬底蓝宝石(广东赛翡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开始,有芯片、封装、应用(广东品尚光电有限公司)生产等,最后生产出LED系列的各类产品(广东品尚光电有限公司)”;园区新材料产业发展的规划;园区稀土深加工及稀土产品应用的规划,对延片、芯片等上游产业的核心技术项目进行重点招商,形成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提升企业规模,力争培养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LED企业,提高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形成产业规模较大区域性的品牌优势,形成园区主导经济之一,带动我市的经济发展,提升LED产业的利润环节。
③新能源汽车产业
目前,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在继承传统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园区依托重点产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及配件制造业与稀土新材料应用(稀土永磁材料和电机产业、稀土储氢材料和氢动力电池产业、汽车尾气净化剂和尾气净化器产业等新能源产业),重点培养新能源技术产业,加大力度招商引资,引进新能源汽车周边产业,提升核心技术研发,拓展成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开发整车安装基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内设园区
广梅产业园是广州市梅州市两市对口帮扶和产业共建的主阵地。近年来,在广州市的真帮实扶下,广州梅州两市按照省区域协调发展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不断深化合作,推动广汽集团广药集团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万宝集团有限公司广州酒家珠江实业集团等广州国企落户园区,合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园区,重点打造了广汽零部件产业园、广药舒美大健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业产业园、食品饮料产业园、省级广梅共建大数据产业园等特色“园中园”,不断完善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梅开发区医院等优质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快创建国家级高新区。 
产业带核心园区为梅州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的核心,外围分布有梅县水车园、兴宁市的水口园、五华河东园等各县(市、区)建设的工业园区。
梅州市综合保税区位于园区内,规划面积2.52平方公里,以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为中心,推动梅州产业加工制造、商贸物流向国际采购、国际配送两端延伸。
广铁集团物流园位于园区内,占地1000余亩,在广梅汕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松棚站接轨建设,设有铁路作业区、物流作业区和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分区。
高铁商务区与园区仅一江之隔,依托高铁畲江北站,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服务外包、国际社区等现代服务产业。 
广汽零部件产业园位于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产业园总体规划面积约500亩,公司(含投资企业)携产业园各落户企业总投资额预计约16亿元,产业园将引入汽车零部件企业,并提供物流配套及商贸服务。 
广州市轻工智能家电产业集群是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落实广州对口帮扶梅州市工作部署的产业帮扶标杆项目,也是通过产业共建实现老品牌新活力的示范项目。 
广药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产业园投产仪式于2020年10月29日上午在广梅园举行,广药集团王老吉大健康梅州原液提取基地、采芝林药业梅州中药产业化基地两大项目正式竣工投产。 
广梅共建大数据产业园广东省唯一以产业共建方式列入的省级大数据产业园,以数据采集、灾备存贮、清洗、分析应用等业务为核心,建设大数据工业4.0工厂。 
广梅航天育种研发中心是广梅产业园引入航天神舟生物科技集团打造的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是广梅对口帮扶工作推动梅州绿色创新发展的新探索、新实践。 
梅州市专利技术孵化产业园位于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核心区位置,与梅州综合保税区、增城梅县产业园、物流园等集聚发展。 
梅州市华师昆虫发育生物学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广梅园研发中心位于梅州高新区,研发中心围绕昆虫科学理论、生物资源应用及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开展研发。 
仲恺广梅研究院由广梅园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合作共建,旨在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业科学领域的科研优势和梅州的优质生态产品、广梅园的创新资源深度融合,打造梅州一二三产融合科技创新高地、成果转化孵化基地和高新技术示范推广服务基地。
投资优势
广州市飞地
园区由广州市主导,以广州科学城和广州开发区的先进发展模式为模板,充分借鉴其发展经验,运用广州对口帮扶的优势,结合自身区位及资源将园区打造成广州工业发展飞地,具有与广州科学城类似的宜业宜居环境,落户企业享有与广州同等优质、便捷的服务。
政策叠加
园区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国家振兴原中央革命根据地广东省振兴粤东西北、广州全面对口帮扶、梅州产业内聚发展的政策高度集中叠加至园区及园区企业。
成本洼地
梅州最低工资标准约为广州市等珠三角城市的六成;工业水费1.2元/吨(未含排污费);工业电费按南方电网公司大工业用电电价执行,阶梯收费,平均约0.6元/KWH;且按省售电供给方案,园区企业可率先受市场化电价;工业用地以较低的价格出让,储备充足。
服务高效
园区管委会行使省辖市管理职能权限,建立了一级财政和预决算,行使包括市发改、规划、建设等部门等数十枚二号章审批职权;市工商局、国土局、质监局等在园区设立分局,已构建了“办事不出园区”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配套完善
园内设有专门的自来水厂、水质净化厂、两座变电站、集中供气站、集中供热站等生产配套设施,广铁集团物流园、综合保税区、铁路车站等正在紧张建设中。碧桂园集团商住配套项目、文体广场等重点生活配套设施已投入使用,市职校园区分校、畲江医院(二甲)、中心小学等即将投入使用。 
项目审批
为加快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提高办事效率,经市政府同意,现对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与时限明确如下:
一、对规模较小的一般性项目,如厂房、宿舍、道路、排水沟、土石方等常规性房屋建筑、市政设施工程项目,从立项至完成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限,由原来超过120天压缩至70天左右(具体审批流程与时限详见附件)。
二、对较重大的建设项目,如自来水厂、梅江大桥、垃圾填埋场等,因环评、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审查等环节存在较大差异,其审批时限视具体情况进行个案处理。
三、市直各职能部门要打破常规,对能够进行并联审批的项目一律进行并联审批,并在法定最短时间内完成项目审批。 
园区建立了一级财政和预结算,行使包括发改、规划、建设等部门的22枚2号章审批职权,市工商、税务、国土、质监、城综、公安、消防等在园区设立派驻机构,构建了“办事不出园区”的一站式服务。设有投资促进中心,实行“四个一”便企服务,推行项目专员跟进机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全程代办,做到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地理区位
总体规划
产业布局
基础设施
优惠政策
发展方向
产业配套
发展主要领域
战略新兴产业基地
内设园区
投资优势
项目审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