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边日记
缅边日记
《缅边日记》系曾昭抡先生在抗战期间由昆明市到滇区边境实地考察的记录。
内容提要
曾昭抡(1899-1967),字叔伟,湖南湘乡人。我国化学科学研究工作开拓者之一。1920年在清华大学高等科毕业后赴美学习,1926年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中央大学化工系教授兼系主任。1931年应北京大学理学院院长刘树杞之邀,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系主任。
虽然只有10多天时间,但也正如他在游记中提到的,是"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记,差不多每几公里都有笔记记下来",因此,真实地记录了边陲民族的风土人情,珍贵稀有的植物和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色。特别是本书优美流畅的文字,至今读来使人感到如身临其境。
目录
本书说明
我的行程
中缅交通
滇缅公路上的重要地名和拔海高度
我的伴侣
昆明市到安宁
由安宁到禄丰市
禄丰
由禄丰到楚雄
楚雄
由楚雄到下庄街
下庄街
由下庄街到下关镇
由下关到漾濞
由漾濞到永平
由永平到功果桥
功果桥
由功果桥到保山市
滇缅公路上的驮马
保山
由保山到惠通大桥
惠通桥
由惠通桥到龙陵
由龙陵到芒市
滇西的烧山
芒市
滇边土司制度
芒市风景线
裕丰园
摆夷世界在芒市
芒市的喇麻庙
芒市附近的温泉
由芒市到遮放
遮放
遮放土司衙门
遮放出产
由遮放到护浪
由护浪到町
畹町
到边疆去的中国新女性
傣族”、“崩龙”和“山头”
……
书摘
滇缅公路成功以后,到缅边去考察,是许多青年和中年人共有的欲望。一来因为滇缅路是目前抗战阶段中重要的国际交通路线;二来因为滇缅边境,向来是被认作一种神秘区域。在这边区里,人口异常稀少;汉族的足迹,尤其很少踏进。我们平常听见关于那地方的,不过是些瘴气、放蛊,和其他有趣的,但是不忠实的神奇故事。至于可靠的报告,实在是太感缺少。我这次得着一次不易得的机会,趁着寒假的时候,搭某机关的便车,去那边跑了一趟。计自三月十一日,由昆明市动身。十七日,达到中缅交界的畹町镇,二十五日,又回到了昆明。前后一十五天当中,差不多到有十二个整天坐在汽车上。从这种经验写出来的游记,当然不免令人有“走马看花”之感。但是以下所记的,几乎完全是亲身的经历;所以或者对于一般读众,还不至于完全没有兴趣。当然有许多我没有看到的地方,那只好候将来写游记的来补充了。
中缅交通的第三条路线,可以叫做“南路”。就是正在建筑中的滇缅铁路。这路从昆明往西,顺着公路前去,达到祥云附近的青华洞,由青华洞向西南行(所以并不经过下关镇)根本走一
条新路;过蒙化后,先后沿着几条河流的谷,最后通过野“卡瓦”(一种夷人的名称)的区域(就是地图上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境西部的葫芦土地)出境入缅甸,直趋腊戍。过去在报纸上,虽说有人对滇缅铁路的选择这条所谓“南线”有过不好的批评。但是从工程专家的眼光看来,这条铁路线的选择,实在比刚才所讲公路线的选择,来得慎重得多,也科学化得多。走这条路线,比较走北线,不但可省去若干公里的里程,而且可省却翻许多山,工程进行,要容易得多。要是循着北线的话,连翻几条大的横断山脉,时间、金钱实在是两不经济。不过这条新路所走过的地方,据说大部分是气候最坏的区域;将来兴建的时候,工人卫生问题倒是很值得注意的。
横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上的惠通大桥(距昆明市七五九·五公里),海拔只有八百四十九米,比起刚才所下的戈家山,相差几乎有一千四百米之多。坐车疾驰下来,高度陡变,寒暑顿易。因为高度的陡变,耳鼓感觉,有一点坐飞机下降的风味。拿气候来说,山顶相当地凉,到怒江边却是热不可耐,不得不把身上所穿较厚的衣服,一齐剥下来,只剩一件衬衫。这处气候的酷热,一方面固然
是因为高度比山顶低得多;另一方面,大约是因为江流两座高陡山间,不容易有可以减低热的感觉的大风。
保山市惠通大桥,所翻的实在是属于怒山的一片大山。因为保山的海拔高度,北起惠通桥来,差不多要高一千米,由保 ……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内容提要
目录
书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