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厍
隶属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
北历史上称“吴根越角”之处,现为一个社区,隶属汾湖高新产业技术开发区(黎里镇),南临分湖、太浦河,西连江陵街道,北接元鹤荡、三白荡。北厍处于太湖东下咽喉走廊地段,境内地势低平,自西北呈倾斜态势向东南推进,形成西北高、东南低的形态。
后梁开平三年(909)吴江区置县,北厍之地分属吴江县久咏乡和范隅乡。在清代,北厍属吴江县久泳乡二十八都、二十九都管辖。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分别由吴江县同里区(一区)、黎里区(四区)、芦墟区(六区)管辖,芦墟区区公所设在北厍。1958年9月,北厍成立人民公社。1983年8月,改称为北厍乡。1987年元月,北厍撤乡建镇。2003年12月,北厍、黎里二镇合并成立黎里镇。同时,黎里镇北厍街道办事处成立。
1995年,北厍因完成外贸收购6.0997亿元,而被江苏省、苏州市政府列为外向型经济重镇,誉为“外向型之花”。1986年10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北厍为对外开放重点工业卫星镇,翌年1月又批准北厍乡改为镇建制,成为全市首家撤乡建镇单位。
北厍自古至今名人辈出,包括“四大望族”叶家叶氏、西港徐氏、大胜柳姓以及葫芦兜张姓
地址位置
北厍(běi shè),厍:(shè)〈方言〉村庄(多用于村庄名)。北厍是“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百强乡镇”、“江苏省农村综合实力百强乡镇”和“江苏省卫生镇”、“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镇”。是出口女鞋的集散地,也是全国最主要的铜字标牌生产基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企业有达胜股份、巨峰股份、太湖股份、美爱斯。
北厍地处吴江区东南端,距市区(松陵镇)25千米。东靠芦墟镇荣字、秀士、新友等村,南与浙江嘉善县县汾玉村隔湖(汾湖)相望,西接黎里镇华字、群联、大联村以及八的联盟村。北联金家坝镇杨文(坟)头、埭上、石前、梅田村。镇区四址∶东至潘水港,西至厍金公路(新横港桥),南至梅墩桥北,北至北塘浜(元鹤荡南滩)。
镇区地理坐标∶北纬31°02′48″—31°03′37″,东经120°46′18″—120°47′30″。全境面积49.439平方千米,其中包括汾(分)湖水面0.839平方千米。占吴江区总面积的4.2%。
工业
新材料产业
江苏达胜集团创办于1981年3月,从皮鞋厂到热缩材料厂,再到加速器公司,这是达胜集团的成长“三部曲”。在达胜皮鞋厂成立的第十个年头,达胜皮鞋已经闻名全国,创办人肖水根当选全国劳动模范,也因此入选全国最佳农民企业家前10名,从而被推向人生的第一个高潮。
公司下设江苏达胜加速器制造有限公司江苏达胜热缩材料有限公司、江苏达胜高聚物有限公司、江苏达胜伦比亚生物有限公司、苏州达同新材料有限公司、吴江达胜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公司。公司业务涉及新型辐照高分子材料、电子加速器与束下设备制造、辐照加工、高分子材料绝缘材料、有机硅化物新材料、医疗保健、化妆品等行业。
苏州太湖电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86年,系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面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OHSM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2014年1月成功登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成为中国绝缘材料行业首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主导产品通过美国UL安全认证(E228349),组建了国内专业的UL绝缘系统(E233623),并拥有国内为数不多的高压变压器绝缘系统TAIHU 180-HV和高压电机绝缘系统TAIHU200-HV,可为终端客户提供高效、可靠的整体绝缘系统解决方案。
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5年,主要生产绝缘树脂(漆)、云母制品、防晕材料、DDP点胶材料、柔软复合材料、电磁线、电机线圈、电机绝缘系统、绝缘结构件等大类产品。公司占地总面积20多万平方米,拥有大小客户上千家,涉及了火电、水电、核电、风电、航空航天、高速牵引、新能源电动汽车、军工、石化、采矿、特高压输变电等领域。
公司为绝缘材料行业副理事长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省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院士工作站、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认可实验室(CNAS),同时成立了具有第三方检测资质的机构,公司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科技支撑项目等,荣获了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日化产业
江苏美爱斯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化妆品、染发品、洗涤品的化妆品生产企业。目前拥有五大护肤系列,是本土行业内颇具强势竞争力的企业之一。公司座落于风景秀丽的太湖之滨吴江汾湖高新区爱斯生物工业园,交通便利。公司占地面积60亩,厂房建筑面积38000㎡,拥有独立的10万级和30万级GMP护肤品标准车间和洗涤剂、染发品、洗护发车间,现有三大生产区域,三十余条流水线,年产能超过2亿瓶。
照明工业
吴江工业园,欧普亚洲最大的照明工业区。欧普吴江园区,于2012年开业,厂区面积60万平米。这里不仅是中山市欧普投资有限公司在国内最大的生产制造基地,研发总部,更是欧普亚洲最大的照明工业区。科研创新是欧普快速发展的核心,作为国内领先的照明企业,欧普投资1.5亿美元打造吴江工业园,并每年投入过亿元的研发资金,打造全球化照明企业。现在这里已拥有超过300人的研发团队、超过800项专利、多个专业研究实验室、全自动生产线……在这里,欧普人所创造的不只是国际标准的照明解决方案,更是光影所带来的智慧生活,是对于“用光创造价值”品牌使命的真正践行。
食品加工业
苏州顶津食品有限公司隶属康师傅控股饮品控股有限公司,于2011年成立,公司注册资金达9900万美元,公司坐落在风景宜人的江苏吴江汾湖经济开发区。主要产品为康师傅系列茶饮料康师傅冰红茶冰绿茶乌沃茶)、传世新饮、果汁(每日C、黑醋栗、葡萄汁等)、矿物质水等。
电梯产业
苏州科达电梯集团公司成立于1972年,是以生产变频变压调速系列液压式和曳引式乘客电梯、观光电梯、别墅电梯、汽车电梯、病床电梯、载货电梯以及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为主导产品的专业电梯生产企业。
东南电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特殊电梯的领导者,是集研发、制造、销售、安装和维保于一体的现代化专业电梯企业。是电梯行业内产品种类最多、应用领域最广的电梯企业。
皮鞋产业
苏州华东鞋业有限公司,创建于1991年1月,至今已有14条生产流水线,拥有员工2600人左右,总占地面积为102000平方米,年产各类鞋子700万双,年销售总额约3亿人民币,成为目前吴江区地区专业生产鞋类的龙头企业,千余种产品外销。集团下设吴江市东塔鞋业有限公司、吴江市铃东鞋材有限公司、吴江四季服饰整理有限公司、吴江市华东进出口有限公司。
产业发展历史
1970年2月由银星大队创办,专业生产厂矿企业职工用的劳保皮鞋。从办厂到1971年7月停产,生产产值6.5万元,利润0.8万元。因流动资金困难等停产。1974年10月恢复生产,品种改单一生产劳保皮鞋为多品种各式男女皮鞋,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76年职工增加到60多人。随后,大队找回外出务工五匠创办家具厂,主要生产为皮鞋配套的鞋跟,同时为昆山家具厂加工家具,兼制作农用油布雨伞。1985年,工厂全部并归苏州市达胜皮鞋厂。队办皮鞋厂以及达胜皮鞋厂为该村培养出一批从设计到制作皮鞋的技术人员、操作熟练工、经营管理和销售业务人员,他们先后分别去苏州、吴江区平望镇莘塔以及上海市浙江省等地设店办厂,据1991年统计,全村有46家个体皮鞋厂,从事皮鞋生产186人,年产男女皮鞋40万双。北厍的“皮鞋之乡”由此得名。
苏州达胜集团(已转型)创办于1981年3月,时称北厍公社皮件厂,1984年更名吴江皮鞋二厂,厂址迁至虚圩南港西侧新建的厂区内。是年厂长肖水根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佳农民企业家前10名。并受国务院邀请赴京参加新中国成立3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观礼。厂长肖水根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铜字标识产业
标识行业是吴江区的传统产业,有着几十年的发展历史。过去北厍某某铜字厂或某某字牌,如今变成了某标识有限公司或某标识科技有限公司。形式上从最初的榔头铁皮敲打,到作坊生产,再到现在的标准车间;客户从全国各地的小门店,变成了广告公司加盟商和名气响当当的各大国内外品牌商。近几年,无论是产业规模的扩大,还是生产工艺的创新,吴江标识行业都对国内标识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力,北厍素有“中国铜字之乡”的美称。据不完全统计,吴江全区从事标识行业的企业有四、五百家,正规专业的标识生产加工企业已达上百家。2014年吴江标识行业协会成立。
产业发展历史
1976年,团结大队第十生产队创办综合厂,以棕丝、尼龙为原料生产船用缆绳、靠球等产品。厂长倪菊葆在外出联系业务期间,获悉浙江宁波农村从事的铜字铜牌制作业务繁忙,预测前景十分看好,就从上海市某金店请来一位手艺高强的老师傅,试制铜字铜牌,初试成功即于1985年初成立吴江北厍浮楼工艺牌匾厂。1992年,增添先进的镀钛设备,同时更名为吴江天葆钛金厂,产品从单一的铜字铜牌发展到贴金、镀钛、镀锌、反光漆等种类,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并从用原始的手工操作转为使用高科技镀钛、电脑喷绘等先进工艺。
曾经的天葆钛金厂,平均每年的销售额达到3个亿,被江苏省评为“双学双比”的龙头项目。企业曾为人民大会堂国宴厅的全套灯具镀钛;为江阴长江大桥江泽民同志题写的桥名精制钛金字,其中一个“桥”字达50平方米,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单体金字;为香港华大厦、日本东京大晃大饭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文新深圳报业集团、新苏国际大酒店(五星级)等单位制作钛金字牌,一致受到好评与赞赏。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赞誉其为“生产金字招牌的金字招牌企业”,并爱到许嘉璐等中央领导的较高评价。
在浮楼村及倪菊葆的带动下,北厍镇形成了一个铜字铜牌、装、运输和专供铜字生产用的物资商店产业链。全镇一年中制作销售的铜字约有130万平方米、铜牌铜匾13万块左右,从事铜字铜牌制作和销售的人员达4000多人。有200多人在北京、天津市上海市成都市西安市郑州市、南京等地创办铜字加工工场,开设销售铜字的专业商店。
医疗用品产业
吴江区云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于1988年成立,有将近30年的生产和销售经验,公司员工350人,占地约4万平方米,生产用房2万平方米,是中国规模较大,环境优越的针灸针生产厂家。公司年生产各种针灸针5亿多支,各种纹身针1000万支,专业生产“云龙”牌一次性针灸针和纹身针。产品已获得美国FDA、澳洲TGA、欧洲CE、ISO9001/ENISO13485:2012和加拿大ISO13485:2012相关认证。产品远销美国、英国法国挪威、澳洲、香港特别行政区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江苏利康集团公司,1956年,由个体裁缝店合并成北厍缝纫社,属大集体性质,以代散客加工服装和承接商业部门来料加工服装维持日常生产。1980年初由公社接管,改名为北厍镇服装厂,生产当时流行的单、棉军装,持续2年多时间,随后改为专业生产西服,厂名改为吴江西省服二厂。1987年与美商达成生产医用手术巾协议,更名为吴江医疗保健品厂,1991年改称吴江医疗保健品总厂。产品直销欧美市场
厂址在北厍镇南元鹤荡东南滩之写璧圩,厂区占地3万平方米,职工1172人,拥有固定资产1750万元。下辖3个分厂15个加工点以及与生产规模相配套的原料供应基地。生产的品种有∶医用手术巾、医用纱布巾、无菌折叠纱布片以及无纺布制品等一次性医用材料。全部产品接受国际上公认最具权威的药政管理机构——美国联邦食品、药物管理局(FPA)的检查,于1989年10月验收合格,成为中国医用敷料行业第一个通过其检查验收的企业。
1991年经国家经济贸易部批准,与菲律宾爱克尼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在马尼拉创办合资企业“苏马企业有限公司”。1995年组建江苏利康集团公司,下辖∶吴江医疗保健品总厂、吴江爱克欣医用材料有限公司、苏州大唐医用材料有限公司、淮安康兴医用材料有限公司、美国利康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和香港大唐国际有限公司。1995年,企业完成产值48728万元,利润253.57万元,交纳税金215.27万元。
历年来获得多种荣誉称号∶1993年被国家统计局评为“中国500家最大乡镇企业”,被农业部评为“首次中国乡镇企业最高利税总额500家”企业和“首次中国乡镇企业最大经营规模500家”企业;1994年被农业部评为“1000家中国最大经济效益乡镇企业第393位”;1995年被农业部评为“中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十强企业”,被国家医药局评为“中国卫生材料生产行业40家最大经济规模企业第一位”。
农业
吴江区北厍粮油公司“元鹤”牌精洁米曾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为全国“放心米”,该产品还荣获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证书”及“苏州市名牌产品”称号。北厍粮油公司的是一个集粮食收购、储藏、加工、销售四位一体的粮油公司,24小时粮食加工能力超过110吨。特别是粮食加工、销售一直在吴江市及周边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在上海、浙江省及本省云集着一批长期稳定客户,一些对粮食品质要求非常高的生产出口食品的公司,也常在他们公司定购各种粮食原料。北厍粮油公司还承担着全市放心粮油配送中心任务,为全市放心粮油店和中小学配送成品粮食。2012年11月“元鹤”牌大米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2013年1月被苏州政府评为(粮油行业)品牌建设十佳企业。
水产
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由种植水稻改为养殖水产品的面积逐年扩大,品种由单一的青、草、鲢鱼发展到有大口黑鲈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螃蟹等优特水产品。全镇各类水产品产量每年在3000吨左右,比公社化时期的年产100吨增长30倍。20世纪90年代渔业村在外荡育成青壳河蛤,出口日本。养殖水产品已成为全镇经济支柱之一。北厍镇多种经营服务公司在1993年试养的特种水产品——罗氏沼虾、加州鲈鱼获得成功,1994年开始大面积养殖。2001年,北厍镇组建冠以吴江区市名的“吴江市万亩罗氏沼虾养殖基地”。
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苏南地区密度最高的吴江北厍养殖区域,普遍放养密度在12万尾/亩,有的甚至高达13万尾/亩,同时该区域有1/3的养殖户养殖2造虾,一方面是技术水平高,更多的是考虑到前期白对虾的价格非常高、效益非常可观的因素,同时前期出虾的规格在120只/千克;对于1造虾的养殖户来说为了获得高产高效益,养殖追求大规格的南美白对虾
民族分布
20世纪80年代前,全镇在籍人员均为汉族,以后陆续有少数民族婚嫁来厍,1995年底北厍镇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彝族∶1人、壮族∶7人、布依族∶1人。全镇共有费城76人队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定居。在本资料统计时,有2户外地迁来北厍工作的6位台湾同胞,也统计在内。解放前迁移到外乡镇和城市的侨胞及港、澳、台同胞,不作本镇统计对象。
历史沿革
吴江区建县前,北厍属吴县辖。
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江建县,北厍属吴江县久泳乡及范隅下乡管辖,延续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其间吴江县级行政单位名称多次变更,北厍隶属于吴江县的关系则未变。
清雍正四年(1726年)吴江划为吴江、震泽镇两县,北厍属吴江县久泳乡、范隅下乡管辖。
爱新觉罗·旻宁九年(1829年)北厍已形成集市,时称北舍港。
清光绪以前,北厍境域分别属于吴江县范隅下乡、久泳乡管辖,镇西南、西北的部分村为范隅下乡,其余均属久泳乡。
宣统元年(1909年)北厍始为建制镇,清政府推行区域自治,吴江区(不含震泽县)设9镇,北厍镇是其中之一,与城区(松陵)、同里镇黎里镇、盛泽、芦墟、莘塔八坼街道周庄镇齐名,1952年周庄镇划归今昆山市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吴江、震泽镇两县复合并为吴江县,全县设市、乡,北厍称乡辖2都13图
民国18年(1929年)8月,调整行政区划,县以下设区,区以下设乡镇。北厍称镇,与周庄、芦墟、莘塔统属第六区,辖区署所在地莘塔。
民国23年(1934年)11月1日起,吴江区实行保甲制度,北厍镇仍属第六区管辖。
民国37年(1948年)2月,吴江91个乡镇撤并为38个,北厍镇扩大辖区范围,仍属第六区(芦墟)管辖。
民国38年(1949年)3月初,中共地下党芦墟支部指派党员凌文石(莘shēn塔人,莘,音同山东莘县)到北厍镇搞策反工作。先后找镇长徐根忠、自卫队附刁一平密谈。
1949年4月29日,吴江解放,建立人民政权,北厍镇仍属第六区管辖。
5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28军83师“丹阳支部”(侦察营)由教导员门蛮江带队,在地下党员刘传瑶的引领下到达北厍,自卫队解散,收缴枪支30余支。北厍宣告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1月,撤销北厍镇建制,建立北厍区,辖区划分为北厍乡、厍东乡、厍西乡、新珍乡。3月撤销北厍区建制。
1950年10月,北厍集镇改称为北厍乡人民政府(小乡),属芦墟区管辖。
1955年8月,北厍乡人民政府改称为北厍乡人民委员会。
1956年3月,全县实行并区并乡,芦墟、黎里区合并为芦墟区,区公所设在北厍镇,年底迁芦墟镇,辖北厍、大阳、汾溪、蚬南、龙泾、莘塔、三村、藏龙、南莺、乌桥等10个乡(中乡)。
1957年10月,全县实行撤区并乡,设23个乡、7个县属镇。原北厍乡(中乡)与蚬南、南莺、汾溪、大阳等乡的部分合并成北厍乡(大乡)。
1958年9月,全县实行人民公社化,将乡变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建制,北厍乡随之改称为北厍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8年3月,北厍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称为北厍公社革命委员会。
1981年6月,撤销北厍公社革命委员会,恢复北厍人民公社建制。
1983年8月,全县农村恢复乡建制,撤销北厍人民公社复称北厍乡人民政府。
1987年1月12日,吴江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北厍撤乡建镇。
1950年1月,撤销北厍镇建制,建立北厍区,辖区划分为北厍乡、厍东乡、厍西乡、新珍乡。3月撤销北厍区建制。
1987年1月12日,吴江县人大常委会批准北厍撤乡建镇,实行镇管村体制,中共北厍乡委员会更名为中共北厍镇委员会。辖1个居委会,1个街道办事处,27个行政村、1个渔业村。
2001年 设立北厍社区,由原设6个居委会撤并为一个社区居委会组建而成。渔业村于2003年7月撤村并入社区。
2003年12月,北厍镇与黎里镇合并为黎里镇。
2006年10月,撤销黎里镇建制,与芦墟镇合并为汾湖镇。政府驻芦莘大道1118号
2013年5月28日,汾湖镇正式更名为黎里镇。更名后原行政区域、政府驻地及隶属关系均不变。
注∶1971年吴江县政府组织劳力沿东太湖滩围筑圩堤,边消灭钉螺,边造田种稻,北厍分到湖田400多亩,成立太湖农场,系北厍公社直属单位,1982年解体。
1976年围垦东长荡组建的林桑场,系北厍公社直属单位,1981年10月改称北厍公社水产一场、二场。
北厍名人
革命烈士
据统计北厍共有革命烈士12人(含收养一人)
张应春(1901-1927)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11月11日生于吴江区黎里葫芦兜村(今汾湖高新区黎星村四组)。1923年秋参加工作。1925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在南京被国民党政府杀害。1955年1月,由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1955年11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应春为烈士。
夏兴瑞(1931—1953)1931年8月生于鸭头湾(西浜村1组)。1953年7月在朝鲜前线牺牲。1954年3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凌世福(1931—1952)1931年4月生于东浜村。1952年9月18日在朝鲜前线牺牲。1953年4月8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凌文钧(1921—1952)1921年3月生于东浜村。1951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9月18日在战斗中牺牲于朝鲜。1953年3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沈根寿(1923—1952)1923年12月生于东浜村。1952年8月15日在朝鲜江原特别自治道全化郡龙虎洞战斗中壮烈牺牲。1956年2月25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严留金(1935—1952)1935年10月生于半爿港(朱家湾村)。1952年1月17日在战斗中牺牲于朝鲜。1952年3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政治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陆振帮(1927—1951)1927年8月出生于南参(cān)村。1950年12月29日加入中原地区共产党。1951年10月15日在朝鲜北部战斗中牺牲。遗体安葬在朝鲜北部。1958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司令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凌顺卿(1923—1953)1933年11月生于北厍镇西市。1953年1月25日在朝鲜阳德内洞牺牲。1953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章全根(1930—1952)1930年生于七都镇东小港。1952年9月18日牺牲在朝鲜。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烈士在幼年时因与父亲争吵而出走,在北厍镇求乞,被元鹤村民沈百荣带回家当放牛娃。
萧海荣(1945—1969)1945年10月生于北珠村。196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6月20日在国防施工中牺牲,遗体安葬在山西大同市。196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钱菊林(1951—1975)1951年7月生于川心港。1975年5月21日在河北赤城县云川公社国防施工中牺牲。遗体安葬在赤城县烈士陵园。1975年5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及总政治部批准为革命烈士,同年5月31日追认为中共党员。
朱勤璜(1941—1975)1941年10月生于圣堂港(浮楼村十一组)。196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6月14日在“文革”中遭迫害致死。1979年1月18日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颁发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
民主人士
柳亚子(1887—1958),苏州市吴江区北厍镇人,出生于大胜村的港上,港南中段。创办并主持南社。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柳亚子曾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名医
徐大椿(1693~1771),原名大业,字灵胎,号洄溪,江苏吴江区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三十二年,卒于高宗乾隆三十六年,年七十九岁。性通敏,喜豪辩。自《周易》、《道德》、《阴符》家言,以及天文、地理、音律、技击等无不通晓,尤精于医。初以诸生贡太学。后弃去,往来来空法师、震泽,专以医活人。大椿著书颇多,有《兰台轨范》、《医学源流论》、《论伤寒类方》等,都为医学之籍。他的歌曲有《洄溪道情》三十余首,《中国诗史》颇有愤世之辞。
明代官员
吕纯如(1580—?)字孟谐,吕家栅人。后迁居吴县横山之徐家坞(又名城湾村),在此购地筑宅,宅名“南宅”,中有“四宜堂”,是观湖山赏胜景的最佳位置。他于明万历年间参加举人考试时落榜。在礼部当官的沈璟返乡家居时调来吴江考生的试卷阅看,发现吕卷很出色却未取,便向郡、院两级建议,让吕进行复试,结果取得好成绩,成为万历丁酉(1597年)科举人。万历二十九年辛丑(1601年)科进士,列张以诚榜三甲二名。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授河南偃师区知县,调洛阳市令,仕至兵部尚书。晚年在“南宅”设馆授徒。曾刊刻明王觉、胡一愚撰《明音》、董应举撰《崇相集》。
当代名人
许耀元,1952年12月生,江苏吴江人,出生于北厍永和港村,1971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2月参军入伍。2001年晋升少将军衔,2009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2010年7月改授武警中将警衔,2012年7月30日晋升武警上将警衔。为中共十七大代表。中共十七、十八大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
许凤元,男,江苏吴江人,曾任沈阳军区某摩步旅政委、某摩步师政委等职,2013年7月调任沈阳军区所辖的陆军第40集团军政治部主任,从而晋升为副军职军官。2014年7月晋升为少将。2017年4月任湖南省军区副政委。
北厍四大望族
一、叶家埭叶氏宗族(叶周村)
明初,苏州古城叶氏第十六世福四从同里镇避居分湖陆家,为分湖叶氏始迁祖。其后子孙繁衍,此村称叶家埭(叶周村)。至清末,其家族分湖支派中进士11人,举人17人,秀才224人。
第二十四世叶绍袁与妻沈宜修都长于文笔,四个女儿纨纨(字昭齐)、小纨(字蕙绸)、小鸾(字琼章)、小繁(字千缨)均写得一手好诗。小纨著有杂剧《鸳鸯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戏曲家。小鸾更是名闻的江南才女。七个儿子世(字云期)、世(字声期)、世傛(字威期)、世侗(字开期)、世儋(字书期)、世(字星期)、世(字弓期)都富于文思才情,六子叶(世倌)为清代诗论大家,所著《原诗》历来被视为代表清代诗学最高水平的论著。一门之中,相互唱和,佳作纷呈,后来辑为《午梦堂集》海内咸传。
二、西濛港徐氏宗族(梓树下村)
富一为西濛港始迁祖。先世随宋南渡,自江西迁浙江省之嘉善,明正统年间再迁吴江南麻村,后富一率三子又徙北厍西濛港(梓树下村)。第六世徐灿(字湘苹),善属文,并精书画,词得两宋风格,有《拙政园词》,为中国历代十大才女之一。第七世徐釚(字电发),授翰林院检讨,入史馆明史,所著《菊庄词谱》,被朝鲜贡使仇元吉以金饼购去。第九世徐大椿(字灵胎),清代著名医学家。少时业儒,博学多才,尤精医学,并通天文、历算、史地、音律、兵法、水利。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徐氏时68岁,钦召进京,为大学士蒋溥治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徐氏79岁,再诏入京,为中贵人治病。其医理医术均得皇帝赞赏,钦赐六品顶带,敕授儒林郎。大椿积50年经验,著有很多医书,并对中医经典医籍加以注释,留给后人。且医德高尚,在海内外颇有影响。
三、大胜柳姓宗族
明季兵,始祖春江偕弟慕江、云江从浙江宁波府慈溪市祝家渡避居北厍南东村。清乾隆时,其中一支迁至北厍之大港上,后一部分迁大胜村。第八世柳树芳和子柳兆薰,以及本族诸多文人,热爱乡邦文献,留下很多著作。第十二世爱国诗人柳亚子,少从母亲学唐诗,并受父亲影响,20岁即以诗文驰名海内,书法也自成一家。思想新颖,赞成变法维新,是位忠贞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革命者,是“南社”创始人之一。
四、葫芦兜张姓宗族(黎星村)
明末,张载之子惟善从歙县迁至北厍葫芦兜(黎星村),为始迁祖。第六世张孝嗣善画,能篆刻,大量收藏名人刻印,汇编《清承堂印谱》3集,800余幅。孝嗣次子益龄,工书、善词赋,与柳树芳父子诗词往来过从甚密。第八世张文清同治进士。第十世张贡粟、张都金及其子孙辈大多从事教育工作,在事业上都有建树。第十一世张应春也曾担任教师,后投身革命,为我省妇女运动先驱,是位杰出的革命烈士。
部分文物古迹
吴江烈士陵园(张应春烈士纪念馆)
吴江烈士陵园是在原张应春烈士陵园的基础上全面改扩建而成。两周王陵的中轴线是吴江烈士纪念碑、英烈墙、张应春烈士墓,中轴线南侧是吴江区烈士纪念馆和张应春烈士纪念馆,北侧建造了石桥、游廊和凉亭景观。烈士陵园正门,采用传统的榫铆结构,门檐骨架1949个,两肩共429个,寓意吴江是1949年4月29日解放的。正门内的吴江烈士纪念碑主体是花岗石,碑高11米,碑基有11级台阶,象征着纪念碑于2011年11月建成。陵园北侧的胜秀桥内涵更深刻,每一块石阶都是用柳亚子先生家乡大胜村的原石搬迁重建的。
张应春烈士墓,位于北厍镇黎星村北莲荡滩。1928年,柳亚子寻秋石遗骸不可得,请于右任题写“呜呼,秋石女士纪念之碑”,与其知友沈长公及张姓亲属营建衣冠冢,1931年筑成。入葬时,梳妆盒代首,还有帽子、衣裤、鞋袜等遗物。墓坐南朝北,面对莲荡,一是向着南京,以致纪念;二是朝着莲荡,风水独好。1955年1月,由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此后,张应春烈士墓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屡有修葺。1980年,张应春烈士墓列为吴江区文物保护单位。1981年,北厍乡党委作出了“扩大、整修、绿化张应春烈士墓地”的决定,组织义务劳动,把原来不足30平方米的墓地,扩展为1052平方米。
午梦堂遗址(疏香阎腊梅树、湖石)
在北厍镇叶家埭(今叶周村)。位置在318国道以北约100米,北厍至黎星的厍星路以东约200米处。午梦堂是明代叶绍袁一家的居所总称(因叶绍袁将一门唱和之作结集为《午梦堂集》),《吴中叶氏族谱·园第》:“午梦堂在分湖北滨,工部主事仲韶公所居”,宅第面积总计有30余亩,内有午梦堂、清白堂、绣垂馆、芳雪轩(叶纨纨闺房兼书房)、疏香阁(叶小鸾闺房)、谢斋(叶家读书处)、秦斋(叶绍袁、沈宜修夫妇寝室)等建筑多幢,另有墙门、官弄、庭院、池塘和假山等,环境布置优美,门前的河边有旗杆石13对半,所有旗杆上的旗一齐升起时能映红半个分(汾)湖。
腊梅树桩现已朽,一枝枝丛生树枝仍很茂盛,两根主杆高约3米,树冠直径为3米左右,系红蕊狗齿形腊梅,年年盛开不败。腊梅为叶小鸾亲手所植,疏香阁偏近东南方位,根部仍围拥着三块太湖石。在遗址宅基四周,也还有散落,这些太湖石,是从分湖中取回的,叶小鸾的散文名篇《分湖石记》,所记即此。
午梦堂陈列馆
名绿荫堂,又名树萱堂,为分湖柳姓所建清代宅居。2000年初,经镇文化站申请,镇党委、政府将绿荫堂拨给文化站,当年6月开始修葺,多处收集旧式门窗和木料,修旧如旧,恢复原貌,费孝通为午梦堂陈列馆开馆题词“分湖诸叶,叶叶交辉”。
胜秀桥
原址在大胜村,现址在吴江烈士陵园北侧。胜秀桥初建无考,清乾隆八年(1743年)修治,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僧觉修募化重建。东西桥额为花岗石,阳文楷书“重建胜秀桥”五字。东面两条桥联为“鱼虾足游钓,风月细平章。”去东出港为三角荡(中星荡)。西面两条桥联为“古佛池边众生普渡,太平庄上君子行。”去南行至太平庄,前有小漾颇宜纳凉。元代,翰林典籍陆行直家妓在此建卿卿墓。胜秀桥架于大胜港水面,跨向南北,西200余米为柳亚子故居遗址。
大胜村南半里许有一村名来秀里,南宋诗人陆秀夫曾到此寻根而得名,元朝时,来秀里陆家是分湖一带著名的文学世家,柳姓为了在文学上超过陆家,建桥时取了此名,柳亚子的祖父柳树芳的《胜秀桥》诗句:“多事争墩较短长”,诗后自注:“胜秀桥在大胜村以别于来秀桥故名”。
北厍自然村
北厍自然村位于昆山张浦镇新龙村
参考资料
话说北厍.吴江通.2024-03-21
汾湖高新区(黎里镇).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政府.2024-03-21
概述.吴江通 吴江区档案局.2017-10-31
企业介绍.太湖股份.2017-10-31
关于巨峰>企业简介.巨峰股份.2017-10-31
关于美爱斯.关于美爱斯.2017-10-31
第五卷(工 业)第二章(轻 纺 工 业).吴江通 吴江区档案局.2017-12-25
第五卷(工 业)第五章(化工和其他工业).吴江通 吴江区档案局.2017-12-25
北厍镇志 >> 大 事 记.吴江通 吴江区档案局.2017-10-31
目录
概述
地址位置
工业
新材料产业
日化产业
照明工业
食品加工业
电梯产业
皮鞋产业
铜字标识产业
医疗用品产业
农业
民族分布
历史沿革
北厍名人
革命烈士
民主人士
名医
明代官员
当代名人
北厍四大望族
部分文物古迹
北厍自然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