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2年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1995年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10年12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总面积5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8357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2020年5月6日,全省2019年度争先创优综合考评,全省排名第十二。
园区概况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三园六基地”(三园即转型经济园、循环经济园、高新经济园,六基地即洪山新能源产业基地、高丰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基地、清泉生物医药食品产业基地、白源金属材料产业基地、上柳源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万新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工业经济布局和“三轴三心”(以安源大道、萍实大道、迎宾大道为城市主动力轴,将城区范围划分为老城区商贸流通中心、田中片区文化生态休闲中心、新城区行政商务中心)的城市功能分区,对全市经济发展和城市转型起到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推动作用。
2011年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1.08亿元,同比增长17.9%;财政总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4.86亿元,同比增长24.61%;固定资产投资69.63亿元,同比增长40.7%;招商引资实际进资25.2亿元,同比增长53%;实际利用外资3000万美元,同比增长38%;出口创汇1.8亿美元,同比增长71%;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19440元,同比增长15%;农民人均收入8965元,同比增长61%。辖区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10亿元(列全省工业园区第四),同比增长31.9%;工业企业税金总额14.5亿元(列全省工业园区第二),同比增长31.2%;工业增加值86.6亿元(列全省工业园区第七),同比增32%;工业企业利润总额20.8亿元(列全省工业园区第八),同比增长30.1%。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于全市县区和全省工业园区第一序列,多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进入全市三县三区和全省90个工业园区前列。
基础设施
建区以来,根据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五网”专项规划(水、电、路、气、通讯),累计投入近4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供电方面:我区目前拥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在我区内对企业不限电、不停电,并实行双回路供电。用水方面:麻山水厂向我区供水5万吨/日,五陂下水厂供水3万吨/日,各厂区的自备水源为3万吨/日 , 可充分满足企业的生产生活。在建的白源水厂将向我区供水10万吨/日。燃气方面:区内煤气(天然气)管道均铺设到位,共有博宏实业煤气、湘东萍钢煤气、中油中泰天燃气等三个气源。此外,西气东输管网横穿我区,即将投入使用。道路方面:区内主次干道达120余公里。通讯方面:我区地处城区,电话、宽带网络覆盖全区。
人力资源
萍乡市江西省重点工业城市,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也是计划经济时期国家重点布局的工业重镇,拥有较好的工业基础及大量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我区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北京理工大学等全国50余所科研院校建立了对接合作关系,共与100余名院士、博士合作研发项目;区内拥有技能技术人才近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000余人;获2010年萍乡市优秀人才7 人,其中突出贡献人才2人,获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首批人选4人。
人口数据
2021年6月,萍乡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常住人口188357人。
交通物流
浙赣铁路、杭昌长高铁贯穿全境,杭昌长高铁在区内设有车站;319、320 国道在区内交汇,沪昆高速铁路、萍洪高速出口设在开发区,至长沙黄花国际机场仅需80分钟车程;年吞吐量达250万吨的萍乡铁路货站已在开发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出入境检验检疫办事处和海关联络办公室都设在我区。
政策优势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除享有萍乡的6张“国家级名片”优惠政策外(即享受东北地区工业基地优惠政策的城市、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转型试点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新型材料产业基地);还享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全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等相关优惠政策。
产业结构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了洪山新能源产业基地、高丰汽车及零配件产业基地、清泉生物医药食品产业基地、白源金属材料产业基地、上柳源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万新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开展产业对接招商。同时,对六大产业之外项目,只要无污染,我区都将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落户。
矿产资源
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铁、锰、铜、、钨、铝、碳酸钙高岭土花岗石等36种,煤炭储量达 8.52亿吨,铁矿储量6760万吨,各种非金属矿产资源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潜力。
所获荣誉
2019年9月,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绿色园区名单。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园区概况
基础设施
人力资源
人口数据
交通物流
政策优势
产业结构
矿产资源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