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一本
明朝学者
钱一本(1546-1617),男,武进区(今江苏常州)人,字国端,号启新,明朝学者,武进人。万历十一年进士。除庐陵郡知县,征授御史。入台即发原任江西省巡按祝大舟贪墨状,大舟至遣戍。已,请从祀曹端陈真晟罗伦、罗洪先于孔子庙。出按广西壮族自治区。万历十一年进士,任吉安市知县,授福建省道御史,曾劾江西巡按祝大舟,又劾张居正假圣旨以塞言路,因上《论相》、《建储》二疏论政弊,触怒赵顼,被削职为民。归筑经正堂,潜心六经及濂洛诸书,尤精于《易》,学者称启新先生。其学忌谈本体,以工夫为主。与顾宪成为东林书院讲席,为“东林八君子”之一。天启初追赠太仆寺卿。著有《像象管见》九卷、《像抄》六卷、《续像抄》二卷、《四圣一心录》六卷、《范衍》及《世编》等。
人物介绍
钱一本,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授庐陵郡知县。历任福建省道御使、广西壮族自治区巡按。因上疏议论朝政而获罪,削籍为民。遂潜心于六经、周易及程朱理学。筑经正堂以讲学,后与顾宪成高攀龙主讲于东林书院。针对当时学者喜谈本体,强调本体应通修养方能得到。认为性固然是天生的,但也要通过修养才能见性。就好比一粒谷种,人人都有,但如果不下功夫,不能使之凝聚到发育地位,终究只是个死粒。因而指出:“人无有不才,才无有不善,但尽其才,始能见得本体,不可以石火电光,便作家当也。”(《明儒学案》)主张做学问应从格上起程,如同种树寻根,疏水寻源一样。万物都已俱备,但如果不用心去体认,只能算作无头学问。认为那些专讲定静工夫的学者,只是一群无头脑之人。他说:“仁义礼智,人所固有,只是不曾根之于心,便不生色者,心符故曰生色。今人乍见恻隐之生,但是端不是根,譬如五谷,岂不是美种?谓人无是种不得。然同有是种,不会种,只唤作死粒,不唤作生粒,株守这几粒,一人生育不来,况推之天下国家?”(《黾记》)主张通过教育来启发人们向善的本性,并用心培育,使之巩固。就好比一粒美种,人人都有,但却不易萌芽。即使萌芽后也得要万分保护,才能使之成苗,继而开花结实,有所收获。推而广之。认为学者不能专做自了汉,应以利为宗旨。即“以利为本,小之无以利用出入,大之无以利天下,远之无以利万世。这故亦死粒耳。……一粒化成千百粒,五谷熟,民人育,是为孟子以利为本大旨。”(同上)反对把释家学说与儒学混为一谈,认为“圣学率性,禅学除情。”(同上)表面看来,只是毫厘之差,实际上则是谬之千里。儒学主张育人化人,就像树艺五谷一样,不仅要除去草,还要精心培育。而释家则宣扬了妄即真,以为除去稗草,五谷就会成熟。当然没有这个道理。再者,释学坐谈虚空,不事生产,只得向世人乞讨。“以乞率人,廉耻丧尽。是以凡涉足释徒者,廉隅都无可观。”(同上)认为将释学混入儒学,结果必将中毒而不自知。所以,学者应引起警觉。他说:“禅本杀机,故多好为斗口语。儒者每染其毒而不自觉”。(同上)《明史》卷231有传。著作有《像象管见》9卷、《像钞续钞》6卷、《黾记》4卷、《范衍》10卷、《遁世编》14卷。
史书记载
帝以张有德请备大礼仪物,复更册立东宫期,而申时行柄国,不能匡救。一本上论相、建储二疏。其论相曰:昨俞旨下辅臣,令辅臣总政。夫朝廷之政,辅臣安得总之?内阁代言拟旨,本顾问之遗,遇有章奏,阁臣宜各拟一旨。今一出时行专断。皇上断者十一,时行断者十九。皇上断谓之圣旨,时行断亦谓之圣旨。惟嫌怨所在,则以出自圣断为言,罪何可胜诛。所当论者一。
评事雒于仁进四药之箴,皇帝欲见之施行,辅臣力劝留中。既有言及辅臣之章,亦尽留中不下。道吾君以遂非文过如此,复安望其尽忠补过耶?所当论者二。
场科场弊窦,污人齿颊,而敢拟原无私弊之旨,以欺吾君。臣请执政子弟有中式而被人指摘者,除名改。又与见从仕籍者,暂还里居,俟父致政,乃议进止。毋令犬马报主之心,不胜其牛马子孙之计。所当论者三。
大臣以身殉国,安复有家。乃以远臣为近臣府库,又合远近之臣为内阁府库。开门受赂自执政始,而岁岁申馈遗之禁何为哉?所当论者四。
墨敕斜封,前代所患;密启言事,先臣弗为。今阁臣或有救援之举,或有密勿之谋,类具揭帖以进,虽格言正论,谠议忠谋,已类斜封密启之为,非有公听并观之正。况所言公,当与天下公言之;所言私,忠臣不私。奈何援中书之故事,启留中之弊端,昭恩怨之所由,示威福之自己。所当论者五。
我国家仿古为治,巡抚即分职之六卿,内阁即论道之三公。未闻三公可尽揽六卿之权,归一人掌握,而六卿又頫首屏气,唯唯听命于三公,必为请教而后行也。所当论者六。
三公职在论道。师,道之教训。今讲幄经年不御,是何师也?傅,傅之德义。今外帑匮乏,私藏充盈,不能一为救正,是何傅也?保,保其身体。今圣躬常年静摄,尚以多疾为辞,是何保也?其兼衔必曰太子之师、傅、保,而册立皇元子之仪,至今又复改迟,臣不知其所兼者何职矣。所当论者七。
翰林一途,谓之储相。累蹑级,循列卿位,以觊必得。遂使国家命相之大任,仅为阁臣援引之私物。庸者习软熟结纳之态,者恣凭陵侵夺之谋。外推内引,珰阁表里。始进不正,安望其终?故自来内阁之臣一据其位,远者二十年,近者十年,不败不止。嵩之鉴不远,而居正蹈之;居正之鉴不远,而时行又蹈之。继其后者庸碌罢驽,或甚于瘟疫;褊隘执拗,又复为居正。若非大破常格,公天下以选举,相道终未可言。所当论者八。
先民询荛之言,明王设诽谤之木。今大臣惧人攻己,而欲钳天下之口,不目之为奸、为邪、为浮薄,必之为谗、为谤、为小人。所当论者九。
君臣之分,等于天地。今上名之曰总政,己亦居之曰总政。以其身居于宠利之极,耐弹忍辱,必老死于位而后已。古所谓元老大臣,乃如是其不知进退存亡者耶?大臣既无难进易韩愈节,天下安有顽廉懦立之风!举一世之人心风俗,糜烂于乞登垄之坑,滔滔而莫之止。是故皇帝之治,前数年不胜其操切惨刻,而势焰烁人;后数年不胜其姑息委靡,而贤愚共贯。前之政自居正总,今之政自时行总,而皆不自朝廷总故也。所当论者十。
然君道莫先论相,而取人亦在君身,愿陛下勿以国本为儿戏。昔孔子以九经告君,而先之修身、劝贤。大抵谗夫女货利之交,一有惑溺,则内之心志决不清明节,外之身体决不强固。以艳处之褒姒,而为善谮之骊姬,狐媚既以蛊其心,鹿台又复移其志。陛下之方寸,臣知其不能自持者多矣,抑何以贵德尊士,而修身取人哉!
其论其论国本曰:
皇帝所以迟迟建储者,谓欲效皇祖世宗之为耳。然皇祖中年尝立庄敬为太子,封皇考为裕王,非终不立太子也。矧今日事体又迥然不同。慧贤皇贵妃宠过皇后。其处心积虑,无一日而不萌夺嫡之心,无一日而不思为援立其子之计。此世宗时所无也。凡子必依于母,皇元子之母压于皇贵妃之下。陛下曰“长幼有序”,皇贵妃曰“贵贱有等”。倘一日遂其夺嫡之心,不审陛下何以处此?此世宗时所无也。景王就封,止皇考一人在京。今则章服不别,名分不正。弟既凭母之宠而朝夕近幸,母又觊子之立而日夜树功。此世宗时所无也。传闻皇帝先曾失言于皇贵妃,皇贵妃执此为信。及今不断,蛊惑日深,刚断日馁,事体日难。此世宗时所无也。
前者有旨,不许诸司激扰,愈致迟延,非陛下预设机阱,以御天下言者乎!使届期无一人言及,则佯为不知,以冀其迟延。有一人言及,则御之曰“此来激扰我也”,改迟一年。又改二三年。必使天下无一人敢言而后已,庶几依违迁就,以全其席昵爱之私,而曾不顾国本从此动摇,天下从此危乱。臣以为陛下之御人至巧,而为谋则甚拙也。此等机智,不可以罔匹夫匹妇,顾欲以欺天下万世耶!
疏入,留中。时廷臣相继争国本,惟一本言最戆直。帝衔之。无何,杖给事中孟养浩。中旨以养浩所逞之词根托一本,造言诬君,摇乱大典,遂斥为民。屡荐,卒不用。一本既罢归,潜心《六经》濂、洛诸书,尤研精《易》学。与顾宪成辈分主东林讲席,学者称启新先生。里居二十五年,预克卒日,赋诗志之,如期而逝。天启初,赠太仆寺少卿。
学术主张
钱一本之学,得王时槐者居多。他鉴于当时学者喜谈本体,便以工夫为主,谓“一粒谷种,人人所有,不能凝聚到发育地位,终是死粒。人无有不才,才无有不善,但尽其才,始能见得本体,不可以石火电光,便作家当也”。他认为“仁人心即本体,义人路即工夫,故舍其路而不由,便是放其心而不知求”,他引用章潢的话说:“‘世之求心者,止欲守其默照之体,存其圆虚之神,好静恶动,而于日用间亲疏厚薄,是非可否,一切失其宰制化裁之宜,纵使恩怨平等,而于亲亲仁民爱物混然无别,谓之为仁可乎?谓为心不放可乎?’可见由义正以居仁,充类至义之尽,即所以为仁之至也。”他认为,仁义礼智虽为人所固有,但如不根之于心,便不能生色。如人生侧隐之心,这只是仁之端,不是根。所以人应将“一点真心,扩充以满其量”,如此自可“至诚至圣”。他强调化育工夫,指出,“盈天地间皆化育流行,人试自省化不化?育不育?但有不化,直是顽砾;有不育,直是僵块。于此不知,知于何致”?“有性无教,有天无人,如谷不苗,如苗不秀,如秀不实”。他赞同“存心养性”、“戒慎恐惧”、“存诚”、“克己”等传统的儒家修养方法。他认为,所谓“放其心”,“谓失其仁义之良心也”,关键在于本身有无此仁义之心,如有此心,“即常游于千里之外,正谓之存,不谓之放”,“不然,即常敛于径寸之内,正谓之放,不谓之存”。提出“不知性,无心可尽;不养性,无心可存”,要“有涵养未发工夫,立脚在太极上”。须养得血气和平,“心意才暴戾,便似于乾坤毁伤了一番,便似于父母逆了一番,只此便是莫大罪恶了”。人须戒慎恐惧,不可怠惰放肆,“怠惰放肆,心即人欲”,“戒慎恐惧,心即天理”,“十二时中,看自家一念从何处起,即检点不放过,便见功力”。他认为,率性自诚始,修身自明始,“自诚明,人人本体之明,故曰性;自明诚,人人工夫之诚,故曰教”。所谓“克己”,“只是这个身子顿放得下”,但又须“提掇得起”,此谓“由己”。钱氏也赞同“存理遏欲”的观点,但将侧重点放在“存理”上,谓“徒遏欲,非所以存理,长存理,乃所以遏欲”。
著作简介
《像抄》
《像抄》乃为钱一本集录别人易图、论说间附自己衍图、论说之书。凡易图二卷、附录书札二卷、经解二卷。所列易图共三十二幅:《马图》、《龟书》、《易有太极图一》、《易有太极图二》、《体用一源图》、《河洛卦位合图》、《一阴一阳调道之图》、《通知昼夜之图》、《全体天心之图》、《竖图》、《十二月卦之图》、《一中分造化方图》(先天方图)、《一中分造化方图》(重定先天)、《一中分造化方图》(补定后天)、《一中分造化圆图》(先天圆图)、《一中分造化圆图》(补定先天)、《一中分造化圆图》(补定后天)、《乾坤易之门》、《羲画六十四卦文序反覆合之止成三十六》、《文序先后一原图》、《序卦图》、《三十六宫都是春》、《杂卦传》、《制器尚象十三卦》、《九卦》、《四象图》、《四象珓卦全图》、《八卦上下相综全图》、《先天八卦往来顺逆图》、《八卦变游归宫之图》、《阳生自下阴消自上全图》、《重定先天后天消息全图》。
钱一本借“像抄”易图表达自己对朱熹易学启蒙》和《周易本义》河图、洛书、太极、先天、后天、卦变等图的意见,亦对其它如序卦、三陈九卦、制器尚象十三卦、杂卦、八宫世系等卦图有所论述。
范衍
编以圣人则书叙畴,以龟为卜法。後世重而龟卜不传,《太玄》、《皇极》皆根据《洛书》而作。朱子议其为零星补凑,因摹仿易象,以龟求《洛书》之旧。契原数以为兆,综九章以考占,演为繇词,并自为音释。卷首冠以衍法,仿《灵棋经》之例而小变之。又总论畴数之义缀於卷末,其意欲以补蔡沈书所未备。然蔡沈书亦何必补也。
(谨案:推演《洪范》始自蔡沈,故凡因沈书而作者并类从编次。惟此及顾昌、舒俊鲲书虽以《范衍》、《衍范》、《洪范图说》为名,而与蔡氏各自为说,故仍以作者之时代为次。)
陵寝墓地
钱一本墓园位于武进区雪堰镇城湾山腹地、太湖北岸、梅岩岭西侧,现为常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12月起,常州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与(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墓园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将其定名为“钱一本陵园遗址”   。
2013年4月上旬,“钱一本墓园”被列入第六批常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候选单位名单;
2013年4月中旬,“钱一本墓园”被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常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6月28日,《东南文化》2013年第3期刊发《江苏常州钱一本墓园考古发掘与初步研究》一文,“内容提要”为:“钱一本墓园位于武进区太湖北岸的城湾山腹地,是一座明代中晚期高等级墓园,规模宏大,占地8000余平方米。园中望柱、牌坊、神道、石像生、泮池、圆形台阶、祭台、墓葬、墓舍等遗迹排列有序,体现出明代墓园的结构特征。墓园地望突出,布局蕴涵易学思想。通过考古发掘、文献查证和走访调查,可以得知墓主人为明末东林党人钱一本。该墓园的考古发现对明代考古学和社会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9月27日,《中国文物报》刊发《江南地区明代墓葬考古的新成果——钱一本墓园结构保存完整特征突出》一文。
参考资料
钱一本.中华典藏.2021-10-14
目录
概述
人物介绍
史书记载
学术主张
著作简介
陵寝墓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