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猿(Aegyptopithecus),又称晓猿,是一种早期的
狭鼻小目,将人猿总科及旧世界猴分支的时间推前。其下只有一个物种,古埃及猿(A. zeuxis),是生存于3020-2950万年前的
渐新世中期。它有点像现今的
新大陆猴,大小与
吼猴接近。
埃及猿化石主要在埃及被发现,是
始新世化石及
中新世人猿总科之间重要的连结。
埃及猿是一种早期的狭鼻小目,将人猿总科及旧世界猴分支的时间推前。其下只有一个物种,古埃及猿(A. zeuxis),是生存于3500-3300万年前的渐新世早期。它有点像现今的新世界猴,大小与吼猴接近。埃及猿化石主要在埃及被发现,是始新世化石及中新世人猿总科之间重要的连结。
埃及猿的上颚及
下颚齿式都是2:1:2:3,下颚
臼齿向后逐渐变大。臼齿可以制造割裂式的
剪力,可以将食物剪成碎片。它的犬齿是两性异形的,它的下颌升支相对的阔。眼脸部是源自背部及相对较细小,可见它们是白天活动的。它有一些眶后间距。埃及猿的眶间距很大,像
疣猴亚科般。
较年长的个体会发展矢状嵴,并伸展至眉嵴。埃及猿像阔鼻小目般有一个
听觉区,没有骨管,
鼓膜与
气门片的侧面融合。埃及猿的脑部相对于
简鼻亚目较细小,颅腔只有约30立方厘米。其脑部与
原猴比较较为进化,因为它有着扩大了的
视觉皮层,较细小的嗅球及中央沟。
埃及猿的脚骨有可以抓东西的拇趾。它们平均重6.7公斤,并有一些简鼻亚目的特征,如融合的颚及冠联合及
眶后骨封闭等。
埃及猿的脑部很小,在灵长目中很不寻常。由于它被认为是旧世界猴及
新大陆猴的共同祖先,或最少是其中一类的近亲,故有些学者指它证实了脑部较大的
灵长目是分别从旧世界猴及新世界猴演化的。
根据估计的股骨颈角度(120-130度),埃及猿被认为是一种四足类人猿。大粗隆的形态与跳跃灵长类动物不一致,进一步证明了该动物是四足类人猿。埃及猿被认为是一种树栖四足类人猿,因为其
股骨远端关节区比“后来”的猿猴更深。此外,根据整体股骨形态,古埃及猿被认为是强壮的。手和脚的
指骨显示出强大的抓握,与树栖四足类人猿一致。与股骨一样,
肱骨表明埃及猿是一种树栖四足类人猿。这是基于
肱二头肌突出和肱屈肌的稳定肌肉,而不是伸肌。此外,尺骨和肱骨远端关节面表明古埃及猿不仅是一种树栖四足类人猿,而且体型庞大且缓慢。这与从股骨形态推断出的证据一致。
埃及猿被认为具有性二型性。牙齿大小、颅面形态、脑容量和体重都表明了这一点。由于A. zeuxis具有性二型性,其
社会结构被认为是
一夫多妻制,
雄性之间竞争激烈。
对其
臼齿的牙齿微磨损和微缝研究表明,埃及猿可能是一种果食动物。也有可能埃及猿偶尔吃硬物。
埃及猿是由埃尔温·西蒙斯于1966年在埃及中部
法尤姆省的加巴尔卡特拉尼
地层中发现的。最初分析认为埃及猿的化石年龄在3540万至3330万年之间。然而,2006年埃里克·赛弗特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加巴尔卡特拉尼地层的年龄应该修订为3020万至2950万年前。如果将埃及猿归入自己的属中,那么已经记录的一种物种名为A. zeuxis。该物种的模式标本是CGM26901。它的
学名意味着“连接埃及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