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
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
《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是丁海东于2009年编写的一本书,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深入探讨了儿童精神的人文性,并对儿童文化进行了哲学研究和理论探讨。
基本信息
图书:《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
作者:丁海东
出版:教育科学出版社
图书分类①儿童心理学:精神哲学-研究②儿童教育-研究
ISBN:978-7-5041-4591-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9)第144036号
责编: 王磊
页数:269
字数:283千
版次:2009年9月第1版
所属丛书:教育哲学研究从书
丛书顾问:陆有铨 朱小蔓
丛书主编:戚万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儿童精神以及儿童文化的哲学研究和理论探讨。全书基于文化的一种二维视角(即科学与人文),尝试对儿童精神的历史生成、文化属性以及价值进行审视和阐发。全书仰仗文化学、进化论、人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成果,围绕儿童精神是一种人文性精神这一核心观点的假设与论证而展开论述,尝试搭建其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儿童的理论体系,并藉此而寻求对于现时代的儿童文化建设和儿童教育的反思和启示。
基本思路
本书思路及内容大致如下:
⑴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导引一种假设,即儿童精神的人文性是历史生成的一种可能。将儿童精神的生成放置于人类进化的历史视野中,运用个体与类发生一致的方法论原理,阐发一种进化史视域内的精神成长观:个体精神的成长辨证地走过了人类文化(类精神)演进的漫长历史,而儿童精神便是人类原初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复演。继而,论证原初文化之人文性的形式特质。由此,逻辑地推演出儿童精神的人文性——一种历史生成的可能。这种可能成为本书论证儿童精神人文性本质的前提性假设。
⑵在儿童精神与人文文化的形式对照中,确立一种观念:儿童精神就是一种人文的表达,是具有人文性的,或者说儿童精神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性的精神。这是本书的主体部分。
儿童的人文性精神作为一种精神的形式,尽管并不直接反映具体的文化内容,它必然又依托于一定的文化内容而存在。而且,既然人类精神的人文性表现为文化上的人文取向与特质,那么,人文文化便成为了人类精神人文性的集中演示。因此,儿童精神具有人文性的证据便可存在于儿童精神与作为类精神形式的人文文化之间的内在一致中。所以,本部分对于儿童精神的人文性本质的确立是以对儿童精神与人文文化进行对比研究为基础的。论文从儿童的自我中心化与人文价值取向的人类自我意识,儿童的精神饺子性与人文认识的主客体合一,儿童的潜意识化与人文道理的隐喻存在,儿童的诗性逻辑与人文理解的性情化,到儿童精神的游戏性与人文自由的永恒追求等诸多侧面,探寻、展示儿童精神与人文文化二者彼此会通相互映照的趋向。由此,可以认为,儿童精神就是一种人文性的精神,儿童的文化也就是一种人文的文化。
⑶从精神存在的永恒性与现实性两个方面,分别展示儿童人文性精神的独特魅力与价值。从其存在的永恒性而言,儿童人文性精神既是个体精神与生命的根基与渊源,又是类精神及文化生成的母体。从其存在的现实性而言,它既可疗治现代人精神的异化,又应当成为归复现代儿童教育之人文性的依据。儿童教育的人文化既是现代儿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更是儿童教育的一个永恒命题。
详细目录
总序
自序
内容摘要
导言
第一部分 儿童精神:一种历史的生成
第一章 个体的生成是人类进化史的辨证的复演
第一节 个体与类生物发生的一致
第二节 个体与类精神发生的一致
第三节 人的生成的两种和合:生物生成与精神生成·个体生成与类生成
第二章 人类原初文化与儿童精神的人文性一致
第一节 人类原初文化的“活化石”——儿童精神
第二节 人类原初文化与儿童精神的人文性一致
第二部分儿童精神与人文文化
第三章 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化与人文取向的自我意识
第一节 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化
第二节 人文取向的自我意识
第三节 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化表达着人文取向的自我意识
第四章 儿童精神的整体饺子性与人文认识的主客体统一
第一节 儿童精神的整体混沌性
第二节 人文认识的主客体统一
第三节 儿童精神的整体混沌性表达着人文认识的主客体统一
第五章 儿童精神的潜意识化与人文道理的隐喻
第一节 儿童精神的潜意识化
第二节 人文道理的隐喻性
第三节 儿童精神的潜意识化表达着人文道理的隐喻性
第六章 儿童精神的诗性逻辑与人文理解的性情化
第一节 儿童精神的诗性逻辑
第二节 人文理解的性情化
第三节 儿童精神的诗性逻辑表达着人文理解的性情化
第七章 儿童精神的游戏性与人文追求的自由性
第一节 儿童精神的游戏性
第二节 人文追求的自由性
第三节 儿童的游戏精神表达着人文追求的自由性
第三部分 儿童精神的人文魅力
第八章 儿童人文性精神:一种永恒的精神
第一节 童年的人文性精神及经验是个体精神成长的根基与渊源
第二节 儿童人文性精神是孕育人类精神及文化的母体
第九章 儿童人文性精神的现实启示
第一节 儿童人文性精神可以疗治现代人的精神异化
第二节 儿童教育:一种人文化的教育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有关书评
本书全面多维地分析了儿童精神,包括其历史生成,与人文文化的关系,形成特点与价值等,具有很强的理论色彩和思辩性,体现了作者在教育哲学上的水平和能力,所提出的许多观点都闪烁着新的思想火花
——谢维和
本书对儿童精神的人文性进行了深度探讨。首先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提出了儿童精神是一种历史的生成这一假设;然后在儿童精神与人文文化的形式对照中,提出儿童精神是一种人文的表达;最后从精神存在的永恒性与现实性两个方面,分别揭示了儿童人文性精神的魅力与价值,并认为儿童教育的人文化既是现代儿童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更是儿童教育的永恒命题。本书具有很高的学术含量,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儿童,深刻反思现代儿童教育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启迪。
——吴康宁
儿童问题是教育世界中最为基础和最为核心的问题,是一切教育问题的根本。作者吸取了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从儿童精神的生成、儿童精神的基本特征以及儿童精神与人类种族精神的关系等方面,对儿童精神展开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表明作者具有宽阔的视野和扎实的知识基础以及理论思维能力。
——张贤斌
读后感摘录
尊重儿童的人文梦想 沙柳
诗意童年的人文畅想 刘福才
儿童作为一种类的文化研究 储晓燕
尊重儿童的人文梦想
尊重儿童的人文梦想——读《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
文/沙 柳
我们在孩童的年代,总想挣脱成人的束缚,做自己喜欢的游戏。而到了而立之年,有了教育孩子的资本时,又总是用各种框框来捆住孩子好动的手脚和脑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本是从儿童生长起来,却又不了解儿童了呢?读了《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这本书方才明白,我们并没有从精神层面了解儿童、尊重儿童。
“蓝印花布可以做什么?”一个幼儿回答:我想把它作成一艘美丽的船去航海。老师否定道:“布是不可以作成船的,会沉掉的。”
冬天大雪覆盖了原野,公鸡白兔出来散步,在雪地上画出美丽的脚印。老师讲完故事提问:蛇和青蛙为什么没有出来?一个孩子回答:“因为蛇和青蛙没有毛衣,怕冷。”老师很不高兴,严厉地说:“不知道就不要乱说。”
这就是书中列举的两个案例。在小学和幼儿园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孩子天真的想象,与他们初涉人世身心发育尚不完善有关,“人的生物性生成与精神性生成之融合,在具体的个体,其结果就是身心的统一”。而正是因为其幼稚,才有了无拘无束的游戏、荒诞大胆的幻想和天真好奇的探索。他们不会考虑现实社会的各种清规戒律,只是以自我为中心出发,想当然地冒出许多的奇思妙想。这些童话般的幻想,或许正是隐藏着创造的萌芽。我们应该小心翼翼地呵护这样的萌芽,不要轻易地否定才是。
当我随着作者的笔触走进一个个伟大的哲人的时候,霍然发现儿童的许多幼稚的提问竟与哲学大师们思考的问题极其相似——我小时候在哪里?世界上第一个人是怎么来的?太阳为什么不会掉下来……千万不要低估了孩子们,儿童是天然的哲学家,他们对人生、对自然及身边的所有事物产生的好奇和困惑,不都具有探索真理的味道嘛。
成人们昂首在路上阔步行走,是不会嘲笑刚刚会在地上爬的小娃娃的。有谁不曾经历手脚并用在地上爬来爬去的过程就能直立行走的呢?个人精神成长也和人类进化的过程一样,不要因为我们今天各方面成熟了、经验丰富了,就忘记了自己幼年也曾有过的各种奇特的幻想和幼稚的行为。历史是不断向前推进发展的,人类文化也是随着繁衍生息不断地完善发展。正如作者所说:“儿童精神就是一种人文性的精神,儿童的文化也就是一种人文的文化”。
儿童的精神发展,是遵循着螺旋上升的运动轨迹的,也是一个不断去除自我中心化的过程。了解儿童精神成长的全过程,我们就会尊重儿童,就会放下教育者的架子去顺应、呵护他们的文化,从而达到丰富、陶冶其精神的效果。这是《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一书给我的启示。(《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文载《人民教育》2009年第24期)
诗意童年的人文畅思
诗意童年的人文畅思——读《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
文/刘福才
儿童问题是教育世界中最为基础和最为核心的问题,是一切教育问题的根本,不同历史时期的儿童观可以折射出不同时代的教育观。儿童精神世界的独特性是中世纪结束以来很多学科都关注的重要问题。当前,面对我国教育现实中存在的漠视儿童甚至压制儿童的现象,儿童问题更应引起教育界及至全社会的重新关注。我国学前教育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山东师范大学丁海东博士的《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作为“教育哲学研究丛书”之一于2009年9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作者既是基于儿童精神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判断,更是缘由当代儿童精神遭遇“消逝”的文化危机以及儿童教育人文性缺失的事实性认定, 而对于儿童精神世界及其人文文化之品性的观照和解读,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儿童心灵及其文化世界的思想之门。
我国较早系统深入地论述儿童精神的基础性理论著作,当数国内刘晓东博士所著的《儿童精神哲学》。该著作从个体发生维度探讨儿童的精神科学,以人类文化史为立足点,将儿童凸显在历史、文化、人群之中,在诸多学科的理论背景下,通过审视不同维度中的儿童精神现象,完成了对于儿童精神世界的哲学把握。而《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堪称是国内有关儿童精神哲学研究的又一力作。该书基于儿童精神哲学研究已有思想成果的启示与借鉴,同时又融入了作者个体所特有的经验积淀、生命感悟和缜密的哲思理性,循着一种新的文化视角和逻辑线索,将童年精神的宏阔景象与文化意蕴及其教育诉求呈现于读者的面前。作者以其敏锐的学术感知将自己的思考聚焦于儿童精神的人文品性,置儿童精神于人类进化与文化发展的广阔背景而予以整体观照。在哲学、人类学、生物学、文化学及心理学等多学科视野下,从儿童精神历史生成的逻辑演绎,到儿童精神基本特质的阐发及其与人文文化的品性比照,完成儿童精神之人文性本质的论证。这既是对已有的儿童精神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与补充,构建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认识与理解儿童的新理论框架,也为我们树立儿童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化的教育这一理念提供了最根本的观念前提和逻辑基础。书中对于儿童人文性精神之于个体、类、文化、教育的意义阐释,饱含着作者本人在现代文化与教育背景下倡导一种新的儿童观的殷切期盼和人文情素。作者关于儿童人文性精神诸如原生性、饺子性、游戏性等形式特点的探索,不仅弥补了当前人文精神大讨论中对儿童阶段进行有针对性关注的不足,也是为儿童教育的人文性复归寻求一种实践方法上的有益启示。
总体来看,《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的特色突出表现在意义陈述和风格表达两个方面。
一、意义陈述
作者将儿童的精神世界的人文价值定位为儿童自身的情感、欲望、体验、幻想、志趣等内在精神与天性的一种自由表达与和谐发展,体现出对儿童本体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在此基础上,作者呼吁教育工作者要改变过去教育压迫儿童的状况,实施人文化的教育,呼吁成人真正走入儿童的生活,真正体会与尊重儿童的精神世界的人文价值。
在方法论意义上,首先,就人类整体的精神文化世界而言,把握儿童精神人文性的同时,试图把握人类整体的精神文化世界的人文性,可以找到深入研究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新思路。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的精神进化论及查尔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在方法论上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斯坦利·霍尔提出复演论,来解释个体的心理发生。不仅心理学,其他人文科学概论也在自觉不自觉地把个体与类发生的一致性作为方法论原则,从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到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这些著作都有将原始人与现代文明中的儿童进行类比的内容。《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同样秉持了儿童个体与人类总体的“生成”学说,提出儿童精神是人类原始文化“活化石”的理论假设。可以认为,这种假设对于积极的、乐观的儿童观念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通过研究儿童的精神世界,能够进一步帮助成人找到反躬自身的新途径。“向童年回归,向儿童学习,其实质就是为了克服现代人人文性缺失的精神异化,从现实的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束缚中抽身而出,到儿童那里接受一种浪漫诗意和本真性情的精神洗礼”(参见本书第223页),这正如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向人类所承诺的“雅威等待着人在智慧中重新获得童年”(转引自本书第3页)当然,回归童年不是让成人回到生理年龄意义上幼稚的、不成熟的状态,而是让成人在世俗化的生活片段和场景中保留一些儿童精神层面的心灵和天性,穿越一些成人真实生活中的障碍,在诗意童年与生活现实之间随时化入化出,终生葆有一种本真的情怀和梦想的能力。童年的世界是充满诗情画意的神奇年代,童年就深藏在我们心中,我们应当用梦想挖掘它、发现它。异化了成人生活尤其需要并且应该在童年的回忆中寻回一种久违了的精神家园,儿童的生命和儿童的精神世界值得我们成人来敬畏和赞美。
二、风格表达
《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作者本人学术性向浓,涉猎广博,研究基础扎实,在对儿童问题有多年积累和思考的基础上,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和独特的表达风格。该书对儿童精神为什么具有人文性、如何体现人文性,及其文化上的价值和儿童教育的启示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作者秉持学术立场,讨论学术问题,并最终以儿童教育的人文性精神与儿童人文性精神的教育这两个方面作为儿童教育人文化的基本命题,并分别从其价值取向到其具体实践,从其课程设置又到其实质过程进行了探讨,以此试图为我国儿童教育人文化实施提供一种新思路。理论思维清晰、严谨,思辨色彩融贯于全书。
任何理论形态都有自己的发生历史,都有自己发生历史的积淀与浓缩,理论的建构依赖于历史,以历史为依据。作者能够敏锐地认识到,对精神现象的把握同样需要有一个广阔的生命科学背景,认同个体精神成长的历史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是对应的,个体精神的发生是对类的精神的发生的简约化了的重演。如刘晓东在《儿童精神哲学》所言:“儿童的生命宛若史诗。”儿童不只是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他还诗意地鱼游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儿童的游戏、儿童的梦想、儿童的艺术、儿童的思想、儿童的全部生活,都是描绘生命历史、精神历史的诗篇,儿童的成长是历代祖先血肉相连的进化历史的一个缩影。《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就是以宏阔的历史视野,运用多学科的视角,首先探询了个体与类发生一致性原理,逻辑地推导出儿童精神发育与人类原初文化的人文性一致;进而通过对儿童精神与人文文化的对应性比较研究,寻求会通与契合的证据,作者从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化到人文取向的自我意识,从儿童感知的整体混沌化到人文生成与承纳的体认性,从儿童潜意识化的精神到人文存在的隐喻性,从儿童生活的诗性逻辑到人文理解的性情化,从儿童的游戏精神到人文自由的永恒追求五个方面,论证了儿童精神与人文文化的品性一致。作者从历史中引出“儿童精神”,证明“儿童精神具有人文性”,落脚点在“儿童教育”上,从而概括出论文的核心观点,即儿童精神是一种人文性的精神。作者由此进一步指出,向人文性的童年回归便是克服现代人精神异化的有效路径,儿童教育也只有走一条人文化的道路才有可能促成儿童和谐健康的成长。
当然,作者在追求缜密的逻辑言说的同时,在内容和表达形式上也在时刻关心着读者的感受,努力与读者达成同感。作为一部富有儿童人性关怀的人学作品,《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其字里行间充溢着浓郁的人文情素和对于儿童世界的眷恋与赞叹,并不乏浸透浓厚乡土气息和童年梦想色彩的游戏、诗歌、童话、日常生活的故事、猎奇的哲学发问等内容,弥漫着诗一般的童真与浪漫,灵性十足而富有感染力,可读性强。
“关心儿童”、“解放儿童”目前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主流吁求。该书借助于对儿童精神的人文性的思考聚焦,而尝试对于儿童精神世界的文化解读和整体把握,丰富了我国有关儿童的理论。这种理论绝非仅仅局限于学前教育的专业视野,同时也有助于读者重新思考和解释小学阶段有关儿童教育的现象和问题,对于基础教育,尤其对于有关低幼儿童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而从学科角度看,该著作也不只是一部儿童心理(哲学)或儿童精神哲学或教育哲学,它对于理解儿童美学、儿童文学、儿童艺术等也有可资参考、借鉴的启示。
呵护童心,善待成长是所有教师的本职工作,也是所有教师应有的人文情怀。儿童教育只有走人文化的道路,才能真正担当起呵护童心、善待成长的根本使命。这种使命是呼吁,更是践行。 (刘福才 北京师范大学
注:本文载《中国教师》2010年第11期。
儿童作为一种类的文化研究
儿童作为一种类的文化研究——读丁海东的《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
储晓燕
与实用主义的叙事探究方法完全不同的是,丁海东的《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采用了化约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思维方式,即用目标性的语言、可观察的行为概念、数字语言、因果概念等方式思考此时和此地。①将儿童问题研究与人文精神的此彼消长结合起来研究,以期重新审视儿童问题,一方面关注技术背景下的人文精神的可能面临的危机成为当下文化批评的重点。另一方面采取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扩大了研究领域的容量与视角,增强了论证的逻辑力量和学术上的严谨。
从外部来看,我以为这样的选题更切合当下的文化研究的范畴,对儿童问题的文化研究元素大大超越了传统的哲学研究,特别是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美国的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失》一书②,相对女权主义研究、后殖民主义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文化批评,有关儿童的文化批评并没有得到很多文化学者的重视。著名的后殖民文化批评学者爱德华·萨义德在一次谈话中说:“我通常试着探讨教育问题,如何发展批判意识,教育如何成为一种反抗的形式,来反抗无所不在的电视、事先包装的新闻和其他侵入我们心灵的东西。”③事实是教育领域中的文化批评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包括对教育内部子系统的批评都很欠缺。
所谓文化研究,在詹姆逊看来它是一种愿望,探讨这种愿望也许最好从政治和社会入手,把她看做是一项促成“历史大联合”的事业,而不是理论化地将它视为某种新学科的规划图。如果来下定义,无非是排除与其无关的东西。④作为一种类的文化研究,丁海东的《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在儿童与人文精神之间建构了一条同质同位的通道,再从历史生成到内部逻辑表述以及价值论,全面论述了儿童与人文精神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在儿童精神与人文文化之间,作者从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与人文取向的自我意识,儿童精神的整体混沌性与人文认识的主客体统一,儿童精神的潜意识化育人文道理的隐喻性,儿童精神的诗性逻辑与人文理解性情化以及儿童精神的游戏性与人文追求的自由性五个方面深入地将两者的特质与外延进行对比后再综合分析,在学理上为儿童精神与人文文化的最后走向统一作了必要的铺垫。
作为文化批评理论的核心要旨,解构主义的思维方式在作品以何种面孔呈现?毋庸置疑,儿童精神恰恰排斥的就是成人意识和权威、权力意志,作为成人和权威的隐喻就是作为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从外部上说,确立儿童精神的主体意识就是对强大的成人世界和权威思维进行正面的批判。在新的意识形态下,以技术为中心的理性主义顽固地盘踞在政治、文化的根基上,这些加剧了儿童精神的消亡,这也是需要值得警惕的。
尽管作者多次提示书中所表述的儿童这个概念是教育学范畴的,是基于人文和科学背景下的学术范式。但我以为在教育学范畴之外同样适用于社会文化批评,放在权力\政治\文化视域中观照依然有其现实意义。在一定意义上是女权文化批评的补充,在这样的层面上思考,儿童精神的文化批评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我们走。
我们目前正处于一种全新的社会历史情境之中,面对新的社会情境,以往的一切理论都将经受历史的普遍质疑。我以为作者以假说的形式,将儿童精神看成是一种历史生成,并对儿童精神的愿景给予了充分的展望,这是对感性和非理性的肯定。是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反叛,符合文化批评的基本特质。同时,也是对以往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作者在对儿童人文精神的肯定是明确的,并大胆预言:“儿童的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永恒的人类精神,既是未来人类精神的源头,又是当代人精神与生活可资汲取的精神资源。因此,儿童的人文性精神是拯救人类精神以免于异化的一剂良方。”
值得商的是,作者在儿童精神与儿童教育这两个概念之间需要重新厘清,作品最后似乎回到微观的儿童教育问题上去,与开篇的关于儿童精神的探讨特别是探讨作为哲学意义的儿童世界似乎又是格格不入的两大命题。所以,在我开来,完全没有必要将宏观的问题通过微观的处理达到所谓的对症下药,这样的结果只能是选题的视野重新狭窄化。这是很多读者所不愿看到的瑕。
儿童精神是个新鲜的话题,尤其是作为文化研究的尝试,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仍有相当一段路需要走,需要更多的学者加入到这样的研究中去。相信,作为问题存在的儿童文化研究定会开辟出新的蹊径。
注释:
① [加]D.简·克兰迪宁 F.迈克尔·康纳利著,《叙事探究——质的研究中的经验和故事》,陈向明审校﹑张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第1版。
②《娱乐至死》《童年的消失》《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是世界著名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尼尔·波兹曼的文化批评三部曲,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首创媒体生态学专业。
③[美]萨义德,《权力、政治与文化——萨义德访谈录》,《我总是在课堂中学习》,薇思瓦纳珊编,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1版,第376页。
④ [美]詹姆逊,《詹姆逊文集第3卷——文化研究与政治意识》,王逢振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基本思路
详细目录
有关书评
读后感摘录
诗意童年的人文畅思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