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圩镇
位于江苏省泗阳县城东南
裴圩镇是位于江苏省泗阳县城东南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它南临洪泽湖,东接淮安市,北连徐淮盐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裴圩镇地处黄码河和高淞河之间,交通便利,湖滨风光优美。裴圩镇由原裴圩乡、黄圩乡和良种场合并而成,辖13个行政村和5个居委会。根据2017年的数据,裴圩镇人口为50421人,镇域面积为76.86平方千米,耕地面积为6.4万亩,其中包括1.2万亩的桑园。裴圩镇以农业为主要产业,年产鲜茧达到1.8万担。该镇于2019年12月被评为江苏省文明乡镇。
历史沿革
裴圩始建于明末清初。裴圩土地原来是洪泽湖的一部分,因黄河决口,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直潟湖内,随水而下的泥沙聚集成滩,逃荒的人陆续到此居住,称其为“兴滩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裴圩镇是泗阳县民主政府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黄圩区公署也设在这里。后体制多变,区、社、乡并分频繁,1983年撤社划乡,建立了裴圩乡、黄圩乡。2000年,裴圩乡、黄圩乡、良种场三乡镇场合并,成立现在的裴圩镇。
原裴圩乡称刘圩,清光绪元年(1875年),由刘瑞堂筑圩得名。光绪七年,刘姓将土地房产卖给裴峻峰,遂更名裴圩。
原黄圩乡总面积38.65平方公里,位于泗阳县境东南角,东接淮阴区,南临洪泽湖,为宿迁市最东南的乡镇。距县城36公里,离南京200公里,水陆交通便利。全乡总面积38.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约2.55万亩,辖黄圩、圩东、黄东、南蒋庄、徐高、砂嘴、颜陈、启明、石湖、新四、后陈、东沙、西沙等13个行政村,人口约3万。
黄圩古为破釜塘之滩,是通往淮安市(现淮安市淮阴区)及洪泽湖岸诸县之要地,向为兵家、匪盗必争之地,历遭兵匪乱,尤其自宋金以后,黄河南徙,清口以下夺淮.淮泗一带。为患乃不可活”,故自清朝以前,黄圩境内几无人烟。清咸丰十一年,黄伯高在此筑圩,得名黄圩。
黄圩乡民祖先多为外县迁入,尤以宿迁市居多。他们友好相处,辛勤耕耘,使一片湖滩变为良田。1942年至1945年,盘踞在淮阴、众兴的日军曾几次窜至黄圩一带,烧杀抢掠,犯下滔天罪行。特别是1944年1月,日伪军从陶圩开始火烧淮泗南乡80里,黄圩等5个集镇被焚毁。解放战争时期,黄圩乡地方组织配合人民解放军同中国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斗争,涌现出薛胜保、周才之、袁如发、蒋理等一批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
民国9年(1920年),美国人戴德明在黄圩建耶稣堂1所。1913年,黄永昌在黄圩创办第三初级小学校,开始有了教育机构。鼎盛时期全乡有1所初级中学,1所成人教育中心学校、1所中心小学和十几所村级小学。该乡文化活动开展较好,1989年、1994年,黄圩乡被省、市授予文化先进乡称号。在抗日战争时期黄圩是抗日政权淮泗县县政府所在地。
2000年黄圩乡与裴圩乡、良种场两乡一场合并为裴圩镇,黄圩乡撤销。原黄圩片区因此发展停滞不前,基础设施落后,并逐渐被原裴圩乡超越。 
政治
主要目标
当前,是全县上下喜迎十八大,加快建设殷实泗阳县、美丽泗阳、和谐泗阳的关键时期,围绕“苦干三年,提前一年达小康”的战略目标。
我镇城乡统筹试点第一年,抓好工作,对于实现‘提前一年达小康’和城乡统筹‘一年见成效,两年做样板,三年建成洪泽湖畔明珠乡镇’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镇上下要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城乡统筹‘三集中’为主抓手,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统筹推进全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为提前一年全面建设小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奋斗目标是:“全县争一流、全市争进位”。实现财政总收入突破800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达6000万元,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000元,所有村(居)集体经济收入达20万元以上,实现经济总量、质量、均量三量全面提升。全县综合目标考核位于第一方阵,保持全面先进,全市乡镇排名进5位以上。
主要工作思路是:要做活描绘靓丽魅力新裴圩、探索人民福祉新制度、拓展镇村发展新空间、寻求经营城镇新办法、拓展镇村协调发展新思路等城乡统筹发展“五篇文章”;实施招商引资“2585”、标准化厂房建设“2595”、基础配套“1135”、帮办服务客商满意等工业经济“四大工程”;抓住镇区规划、片区改造“九个一”工程、基础配套、环境管理整治等镇村规划建设“四个重点”;推进一批规划、两项土地复垦、组建八个经合组织等现代农业“三个项目”;办好省援建项目、健康养老、教育图强、宜人宜居、群众安保等社会民生“五项实事”。大力实施“12361”发展战略,即以强镇壮村利商富民为一条工作主线,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大重点,加快实施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三项工程,围绕工业强镇、城镇带动、强农富民、生态优先、民生普惠和创新创优六大战略,力争通过苦干三年,打造殷实裴圩、美丽裴圩、和谐裴圩,提前一年实现裴圩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
经济
招商引资
2007年以来,裴圩镇始终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大力实施工业突破,2007年,裴圩镇完成招商引资额1.038亿元,裴圩镇己完成列统企业增加值3468万元(其中飞龙毯业2638万元,竹青木业410万元,恒力木业420万元),占年任务的102.9%;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个(黄圩第一胶合板厂、新林木业、金川制丝、祥盛木业、荣泰木业),占年任务的250%;协议注册外资实际到帐32万美元(金川制丝18万美元、飞龙毯业14万美元),占年任务的107%;自营出口总额78万美元(金川制丝38万美元、飞龙毯业40万美元),占年任务的104%;新增个体工商户258户,占年任务的107.5%;私营个体经济入库税收315万元,占年任务的126%。一是围绕工业强镇、狠抓招商引资,在加快产业集聚和全民创业园建设上下真功夫。
1、狠抓招商引资,实施“2585”工程。立足招大引强和培育壮大现有企业,全面宣传、全民参与,广泛搜集信息,通过亲友招商、网络招商、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等各种途径,走出去、请进来,加大力度、重奖重罚。全年确保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两个,3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8个,培育规模企业5个以上。
2、狠抓标准化厂房建设,实施“1213”工程。出台招商引资和标准化厂房建设优惠政策和考核奖惩意见。调动全镇干群积极性,通过镇村投资、激活民资、吸引外资,加快建设标准化厂房,打造载体,筑巢引凤;鼓励镇域企业入园建设,扩大规模,转型升级,形成园区项目集聚效应。同时加快园区规划布局和土地调整,保证发展用地空间。年底前确保完成标准化厂房12万平方米,完成入园亿元竣工项目1个,3000万元以上竣工项目3个以上,项目入驻率90%以上。
3、加强基础配套、提升服务功能,实施“1123”工程。年内要完善园区路网、水系沟通、路灯、绿化等配套设施,高标准建设1个全民创业园综合服务中心;做强载体、做优服务,挑选精干力量,组建一个全民创业园管理班子;制定和落实有关优惠政策,吸引企业入驻,扶持2个企业做大做强,年纳税超100万元;鼓励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就业,新建“凤还巢”企业3个以上;加强技能培训、弘扬创业文化、激发创业潜能。
4、强化帮办服务。本着“始于需求、终于满意”服务理念,精心打造一批素质过硬的帮办队伍,优化招商措施和服务环境,做到零距离、全天候,促使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投产达效。
2008年以来,裴圩镇细化任务,强化责任,扎实开展招商引资百日竞赛活动,要求专职招商人员和三套班成员每人至少完成2000万元以上项目1个,政府院内同志和各支部书记提供有价值招商引资信息一条以上。对照新制订的考核意见每月对竞赛活动进行一次考核兑现。镇领导率先垂范,多次到外地洽谈项目,已引进建湖县客商徐海兵投资1500万元进县工业园创办宿迁海兵再生丝棉厂,并与泰兴市老板李建文达成投资2000万元在泗兴办服装加工厂协议。“国际劳动节”长假前夕,裴圩镇专门召开了招商引资动员会,向专业招商人员发出慰问信,进一步下任务、订指标、压担子,开展了高频率、专业化的系列招商活动。招商引资一条线人员放弃休息,帮助宿迁洪湖丝业有限公司的淮安市籍老板徐静租用3亩土地,新办裴圩蚕茧收烘站,并组织10多名劳力帮助场地清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仅5月初以来,裴圩镇就与3名客商签订了投资意向,其中苏州骆驼公司老总彭荣虎准备一次投资8000万元在县工业园区创办骆驼电器厂。裴圩镇已引进县、镇工业园区项目各2个,总投资3650万元;意向项目4个,协议总投资达1.216亿元。全镇共有工业企业61家,其中木材加工企业41家,缫丝企业3家(金川制丝、和平缫丝厂、盈彩缫丝厂),毛毯厂1家,其余大部分是水泥制品厂等。
社会经济
2012年裴圩镇实现全镇地区生产总值17.03亿元,同比增长25.3%。完成财政总收入5600万元,同比增长49.3%。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4600万元,同比增长51%。农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748元,同比增长16.2%。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8亿元,同比增长12.5%;净增规模企业6个,占目标任务的120%;民营及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11.3亿元,同比增长10.85%。在2012年全年考核中,全镇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县前5名,在全市各乡镇排名进位中位于前30名。连续6年荣获县目标考核全面先进的同时,社会管理信访稳定、安全生产、重点项目推进、农业农村等多项工作获市县表彰,并连续4年被市命名为平安乡镇,镇党委连续2年被市委表彰为优秀基层党委。
工业经济
2009年启动建设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全民创业园,截止2012年底已建成标准化厂房14.8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底完成新开竣工面积可达25万平方米。目前已入驻项目48个,其中投产项目28个,规模项目27个;今年新入驻项目12个,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主要以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照明电子等产业为主,今年投产企业实现开票销售1.5亿元;入库税收776万元;工业用电量597.44万千瓦时;贷款余额2891万元;用工人数3781人。
农业工作
建成东沙浅水藕、黄圩小龙虾等产业化生产基地和金陵养鸡、昌农食用菌等合作社,是国家级蚕桑栽植标准化示范区。大力实施万顷良田、土地增减挂钩工程,今年以来成立家庭农场38个,有序流转土地1.8万亩,全镇适度规模经营面积累计近3万亩,建有洪湖高标准农业示范区。
城镇建设
按照“九个一”要求,切实抓好规划建设,城镇品位不断提升,全镇目前集中居住人口近3万人;今年精心组织陈九路北侧、老政府等五大片区改造,启动建设阳光水岸小区、新四新型农村社区、湿地公园“1+1”工程建设及欣裴路、迎宾路、通湖路提升改造工程;结合城乡同质供水、天然气镇镇通和污水处理、生态公园“1+1”实施,构建五纵四横镇区框架,加快人口集聚,提升人气商气。
社会事业
全镇建有农村公路130多公里,公交实现“村村通”;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普及率达95%以上;全镇参加社会养老保险2.23人,占农村适龄人口的95.3%;完成新型合作医疗达4.7万余人,参保率达90%以上,今年先后实施了新敬老院、慰烈工程、陈石关爱之家等民生实事工程。
社会
镇区建设
1、精抓镇区规划,依据全镇总体建设规划,精心修编镇区控制性详规,立足“东南重镇、湖滨新镇、商贸名镇”,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着力体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配套齐全、功能完善,增强承载力,提升新品位。
2、重抓片区改造,推进“九个一”工程。盘活镇区存量土地,精心组织繁荣中路北侧、前进中路北侧、新裴河北侧、众裴路东侧四大片区危旧房改造。坚持规范运作,规模连片开发。结合“九个一”工程,按照“两年启动,三年完成”推进计划,在繁荣路北侧精心打造一个商贸核心区,建成一个5000平方米以上商业广场,一个5万平方米商住小区;在前进路北侧片区高品位建设一个10万平方米居住中心区,建成一个5000平方米市民活动广场;在新裴河北侧片区,结合新裴圩整治,滨湖名居建设,建成一个5万平方米生态公园;在众裴路东侧片区,结合全民创业园建设,新建一个三星级酒店,一个整洁亮丽的镇区北出口;在创业路北侧片区,结合文化、教育、卫生服务设施,建成一个一站式、零距离、功能齐全的便民服务中心。
3、细抓基础配套。结合镇区污水管网、城乡同质供水工程,精心构建三横三纵、通达完善、配套齐全、整洁优美的街道路网。
4、重抓环境管理。结合“平原林海·美好乡村”建设,构建起一支专业化垃圾收运体系,精心打造一支拉得出、打得响的城管环卫队伍。通过推进“九个一”工程,精心打造城镇综合体,通过城镇带动,加快人口集聚,提升人气商气,实现三产富民、商贸繁荣。
特色农业
裴圩镇是省级蚕桑示范基地,裴圩镇有桑园面积1.2万亩。2007年以来,裴圩镇以农业八大创建为工作重点,全力争创市级农业产业化20强乡镇。新增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金川制丝),完成全年任务;新增通过认定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蚕桑基地,1.2万亩),完成全年任务;新增通过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个(稻谷,东沙群岛西沙群岛等村7500亩),完成全年任务;新建改扩建市场1个(新建黄圩农贸市场);新增插秧机械5台,占年任务的125%;2007年底被县评为“八大创建”先进单位。裴圩镇正在积极申报创建省级和国家级蚕桑示范区。
1、完成一批项目规划。利用沿湖生态、水资源优势,积极策应成子湖片区扶贫开发,找准发展项目,加速规划以“泸州桂圆滩”为核心的农业旅游项目;结合330、267省道建设,规划高松河水运码头、官沟河渔民避风港、黄码河疏浚项目。
2、推进两项项目工程。加速黄圩片区三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推进新四土地增减挂钩和西沙万顷良田工程,年内积极稳妥完成项目区农户搬迁安置、土地规模流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
3、组织8个专业合作社。积极组建土地、农机、水产、种、养殖等专业合作社,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农超对接等体系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加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4、完成2个示范方建设任务。年内我镇规模流转土地面积将达万亩以上,完成3000亩以上现代农业示范方2个。5、加强农业招商。培植农业龙头企业3个以上,各村(居)确保有100人以上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有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社会事业
2007年建设农村公路42公里,超额完成县下达的公路建设任务,共投入资金710万元,其中省拨547.5万元,镇财政拨入162.5万元;2008年裴圩镇共13条37.73公里建设任务,裴圩镇将每条新建的农村公路施工简介、责任人和监理人,分别用标牌公开,每周由群众代表会同老干部、老党员组成的义务监督员,逐一对建设的进度和质量进行一次走访、抽查和点评,共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30多条,有3条路段存在质量问题在他们的监督下被迫返工,施工进度也大大加快。大力实施“四全”工程(全员普查、全员登记、全员培训、全员转化),裴圩镇共有劳动力20074人,2007年培训城乡劳动力3360人,占年任务的323%,在外务工12548人,占年任务的114%,全社会净增就业人数1025人,占年任务的170%;全年新派境外劳务27人,占年任务的108%;列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个(省级蚕桑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完成年任务;完成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参保人员5.52万人,覆盖率达85%;新增农村改水人口25596人,完成年任务;新增农村草危房改造户161户,超额1户完成年任务;全镇育龄妇女1.26万人,计划生育人口出生率6‰;计划生育率98.6%。坚持民生优先原则,把权力阳光运行、社会管理创新、社会风尚引领作为打造和谐裴圩主抓手。积极推进五项惠民工程。结合“平原林海·美好乡村”的建设,加速整治村庄环境;结合规划保留村庄,规划铺设出庄路10条以上,年内确保打造“三星级”村(居)1个、“一星级”村(居)2个、综合整治保留村庄18个。加强九年制义务教育法,认真落实县教育工作三年图强计划,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升初中率均达100%;加大改水改厕、新型医保农保力度,重视卫生保健工作,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加强民政优抚,落实劳动保障,关注弱势群体;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信访工作机制、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工作机制;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认真落实各项治安防范措施,继续加强治安防范队伍建设;抓好安全生产,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旅游
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位于泗阳县裴圩镇南部,该湖湖底较平,高程10-11米之间,深槽处9.5米,故称作"悬湖"。裴圩镇始建于明末清初,原来这里是洪泽湖的一部分,因黄河缺口时洪水以排山倒海之势直射湖内,随水而下的泥沙聚集成滩,逃荒落难的人群陆续到此居住,当时称其为“新滩湖”。为抵挡湖水的淹没,当时家族较大的裴氏、黄氏带领人们挖土筑圩,从此得名。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裴圩(原黄圩区)是泗阳县(原淮泗县)政府所在地,1946年沦陷,以区委书记袁如法、区长薛胜宝为首的该镇干群协助我军利用洪泽湖中国国民党军队展开58天坚持战,我军民不怕牺牲,英勇顽强,最后终因敌众我寡,我方先后有97名军民壮烈牺牲,中央军委和县政府为纪念他们,特在裴圩境内建起占地22亩的烈士陵园,在陵园内树起十几米高的“湖泽湖战斗烈士纪念碑”,成为纪念故人,激励后人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裴圩镇洪泽湖防洪大堤两公里处有座占地200多亩的美丽的小岛,名曰“龙眼滩”,她以神奇的人文景观、美丽的民间传说、丰富的水产资源、旖旎的洪泽湖风光,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被人们誉为“洪泽湖上的一颗明珠”。
登岛四眺,你可以真正领略列洪泽湖的浩瀚、粗犷和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观。远处白帆点点,近处渔歌声声,岛上绿柳丝丝,岛边荷香阵阵,林内百鸟争鸣,让“龙眼滩”成为你“十一”长假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龙眼滩,是全年最美的时节。满湖硕果累累,莲蓬弯腰,鸡头(鸡头果)张嘴,菱角米露角,鱼丰蟹肥。登舟采莲子、摘菱角,别有一番情趣,上岸食菱角,饮莲汤、尝肥鱼、品蟹味,又是另外一番风味。如登上渔舟,观看渔民喂鱼,也可谓湖边一乐。
“龙眼滩”不仅环境优美,而且资源丰富,岛上一年四季盛产各种水产品;晶莹剔透的银鱼,闻名遐迩的稀有珍品鳜鱼,体大肥美的洪泽湖大闸蟹,肉嫩味鲜的海虾等,会使你大饱口福。居住在岛上的渔家人,勤劳朴实,热情好客,且又心灵手巧,他们巧取水生植物、鸟纲鱼类,以独特的烹调方法加工成美味佳肴,堪称一绝。荷仙胰子、王子米粉锅贴饼、角针鱼冻、龙皮丸子、回王汤、玉龙须将让您食而忘返。
获得荣誉
2019年12月,裴圩镇入选“2016—2018年度江苏省文明乡镇”。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政治
主要目标
经济
招商引资
社会经济
工业经济
农业工作
城镇建设
社会事业
社会
镇区建设
特色农业
社会事业
旅游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