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椟(1914-2001),又名刘仲书,号迟斋,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常务理事和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原主席。他生于陕西省三原县,曾任西安工业学院教授和陕西省文联名誉委员。刘自椟的书法四体具佳,尤以篆书为最。他被授予“中国书法艺术荣誉奖”,并出版了《刘自椟书法选》、《刘自椟书法艺术颉英》等作品。沈鹏、谷溪先生在《刘自椟书法选·序》中评价他“以刚与柔与渴三种因素互相渗透奠定了他成为当代颇有成就的篆书家的地位”。
人物生平
刘自椟自幼精研金石文字之学,举凡诗文、词赋、历代典籍、关上文献无不一一研讨,融会贯通。西安碑林所藏正始《三体石经》就是他捐赠国家的。1985年1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聘任为省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他“中国书法艺术荣誉奖”。
1948年在西安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其作品入选全国的一、二、三、四届书法展览,第一、二回中日书法联展,第一回中日二十人书法联展。
1985年1月被陕西省人民政府聘任为省文史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他“中国书法艺术荣誉奖”。
1987年出版《刘自椟书法选》。
2000年5月又有陕西人民出版社《刘自椟书法艺术颉英》问世。有当代篆书第一人之称1987年出版《刘自椟书法选》。
2001年去世。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刘自椟五伯父刘公绍文即为民国时期知名学者,同盟会会员,工诗文,喜研书法篆刻,曾任陕西靖国军司令部秘书次长等职,先生幼时即受五伯父影响进而潜移默化。他的二舅父
茹欲立先生更是一位著名辛亥人物,曾为官费留日学生,也是早期同盟会会员,民国后任南京政府审计部部长,擅长文史,精于书道,先生少年时习书从文多受其熏陶教诲。
个人作品
诗词选萃
涉世无如本色,立身何用浮名。——自撰联句
长安访古首碑林,翰墨家风四世存。
时尚空传新魏体,先生金石重周秦。——《为段绍嘉先生遗作展所作》
朝花多捧露,松叶自吟风,嵯峨梦中看,何日到半耕。——《泮儿省亲返蓉前杂赋》
艺坛独帜十年前,交誉纷纷岂偶然。
他日书林续藻鉴,汗青先写第一篇。——《贺书法杂志创刊十周年》
立道始求四勿,游艺可驾六如。——自撰联句
文能不磨,研彼风会,史皆往迹,究其得失。——《陕西省文史研究馆三十五周年馆庆》
陋室有文史,高门多笙竽,何能辨荣长,且欲分贤愚。——《丙寅小满抒怀》
为炎黄喉舌,布华夏新风,名昭中外,宏我汉声。——《中国日报创刊五周年祝词》
钟山风雨昭百代,淮海英灵壮千秋。——《纪念淮海战役三十五周年撰联》
武林旧事话西泠,海上泥皇数潜泉。——《西泠印社结社九十五周年撰联》
固我邦土,首重甲兵,济济多士,国之干城。亦文亦武,艺苑蜚声。同心协力,中华振兴。
——《为全军“神剑”书法展所作》
山有此生未能至,书为一日不可无。——自撰联句
为求胸中生气足,常怀天下苦人多。——自撰联句
三韩自古与华通,礼乐衣冠相像中。四体八法遗规在,羡君书道艺林雄。
——《为金膺显先生西安书法展览所作》
禹甸开新纪,煌煌五年。江山增丽藻,民物庆丰妍。四害行堪诛,十亿志弥坚。
长征歌又起,浩荡越层巅。——《建国三十周年大庆自作诗》
千年古柏传初祖,四海游子仰桥山。——《乙丑清明祭黄陵凑句》
志贵老当益壮,诗岂穷而后工。——《自撰联句》
皇皇石鼓出岐阳,巨碣丰碑满庙堂。漫道秦中金石富,从来关辅是书香。
——贺《书乡》杂志出刊
百年蒙耻辱,今朝喜湔雪。香岛重光日,应记虎门血。——庆祝香港回归
星宿源头水,东流汇众川。波涛三万里,简册五千年。
功继禹迹后,心齐轩圣前。河清今又现,一柱砥中天。——《黄河流域十省书法联展过三门峡之作》
多难兴邦史,峥嵘不惑年,书坛传盛事,橐笔赋鸿篇。——《上元日北京所作》
金石从所好,文章信有神。得酒且为乐,无泉安足贫。——《自作有感》
山围海绕翠享村,郭外朝西故宅存。世界劳民思救主,同来瞻拜圣人门。
——《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20周年》
开国半纪,物阜民康。南天波靖,北都春长。——《国庆五十年所作》
五十年前双一二,将军以兵谏元戎,人天此日应惆怅,两岸乡心夜夜同。
——《西安事变五十周年纪念》
千文草圣传法乳,百世嵯峨雨露香。极目神州关河泪,垂老孤屿望故乡。
——《纪念于右任先生诞辰120周年》
印画书诗道,先生绝代才。
堂堂吴后,若个继开来。——《为齐白石书画作品展所作》
两汉官私印,周秦小朱玺。
遗韵流风在,祖源是关西。——《为当代篆刻展题》
旧日村前路,重来怆我心。
荒墟余老屋,落叶满秋林。
显晦原一理,康强抵万金。
抚时思往事,把酒几沉吟。——《壬戍返里扫墓》
天为生民留铁汉,
世许诗坛称布衣。——为于右任纪念馆撰联句
挥尘长征一代英豪光史笔,
佐时
筹算百年盛德纪尊彝。——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一百周年
毫端妙有九州气,艺苑新开半边天。——题妇女书法精英展
谈艺选录
1、要学书法先要认字,用书家的眼光认字,识形者不为认识,识神者才是始知。识形者习书只能叫照猫画虎,即使以假乱真也是白描白写,成不了大器。书家看字认字要善于揣摩笔锋取向,神韵何在,较之前人或其他书家特点何在,这叫“识字功夫”。
2、一个书家只有将其学识携入砚中化开墨,才能略近书艺,凡有成就的书家都是“满腹经论砚中水”。
3、不要认为能写了就出门参加笔会或展览,交流固然有益,内修更为重要,经常迎合某些场面,难免附弊流俗,社会上许多人是三句好话当钱使,书界有些人也是三句捧评当艺箴。
4、逆进涩行,中侧交转,内宫极紧,外延放开,起笔落笔注意平衡,滚动起笔,使转飞白。集字选字胸中了然,传神审美至性纸上。
5、
篆书作品要蜿蜒流动,曲尽其美,笔力万钧,线条圆润深厚,古拙遒劲。注意墨色、空白、章法,黑处是实,白处是虚,施墨厚重与拙润相间,力透纸背而点绕自然,姿态工稳而富情趣,章法讲究而大气。
6、中学从
贺伯箴学书,贺让篆写山碑,我要写
邓石如。峄山碑用笔圆转挺拔,临写中可以体会,过来写邓(石如)很容易。
7、写邓(石如)写石鼓(文),看
吴昌硕亦写石鼓,后看峄山,体会其味。
8、
结体要有核心,方显紧密。武术“缩拳”,别人观看套路,而我观看虚实,其轻易不发力,始终保持力量。
9、用笔无外乎万毫齐力,需要中锋行笔,但必要时可以使用侧锋取险。中锋易板,但始终保持是好的。用“密不通风,疏可走马”布置章法结体可取。
10、学书要避熟,不避熟始终不会出来。学不进去不行,要“能入能出”。
11、
篆书,先写峄山如写欧楷间架结构,次写秦泰山刻石。小篆结构掌握后再求
金文。不写小篆如同学画不画工笔、素描一样。
12、于右任始学赵,写得熟而肥。后写北碑,始学姚伯多,再学广武将军,后收集墓志,所见甚多。他写北碑,求自然。用北碑写
草书,有
章草味道。
13、我早期受季子白盘影响大。写
大篆把
甲骨文也往里用,偶然看哪个字结构好就用,《墙盘》也经常吸收。
14.吴昌硕
结体“左低右高”。如果在他基础上求变就很难。吴讲“得盘遗意可喜也”。学吴再学也超不过吴;刻印单刀学齐(白石),刻不过齐。
15、我写
吴大澂书、“
论语”、“孝经”。别人说是逼真的吴大。
16、张寒老早期写草,此后雄厚,后期求媚,行草变章草人谓“孩儿体”。晚年结体好,
笔画不够,不能体现力量,转处不圆,似楷。
17、临帖应先形似后神似,破与立(先破后立)。
18、草书,在
章草上下工夫,学章草知根源。草书理论,对《书谱》很向往。《注书谱·要学理论》。
19、我由圣教序用工夫,后写“
二王”,见《丧乱》再追究。
20、到南京(民国35年)后未见
王世镗。见其遗墨展览,觉其有变化。
21、要吸取我的草书杂。我不走狂草路。以章草做基础,吸取“二王”及后人章节。
22、
隶书近代在
寇遐基础上发展变化。(我)有寇影响,想避他。
23、这些年有点书风不正。要书风正,书风怎么正?是谁害了我们这么多年轻人?一个人的路子本来走的很端正,但还没有走到头就拐弯了。让我说,我们老一辈有责任,你不严格要求怎么行?
24、有些人说,你没钱搞书法活动,可以拉赞助么!我认为,可以搞,但不是好办法。市场味太浓了,艺术味就淡了,书法水平不是上升而是下降了。
25、文以载道,字以寄怀。书法这门艺术,就象一瓶酒,结体、结构、章法就象酒瓶子,书写的内容就象酒,瓶里装什么酒才是最重要的。没有好词宁肯不写。
26、要正确理解章法,既要做到法度森严,又要追求变化,使所写内容灵活运用,否则就成了“匠人”。落款是一幅作品的重要组织部分。落款字要写写章草,先从
汉隶进入。
创作特点
书法四体具佳,尤以
篆书为最。其篆书从金文、石鼓得其沉雄、劲健,从
秦朝小篆、
邓石如线条得其圆融流动。其
结体自有匠心独具的特点,他将来自《绎山碑》一类小篆均衡、对称、稳定、平正的特征融入金文大篆,而又将大篆旁逸斜出、活泼的特征在均衡、稳定的原则下加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完成了他篆书精美的形体构造。
正如
沈鹏、
谷溪先生所撰《刘自椟书法选·序》中说:“刘自椟以刚与柔与渴三种因素互相渗透奠定了他成为当代颇有成就的篆书家的地位。”
人物事件
学术渊源
刘自椟先生是
关中学派之一脉相承者,他曾用名志读、自读、自独,号墨痴、迟斋、唐园旧主、嵯峨山民、焦获老民等。民国三年(1914)腊月初八出生于陕西
三原县东里堡一名医世家,刘姓为本邑望族,东里刘家与三原许多名门贤达关系密切。
从中学起,刘自椟先生师从著名学者
贺伯箴学习诗文、书画,文字训之学。十六岁时赴
西安市欲求学于中山大学,后因故而未成行。
期间,幸得恩师贺伯箴及同邑尊长李寿亭(字百龄,官费留日学生,
教育家,曾任民国
陕西省省教育厅厅长,三原北城人)推介,先后在省图书馆、省教育厅、西安市政府任职。民国时期的西安,文化氛围相当浓厚,学界名流、社会贤达多聚于此。三十年代初,文化社团“西京金石书画学会”在杨虎城、邵力子、张寒杉、寇胜孚、张凤等人的支持下应运而生,学会集纳各界名流,汇聚长安,并刊印《西京金石书画集》。那时西安的“文化圈子”有“九老一少”之说,这“一少”即是刘自椟先生。那么,年轻的刘先生又是凭借什么受到“长安九老”的认可和关爱呢?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刘先生的学养造诣得到了九老的认可。在民国时期,像刘先生这样的一位青年,能得到那些泰斗级的名家遗老青睐提携,实为难得。张寒杉对刘先生的篆书更是大为赞赏,寒杉老曾语重心长的讲:“自椟啊!我看你的篆书能写出来,慢慢玩着,千万不敢撂了哦”。刘先生也不负期望,终生勤勉,其书其诗其文足以让观者叹绝,让后世景仰。
刘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大家,也是一位学富五车的关学传人,他的文化积淀、治学思想也正源于生他养他的家乡三原。三原自古以文风纯正、圣贤辈出而闻名于西北,明清以来素有文化教育重镇之美誉。从
北宋理学家
张载张载开关学之先河,又经明代邑人
王恕、
王承裕、
马理、
温纯等相集关学之大成,形成以三原宏道书院为代表的“三原学派”。延续至清晚期贺复斋、
刘光蕡、
朱佛光三位教育家皆为学术泰斗,正如
于右任先生在《我的青年时期》里回忆道:“陕西提倡新学最力而又最彻底的,当推三原朱佛光先生”,又说:“那时
关中学者有两大系:一为三原贺复斋先生(瑞麟)为理学家之领袖;一为
咸阳市刘古愚先生(光蕡)为经学家之领袖”。刘古愚先生虽是咸阳人,却久客三原执鞭数十载,并创设“励学斋”广泛吸收农工商子弟入斋学习新学课程,广开民智,遍设乡学,普及民众教育,学风提倡无门第之分,无贫寒之别。三原贺复斋以理学为宗,是清末关学研究的一面旗帜,又在三原鲁桥峪口山创建“清麓书院”,并刊印《清麓丛书》,使关学
思想体系得以兴盛延续。贺先生治学之余且精于书道,其
楷书结构严谨,行草运笔浑厚,遗墨流传关中,于右任先生曾有诗赞曰:“复斋行草斋篆,点缀亭台共夕阳”,
唐华清宫《乐善亭记》碑为其书法之代表作品。
贺瑞麟的从子贺伯箴先生亦为民初著名的关学大师,自幼秉承家学,恪守正道,深研“周、程、张、朱”之学。兼通文史辞章及文字
训诂学,治学极为严谨,曾撰联叹曰:“传神古有
李思训,识字今无
扬雄。”继而寄期望于弟子刘自椟,委其在
古文字学研究方面有所建树。
伯箴先生精于书法,远追篆
汉隶,又可化古为今,进而能出己意。行楷熔颜、柳于一炉,近取
何绍基之长,造诣颇深,其书风秀绝一时堪称近现代书法之大家。伯箴先生亦言:“不给混沌开窍”,此语不难看出伯箴先生在择徒方面是有要求的。而刘先生少年天分、聪颖过人、谦虚谨慎才是被恩师认可的关键。
刘先生的治学思想也正得力于恩师的言传身教,“不学古人,是谓无法。纯学古人,何处着我。”此法言伴随刘先生终生,使其受益匪浅,而贺先生的人品学识也为刘先生终生所赞叹、敬仰。刘先生终身为学、用功刻苦、孜孜以求,成就斐然。尽管如此,先生仍自谓“学问不成,深负师恩”。刘自椟先生以身所传承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也将被后学永远奉为圭榜样。
趣闻轶事
传为佳话的一副贺婚联
竹马记当年,见说青梅曾有约;
草堂传佳话,喜看白首证前盟。
这是刘老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书坛另一耆宿
陈泽秦先生写的贺婚联。陈老前老伴因病去世后,时隔不久,便与青少年时代的师姐经过一段时间的鸿雁传书、诗词唱和后,喜结良缘。刘老又是陈老在三十年代起就结识的好朋友,解放初曾一同任教于
西安市仪器工业专科学校(即今天的
西安工业大学前身),五十年代陈老因“交心”,被打为
右派,屡经磨难,粉碎“四人帮”后终获平反昭雪。刘、陈二老既是书艺同道,又是多年至交,陈老再婚,必定要告知刘老,刘老贺婚也就在情理之中。
联语的上联,将“青梅竹马”,即“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这一个典故借用,形容陈老夫妇在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时候就很要好,而不是为了找老伴才相识的。
下联,“草堂”,即有名的“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代指今日的
成都市市,“草堂传佳话”,指陈老与老伴的奇缘,也成了成都地区或指陈老老伴工作的成都某学院的佳话。“白首证前盟”,头发白了,才印证(兑现)了少年时的约定(盟约)。
这个贺联一出,立即成了
西安市地区文人雅士传抄咏诵的佳句,成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一件趣闻。
显晦原一理康强抵万金
刘老书法之外,不但善于作联,而且长于五言律诗。如1987年12月由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刘自读书法选》(刘自读为刘老原名)中,收录了一首刘老1982年用
草书书写,作于成都大女儿小泮家中的一首五言律诗:
旧日村前路,重来怆我心。
荒墟余老屋,落叶满秋林。
显晦原一理,康强抵万金。
抚时思往事,把酒几沉吟。
这首诗,不少对诗词颇有研究的人士读了,认为无论意境、格律,都无可挑剔,将其置之唐诗中,恐也一时难分轩。
收入该书中的另一首诗,是刘老为建国35周年而作:
禹甸开新纪,煌煌卅五年。
江山增丽藻,民物庆丰妍。
四害行堪诛,十亿志弥坚。
长征歌又起,浩荡越层巅。
至于刘老的其它五言诗,散见于各类书展中的不少,有些纯粹就赠给个人,这是一部分珍贵的资料,待有识之士苦心搜求、汇集。刘老的诗歌联语是他留给我们的又一笔精神财富。
“刘字难求”的原因
在
陕西省书界,刘字难求是尽人皆知的,但有时也特别好求,兹有两件传闻,录之于下:
一位著名的小品演员和另一位歌唱演员同来来西安,慕名登门拜访了刘自椟先生,他们既仰慕刘老在全国的影响,更喜欢刘老别具一格的
篆书作品。于是在熟人的引荐下,携着重礼,叩开了位于西安工业学院的刘老家门。说明来意后,刘老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对求字一事,不置可否。临了,让他们都留下了通信地址、电话,寒暄了几句后告辞。时过境迁,刘老很忙,早将这事忘到耳朵背后去了。
再说另一件破例的趣事。刘老第一册《书法选》出版后,
黑龙江省某偏远县城的一位教师给刘老来信,说他是
陕西省人,很爱书法,见到刘老书法集,他很高兴,一次买了100本,分赠给爱好书法的学生们。他随信寄来了购书的发票,同时告诉刘老,想得到一副刘老的墨宝,以作为纪念。刘老阅信后,很为这位未谋面的朋友感动,便立即写了一幅字,挂号邮寄给这位朋友。这事是刘老亲口告诉我的。
你看,两位明星拿上重礼而未得到刘老的字,而另一位靠一封来信和100本书的发票,却得到了刘老的墨宝,这就是刘老这个人的不同寻常处。
有的人将“刘字难求”归咎于刘老架子大,禀性乖张,却不知刘老另有所难。其一,像书法理论家李正峰在《“刘字难求”说》一文中披露的那样,难在刘老的每个字皆必由己出,绝不是从《金文编》或《甲骨文编》上的搬家,照猫画虎,而是每字、每笔都要赋予新意。这就决定刘老笔下的字决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一挥而就,而是深思熟虑,先成竹在胸,然后下笔。见过刘老挥毫的人都知道,刘老很少有蘸一次墨写一个字的情况,而是一个字要蘸好几次墨,书写速度相当慢。
再一点难,就是难在各个求字对象的爱好、身份不同,题赠的内容也必须相应有所区别。如果不问对象,一概以唐诗宋词应之或以流行的联语应之,那倒简单。但像《墨场必携》、《
书家必携》一类“
教科书”,刘老是不屑一顾的。第三,刘老的名头太大,在全国乃至华人世界很有影响,尤其
日本、
韩国书界更是耳熟能详,求字的慕名来访的,整天应接不暇,尤其是步入80岁后,精力已不如前,而登门拜访者却与日俱增,这就额外增加了刘老的负担(据刘老说,有时一天要接待20多位来访者,一般情况下,每天也有四五个人来访)。
了解刘老的人都知道,刘老记性好,且很健谈,不论多么风趣幽默的话他都有,无论多么尖酸刻薄的话他都不反感,但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很少谈书法。
我多次和刘老接触,觉得刘老对书法的认识,他的书法追求,他对当代书法大家的评价,他对活跃于陕西书坛的书法家的认识,都很清楚。但大多数场合,他却是缄口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常说的就是“今天天气哈哈哈”之类不痛不痒的话。
刘老对书法爱好者的态度就是:“不要给混沌开窍。”他借用《庄子》上的话说,“给混沌开了窍,他就没命了”。另一句话的意思与此相近:“能教则教之,不能教则试弄(欺骗之意)之。”这两句话看似尖酸,实际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刘老对一些盲目临帖,“瞎驴吃草”,不注意加强传统文化功底修养的初学者的态度。古圣人认为人生有“三乐”,其中一乐就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这类“英才”,是可遇不可求的。刘老比谁都明白这一点,他不与人谈书法,主要是未找到可交谈的对象。有一年(1997年6月13日)由李正峰先生出面,邀刘老与《书法教育报》的同仁一聚,刘老自下午1时谈起书法,直到晚上8时,中间还挥毫写了一副
对联,然后就是大家提问,他回答。刘老思维敏捷,知识渊博,书法上的事,什么问题也难不倒他。这就是后来由我记录(根据当时录音)、李正峰先生整理,刊发于《书法教育报》(1997年12月1日总第99期)的长篇文章《刘自椟论书法》。这对那些认为刘老“说话罗嗦,颠三倒四,逻辑不清”的人,是一个有力的回击。刘老一生都不糊涂,他比谁都清楚,只是“不给混沌开窍”罢了。
刘老作为一代书法大家,在88岁仙逝,应该说算是难得的高寿了。他对中国当代
篆书的贡献,对后世书法的影响,我将在另一篇论文中专门论述,在这篇文章中,用短短的篇幅是说不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