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7月12日至8月14日,日苏两国军队围绕着对
图们江下游地区
军事战略要点的争夺,以图们江左岸的中俄边界
分水岭珲春水流峰以东最高峰
张鼓峰(俄文名称扎奥泽尔那亚,俄文:Высота Заозерная,英文:Zaozernaya)为中心,在水流峰、洋馆坪、沙草峰 、张鼓峰一带至俄境
哈桑湖到滨海之间展开了一场为期约一个月的激烈战事,这一战事被中国学者定名为张鼓峰事件。
苏联方面称哈桑湖事件(俄文:Событие на озеро Хасан,英文:Battle of Lake Khasan)。
1938年7月9日,苏联士兵登上有领土争议的张鼓峰,开始修筑工事。两天后,
苏联红军增至40人左右。7月12日,苏军占领了界山张鼓峰,并宣称该地为苏联领土,否认了
日本扶持的伪满洲国对其控制权,导致日苏两军在边境的对峙升级为冲突。7月15日,日苏外交会谈破裂,同日,日苏两军在边界交火,日本动员部队进入中朝边境集结。7月27日,
苏联军队越境500米,构筑阵地。7月29日,日军19
师团决定向沙草峰和张鼓峰进发,引发大规模战事。随后,日军展开行动,在31日凌晨攻占了张鼓峰和沙草峰。8月1日至4日,
苏联红军进行第一次反击,未能成功。8月6日至11日,苏军进行第二次更大规模的反击,成功攻克张鼓峰。最终于8月12日,双方签署停战协议。14日,日军撤退到右岸,结束战事。
张鼓峰事件后,苏联认为指挥官
瓦西里·布柳赫尔(俄文原名:Васили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Блюхер)是造成“重大失误”的罪魁祸首,被逮捕并死于监狱中;同时也促使
苏联对战术进行检讨,并解散远东方面军改为两个特别
集团军,在布柳赫尔去世后,结束了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大清洗。事件使
日本确认
苏联红军无大举出动意图,得以消除后顾之忧,实施对华作战。同时,使中国
国民政府减弱了对外援依赖的念头,提升了对中国独立抗战的信念。
背景形势
苏联方面
自19世纪以来,控制中俄边境上的战略制高点,并主导整个
东北亚地区一直是
俄罗斯的国家战略。苏联继承了这一战略目标。
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后,日军不久便拼凑了由其控制的
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原中俄边境变成了“满苏边境”。东北亚地区的紧张局势加剧。
苏联为了确保其远东地区的安全,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远东地区的防御能力。1931年远东地区的苏联陆军只有7万余人,到1937年已经增加到30万人。同时,苏联在远东地区增设边境守备队并配备大量舰艇和飞机。为保证军队调遣的需求,苏联从1932年开始加快
西伯利亚铁路的复线工程,到1935年已完成了1500公里的线路铺设。到1936年末,苏联远东地区的军队规模已扩大到20个步兵师、4个骑兵师、1200架飞机、1200辆坦克和69艘舰艇,远超过了防御性的兵力储备。
日本方面
同期的日本,内部有两种不同意见。1933年日军于
华北地区取得优势后,一向敌视
苏联的陆军大臣荒木贞夫为代表的“北进派”掌控政局,他提出日本应该同苏联打一场“招致祸患较小的战争”,以避免日本遭受“
共产主义的威胁”。荒木贞夫的主张得到了日本陆军中的许多军官的赞同。1933年,荒木贞夫写作的《红军及同红军作战方式》出版,只供日军军官们使用。
另一方面,参谋本部情报部长
永田铁山认为,“日本如果不做好同所有西方国家对抗并进行威慑的准备,日本就永远不能攻击任何一个西方国家,甚至俄国。因此日本必须能够征用整个黄种民族资源,为打一场总体战而动员起来。”永田铁山的意见得到了陆军中将东久迩宫和元老政治家
西园寺公望的赞同。
面对这两种不同意见,当时的
日本天皇昭和天皇更趋向于“南进”,他逐步将真崎等北进派的核心成员相继调离重要军政职务,将“北进派”边缘化。随后,裕仁依靠新成立的广田弘毅内阁一边全面推进南进计划(进攻中国中南、
华南地区),一边武力“威慑”
苏联,因此与
苏联红军对峙的
关东军反倒得以壮大。以关东军
航空兵为例,1931年
九一八事变时为3个中队(每中队飞机10架),1935年扩大到18个中队。至1935年末,关东军总兵力已由1931年的64900人扩大到164100人。
同时,日本在“满苏”边界地带修建了13处军事要塞。加快“满洲”战区的军事装备速度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至 1934年,在“满洲”铺设约 2000公里的公路,建成约1000公里的铁路。所有这些路并非都有经济价值,其中大多数都是对着
苏联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边界或者是沿着边界线修建的。在铁路中,从朝鲜到满洲里的铁路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日本可以通过此铁路将日军快速运至苏联的边境地带。
边境形势
在伪满洲国与苏联毗邻边境地带,日苏两军之间爆发了一系列小规模的武装冲突。其中,1935年为176次,1936年接近200次,1937年113次。较为典型的有杨木林子事件、
绥芬河冲突事件、珲春长岭子事件、乌蛇沟子事件、观月台事件和干岔子岛事件等,两军实际上早已多次小型交火,只是以上冲突均未直接导致日苏两国发生战争。
发生原因
领土争议
张鼓峰位于吉林省珲春市东南边陲,
图们江东岸20多公里的位置,处于中、朝、俄三国交界处,海拔155米。因为原来在峰顶有一块形状如刀的岩石,故又名刀山。山的南侧为防川湖和
防川村,与
朝鲜(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豆满江市和洪仪里隔江相望。山的东面是仅有2.23平方公里的长池,
俄罗斯称作
哈桑湖,北面是波谢特平原,西北与沙草峰相连。张鼓峰以东130公里处,就是苏联远东军最大的
军事基地符拉迪沃斯托克(符拉迪沃斯托克)。张鼓峰自古以来就是
中原地区的领土。1886年,沙俄与清朝签署了中俄《珲春界约》,条约中文文本标示张鼓峰为中国领土。但俄国人在俄文文本上将张鼓峰划归沙俄。日军占领
东北地区并建立伪满洲国(1932年3月1日)后,以中文版《珲春界约》为法理,把张鼓峰划入珲春县界,认为其为伪满洲国领土。
苏联主张俄文版规定的边境线是通过
哈桑湖西侧,张鼓峰当然属于苏联领土。
驻军皆为主战派
日苏双方的当地驻军将领均为主战派。苏方
俄罗斯远东地区军事领导人
瓦西里·布柳赫尔是对日强硬派。日军方面,此时驻扎在伪满洲国的则是好战的
关东军和朝鲜驻屯军。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和参谋长
矶谷廉介均曾参加了
张鼓峰与诺门坎战役两次与苏的战役;朝鲜驻屯军第19师团的团长
尾高龟藏则是“北进派”。日苏双方都想通过夺取中苏边境的战略制高点来全面控制
图们江入海口地区,压缩对方的军事控制空间。
柳西科夫叛逃事件
1938年6月13日,在中国珲春边境发生的
苏联红军将领柳西科夫(俄文原名:Генрих Самойлович Люшков,英文:Lyushkov)叛逃事件,成为日苏冲突的直接导火索。柳西科夫是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远东政治部主任、苏军三等大将。他参与了
苏联正在进行的
苏联肃反运动,他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
约瑟夫·斯大林镇压的对象,因此选择了叛逃,在6月13日早晨,他借助浓雾,由苏联一侧越境进入中国。据
日本一位历史学家证实:“毫不夸张地说,日本陆军根据他的供词获得了关于
苏联红军军事实力、组织结构、装备、部署、
战术原则的完整情报。”
苏联在发觉柳西科夫叛逃的情况后,斯大林从中央急调叶乔夫率情报人员来
远东调查事件经过,侦察、处理与柳西科夫关系密切的军队高级官员。此外,苏联在“满苏”边界强化设防,封锁边界,以防止出现新的外逃情况,并藉以刺探日本兵力。
1938年7月9日,十几名
苏联士兵登上
张鼓峰,开始修筑工事。两天后,张鼓峰上的苏军增加到40人左右。7月12日上午,苏军占领了处于日苏军事
缓冲区内的界山张鼓峰。苏联同时声称,张鼓峰为苏联领土,这也就在事实上否认了此前伪满洲国对张鼓峰的控制权。苏军这一举动将日苏双方的对峙进一步推向战争。
战役经过
前期小规模冲突
在苏军突破军事缓冲区并占领张鼓峰的当天,朝鲜驻屯军19师团将紧张情况上报
东京并请示对策。7月15日,陆军次官
东条英机直接打
电报给第19
师团长尾高龟藏,要求他不要轻举妄动,强调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事件。然而同日,日苏军队发生冲突,苏联边防军击毙一名日军
宪兵,引发日本外务省抗议,日苏外交会谈破裂。7月19日,
日本动员部队进入中朝边境集结。日本驻苏大使要求苏方撤兵,遭到拒绝。7月27日,
苏联红军飞机侦察
图们江上空,苏军在沙草峰西南越境500米,进入所有条约文件都标示为中国领土的沙草峰附近构筑阵地。引发《
盛京时报》日苏“危机一触即发”的报道。7月29日,日军19
师团长决定率兵向沙草峰和张鼓峰进发,至此,该事件由一般性边境冲突转向一场大规模的战事。
日军夺取张鼓峰和沙草峰
7月30日晚,
尾高龟藏指挥日军在在沙草峰和张鼓峰两个地点展开行动。31日凌晨2时,日军出动4个营、约1490人和17门
大炮,一路攻打张鼓峰苏军阵地,一路围攻沙草峰。苏军在两山及周围布置10个营,配备36门炮、50辆坦克。由于日军进攻突然,苏军缺少防守准备,指挥调动混乱,损失严重。清晨5时40分,日军攻占张鼓峰,一小时后占领沙草峰。据统计,苏军死伤约250-400人,被击毁坦克17辆,被缴获
重炮2门、战车11辆、
机关枪10挺;日军死亡45人,受伤130人;而据苏方后来公布:当天苏军阵亡13人,55人受伤;
日本损失约400人。苏军的开战不利主要原因在于
远东军受到秘密警察的监视,军官多为新提拔且缺乏指挥经验,导致指挥系统失灵,难以有效组织大规模的攻守。
苏军第一次反击
在8月1日至4日,
苏联军队进行了第一次反击,由
瓦西里·布柳赫尔和希特伦(俄文原名:Григо́рий Миха́йлович Штерн)分别指挥,旨在夺回
张鼓峰地区。布柳赫尔指挥苏军40师集结到波谢特地区,同时步兵32师和机械化第2旅进入
哈桑湖地带待命。苏军在哈桑湖周围和波谢特共集结了150辆坦克和约130架飞机。虽然日军部署在张鼓峰附近,但由于
关东军未参战,苏军实力远超日军。然而,由于苏军内部指挥混乱,反攻未能成功,苏军40师损失惨重,导致高层震动。
苏联元帅伏洛希洛夫下令提升参战部队编制为步兵39军,并由希特伦担任军长。
苏联投入更多兵力,以期望尽快扭转形势,挽回国际颜面。8月4日,苏军一度占领了
张鼓峰。
苏军再度攻克张鼓峰
在8月6日至11日,苏军进行了第二次反击并再度攻克了张鼓峰。苏军由39师和40师组成主力,共出动27架飞机进行了200余次的密集轰炸。在空军支援下,苏军40师于当晚攻占了张鼓峰,但被日军夜袭夺回。7日,苏军40师攻克了张鼓峰附近的52高地,并再度攻占了张鼓峰,然而日军再次利用夜袭夺回。8日至10日,苏军在飞机和坦克的交叉支援下持续进攻,最终成功攻占了张鼓峰。
8月12日,日苏双方签署了停战协议,以张鼓峰顶为线各撤80米建立起军事隔离带,并在当日由前线指挥官会面察看并确认双方驻兵地点,于14时50分正式停战。13日,双方交换了战死者的尸体。14日,日军按朝鲜驻屯军司令命令全部撤退到
图们江对岸,战事结束。
战役结果
苏军取得张鼓峰地区控制权
早在8月4日,
日本驻苏大使
重光葵就曾提出停战的要求。7日,双方重新恢复会谈。苏方坚持按照《珲春界约》俄文本,依7月29日前的边界状态开展谈判,日方则要求按7月11日前的状态设置中立区。在战事结束后的谈判期间,
苏联要求用条约形式将对张鼓峰的占领固定下来,但日方要求保持军事缓冲区、两国军队以张鼓峰为线各自后退、重划边界,双方因此没有签订任何条约。
然而,在张鼓峰战事结束后,日方朝鲜驻屯军已全部撤回
图们江右岸,由于其周边只有
苏联红军存在,所以苏军在事实上独占了张鼓峰,取得其周边地区控制权。
日苏兵力损失
这场战役,苏军虽最终取得战局控制权,但在冲突中实际兵力损失大于日方。
在张鼓峰事件后,苏联报刊公布的数字为:“苏军阵亡 236 人,受伤 611 人。“但是,在苏联国防人民委员第0040号命令中,公布的苏军损失为:死亡408人,伤2807人。近年来,俄罗斯军事历史学家修订了在各种军事冲突中苏联军队的损失,关于张鼓峰事件,公布的损失为:死亡792人,受伤3279人,总数4071人。在克里沃舍耶夫主编的《20 世纪战争中的俄国和苏联———武装部队损失调查统计》中公布的人数:参战总人数为22950人,死亡960人,受伤3279人。其中指挥员损失较为严重,死亡330人,受伤812人,总数1142人。
日军方面,苏联塔斯社报道为:日军死亡600人,伤2500人。 实际上,在张鼓峰事件中日军参战人员总数为6814人,阵亡526人,受伤913人,伤亡总计为1439人。
综合统计数据显示,
苏联军队伤残率为18.5%,
日本军队为21.1%,日军伤残率高于
苏联红军。苏联军队的死亡率为4.2%,日本军队为7.7%,日军死亡率同样高于苏军。然而,考虑到苏联军队参战人数是日本的3.4倍,其死伤总数也是日本的近3倍,因此在这场规模不大的冲突中,苏军实际损失大于日军的损失。这些损失部分原因可归结于苏联当时的国内环境,对
俄罗斯远东地区军队的影响,对指挥员的管理和作战指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战役影响
苏联方面
战役后,
苏联开展“张鼓峰事件”有关责任的追究。在1938年8月31日,于
莫斯科举行的中央军事会议上,认定
瓦西里·布柳赫尔是导致这次“重大失误”的罪魁祸首,宣布其为“人民的敌人”,将他逮捕入狱。同年11月9日,布柳赫尔死于监狱中。
同时,苏联也对"张鼓峰事件"进行了检讨,发现战役中三个步兵师和一个机械化旅的兵力没能完全占领日本两个联队驻守的阵地。于是
远东方面军被解散,改为两个特别
集团军。布柳赫尔去世后,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大清洗也结束了。莫斯科当局也意识到战术需要调整、总结,以提高作战能力。
苏联诗人
米哈依尔·伊萨科夫斯基(俄文原名:Михаи́л Васи́льевич Исако́вский)在张鼓峰事件中采访到勇敢的卡秋莎姑娘的故事,创作了一首8行诗《卡秋莎》并交给作曲家布朗介尔,歌曲很快谱成。1938年11月27日在莫斯科举行的首次演出大获好评,在苏联国内广泛传播。在
苏德战争时期,这首歌曲成为激励
苏联红军的名曲,并传播到国际上,有多个不同改编版本。同时,张鼓峰事件也激发了另一首歌曲《三个坦克兵》的创作,该歌曲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成为
装甲部队的军歌。
日本方面
张鼓峰事件使日本确认了苏军并无大举出动之意,于是得以消除后顾之忧,实施对华作战。
关东军司令部在研究了“张鼓峰事件”后,司令官
植田谦吉大将签发了《满苏边境纠纷处理纲要》,指出下次再遇到类似国境纠纷,就要学习驻朝鲜军第19师团步兵38旅团的做法,要坚决回击,趁机占领阵地,然后造成既成事实,迫使苏联承认关东军的领土要求。
第19师团的团长尾高带着“勇将”的名誉,升任日军驻中国山东的第12军司令官。
中国方面
1938年7月中旬张鼓峰事件发生后,
国民政府蒋介石高度关注,认为苏日战争将就此爆发,在其主导下国民政府采取诸多应对措施,力图以此为契机促成中苏互助条约的签订。 事件快速平息后,蒋介石大失所望,降低了对苏日开启战事的期待,减弱了依靠外援抗战的念头,提升对中国独立抗战的重视程度。
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从1991年开始,与俄罗斯进行了多年艰苦的谈判。为明确边界线走向,双方组成中俄联合勘界委员会,进行实地勘测。在勘界过程中,
张鼓峰、沙草峰地区争议最大。俄罗斯认为因保卫该地区不受
日本占领,“在战斗中牺牲了几百名红军和边防军战士”,“哈桑的
俄罗斯英雄们的陵墓”要留在俄罗斯的领土上。中国对此做出了让步,最后勘界表明,
滨海边疆区哈桑区边界变更的结果是俄罗斯划给中国280公顷领土(原本勘界的结果是约330公顷)。
历史评价
1932至1942年美国驻日大使
约瑟夫:日苏爆发冲突,但避免了战争,张鼓峰事件……虽然喧闹一时,但接着又沉寂下去。
曾任日军参谋部俄国科科长的林三郎:现在看来,认为
约瑟夫·斯大林宁可使
苏联红军流血牺牲也要拽日军‘后腿’的看法,似乎过高地估计了中苏关系的密切程度。
当代学者
曲晓范,智利疆认为张鼓峰事件体现出民族扩张主义、民族
复仇主义和民族利己主义,是由日苏两国地方军队贸然发动的局部有限战争。对于
日本和
苏联来说,这场战争都是缺乏正义性的行为,是日本
东北亚扩张战略和苏联对中国领土的民族扩张性战事的一部分。
事件纪念
中国方面的
张鼓峰事件纪念馆位于吉林省珲春市
敬信镇防川村,由刘丛志自费创办。常有
俄罗斯方面的专家学者等人士来纪念馆里参观,缅怀为这场事件付出生命的英灵。
苏联在边界上竖立了一座纪念碑,为一个士兵正瞭望著
哈桑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