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宜禧
中国第一条民办铁路创建者
陈宜禧(1844年~1929年),祖籍台山市斗山镇,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伟人”,他不仅是新宁铁路的创办者,也是新宁(宁阳)铁路公司的创办人、总工程师。
陈宜禧少年时家境贫寒,靠卖髻绳、针、钮维持生计;1864年,他赴美务工,在西雅图火车站当过清洁工、筑路工等;1889年,组建了广德公司,自任总理,包工承建北太平洋铁路工程。陈宜禧先后在美国从事铁路建设达40年之久,筑路经验丰富。光绪三十年(1904年),陈宜禧回乡,以“不收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为号召,倡导建设新宁铁路。这一想法,得到了县人及旅外侨胞的支持,先后共筹得股金425万银圆,并于1906年成立新宁铁路公司,陈宜禧被推为总理兼工程师。历经14年的施工,在民国9年(1920年)建成了斗山至北街干线和台城至白沙支线的新宁铁路,该铁路是中原地区第一条民办铁路。
1920年,为了表彰陈宜禧先生的丰功伟绩,新宁铁路董事局在当时的台城火车站为陈宜禧先生塑造了站立铜像。不幸的是,铜像在1966年8月“文革”期间被砸毁,纪念亭被拆除。1984年9月26日,台山市人民政府重立陈宜禧铜像于原来新宁铁路台山车站附近。
生平简介
陈宜禧(1844-1929),斗山朗美村人。少年家贫,以卖髻绳、针、钮为生。1864年赴美,在西雅图火车站当清洁工、筑路工。1889年组建广德公司,自任总理,包工承建北太平洋铁路工程。他先后在美国从事铁路建设达40年之久,筑路经验丰富。光绪三十年(1904年)回乡,以“不收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为号召,倡建新宁铁路,得到县人及旅外侨胞的支持,纷纷投资,先后共筹得股金425万银圆,并于1906年成立新宁铁路公司,陈宜禧被推为总理兼工程师。历经14年的施工,于民国九年(1920年),建成斗山至北街干线和台城至白沙支线的新宁铁路,写下了我国自力建筑铁路的光辉史页。
陈宜禧享年85岁。新宁铁路董事局特其铸铜像于台城总站,以志其功
人物轶事
陈宜禧,在清代新宁县矬峒都六村出生。据家谱说,出生日是爱新觉罗·旻宁25年11月16日(即1844年6月24日)。这个六村,出过不少名人,如康熙广东省第一名举人陈遇夫,嘉庆出了进士陈司火雚,20世纪爱群大厦的董事和监督陈卓平,中国民航奠基人陈卓林等等。陈宜禧十四岁那年,挑货郎担被顽童踢翻,他没有争执,默默拾起零散的货物准备走开。一位回国探亲的华侨陈宜道看见,“孺子可教也”。1860年,还不到16岁的少年,就跟陈宜道先生乘船过大洋彼岸。
陈宜禧他在美国没有做苦力,而在一个铁路工程师家中帮佣,细心、责任心,感动了洋人一家,夫人教他英语,男主人送他到铁路夜校。1865年,二十出头的陈宜禧,已经参加修筑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工作,从杂工升为管工、助理工程师。有点积蓄,加入族叔陈程学在西雅图的铁路附属的公司,成了合伙人。铁路圈子里,咬着牙沉着气一干20年,到1888年,已经在西雅图开了三层楼的广德公司,专为铁路介绍劳工。在西雅图发生9次排华事件中,他没忘记维护华人,请美国律师起诉后,终使华侨获得27万美元的赔偿,全分给受害者。人们不知道,他本人垫付了近万元的律师费。
历史功绩
筹备新宁铁路
清末,台山市要建一条“中国人的铁路”,费尽口舌,慈禧才同意,这就是陈宜禧倡建的新宁铁路。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美国从事铁路工作长达四十余年的陈宜禧回国,为了繁荣家乡的经济和解决当地人的就业问题。提出建筑新宁铁路的计划,在家乡民众和华侨的大力支持下,当年六月就成立了修筑新宁铁路筹备处,陈宜禧出任总办,余灼为协理,议订《筹办新宁铁路有限公司草定章程》,提出不招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工,工程由本县人自办的原则。九月,陈宜禧先到香港特别行政区集股。翌年二月自费去美国旧金山西雅图温哥华等地进行集股宣传,他提出:“勉图公益,振兴路权”的口号。号召大大激发了海外华人的爱国热情,在当地的同乡会组织支持下。到八月回国时,已集股150万银元。另外再加上余灼等人在新宁县及省、港、南洋等地亦筹到股本几十万银元;到年底,超额4倍招得股本共2758412银元。当时,省港及美国的中文报纸都赞扬新宁的绅商“能合群,能图公益,能挽回一邑之利权。”
1905年3月,余灼会等人将铁路筹办的情形向新宁知县陈益报告,并且请他向商部立案,陈益却欲将铁路作为“县官倡办”据为己有,另拟一份章程呈文两广总督岑春煊,但由于章程过于简略,不获批准。四个月后,广东省商务提调余干耀,另外草订《宁阳铁路有限公司详细章程》二十二条,抢先向商部立案。为了寻求对策,陈宜禧再到香港特别行政区。刚好遇到慈禧委派商部右丞王清穆到香港考察商务,向他提出申诉获得支持。
光绪三十年十月,陈宜禧正式成立新宁铁路公司,为公司总理兼总工程师,余灼为副总理。并起草公司章程。规定不收洋股,不借洋款,不雇洋人,亦不准将股票、股份转售或抵押于洋人;遇有争执,不得请洋人干预。如违,即将股份扣除注销,送官究办。随后,陈宜禧向岑春煊上报商部申请立案。但岑春煊以“无碍田园庐墓,始得筑路”为由,不获批准。陈宜禧只好上京向商部求助,途经上海市时得知商部署右丞王清穆在此,立即请求引见。当时,美国华人又争取到清国驻美大使梁诚电子商务部,力陈陈宜禧筹办新宁铁路“确有把握,应责成专办,勿听阻挠。”才由商部向清廷上奏。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一日,慈禧光绪帝对上奏作出批示:“依议,钦此。”准予新宁铁路先行立案。为了令工程能顺利完成,清廷赐予陈宜禧尚方宝剑,如修路有违抗者可先斩后奏。四月初二,商部又批准《新宁铁路章程》,其中关于路线方面,根据陈宜禧作出改动,干线由新昌县经水步至斗山;支线由水步至公益。
建设新宁铁路
第一期工程
斗山至公益1906年5月1日,陈宜禧在斗山圩将铁路转车盘上的机车原地旋转180度,并宣布新宁铁路正式开始动工。按照原定计划,首期工程为斗山至新昌(今属开平),但由于新昌到水步一带,多为新昌甄姓的产业,甄姓村民借口“轨道车头有碍水利祠墓,具禀县善后局,请饬移设。”企图敲诈一笔巨额赔款,铁路公司未作让步,搁置此段工程,将终点站改为公益。另外一些乡民则认为铁路通过有损“龙脉”,竟要求铁路弯曲绕过。更有甚者,认为火车经过会五谷不生。由于得不到县衙的支持,只好被迫让步,造成线路不必要的弯轨有39处之多,从而增加工程造价,影响行车安全。
铁路依靠当地的技术和劳工下,经过三年的施工,在1909年3月21日完成长59.3公里的铁路,公益机器厂也建成投产。全部耗资共259万银元。建成后,清廷于宣统二年(1910年)委派商部检查大员胡朝栋查验铁路,查验报告指出“铁路各车站点缀完美,形势整齐,水塔、车厂等设备都很理想,尤其是煤仓之建设与装卸火车用煤方法,不费人力,堪称先进;涵洞、管道、桥梁之架设,亦甚得法。”铁路通车后,引起海外的强烈反响。美国《西雅图星期日时报》用整版篇幅刊登陈宜禧修建新宁铁路的宣传画,标题为《陈宜禧——中原地区的詹姆斯·希尔》。在文字说明引用Frank Carpenter的评价“一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铁路正在广州市西南兴建,它用中国人的资本,中国人的劳力和智慧,这就是新宁铁路。”因此,清廷聘请陈宜禧为农工商部四等顾问,尊称为资政大夫,官阶由正三品晋升至正二品,陈宜禧获得了当时全国铁路界最高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
第二期工程
当第一期工程动工后,铁路公司就着手筹划第二期工程,计划将铁路向新会区鹤山市南海等地延伸,与佛山市的铁路连接,并改名为宁佛铁路公司。但计划由于遭到粤汉铁路公司坚决反对,清廷也不支持,只好另谋出路。1908年2月19日,孙中山来到新会牛湾会晤陈宜禧,陈宜禧表示支持孙中山的反清革命。1908年3月8日,陈宜禧和余灼再次上书邮传部和农工商部,要求准许铁路修到新会,并坚持铁路日后一定要连接佛山。但此方案不仅继续遭到粤汉铁路公司反对,并受到新会、开平市一些乡绅的抵制。因此邮传部只批准铁路公司先修公益至新会区一段的立案,公司随即进行线路测量。
在渡轮上的火车
铁路公司修建此路目的在于接通扼江海区之要冲的交通重镇江门市,按原定计划,铁路从公益过潭江至开平水口过石步河进入新会。当陈宜禧在河村墟测量路线时,受到河村汤姓、谈雅关姓士绅的阻挠,认为火车从河村墟通过会给村民带来灾难。铁路公司只好将铁路路线改为由麦巷往东至牛湾过渡潭江,然后向北经司前至会城。导致工程延误到1910年1月21日才正式动工兴建。为了能令火车过渡潭江,陈宜禧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定制一艘长105.57米的铁船,船上铺设三条轨道,每次能载一列五节长的列车,成为中国第一条使用火车渡轮的铁路。1910年6月,当公益至会城段路基即将完工时,陈宜禧又一次上书邮传部,申请立案修筑至北街。7月就获得邮传部的核准,并于1912年1月动工兴建。到了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一日,公益至会城段竣工通车。而会城至北街段,由于受到白石乡绅的阻挠,直到民国二年(1913年)三月初六才建成通车。由于第二期工程实际招股只有562370元,资金入不敷支,借、欠款高达1035144.8元,公司因此债台高筑。
第三期工程:台城至白沙
经过两年的经营,铁路公司逐步还清公益至北街段的欠款后,1915年12月,筹议台城经白沙通往阳江市的铁路,并拟定了招股章程,在国内外报纸登广告。1917年1月15日铁路公司正式向交通部呈请先修台城至白沙段的立案,交通部核准立案后,预计资金为70.9万,陈宜禧鉴于海外招股困难,便采取两种方式进行招股,一是凡铁路沿线所占用的土地,按当时地价折算招股;二是发动沿线村镇居民,分姓氏宗族进行集股。在短时间内就筹得资金50万。集股方法虽然解决资金困难的问题,但却激发各村各姓宗族之间的矛盾。潮境黄姓代表曾上书交通部,指陈宜禧徇私另与白沙马姓立约,取消原定经过潮境的路线,改为经三合直达白沙。经多方调停,反复协商,到1919年3月,双方同意从长江站修一条长四公里直达潮境的支线,后来因资金短缺,只好作罢。
1920年3月20日,全长28.6公里的第三期工程竣工,铁路董事局为陈宜禧铸造铜像立于宁城车站旁。5月12日,新宁铁路全线通车,共招股本3658595银元,购地30654亩,全长133公里,车站47个,桥梁215座,涵洞236个,另外建有公益、北街码头,公益机器厂,牛湾渡口等工程。据1918年《广东新宁铁路实业估值统计册》统计,全线不动产价值3859808.54元;动产价值1505952.07元,共价值5365760.61元。当新宁铁路全线完工后,其价值约为八百多万元。
经营新宁铁路
新宁铁路于1909年开始运营。主要收入来源于客运,每日开出长途列车八次,短途列车四次,每列火车挂六、七节车厢,并且客货混列,客车座位分为头等、二等、三等。但客运量不大,利用率低,管理费用高,造成铁路公司财政十分困难,铁路所需的机车、设备、燃料等一切皆由西方市场供应。由于过分依赖西方市场,铁路公司经常蒙受巨大损失。1914年10月,因为洋煤来源短缺,造成“火车停弛两站。”1916年至1918年间,由于国际煤炭价格上涨,公司支付的煤炭费用比原来估计的增加三倍多。
地方军阀对新宁铁路公司的敲诈勒索更加令其财政雪上加霜,本来铁路公司为了支持孙中山的护法军政府借出了12万元,借款按照加收20%的车费的方式扣还。当时孙中山严令不准军队坐霸王车。但大小军阀对孙中山的法令不予理睬,导致勒索之势越演越烈,有增无减。1925年,粤军总司令许崇智每月向铁路公司“借饷”一万元;驻江门市的第一军则收五千至七千元,造成铁路公司入不敷出,债台高筑。到了1926年,公司累积欠款达到140余万。
由于新宁铁路公司经营不善,导致发生工潮,债务人纷纷要求提早还债。1926年11月11日,广东省政府以“工潮迭起,管理不善”为由,省建设厅派出陈延、钟启祥、刘鞠可三名官员会同公司推举的两名董事组成新宁铁路整理委员会接管铁路一切权力,进行为期六个月的管理。此事立即引起股东们的反对并致电到广东省政府要求收回成命,但政府不顾民意,仍然派人接管路政,股东们反对陈延炆等人接管权力,只同意他们担任顾问,陈宜禧更加拒绝交出总理权力。1927年2月21日,陈延炆向江门警备司令部调遣一连军队对铁路公司进行武力接管,强令公司每月支付三千元军饷作为酬劳。4月20日,陈宜禧被迫返乡避居,两年之后病死。
新宁铁路兴衰
广东省政府原来决定整理委员会管理铁路半年后交回大权,但整理委员会千方百计拖延整理期达2年之久。1927年蒋中正对中共的整肃后,陈延炆等人亦开始进行整肃,派出军队和路警,查封有中共背景的铁路职工联合会,并以“平日工作不良,性近怠情”的罪名几个月内解雇一百多名工人。铁路职工由1600多人减至1302人,并且平均每人每月薪水从30.5元减至22元,而陈延炆等人工资则不断大幅提高,整理委员会中饱私囊的行径在不断受到公司职工和股东的反对下,1928年11月被迫同意召开股东大会,选举新的正副总理。1929年1月,整委会结束,新宁铁路重新恢复为商办。
新宁铁路恢复为商办之后,新的管理层随即进行一系列改革,1929年就重新建造了宁城和北街两个车站,1930年,公司为了满足乘客需求,在1927年5月16日开通北街至会城的有轨汽车的基础上,加开宁城至公益、宁城至白沙的有轨汽车,令铁路全线有轨汽车每日行走增加至45趟,收入不断增加,如西南支线,每日一车一卡,来回共四次。“收入客脚一百二十馀元,而汽油耗消,仅需十元左右。”1932年6月至1933年6月,新宁铁路客运量为3039327人次,货运量为128704吨。公司从1929年至1932年,公司每年平均盈利达到20至40万。
由于世界出现经济大萧条,公路逐渐发展,汽车与火车展开激烈的竞争,令到铁路客货运量急剧下降。1933年之后,公司盈利转盈为亏,由于公司财政出现困难,只好停止一些建设项目,其中最大一项为公益铁桥,1931年借款271万由美国马克敦公司建造,计划2年内建成,但只建两个桥墩就停工了。又企图以减薪裁员的方式渡过难关,1933年就解雇28人,并宣布留任者一律减薪。翌年又解雇二百多人,到了1935年,铁路职工仅剩959人,然而收入依然不断下降,新宁铁路公司面临破产的危机。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新宁铁路便成为日军空袭的目标,10月15日下午1时30分,日军派出飞机10架次空袭牛湾渡口,渡江铁船被炸沉,10月20日,又派飞机4架轰炸会城火车站。铁路受到严重破坏,只能分段行驶有轨汽车。1938年10月广州战役后,国民政府为防日军利用铁路推进,下令拆毁铁路。铁路由沿线十里之内的居民分段拆毁,车头、车厢、铁轨拆毁掩藏,路基被掘烂,枕木则作为拆铁路的居民的酬劳。1939年2月14日,新宁铁路公司正式结束并遣散员工。一个月之后,江门市沦陷。铁路沿线共值三千万港元的设备、车厢、铁轨大部分遭到日军洗劫或散失于民间,到了1942年,国民政府仅收集到33782条铁轨用来修建黔桂铁路。至今,新宁铁路仅剩下北街火车站遗址。
维护华人利益
十九世纪80年代,陈宜禧在美国国会通过臭名昭著的美国排华法案后发生的排华风潮中维护在美华人利益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陈宜禧为自由民主斗争中展现的胆识和气魄说明了他不仅是一位实业家,更是一位民权领袖,他的努力实实在在改变了西雅图乃至整个美国西部华人的命运。
那是1885年秋到1886年的春天的一段光阴里。那个时候,美国民族(除了个别有识之士以外),以一群目光短浅、以怨报德、狭隘自私、违法乱纪的小人出现在世界上。挽救了他们的灵魂,维护了他们声誉的,也许就是两个人,其中一个是中国人,他叫陈宜禧。
十九世纪70年代,美国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那时候的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到了二十世纪初,仅仅40年间,美国的GDP增长达到了惊人的52%,远远超过了其他西方强国!这期间的主力建设者是几十万背井离乡的中原地区劳工。今天你访问美国西部重镇,洛杉矶旧金山波特兰西雅图拉斯维加斯.翻开他们的开发建设史,哪一个行业没有华工的血汗?今天的美国政治家和史学家,无人否认中国人对美国开发做出了其他民族无法替代的巨大贡献。
然而,十九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一度进入衰退期,加上内战结束后上百万士兵退役,造成了就业市场的紧张。那时候大批美国白人工人,因为好吃懒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他们把愤怒转到了无辜的华工身上,认为是华工的存在使自己丢了饭碗。于是美国排华风潮席卷各地,针对华人的暴力攻击也此伏彼起。1882年5月美国国会居然通过臭名昭著的美国排华法案,从法律上歧视华人,这对于美国各地的排华风潮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885年9月4日,爆发了洛克斯普林大屠杀,11名华人被屠杀,500余人遭到驱赶。匪徒的行为非但没有遭到谴责,反而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1885年9月5日夜,在伊萨克谷三名蛇麻草收割华工被暴徒枪杀。凶犯虽然遭到起诉,但是公众的同情使得他们最终没有被判刑。
9月28日"排华议会"在西雅图举行会议。每一个劳工组织都出席。其中有大量的社会主义者和无政府主义者。会议决议所有的"中国佬"必须在11月15日之前离开。这些人后来被统称为"排华党"。
来到塔科玛市的华人聚居区,强令华人离开。冰雨之中华人被赶往车站,他们在车站广场冻了一夜,至少一个体弱华人冻死。
当时的华人,面对暴力攻击任人宰割,敢怒而不敢言。唯一例外的,是西雅图市的企业家,名叫陈宜禧。
在塔科玛市驱赶华人事件之后,陈宜禧给满清政府驻旧金山总领馆发电如下:塔科玛市华人昨日遭到驱赶,两三百人来到西雅图,情况危急,当地政府难以提供保护。请你们提供保护。华昌公司,陈宜禧。
次日陈宜禧接到复电:我们会尽力而为。今日皇兵(指美国联邦部队)将被派出。总领事欧阳明。
但事实却是,美国内政部长认为此时无需动用联邦部队。所以"皇兵"的到来系子虚乌有。
包括托马斯·伯克法官,讨论西雅图局势。
耶斯勒市长和伯克法官劝说陈宜禧带着本地的华人离开西雅图,躲避风头,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很难控制局势。他们说,虽然警方在维持秩序,但是袭击的事情防不胜防,恐怕难以保证大家的安全。
陈宜禧冷笑着告诉他们:也许恰恰是因为这样,我才觉得有必要留在这里。我并不怀疑你对法律的忠诚,但是我怀疑你是否敢于为了法律而对抗大多数人的愚昧。如果我走了,你们面前的一切问题都没有了,正义与邪恶,文明与愚昧,法制与野蛮的冲突都消失了。可是我在这里一天,你们就不能再掩盖矛盾。如果我遇到不幸,那是整个美国的不幸,因为那也就意味美国法制理念的彻底崩溃,你们这些逃离专制的欧洲移民的美国梦,也彻底破灭了。所以说要死,我就跟你们的美国梦一起死好了。
伯克和耶斯勒都为陈宜禧的话所震撼。当晚,耶斯勒市长召集西雅图市民集会。
《西雅图历史》一书对这次会议有详尽的描述。正是在这次会议上,一贯为白人工人代言的托马斯·伯克法官挺身而出,发表了一段在历史十分著名的长篇法制宣言,严厉谴责了暴徒的非法行径:
"......我们面对这么一个问题,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像一个自由的,守法的,尊重正义的美国人,还是像狂暴的,无法无天的某些外国人那样?
"我是一个美国人,我向所有美国人呼吁,我们面对合法的和非法的两种方法,我选择美国人的方法。不管他是移民来此,还是在美国出生,如果他不站在法制一边,他就不是真正的美国人。如果谁要以蔑视和践踏我们自己制定的法律来玷污这个共和国,他就不配拥有美国的国籍,不管他来自哪里......
"美国政府,在人民的许可下,邀请中国人来到这里。在和中国政府签署了庄严的条约之下,中国人和来自其他国家的人一样,在法律保护下,享受生活、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今天我们不单单受到我们自己制定的法律和美国政府庄严承诺的制约,同时出于人道和正义的考虑,我要在这种暴行面前保护中国人......
伯克法官在道义上的胜利,仅仅给西雅图的华人赢得了三个月的安宁。
1886年2月7日,太平洋皇后号客轮的出航,成了西雅图排华大暴乱的导火索。上午7点,暴徒中的警察,谎称检查卫生,骗开华人的家门,然后一拥而入。把华人的财物丢到马路上,然后驱赶他们去码头。迫使他们登上驶往旧金山的太平洋皇后号。
最后包括陈宜禧在内的350名西雅图仅剩的华人被驱赶上了码头。
陈宜禧让自己的儿子一边走一边唱歌。歌词却是中国话,告诫大家不要说自己身上有钱,不买船票。到了码头上,果然所有的华人都说自己没有钱,买不起船票。结果导致了船长拒绝华人登船。出乎司铎等人的意料,陈宜禧自己掏出钱,买了船票。这样一来陈宜禧就上了船,反而摆脱了暴徒。
上船之后,陈宜禧找到船长,请船长帮忙,从船上向西雅图市政府发电报。
接到电报的郡警长麦克劳带着一队骑警匆忙赶来,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执法人员,他为这个场面震惊。他大声命令暴徒解散,但是此时的暴徒依仗自己人多,认为法不责众,对警长的话毫不理睬,更有甚者,还当着警长不断辱骂和殴打华人。
托马斯·伯克来到最高联邦法庭,找到最高法院大法官罗杰·格林,经过商量,格林大法官签发了"人身保护令",命令暴徒必须立即释放被拘押的华人,让他们自由回家。同时格林法官和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领地总督斯尔分别致电美国总统,要求联邦政府派部队来西雅图实行戒严维持秩序。
在码头上,暴徒首领乔治·司铎意识到西雅图的警方会采取对己方不利的举动,他下令把华人押送到火车站。在船上的陈宜禧看到暴徒们把华人驱赶走,立即意识到司铎的目的。作为西部铁路建设的参与者,他对铁路时刻了解得很清楚。他知道有一列开往波特兰的火车即将发车。这是除了太平洋皇后号客轮之外的唯一驱赶华人的途径。
陈宜禧连忙再给市政府发电报。发完电报,陈宜禧为了给警察赢得行动时间,他从容地从客轮的舷梯走了下来。暴徒们知道陈宜禧是华人的头,看见他都蜂拥过来。陈宜禧走到他们跟前,对他们说,自己决不离开西雅图,因为这里是他的第二故乡。暴徒们没有想到,陈宜禧竟然如此从容和自信,他们不能容忍陈宜禧用这种神情进行辩论,大声谩骂起来:中国佬滚蛋!滚回中原地区去!美国不要中国佬!
陈宜禧正色告诉他们:我比你们任何人都更有资格留在这里,因为我纳的税金比你们加起来都多!我的税款也许就养着你们这里的许多人......我要走了,你们中间的某些人,也许会挨饿的。
暴徒被他的话更加激怒了,陈宜禧的话恰恰揭了这些依靠吃政府救济的人的短处。他们疯狂拥上去揪打陈宜禧。陈宜禧不还手不反抗,任由男女暴徒们上前打自己。转眼之间,陈宜禧被打得鼻青脸肿,衣服也撕成碎片。然而陈宜禧却面色不改,仿佛他感觉不到疼痛。最终暴徒们甚至自己都觉得无趣了,他们也不知道这个陈宜禧究竟为什么是这种态度。终于他们慢慢停住了手。
满脸是血的陈宜禧慢慢站在码头的货箱上面。他说,今天,我这个样子离开西雅图你们就满意了吗?
暴徒们互相看看,说:我们只要中国佬滚蛋。
陈宜禧说,你们所有的人都知道,美洲大陆是属于印第安民族的,你们跟我,跟所有的中国佬一样,是外来民族,你们或者你们的父辈,漂洋过海到这里寻找自由和富庶之梦,因为你们忍受不了本国愚昧和不平等,今天你们在美国做的事情,还不如你们过去的国家。
陈宜禧张开双臂,展示自己浑身的创伤,今天我这个中国佬不走,你们美国还能够看到一点点公平的希望,如果我这个中国佬就这样离开了,你们这里就只剩在野蛮和无知......
暴徒们震惊了,他们没有想到陈宜禧说出这种话,这个时候多数的人受到陈宜禧话的感染,开始检讨自己行为。面对最高法庭的命令,他们不再坚持。司铎等暴徒在上百名全副武装的民团警察面前显得底气不足。执法民团顺利地把华人营救下来。根据"人身保护令"的内容,民团把全体华人带到联邦法庭接受保护。
华人被送到法庭之后,《西雅图历史》如下记载:
"通过翻译,格林大法官用简单的词句和蔼的语气告诉华人。他获悉,他们被一群坏人,在违背自己的意愿的情况下关进一艘轮船。现在他想知道事实是否如此。他还告诉华人,在这个城市,几乎所有的人都希望他们离开,但是如果他们选择留下,将得到法庭的保护。他告诉他们:‘你们不要害怕,在必要的时刻,这个领地和美国政府的全部武装,随时准备对你们提供保护,保护你们的人身和财产。留下来的人将会安全。'"
接着格林大法官依次让每一个华人表态,说出他们自己的意愿和决定。每一个人都表示希望尽快离开这里。最后问到陈宜禧。陈宜禧静静地说,他要留在西雅图。接着陈宜禧夫人素满也说自己要跟丈夫在一起。陈宜禧的两个孩子也高声说,他们跟父母在一起,哪里也不去。在陈宜禧一家之后,还有他公司的几个雇员表示坚决留下。300名西雅图华人居民中,共有16个人声明留下。
陈宜禧做出了一个违反常理,极端强硬的决定--留在西雅图不走--与美国的文明共存亡。恰恰是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整个事件的进程;是的,此时的西雅图历史,是由陈宜禧,一个中国人执笔!
尽管没有史料记载,但是任何人恐怕都会同意,耶斯勒市长、麦克劳警长、格林大法官、甚至是陈宜禧的好友托马斯·伯克都希望陈宜禧那个时候离开西雅图。如果是这样,后面的一系列事件决不会发生,《西雅图历史》一书恐怕也不会为此专门设立一个章节。
但是,陈宜禧选择了留下,等于把无法调和的矛盾双方逼到狭路相逢的境地。根据记载,当执法民团在总队长George Kinnear上尉率领下,护送华人回到自己住所的时候,被以司铎为首的暴徒阻挡在路口。这些暴徒询问民团要把那些"中国佬"送到哪里。显然,有华人居然在政府的保护下留在西雅图,在这些暴徒的眼里无疑是严重的挑战,同时也为当局公然无视民意而感到无比愤怒。于是他们决定以武力阻挡队伍的前进。
开始民团不得不用枪托击打冲击护卫防线的暴徒,但是跟着冲突升级,司铎带领手下人开始抢夺民团的武器。
在美国,抢夺执法人员武器的结果只能是一种。随着一阵枪响,司铎等五人倒在地上。身材魁梧的司铎被击中致命处之后仍然挣扎着站起来,试图鼓动新的暴动。但是看到态度坚决的民团警员,暴徒们迟疑了。根据目击者说,民团开枪射击的警员一共有五人,其中包括托马斯·伯克法官。
警察向示威群众开枪,伤四毙一,成为西雅图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接着华盛顿领地总督斯蒯尔宣布了戒严令,联邦部队进入西雅图。
劫后余生,陈宜禧做了和持有明哲保身哲学的华人相反的事情。陈宜禧认真地记录了暴徒们造成的华人商户损失。然后就这些损失,代表西雅图全体华人向法庭递交了诉状。经过一番法庭上的折冲樽,在伯克法官的最终裁决下,西雅图的中国人获得70万美金的赔偿(19世纪末1美元含金量相当于1.5克黄金)!相当于每个华人商户平均获得3000美元的赔偿!
就是在今天的美国社会,华人与美国人对簿公堂也是相当罕见的事情,考虑到120多年前的人权状况,陈宜禧是在极端孤立,面临四面八方强烈敌意的情况之下展开这场大诉讼的。这种胆识和气魄是他同时代的华人身上所极为罕见的。
这大概是华人在美国土地上,打赢的第一场诉讼。这场诉讼的直接结果,就是被驱赶的西雅图华人逐渐回流。而仅仅再过了三年之后,华人在这个城市的地位就发生了新的转变。此时,我们再回过头来,审视陈宜禧在成百上千的暴徒袭击时做出留在西雅图的,骇世惊俗的决定。他的决定绝不是冲动,更不是歪打正着,只能是一种超越常人的远见和钢铁般的意志使然。那是种时代变革之前,历史赋予极个别先导者的特殊人格。
陈宜禧在西雅图奋斗了45年,他即是实业家,还是一个民权领袖。尽管他没有说什么惊天动地的话语,但是他的努力却是实实在在改变了西雅图乃至整个美国西部华人的命运。西雅图是全美排华暴力中,唯一没有造成华人伤亡的城市,西雅图当局成了唯一坚决保护华人的地方政府。
但是,他的政治成就在美国是不是第一,由于陈宜禧资料的发掘,变成了可以探讨的话题,尽管陈宜禧没有像这个一百年之后的台山同胞那样在美国担任高级公职,但是他在美国人权状况十分恶劣,"排华"成为政府和民间一致主流的前提下成为美国西部重镇呼风唤雨的人物,不能不令我们重新审视华人华侨历史。虽然我们不知道法庭上陈宜禧代表着华人做了怎样的陈述,但是不管他说了什么,他的话比马丁·路德·金那震撼世界的《我有一个梦想》早了77年!
陈宜禧在美国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先河。他养育了第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孩子、作为华人他打了,并且赢了第一次华人在美国的官司、在大火之后,修建了新西雅图第一座砖楼,成为第一个华人商会终身理事......
在亨利·耶斯勒魂登西土,许多同时代的商友退隐江湖的时刻,60岁的陈宜禧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开始了人生新的篇章:修建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第一个提出对外开放的商业特区。
1929年7月1日,陈宜禧已经辞世一周的时候,他又创造了自己最后一个第一:第一个在美国地方大报上头版头条的华人:《西雅图每日时代报》的标题是:《陈宜禧--西雅图著名华人逝世》。"西雅图著名华人"是一个多么耀眼的称谓?就在同一个城市,3000人曾经站在大街上呐喊:中国佬滚出去!  
参考资料
台山市人民政府网.台山市人民政府.2024-02-23
台山闹市耸立一座“老人”铜像,背后的故事你知道吗?.江门日报台山微事 微信公众平台.2024-02-23
陈宜禧先生与新宁铁路.台山市图书馆.2024-02-24
陈宜禧创办新宁铁路.台山市人民政府.2024-02-24
目录
概述
生平简介
人物轶事
历史功绩
筹备新宁铁路
建设新宁铁路
经营新宁铁路
新宁铁路兴衰
维护华人利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