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源
中国作家、译著家
黄源(1906年5月1日—2003年1月2日)生于海盐县武原镇一个教育世家,名启元,字河清,笔名河清,鲁迅学生,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抗战爆发,黄源投笔从戎,加入新四军。1955年5月任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局局长,晚年任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
著有《忆念鲁迅先生》《在鲁迅身边》《黄源回忆录》《黄源文集》等。曾主持改编的昆曲《十五贯》,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赞扬,被誉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成为全国戏曲改革典范。获浙江鲁迅文学艺术奖,鲁迅文学奖一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彩虹奖荣誉奖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06年5月1日,黄源生于海盐县武原镇一个教育世家。1920年,就读于嘉兴秀州中学,后留学日本
文采飞扬
1927年10月在上海劳动大学编译室工作,曾为鲁迅在劳动大学、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立达中学演讲作记录。1928年1月赴日本留学,1929年回国。翻译出版了《屠格涅夫代表作》《高尔基代表作》《三人》《普式庚研究》《将军死在床上》《一九〇二年级》等十多部作品。1933年6月任《文学》月刊编辑。1934年主编《译文》杂志和《译文丛书》。在鲁迅领导下直接参加反对国民党政府对进步文化"围剿"的斗争。1936年10月参与鲁迅治丧办事处工作,与萧军编辑出版《鲁迅先生纪念集》。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与茅盾、巴金、黎烈文合作创办《烽火》《呐喊》抗战文艺周刊。到武汉市等地参加抗日文化工作,发表《随军生活》《打着鲁迅旗帜,打回钱塘江去》等文章。1938年任中共《新华日报》特约记者。
参军入党
1938年12月到皖南参加新四军。1939年1月任新四军文化委员会委员兼秘书,《抗敌》杂志编辑委员和文艺部主编。随项英到苏南茅山地区视察。2月随陈毅穿越日伪军封锁线再到丹北地区。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发起《新四军一日》征文活动并任主编,并兼任军部印刷所负责人。4月与美国进步女作家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等随叶挺到新四军第三支队采访,将史沫特莱文章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外报刊发表。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突出重围,经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帮助回到盐城新四军新军部。6月任鲁迅美术学院华中地区分院教导主任。参加苏北反"扫荡"斗争。1942年7月任《江淮日报》副总编辑,11月到文化村筹办大型杂志《新文化》,12月调往浙东游击根据地工作。1943年6月派驻中国国民党田山部队任联络代表。1944年1月任浙东地区敌后临时行政委员会委员。9月创办浙东鲁迅学院,任院长,培养近千名军事政治干部和教员。1945年1月任浙东行政公署委员兼文教处处长。6月成立浙东鲁迅艺术工作团,兼任团长。抗日战争胜利后,随军北撤,任苏皖边区政府华中文化协会主任兼党组书记,组织华中解放区文艺戏曲汇演。此后随军参加鲁南、莱芜、孟良崮战役、豫东、解放许昌等战斗。1948年10月任华东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5月任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艺处副处长兼党组书记。1950年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兼党组书记,建立上海鲁迅纪念馆、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院,改编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拍成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1955年调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文教部任副部长兼浙江省文化局局长。主持改编的昆曲《十五贯》,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赞扬,被誉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成为全国戏曲改革典范。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83年彻底平反。后任中共浙江省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人物逝世
2003年1月2日,黄源在杭州市逝世。
人物作品
翻译作品
译著《屠格涅夫生平及其作品》《世界童话文学研究》《结婚的破产》《1902年级》《将军死在床上》《屠格涅夫代表作》《高尔基代表作》《三人》《日本现代短篇小说译丛》等。
代表作品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一个向上的认真译述者”。(鲁迅评)
公益活动
黄源于1996年向家乡家乡海盐赠书15000册和自己的手稿,还有鲁迅给黄源的38封书信等一批珍贵的历史资料。县委、县府对此十分重视,于1997年拨款筹建藏书楼,1998年10月竣工,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分左、右两楼,左为创作楼,右为藏书楼,中间有曲折走廊相通,是一座具有明清建筑特色,寓藏书楼和创作为一体的文化楼,命名黄源藏书楼。
参考资料
晚潮|葛岭访仙.今日头条.2024-03-20
忆念鲁迅先生.豆瓣读书.2024-03-20
黄源回忆录.豆瓣读书.2024-03-20
黄源文集(翻译卷).豆瓣读书.2024-03-20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文采飞扬
参军入党
人物逝世
人物作品
翻译作品
代表作品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公益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