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愔(313年-384年),字方回,高平金乡(今山东
金乡县)人,
晋朝大臣,
太尉郗鉴长子,书法家
王羲之妻弟,袭爵南昌公。
郗愔早年任中书侍郎,历任
骠骑将军何充、征北将军
褚裒长史。后出任临海
知府,因弟
郗昙去世而淡泊政事,与王羲之、
许询相善,修习道家学说。后应
司马昱征召,任
会稽郡内史、平北将军、
都督徐兖青幽
扬州市军事等职。太元元年(376年)官至镇东大将军。晚年因病请辞,隐居会稽。
郗愔以德行著称,为人简默淡泊,不慕名利。其书法造诣颇高,诸体皆工,尤善
章草、隶书、
草书。
唐朝书法评论家
张怀瓘称其书"意态无穷,筋骨亦胜"。存世书迹有《
九月寓言》《
二十四日》《远近》《想亲》等帖。太元九年八月戊寅日(384年9月28日),郗愔逝世,享年七十二岁。朝廷追赠侍中、
司空,
谥号为文穆。
郗愔在年轻时便展现出其沉稳内敛的性格,不与人争斗,专注于自身修养,成年之后,他虽被授予了散骑侍郎这一显赫职位,却并未接受。
咸康五年(339年),他承袭了父亲的爵位,成为了
南昌县公。
在仕途上,郗愔曾历任多个官职,包括中书侍郎、骠骑(
何充)
长史、征北(
褚裒)长史、给事
黄门侍郎以及临海
知府等。然而,由于疾病的原因,他不得不离职,并在章安县建造了房屋,打算在那里度过余生,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隐居生活。在这期间,他与姊夫
王羲之以及高士
许询等人共同寄情于道家思想,修炼辟谷养生之术,修研黄老之道。
其后,他得到了辅政的
司马昱和
尚书仆射江虨等人的举荐,重新出任了
光禄大夫、
散骑常侍等要职。面对
太常这一更高职位的任命时,他坚决辞让,表示自己更乐于外出任职,于是他改任为辅国将军、
会稽郡内史等职务。太和二年(367年),他更是迁任为平北将军,
都督徐兖青幽及
扬州市之
晋陵县诸军事,并担任徐兖二州刺史,假节镇守京口。
晚年的郗愔因年老而求退,太元六年(381年),朝廷再次任命他为
司空这一高官职位,但他依然坚决辞让不受。同年,会稽地区发生了檀玄之的叛乱事件,郗愔虽已年迈却仍心系国家安宁,他迅速派遣镇军
参军谢蔼之前往平定叛乱,成功维护了当地的稳定。太元九年(384年),郗愔因病逝世。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和品德,追赠他为侍中、司空等职位,并赐予他“文穆”的谥号。
唐
张怀瓘《
书断》卷中论郗愔书:“其法遵于卫氏,尤长于章草,纤浓得中,意态无穷。筋骨亦胜。”唐窦臮《
述书赋》卷上:郗愔“章健草逸,发体廉先胤。若冰释泉涌,云奔龙腾。”
愔字
方回。少不交竞,弱冠,除散骑侍郎,不拜。性至孝,居父母忧,将灭性。服阕,袭爵南昌公,征拜中书侍郎。骠骑
何充辅政,征北将军褚裒镇京口,皆以愔为长史。再迁
黄门侍郎。时吴郡守阕,欲以愔为
知府。愔自以资望少,不宜超莅大郡,朝议嘉之。转为临海太守。会弟昙卒,益无处世意,在郡优游,颇称简默,与姊夫
王羲之、高士
许询并有迈世之风,俱栖心绝谷,修黄老之术。后以疾去职,乃筑宅章安,有终焉之志。十许年间,人事顿绝。
司马昱辅政,与
尚书仆射江虨等荐愔,以为执德存正,识怀沈敏,而辞职遗荣,有不拔之操,成务须才,岂得遂其独善,宜见征引,以参政术。于是征为
光禄大夫,加
散骑常侍。既到,更除
太常,固让不拜。深抱冲退,乐补远郡,从之,出为辅国将军、
会稽郡内史。
大司马桓温以愔与徐兖有故义,乃迁愔
都督徐兖青幽
扬州市之
晋陵县诸军事、领徐兖二州刺史、假节。虽居藩镇,非其好也。
俄属
桓温北伐,愔请督所部出河上,用其子超计,以己非将帅才,不堪军旅,又固辞解职,劝温并领己所统。转冠军将军、会稽内史。
及帝践,就加镇军、都督浙江东五郡军事。久之,以年老乞骸骨,因居会稽。征拜
司空,诏书优美,敦奖殷勤,固辞不起。太元九年卒,时年七十二。追赠侍中、司空,谥曰文穆。三子。超、融、冲。超最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