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声
陆文声
陆文声,明代太仓市人,监生出身,曾任临西县知县。他因贪取火耗银而被陈启新赏识。陆文声曾要求加入复社,但被拒绝。后来,他向朝廷告发张溥等人,指控他们“倡导复社以乱天下”。
基本资料
姓名:陆文声
性别:男
出生年月:不详
国籍:中国
时代:明代
籍贯:太仓
民族:汉族
身份:官员
个人简介
相关资料
陆文声,明代太仓人。
靠捐钱由监生出身,任临西县知县,素无赖,贪取火耗银,为陈启新赏识。
曾要求加入复社被拒,因向朝廷告发张溥等结党,“倡导复社以乱天下”。
死于安逸,被当地人民所纪念,在一些史书有其资料记载。
复社简介
明末文社。崇祯二年(1629)成立于吴江区(今属江苏省),系由云间几社、浙西闻社、江北南社、江西则社、历亭席社、阳社、云簪社、吴门羽朋社、吴门匡社、武林读书社、山左朋大社、中州端社、莱阳邑社、浙东超社、浙西庄社、黄州质社与江南应社等十几个社团联合而成。主要领导人为张溥、张采,他们都是太仓市人,又曾同窗共读,“形影相依,声息相接,乐善规过,互推畏友”(张采《祭天如兄文》),时人称为“娄东二张”。
明代以八股文取士,读书士人为砥砺文章,求取功名,因而尊师交友,结社成风,而以江浙一带尤其。万历后期政治日趋腐败,到天启年间更出现了阉党擅权局面,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都有人甘当魏忠贤的死党。张溥等人痛感“世教衰,士子不通经术,但剽耳绘目,几幸戈获于有司,登明堂不能致君,长郡邑不知泽民”,所以联络四方人士,主张“兴复古学,将使异日者务为有用”,因名曰“复社”(陆世仪《复社纪略》)。复社的主要任务固然在于揣摩八股,切磋学问,砥砺品行,但又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以东林后继自任,主张“租,举废籍,撤中使,止内操”(吴伟业《复社纪事》),反映着“吴江大姓”等江南地主、商人的利益,又与这一带市民阶层的斗争相呼应,因而具有相当广泛的基础。它的成员主要是青年士子,先后共计有2255人之多,声势遍及海内。该社春秋集会时,衣冠盈路,一城出观,社会影响极大。主要集会有吴江尹山大会(1629),南京金陵大会(1630)和苏州虎丘大会(1633)。这几年间,许多复社成员相继登第,声动朝野,而许多文武将吏及朝中士大夫、学校中生员,都自称是张溥门下,“从之者几万余人”(杜登春《社事始末》)。为此招致执政大僚温体仁等的嫉恨,又有陆文声等上疏参劾二张“倡导复社以乱天下”。于是朝廷下严旨察治。幸有周延儒出任大学士,此案才未酿成大狱。不久张溥病死,这是复社活动的第一阶段。
陆姓起源
陆姓起源有四种:
一、传说颛顼的孙子吴回在尧时任祝融,他有个儿子名叫终,因为封在陆乡(今山东平原县一带),所以叫陆终。他的子孙有的以陆为姓,称陆氏。
二为战国时,宣王有个儿子名叫通,字季达,受封于平原县陆乡(今山东平原县陆乡),是陆终的故地,所以以陆为姓,称陆氏。
三为出自陆浑国。春秋时期的河南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国,是由一支名为陆浑之戎居于伊川县(今属河南省境)得名。这支陆浑戎,是允姓戎的别部,最早活动于今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三省交界的若水流域。西周初年迁到陕西秦岭以北。西周末年乘周代东迁之机,东迁到今陕西和河南交界的山、熊耳山一带。公元前638年,被秦晋两国强行迁到今河南以南的伊河流域,公元前525年被晋国所灭。亡国后的陆浑之遗民依照汉族的习惯,以国为姓,称陆氏
四为由他族改姓而得。据史料记载,南北朝北魏有代北(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鲜卑族复姓步陆孤氏,随拓跋宏迁都洛阳市,改为陆氏。这一支陆氏的源地在今河南洛阳一带。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基本资料
个人简介
复社简介
陆姓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