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关是一种国家设立的边境管理区域线。最典型的是
深圳市与深圳市宝安、
龙岗区的隔离网和检查站,以及
珠海市与中山坦洲之间的上冲检查站。
历史由来
深圳、珠海因为毗邻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在管理上历来不同于其他地方。自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粤港、粤澳边界管理线(俗称“一线”)均采用等同于国与国之间的边界管理模式。其中粤港一线,即
广东省与香港的边界线,东起深圳龙岗区南澳坝光,西至
宝安区东宝河口,全长285公里,其中陆地线27.5公里,沿岸线257.5公里,共设有6个过境耕作口、20个下海作业点、一个边境特别管理区(沙头角)。粤澳一线,即广东与澳门的边界线,东起珠海
香洲区唐家镇金鼎鱼牧海堤,西至崖门水域与
江门市交界处,全长120公里,其中陆地线长0.25公里,沿岸线长119.75公里,共有11个下海作业点、一个边境特别管理区(茂盛围)。
为了使经济特区的政策得到具体落实,198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批转《广东、福建两省和经济特区工作会议纪要》中明确:“海关对特区进口货物、物品,要给予特殊的
关税优惠。特区与非特区的分界线进行了严格的管理控制后,凡经批准进口供特区使用的
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除烟、酒按最低税率减半征税,少量物品照章征税外,其它均免征关税。特区运往内地的货物、物品,应按一般进口的规定征税”。根据这一精神,国务院开始酝酿设立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1982年6月,国务院92号文件正式批准设立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前,早在建国初期,国家就已将
宝安县划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管理地区,其边境线是原宝安县与周边地县接壤的行政分界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管理规定实施严格管理,进入边境地区的人员必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通行证。建立特区后,为了便于管理,1985年8月,国务院在109号文件中规定:“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正式启用后,即将原
东莞市边境管理线调整到经济特区管理线”。从此,所谓的“二线”,既是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又是国家批准的边境管理线,既依照1986年
广东省六届人大通过的《深圳经济特区与内地之间人员往来管理规定》,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管理规定,实施对“特区管理线、边境线”的双重管理。
深圳市、
珠海市二线为全国独有,它的管理由广东公安边防总队按照粤港、粤澳边界管理方式进行,所有进入人员须凭证通行。
深圳
由来
1979年,中央批准建立
深圳经济特区,4年后,在东起
深圳小梅沙海滩、西至
宝安区的南头安乐村,开始架设一条长达84.6公里、高2.8米的铁丝网,这道80多公里长的铁丝网将深圳分割成两部分:被它“网”住的327.5多平方公里就是深圳经济特区,外面则是1600多平方公里、却与特区无缘的宝安和
龙岗区。
“铁丝网”以及配套的巡逻公路,共同构成了沿用至今的深圳经济特区陆地管理线。沿线开设的同乐等9个检查站以及多个供当地农民出入的耕作口,由武警边防人员驻守,对进入特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检查。1985年起,许多前往
深圳市的内地人必经这一关,凭“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地区通行证”和
居民身份证号码通过,这就是当地人俗称的“二线关”。成因
与“二线关”相对应的就是深圳与
香港特别行政区交界的27.5公里长的“一线关”。在1997年之前港英当局统治香港时期,曾多次发生
逃港偷渡潮。因此,设立“二线关”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减轻一线的压力,确保香港的安全。
无论什么时候提起“二线关”,总是会吸引深圳人的关注。因为这一道见证深圳特区辉煌的近百公里铁丝网,直接关系到深圳的未来。“二线关”是
深圳经济特区设立两年后,198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在特区与非特区之间设立的
边防管理线,在深圳人眼里,它就像一道鸿沟,将特区内外人为割裂开。
名录
蛇口港、
深圳湾口岸、
福田口岸、
皇岗口岸、
罗湖口岸、
文锦渡口岸、
沙头角口岸、
盐田港、溪冲检查站、盐田检查站、沙湾联检站、布吉联检站、梅林联检站、白芒联检站、同乐联检站、南头联检站、新城联检站以及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一共18个,其中梅林联检站已于2013年拆除。
原深圳二线关于1983年12月正式启用,全长84.6公里,设9个检查站,163个执勤岗楼,另外还有相应配套的营房、训练区、生活区,9处检查站总占地面积约43万平方米。这9个检查站分别为
南头街道、同乐、白芒、梅林、
布吉街道、沙湾、盐田、溪冲、背仔角和24个工作口。据介绍,通过道路与用地整合,梅林关预计整合出用地6.8万平方米,南头关预计整合出用地6.5万平方米,布吉关预计整合出用地7.0万平方米,同乐关预计整合出用地5.4万平方米,仅四大关口可整合用地25.7万平方米。
沿革
●1983年12月
深圳市检查站成立,开始对出入特区的人员和车辆实施检查。
●1998年在深圳市“两会”期间,首次有代表和委员提出撤销“二线关”的议案提案。
●2000年6月国务院
有关部门组成调研组,对深圳“二线关”调研结果是:并不影响深圳的经济发展。
●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原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炮轰“二线关”:每年用于“二线关”的费用高达几千万元。
●2008年1月国务院调查组再次赴深调查“二线关”。据称结论为2017年
香港特别行政区“普选”之前“10年之内不撤销”二线关。
●2009年5月获批的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中,明确“涉及到特区范围、土地、金融等重要专项改革另行按程序报批”。
●2013年8月31日,深圳梅林关检查站
减速带已经拆除。
●2013年9月14日,深圳梅林关检查站关口
岗亭及大棚14日开拆,40天内拆完。包括梅林关在内的共13个关口改造提升工程仍在进行中。
●2015年6月4日,深圳南头检查站和布吉检查站已经在开拆,计划一个月内完成。后续16个二线关也将在近期一一开拆。自此,深圳二线关将会是名存实亡。
存废之争
早在1998年,“二线关”的命运就变得飘摇起来。当年,在
深圳市“两会”上,就有代表和委员提出撤销“二线关”的议案和提案,这也是最早关于“二线关”存废的争议。
之后,有关撤销“二线关”的呼声就连绵不绝,一浪高过一浪,以至于近几年深圳市“两会”和全国“两会”上,撤关问题都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其间,2003年,“二线关”存废的争论达到最高峰。在当年的全国“两会”上,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原深圳市委书记厉有为就炮轰“二线关”,表示
深圳市人民政府每年用于“二线关”的费用高达几千万元。
除此之外,
张育彪还认为,目前
深圳市交通拥堵的重要节点
南头街道、同乐、梅林、
布吉街道四个二线关,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特区内外接驳、设立检查站造成的。
“‘二线关’的存在给深圳带来很大不便,如果能撤销,对深圳意义非同一般。”杨立勋说。
有时候,“二线关”的存在对深圳人来言,不仅是一些物理上的阻隔,还是心理的隔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朱荣远早在多年前讨论二线关撤不撤时就曾阐述过二线关对于人们心理的作用,在人们的心里,关内、关外表现的是两种不同的价值标准,“关内”、“关外”也成了对人们身份的一种特殊的识别方式。而城市的一体化也成为突破这道心理关口的重要途径,也可能是唯一的途径。
目前国务院已经批准
深圳市的版图扩至全市,而消除二线关已经迫在眉睫。关内外一体化即将开始进行。2010年七月开始,
宝安区、
龙岗区(含
光明区和
坪山区)就会融入深圳特区中。二线关面临被拆除的命运。
取消
2015年6月9日,深圳市交委将牵头组织工程队伍拆除
布吉街道、
南头街道、同乐等关口的检查通道设施。后续16个关口的改造工程将在近期全面开展。
2015年6月9日晚9时,南头关进关方向准时开始拆除。据交委规划设计处副处长李云源介绍,因涉及到管线迁移等问题,今晚将暂先清除
深圳经济特区南头检查站路面设施,包括车检通道、
安全岛、
岗亭在内,后续将逐步清除联检站,恢复为道路设施。
负责同乐跟布吉的是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同乐现场负责人说,因为是混凝土框架,又要维持交通,只能一截一截拆,整个改造估计要十天时间,比较难的是要将里面的管道通讯还有监控设施先拆除,不然可能会切断旁边海关大楼的供电。
2015年10月,完成第一阶段的车检查通道、联检大楼等的拆除与路面恢复工作。
2015年12月29日,开始第二阶段综合交通改善与景观提升工程施工。
2016年7月底,完成白芒、新城、新区、福龙等10个小关口的改造工程施工。
2016年9月30日,最后一座二线关同乐关改造工程动工。
2018年1月15日,国务院同意撤销
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珠海
1980年,珠海经济特区作为中国
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正式诞生,为使特区
关税、边防等各项政策得到落实,一条蜿蜒45公里、俗称“二线”的特区管理线成了守护特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绿色屏障”。
珠海二线成立于1994年1月,北起
香洲区唐家镇金鼎渔牧海堤,南至香洲区
南屏镇鹤洲北检查站,全长45公里,设上冲、下栅、那洲、鹤洲北、嘉园5个检查站。它既是珠海经济特区管理线,又是国家批准的边境管理线。上冲、下栅两个检查站始建于1951年,是内地从广珠公路西线、东线进出
珠海市的主要口子,担负着进出珠海的车辆、人员的证件查验工作。前后历经解放军管理(1949年至1952年)、公安部队管理(1952年至1958年)、解放军和公安部队双重管理(1958年至1966年)、解放军管理(1966年至1973年)、公安机关管理(1973年至1983年),1983年三警合并(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内卫部队、消防、边防)后由武警珠海市支队管理。1987年三警分家后,由珠海市边防分局(现珠海边防支队)管理。2007年2月15日,珠海边防支队除管理范围内的上冲、下栅检查站,还接收了原属于珠海公安二线分局勤务的“一线三点”,并成立南屏边防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