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殿
壶公山中现存的纪念性建筑之一
凌云殿,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壶公山南面的山腰上,面积3468平方米,是壶公山中现存的纪念性建筑之一,也是莆田的道教圣地。
凌云殿在唐朝时由妙应禅师创建,初名“灵云岩精舍”。明嘉靖年间,兵部侍郎郑岳舍守墓茅舍募资重建,并于嘉靖六年(1527)上表朝廷,赐匾“凌云灵霄殿”,简称为凌云殿。1912年6月,黄濂以“凌云刮斗”为信号,在壶凌云殿揭竿起义,但最终起义失败,导致凌云殿镇殿之宝“花斗”失踪。20世纪九十年代,凌云殿祠堂中还供奉着郑曼青的画像和一些名人的题字石刻。
凌云殿主殿为重檐歇山造,一排共五座殿宇,殿后为兜率天宫,再后为大雄宝殿殿前开三门,亭外为大石埕,西边为戏台,东边为山门,整个建筑群依山而造。
历史沿革
凌云殿是莆田市境内主祀玉皇大帝最主要的宫殿,唐朝时由妙应禅师创建,初名为“灵云岩精舍”。明嘉靖年间,郑岳升任江西省按察使时不畏权势,揭发宁王阴谋造反劣迹,遭诬陷入狱。宁王武装叛乱失败后,郑岳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再度巡抚江西。由于他处理宁王叛乱平定后的善后事宜有功,并向皇帝“四上疏,皆切时政”。朱厚熜提拔他为兵部侍郎,并把外国进贡的花觚(俗称花斗)赐予他。他就把御赐的“凌云灵霄殿”匾额和花觚一并送到凌云殿,御赐花觚便成为凌云殿镇殿之宝。乡人为了纪念郑岳的功绩,在凌云殿右侧修建了郑岳祠堂。
1912年6月,黄濂以“凌云刮斗”为信号,把界外三十六乡贫苦民众汇集在壶公山凌云殿揭竿起义,吹响了打倒北洋军阀的号角。黄濂起义失败后,凌云殿也遭受劫难,镇殿之宝御赐“花斗”也失踪了。20世纪九十年代,聂氏宗祠中还供奉着郑曼青的画像和一些名人的题字石刻。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凌云殿位于莆田市境内壶公山南面山腰。
气候温度
莆田市地处北回归线北侧边缘,东濒海洋,属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平均年太阳辐射量达110.41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市时数平均为1995.9小时, 年均日照率为45%。日照时间从山区至沿海逐步增多。气温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山区逐渐降低。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6℃至21℃之间。无霜期年平均达316天至350天之间。
布局与看点
凌云殿面积3468平方米,主殿为重檐歇山造,一排共五座殿宇,前檐下一对盘龙石柱,殿后为兜率天宫,两旁钟鼓楼,再后为大雄宝殿殿前开三门,拜亭、亭外为大石埕,西边为戏台,东边为山门,整个建筑群依山而造。
凌云殿老山门东侧是新盖客楼、膳房,款式新颖,椽瓦飞檐,客楼侧角有棵千年古樟,躯干硕大虬曲,需五人才能合抱得拢,树高数十米,主干一侧寄生着黛绿青苔。据说夜晚坐在古樟树下的围栏平台上眺望,可望见北斗七星就在金炉峰那座红亭的正上方闪烁。
文化活动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夜是民俗玉皇大帝诞辰日,当地部分市民都会前往凌云殿祈福朝拜。此外,每年农历五月十五也为凌云殿的民俗活动。2014年6月5日,莆田市民宗局在凌云殿举行全市宗教界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和“教风年”活动启动仪式,传达了省民宗厅关于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主题的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活动和开展以“教风”为主题和谐寺观创建活动等相关文件精神。
相关传说
传说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侵犯莆田市时,有一伙倭寇探知凌云殿镇殿花觚后,秘密潜入壶公山,企图盗宝。壶公山周边的民众闻讯后,自发组织起来,鸣锣为号,高喊“凌云刮斗了”,汇聚壶公山,高举抗倭大旗,全歼企图盗宝的倭寇。这就是莆田市历史上有名的“凌云刮斗”事件。
相关事件
2024年9月22日,网传凌云殿起火,网传视频显示,凌云殿在燃烧过程中,建筑被烧塌,只剩下主要的框架。另一视频显示,火被熄灭后,建筑被烧的只剩下几根柱子和建筑内的雕像。凌云殿所在的蒲坂村村干部表示,凌云殿大约于中午11时起火,村民协助消防部门及时灭火,当时还下着雨,火势很大,许多木质建筑结构被烧坏,还不清楚起火原因。9月22日下午,新度镇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凌云殿火灾已经被扑灭,起火原因仍在调查。
参考资料
莆阳寺庙“四宝”(下).莆田侨乡时报.2024-09-22
壶公山森林公园.莆田市人民政府.2024-09-22
壶公山游记.莆田侨乡时报.2024-09-22
气候特征.莆田市人民政府.2024-09-22
莆田市民宗局2013年工作总结.莆田市人民政府.2024-09-2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气候温度
布局与看点
文化活动
相关传说
相关事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