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熙
中国近现代书法家、画家、教育家
曾熙(1861~1930),字季子,又字嗣元,更字子缉,号俟园,晚年号农,衡永郴桂道衡州府(今湖南省衡阳市)人,中国近现代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海派书画领军人物,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曾任兵部主事,兼任提学使、弼德院顾问,先后在石鼓区书院、汉寿龙池书院主讲,任湖南教育会长。
曾熙工诗文,擅书画,对于篆、隶、汉隶、真、行等书体皆精,绘画倡导书画同源。其书法自称南宗,与李瑞清的北宗并称“北李南曾”。曾熙自1915年起在上海鬻字。其书得力于《夏承碑》《张黑女墓志》等,以汉隶圆笔为本,兼取南帖北碑,融合方圆,遂成就宽博纵逸的风格,晚期作品更是方圆兼备,寓刚于柔,用笔藏转,被称为“农髯体”。曾熙与李瑞清、吴昌硕沈曾植合称“民初四家”。张大千、康和声、萧迁等人皆出自其门下。其书法造诣深厚,深得陈三立、胡光炜等书法名家的高度评价,著有《左氏问难》《春秋大事表》《历代帝王年表》《和陶诗》《书画谈艺录》《诗集》《文集》等,绘画作品有《松树图》等。1930年,曾熙于上海去世。
曾熙故居为衡阳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人物简介
曾熙(1861.11.19~1930.7.4)初字嗣元,更字子缉、季子,号俟园,晚号农髯,山海楼主人。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石市乡石狮村)人。
出生于衡阳县石市乡石狮村,逝世于上海市,归葬于衡阳市衡阳县石市乡岘塘村。中国杰出的书法家、画家、教育家,海派书画领军人物。
曾熙出生贫寒,两岁丧父,靠母亲为人缝补浆洗,艰难度日,外舅时常接济,并启蒙识字。自幼聪慧,刻苦勤奋,故里至今流传“囊萤照读”的故事。
八岁能吟诗赋对,为人代写春联,在邻里周边有“神童”之誉。二十岁中秀才,三十一岁中举,四十三岁殿试中进士,官至兵部主事,兼任提学使,弼德院顾问。
中日甲午战争,曾“投笔从戎”,抗击日寇。《马关条约》签订前夕,积极参与康有为发起的“公车上书”,遭到清政府的排斥,于是,转为“教育救国”,先后两次应湖南省当局聘请回湘主讲衡阳石鼓书院、汉寿龙池书院,并担任湖南教育学会会长、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监督,被誉为“南学津梁”。
晚年绝意仕途,孙中山偕同曾熙的好友谭延闿二两度登门拜访,请他出来共襄国是,均力辞不出。
辛亥革命后在湖南家乡闲居,后受李瑞清之邀赴沪鬻字画,授门徒为生。
书法造诣极深,康有为将他的八分书与何绍基并提,沈曾植陈三立、谭延、胡小石马宗霍等书法名家均有很高评价。晚年兼学绘画,倡“书画同源”之说。
书画界名声显赫,与李瑞清并称“南曾北李”,与吴昌硕、李瑞清、黄宾虹并称“海上四妖”,与李瑞清、沈曾植、吴昌硕并称“民初四家”。张大千、谢彬康和声、萧迁、马宗霍皆出其门下。
1929年全国第一届美展和第四、第五届中日绘画联合展,均有精品展出。30年代,他的一幅墨梅被推选参加柏林中国名人画展,刘海粟将其编入《中国名画辑》。
著有《左氏问难》十卷、《春秋大事表》二卷、《历代帝王年表》二卷、《和陶诗》二卷及《书画谈艺录》、《诗集》、《文集》各若干卷。
2006年,湖南省开展“遴选20世纪湖南十大文化名人”活动,与齐白石沈从文田汉、丁玲、章士钊徐特立周立波贺绿汀翦伯赞(位居第三)获选。
人物生平
1861年农历11月19日出生于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石市乡。
清光绪十六年(1890)中举人,湖南巡抚推荐他到兵部供职。
1894年入刘坤一幕,赴山海关区防御日本侵略。战败后卸职到京。
光绪二十八年(1902)殿试中进士,升任兵部主事,旋又兼任提学使、弼德院顾问。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返湘,先后主讲石鼓区书院、汉寿龙池书院,创办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今衡阳师范学院),兼任衡清师范学堂(今衡南县第一中学)监督。
1909年(宣统元年)任湖南咨议局议员、湖南省副议长,并任湖南教育学会会长,参与君主立宪活动,50岁开始学画和书法。
辛亥革命后,在家乡衡阳闲居,后受李瑞清之邀赴沪挂牌鬻书以为生计,书宗《张黑女墓志》,自称“南宗”,指李为“北宗”,世遂以“南曾北李”并称之。
1915年秋,到上海市探望老友李瑞清,为其挽留,从此定居上海鬻画。曾熙能诗、工书、善画,与李瑞清并称“南曾北李”,名噪一时。著述有《左氏问难》、《春秋大事表》、《历代帝王年表》、《和陶诗》、及书画录多卷。晚年喜作泼墨山水、墨梅,倡“书画同源”之说,与黄宾虹吴昌硕、李瑞清齐名。
1919年,张大千从日本回到上海,拜曾熙为师,为张大千一生中得益最多的恩师。据张母生张时梦意给张取名爰,号季爰,潜心教授。中途张因未婚妻病逝,万念俱灰,到宁波市皈依佛门。曾熙细心开导,带到黄山看枕石云烟。后经曾熙介绍,又拜李瑞清为师。
20世纪30年代,曾熙一幅墨画被推选参加柏林中国名人画展,并收入刘海粟所编《中国名画集》中。
1930年农历7月4日,病逝上海市,享年七十岁。张大千扶柩至恩师家乡,在墓旁筑庐,守孝一个月,尽孝子礼而去。
1931年,归葬衡阳市衡阳县岘塘村。
精神风骨
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投笔从戎。“马关条约”签订前夕,他参与康有为等发起的“公车上书”,慷慨陈辞,要求清政府拒和、迁都、变法。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偕同曾熙的好友谭延闿两度登门拜访,请他出来共商国是,他认为富国强兵,首先要培养人才,要求回湖南省办教育,先后任湖南教育会会长和省副议长等职。先后主讲石鼓区书院、汉寿龙池书院。二十九年,中进士、补兵部主事提学使及弼德院顾问。
1900年主讲石鼓书院和汉寿龙池书院,授春秋公羊姓学说。后任湖南南路优级师范学堂监督、湖南教育学会会长,誉为"南学津梁"。
1916年受李梅庵之邀,定居上海市,与书画大师吴昌硕、李梅庵、黄宾虹并称“海上四妖”,名动上海。曾熙生甫逾岁父卒,母亲刘太夫人守节鞠育成人。曾事母极孝。母以天年终,他将旧庐名为慈德堂。
除民国14-16 年曾任衡阳船山文科大学校长外,一直在上海,直至去世。其书法造诣极深,沈曾植评曰:“俟园于书沟通南北,融会方圆,皆能冥悟其所以分合之故......若人以洞达二字评中朗书,若俟园之神明变化,斯可语于洞达矣”。
1930年病逝上海,归葬家乡界牌岘塘冲。
人物成就
曾熙为中国近代著名书画家。其书法造诣很深,篆、隶、汉隶、真、行,各体皆精。晚期作品更是方圆兼备,寓刚于柔,用笔藏转,婉畅多姿,被学者尊为“农髯体”。晚年兼学绘画,倡书画同源之说,常取草篆行的笔意作画。与明末清初僧石涛髡残、八大山人同一格调。晚年所作泼墨山水和墨梅,尤妙绝一时。
曾熙专攻诗经、戴氏礼、公羊姓左氏春秋。主讲石鼓书院,继名儒王闿运之后亲授 春秋公羊学说,阐释春秋大义,蔚为盛事。王闿运(1833-1916年),号湘绮,原籍湘潭市,生于长沙市。王闿运之学兼包九流而归于经学,宗"春秋公羊"之说,被誉为“一代经师”;诗文亦称天下第一,门生弟子遍布天下。其著作非常丰富,有《春秋公羊何氏笺》、《古今文尚书笺》、《湘军志》、《湘绮楼日记》、《湘绮楼诗文集》等数十种。
《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姬奭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诗经。召南·甘棠》曰:“蔽芾甘棠,勿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曾熙教授学说重学以致用,疗国伤民疾。
曾熙为诗文大家,文风古姿朴茂,直追汉魏。著述颇丰。惜经年战乱,荡然无存,只留书名7种数十卷。
时人认为曾熙书法有汉晋风骨,誉为"今之蔡中郎"。其汉隶、真书、行书片纸只字,人争宝之。其八分直追中郎,几欲过之。曾熙能诗工书善画,意境浑成,骨气奇高,晚年喜作泼墨山水和墨梅,尤妙绝一时。
曾熙虽主要研习北碑,但也不自门户,沈曾植称其“沟通南北、融会方圆”,即是指他在风格上持灵活汲收态度。但作书严谨,一丝不苟,似有书之功而乏其气。在民初时期,为人作大页小篁、墓铭屏条皆工丽可喜,故广为受人欢迎。
曾熙在艺术追求上较近于康有为,他又以魏碑和六朝墓志为书法正宗,沈曾植本来在风格意识上也相去不远,但沈氏开拓性强、视点也高,故尔位置也截然超越于他之上。曾熙可说是守成者,而且准确地说,是仅以清代碑学传统为尚的守成者。
1919年曾熙收张大千为门生,张后来说一生受益最深的恩师,只有农髯先生。1930年曾熙病逝上海市,张大千扶柩至恩师家乡,在墓旁筑庐,守孝一个月,尽孝子礼而去。
人物故居
曾熙故居慈德堂,为衡阳市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坐落在衡阳市衡阳县石市乡石狮村石狮口,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系土木青砖结构,五进两横,共计49间房子。每进大门两侧各有一个长方体组合石柱。正厅前有御赐建筑牌坊,长1.5米,高1.2米,牌坊正中刻有钦赐“圣旨”匾牌,左右分别有“孝慈”、“贞惠”牌匾,牌坊左右下方分别有石碑家书。
历130年风刀霜剑,尚余两进,余皆塌。
堂前原有长方形草坪、围墙,围墙外有一口约6亩水面的荷塘,塘外侧有一条小河。堂后一排青山,古木参天,分外秀丽。来慈德堂交通便利,有乡村公路通至。
后人咏赞
七律·咏曾熙四首
蒸阳山水孕奇才,农髯先生气象开。(1)
科举三番荣进士,仕途几遣厌金。(2)
攻书泼画名江浦,授道传经誉杏台。(3)
犹颂仁风融剑骨,香魂不远偎慈槐。(4)
诗经戴礼左公羊,大士名随闿运彰。(5)
沥血湖湘扬本义,专心世事泽甘棠。(6)
文辞雅而渊穆,歌赋平实且朴庄。
可惜冯梦龙逢乱世,洋洋巨著殉国殇。(7)
真行篆隶不无精,敢说当时几人同。
源导周秦融古帖,本宗汉晋自峥嵘。
行云流水情清逸,落絮飞花气朗雄。
老练八分尤以贵,直追大蔡中郎公。(8)
工书善画一文仙,山水物人百卉妍。
意境天然随雾淡,流风璀濡烟寒。
笔精入画输云巧,墨妙临梅酝蕊。(9)
倘使普陀爰得度,世人应不识大千。(10)
人物作品
著有《左氏问难》、《春秋大事表》、《历代帝王年表》、《和陶诗》及书画录多卷。
光绪十五年(1889年),曾熙所作的浅彩瓷人物帽筒为六棱形,高28厘米,釉面为光绪典型的橘皮釉,开窗硕大,为光绪早期胎体。三面绘通景人物,三面为书法。帽筒绘采芝寿世图,画面上一高士、一小童从山上采药归来,高士神态祥和,彰显隐士之风,小童天真烂漫,脸上挂着无忧无虑的笑意。帽筒的构图非常独到,三面通景绘成了一幅连续的画面,特别是对三个开窗的处理尤显精妙。帽筒的开窗本是为了增加本身的透气性能而留。帽筒上,左上部的开窗位于低垂的松枝之下,茂密的松枝至开窗处戛然而止,过渡极为自然。正中的开窗则位于横斜的树干与仙风道骨的人物之间,右上部的开窗位于山崖之上,这两个开窗不仅增加了整幅画面的透视感,而且留给人无限的遐想。通景画面的左边一面题款为:采芝寿世图。
参考资料
曾熙.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18
曾熙书札.豆瓣.2024-03-18
《曾熙年谱》即将出版.湖南日报报业集团.2013-06-08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精神风骨
人物成就
人物故居
后人咏赞
人物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