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立(1858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1886年,中
进士,任散馆
编修、
吏部主事。其名取“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之意,并一生践行之。
1882年,陈三立参加
乡试,因厌恶“八股”,以散文形式答题,得主考
陈宝琛识其才,破例录为
举人。1898年
戊戌变法失败,其父因曾与
谭嗣同、
梁启超、
唐才常等人在
湖南省共同推行维新变法,被朝廷以“滥保匪人”等罪名罢官,陈三立被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1903年办家学一所,还废除“
八股文”和跪拜礼节,禁止死背课文及体罚学生,创新式学校的先例。1926年底,陈三立由
杭州市到
上海市寄寓三年。1932年“一·二八”日军侵占上海闸北,陈三立日夕不宁,于邮局订阅航空沪报,每日阅读。1937年,
北平市,
天津市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三立,百般游说,皆不应许。侦探日伺其门,陈三立拿
扫帚将其逐出。从此五日不食,忧愤而死。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17卷出版。陈三立与
谭嗣同、
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为了纪念陈三立,1945年
江西省政府1713次省务会议决定:将设在
修水县境内的赣西北临时中学改为省立散原中学,1948年陈三立迁葬杭州牌坊山。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陈三立1858年10月23日出生,光绪八年(1882),陈三立参加
乡试,因厌恶“八股”,以散文形式答题,幸得主考
陈宝琛识其才,破例录为
举人。
光绪八年(1882),陈三立与
王闿运会面;光绪十二年(1886),陈三立
会试返湘,自此与王运过从甚密,数次参加王闿运主持的碧湖诗社雅集,此时陈三立摹拟汉魏六朝诗体,俨然为湖湘派诗人。
光绪十五年(1889)参加
殿试,进士及第,授
吏部主事,不久辞去,回到父亲湖北布政使任所,曾应
张之洞邀请,为
两湖书院校阅试卷。光绪十七年(1891)后,陈三立在武昌两湖书院担任都讲,与张之洞幕府中
梁鼎芬、余肇康、范钟、
范当世、
黄遵宪等交往,逐步摆脱汉魏六朝派的束缚,转向宋调。
遭遇革职
1894年后,陈三立闻听《
马关条约》之订立,出离愤怒,致电张之洞:“吁请诛合肥以谢天下。”因《马关条约》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割让与
日本,遭到台湾民众的反抗,陈三立与两湖书院经史讲席
易顺鼎多方奔走,替台湾守军筹饷求兵,希图支援台湾抗日。光绪二十一年(1895)黄遵宪评三立诗,即有“真山谷诗,神骨气味,无一不佳”。
光绪二十四年(1898)
戊戌变法失败,其父因曾与
谭嗣同、
梁启超、
唐才常等人在
湖南省共同推行维新变法,被朝廷以“滥保匪人”等罪名罢官,两年后病亡(一说
慈禧赐死);陈三立也因与谭嗣同、
徐仁铸、陶菊存、
丁惠康、
吴保初交好而被以“招引奸邪”之罪革职。于是陈三立与父亲回到南昌西山,筑屋三楹,名之“青庐”,并自撰联云:“天恩与松菊,人境拟蓬瀛。”又因西山名散原山,故以散原为号。
远离政治
1900年,义和团事起,
八国联军入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西逃
陕西省,
陈宝箴在焦虑抑郁中去世。此后,陈三立移居南京,并经常来往于武昌、
南昌市、
庐山、
上海市等地,虽然其间他曾一度与其家乡
江西省修建铁路事情,但始终远离政治。
1903年办家学一所,又赞助柳诒徵创办思益小学堂。让出住宅作课堂,延聘外国教师,开设英语及数、理、化新课目,还废除“
八股文”和跪拜礼节,禁止死背课文及体罚学生,创新式学校的先例。
光绪三十年(1904),清廷大赦
戊戌在案人员,除康、梁和
孙中山,其余均予赦免,曾经革职的亦全部恢复原职。但陈三立冷眼旁观,不接受邀请,即使北上,宁可绕道,也不入帝京。次年,
湖广总督托忒克·端方请陈三立任湖南
矿务局会办,亦拒赴任。后清廷仿行宪政,筹设资政院,列陈三立、
汪康年等为二等咨议官,陈三立亦不以清廷立宪为然,推卸不就。
1905年初,陈三立曾与
李有棻创办江西铁路公司,并拟倡修
南浔铁路。1906年,
湖南省工商界追念
陈宝箴父子推行新政,振兴实业,奏请为陈宝箴塑立铜像,为陈三立授官职,被其断然拒绝。民国二年(1913)春,教育部致函陈三立,商请编撰国歌,并附送世界各国国歌译意及原文各一册,以资参考,而陈三立亦不与复。
1926年底,陈三立由杭州到上海寄寓三载。1929年11月,由次子隆恪夫妇陪同,乘轮溯江而上登上庐山,1930年,他倡议重修《庐山志》,委托
吴宗慈专主其事。为了使这部志书更臻完善,他特约著名学者李四光、胡先引等撰写有关条目。编修过程中,还一一指示原则,主张志例应尊重科学,志文因时代不同,允许文体有别,做到“旧从其旧,新从其新”。
人物去世
1932年“一·二八”日军侵占上海闸北,陈三立居岭,日夕不宁,于邮局订阅航空沪报,每日阅读。同年,国民党政府邀他参加“国难会议”,他不去。1933年其好友
郑孝胥投靠
日本,辅佐溥仪建立伪满政权,三立痛骂郑“背叛中华,自图功利”。在再版《散原精舍诗》时,忿然删去郑序,与之断交。1934年,三立离开
庐山寓居
北平市,目睹西山八大处遭
八国联军破坏,连叹“国耻”。1937年,北平,
天津市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三立,百般游说,皆不应许。侦探日伺其门,陈三立拿扫帚将其逐出。从此五日不食,忧愤而死,享年79岁。为纪念陈三立,1945年
江西省政府1713次省务会议决定:将设在
修水县境内的赣西北临时中学改为省立散原中学,1948年陈三立遗址迁葬杭州牌坊山。
人物关系
个人作品
著述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17卷出版。
诗作
详细诗作请见
书籍
主要成就
陈三立不但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
中国近代史上诸多重要事件的参与者。
陈三立才识通敏,辅佐父亲
陈宝箴改革,与当时湖北
巡抚谭继洵之子
谭嗣同、
江苏巡抚丁日昌之子惠康、
广东水师提督
吴长庆之子保初合称“清末四公子”。
陈三立与
郑孝胥、
沈曾植鼎足而三,同是近代诗歌著名流派“
同光体”中的领军与代表人物,在中国近代诗歌史上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陈三立一直致力于诗作,为近代诗文名家,同光体赣派代表人物,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
陈三立赞助后来成为南京图书馆馆长的
柳诒徴创办思益小学堂,开设英语及数、理、化新课目,废除“
八股文”和跪拜礼节,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新式学校之先例。
轶事典故
泰戈尔来访
民国十三年(1924)4月,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来华,因慕陈三立之名,请徐志摩陪同至西湖相访,泰戈尔以印度诗坛代表的身份赠陈三立自己的诗集一部,并希望陈三立也同样以中国诗坛代表的身份回赠他一部诗集。陈三立接受书赠后,表示谢意,谦逊地说:“您是世界闻名的大诗人,足以代表贵国诗坛。而我呢,不敢以中国诗人代表自居。”此事足见陈三立在泰戈尔心目中的地位。实际上,陈三立虽有诗名,但其志并不在诗,正如
欧阳渐大师所言:“改革发源于湘,散原实主之。散原发奋不食死,倭虏实致之。得志则改革致太平,不得志则抑郁发愤而一寄于诗,乃至于丧命。彻终彻始,纯洁之质,古之性情肝胆中人。发于政不得以政治称,寓于诗而亦不得以诗人盖也。”
松林趣事
民国十八年(1929年)11月由次子
陈隆恪夫妇陪同,乘轮溯江而上,终于登上
庐山,卜居于牯岭新宅“松门别墅”一说“松林别墅”,赋诗倾诉:“乡梦醒鸣鞭,始觉身如鸟”,打算“息影松林径,洗梦涧瀑流”。年近八十的他,遍览山南山北的风景名胜,写下了许多寄情咏物的诗篇,名为《匡庐山居诗》,石印成册,以赠亲友。山居期间,
蒋介石曾到牯岭避暑,很想见见他,特派专人登门联系。他不愿与当政者交往,对来人说:“我已经是一个不闻世事的世外之人,即使我们会晤了,也没有什么可谈的,我看还是不必来见吧。”
帚逐日军
1937年7月,
七七事变爆发,
日本侵略军进城。陈三立再三表示:“我决不逃难!”闻有人议论中国必败,他怒斥:“呸!中国人岂狗耶?岂贴耳俯首,任人宰割?”不久,
北平市、
天津市相继沦陷。日军欲招纳陈三立,百般游说,皆不应许。侦探日伺其门,陈三立大怒,呼佣人拿
扫帚将其逐出。从此绝食五日,忧愤而死。
后世纪念
中学更名
1945年
江西省政府1713次省务会议决定:为纪念爱国诗人、“
同光体”诗派领袖、著名乡贤陈散原(陈三立)先生将设在
修水县境内的赣西北临时中学更校名为省立散原中学(即
修水县第一中学)。
故居
江西政府于2017年启动义宁陈门五杰故里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总体规划面积约209公顷,其中核心景区约64公顷,核心景区以
陈宝箴、陈三立故居为中心,新建义宁陈氏文化纪念园、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路、游步道等,于2020年10月完成核心区建设并投入正式运营。
墓址
陈三立、
俞明诗夫妇及长子
陈师曾合葬墓位于杭州西湖风景区九溪牌坊山。1986年重建,是
杭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据介绍,杭州九溪牌坊山的陈三立墓园初建时约半亩左右,“文化大革命”中被毁。
图书
陈三立不但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中国近代史上诸多重要事件的参与者。《陈三立年谱长编》通过当时的诗文、日记、书信、回忆、奏折、档案、报刊等大量文献,对陈三立的一生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现,该书重点厘清了1904-1912年间谱主与南浔铁路修筑之关系,呈现了谱主1895-1898年间在湖南维新活动中的表现和作用,展示了谱主民国之后诗坛领袖的身份存在,并新辑得谱主集外作品190多篇,本谱将能够确认时间的,均予发表。该书的撰成,对观察和理解传统文学形式以及传统士人在当时社会转型中的精神困顿和挣扎,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物影响
陈三立是近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诗人,“
同光体”诗派三杰 (陈三立、
沈曾植、
郑孝胥)之一,近代诗坛之执牛耳者。 其诗对
庚子国变、袁氏称帝等历史事件多有记录,揭露了清政府丧权辱国、军阀混战对民生造成的破坏,反映了诗人在历史剧变中的沉痛心情,在近代影响深远。陈三立与
谭延闿、
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
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
人物评价
梁启超谓其诗:“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
同光体的理论家陈衍亦认为“五十年来,惟吾友陈散原称雄海内”。
陈三立是一位积极探索救国之方的爱国者,秉具独立直行操守的志士。一生与光绪年间以来的中国政治风云紧密相关。是晚清以来影响最大的同光体代表人物、赣派(近代江西诗派)首领、
文言文大师,旧文学界中奉为一代宗师。有的人甚至评为
元好问之后八百年来第一人。他为继承创新而避俗避热避速,千锤百炼,清奇俊伟,其中不少文从字顺之作,耐人讽诵。(豆瓣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