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典
清朝晚期湘军将领
刘典(1820-1879年),名大典,行六,册名典,字伯敬,号克庵,又作克,谥果敏。宁乡市人,清朝晚期著名湘军将领,参与了多个重大历史事件,包括平定太平天国、陕甘回变以及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刘典的事迹被记载在《清史稿·卷四百五十四·列传二百四十一》中,后有《刘果敏公全集》,清光绪十五年(1889)刻本,含《奏稿》八卷,《批牍》六卷,《书札》一卷,《文集》一卷,《从戎识实》一卷。刘典的弟弟是刘倬云
刘典在咸丰年间担任县学生员,后来加入湘军左宗棠的军队,在江西省等地与太平军作战,成功击败了太平军李秀成部队,包括在浮梁县乐平市的战斗。他逐渐晋升为知州,并在同治元年(1862年)攻克遂安县,被任命为知府。他还参与了战斗于花园港,并被提升为浙江省按察使。他继续支援衢州市,并在第二年攻克兰溪市,进军皖南,占领溪县和黟县。然而,在第三年,他在与太平军汪海洋部队的战斗中失败。第四年,他攻克了龙岩市南靖县,并与左宗棠在嘉应州会师,歼灭了太平军的残余部队。第五年,他被任命为甘肃省布政使。第七年,他被任命为陕西巡抚,驻扎在三原县,并负责调度各军队。他随左宗棠参与了对陕甘回民军的攻击。第八年,他回到家乡。光绪元年(1875年),他再次被命令协助西征军务。次年,他前往兰州市,组织军队并制定平定新疆的战略计划。第四年,他在军中去世。
人物生平
2.战功与地方治理:此后,刘典屡建战功,同治元年(1862年)任知府,后改浙江省按察使。同治二年浙东地区大体平定,他奉左宗棠将令进兵平定皖南,获阿尔刚阿巴图鲁称号,同年秋天父亲去世,他回乡丁忧。同治三年奉命出山,新招募八千士兵帮办苏皖边区政府军务,后改为帮办福建省军务。他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战事平息后,他于同年请求还乡获准,同治四年倡办云山书院。
同治五年,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刘典奉命再次出山率部追随左氏入陕,驻守潼关县,任甘肃省按察使。随即又被爱新觉罗·载淳封为三品卿、帮办陕甘军事。同治七年,刘典再升为陕西巡抚。任职期间,召集流亡,减免杂派,开浚河渠,兴修水利,政绩卓著;他还于同治八年与左宗棠定下“三路剿回策”。但由于锐意裁饷,他也引起了士兵的不满。同治九年,刘典请求回乡省视亲长获准。一说刘典是因与左宗棠之间督抚不合而愤然告归。
3.再度出征与晚年政绩:光绪元年(1875年),刘典在朝廷一再要求下第三次出山,协助左宗棠。光绪二年,他来到兰州市,在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参见清军收复新疆之战)的过程中负责后方军饷供应、民生恢复等工作,为平定阿古柏叛乱、防止分裂、保卫新疆,立下了不朽功勋。刘典辅助左宗棠收复、经营新疆3年,直到光绪五年(1879年)病逝于甘肃省军营。刘典去世后,清朝政府下令为他在江、浙、陕、甘四省建立专祠祭祀,赐谥为"果敏"。他的坟墓在家乡宁乡灰汤。
人物评价
《清史稿》:①二年,至兰州,宗棠以善后之。凡整军节饷,以及生聚教诲,有裨於民生久远者,咸殚心厥事。至关外平定,亦尝指陈方略,赞画功多。②典秉性清严,贵后自奉俭约。③从左宗棠立功西陲最名者,湘军中称二刘,豫军中称曜。之数人者,投袂攘难,不数月,廓清万里,虽张骞、班超,奚多让焉!
左宗棠:才可匡时,气能盖世。
被左宗棠赞为“才可匡时,气能盖世”的湘军名将
1866年(同治五年),左宗棠任陕甘总督,刘典率部追随左氏入陕,驻守潼关县,任甘肃省按察使。随即又被爱新觉罗·载淳封为三品卿、帮办陕甘军事。剿灭回军时,回军首领董福祥派出重兵集结于豫西。妄图凭险阻抗西征大军,两军夹谷姓对阵。面对险关强敌,刘典首先对左宗棠献计道:“函谷一带,历为险峻之地,强敌必然付出重大代价,而函谷南边有高原,自古以来,要攻取函谷高原为攻守要地。”左宗棠接受了他的建议。随后刘典积极行动起来,常于深夜单其出入山谷峻岭之间,同前线诸军将领在一起商议具体的作战方案。后来战争拉开帷幕,双方打得异常激烈,刘典不但亲自督阵,还身先士卒,冒着矢石弹雨,与敌人奋战,经过两个昼夜的血战,终于击败了回军,逼着董福祥率阵投降,这是入陕第一仗,打得十分漂亮,左宗棠称赞刘典为“才可匡时,气能盖世”。
个人作品
刘典的著作有《刘果敏公遗书》17卷存世。刘典还曾为云山书院题联:
为将十年,每思禁暴安良,愧无格致正诚本领;
读书万卷,须知明体达用,不外君臣弟友常经。
史籍记载
清史稿·卷四百五十四·列传二百四十一
(含:刘锦棠张曜刘典 弟云 金顺弟连顺邓增托云布果权刘宏发曹正兴穆图善杜嘎尔额尔庆额丰绅文麟明春富勒 铭额徐学功
刘典,字克盦,湖南宁乡人。少伏山,与罗泽南友善,以学相期许。斋匪乱,集众保乡邑,叙训导。参左宗棠戎幕,转战江西省。善察形势,尝轻骑敌营,夜率所部劫杀,数获奇捷。李秀成欲以长围困宗棠,断曾军粮运,典败浮梁县,又破之乐平市婺源县饷道始达祁门县。积勋至直隶州知州。宗棠抚浙,典以偏师讨、严。同治改元,破马金街,进克遂安,迁知府。击花园港,李世贤遁,超授浙江省按察使。世贤谋据金华市,分党扰龙游县、汤溪、兰溪市,众号数十万。典还军援衢,力据上游,悉夷东南北寇垒。明年,收兰溪,诸军亦下三城,浙东地区告宁。宗棠规杭州市,策江、皖边安,方可一意进取。乃令典将五千人,道严出皖南。当是时,新复郡县粮馈不属,典持印票空文,向民间贷粮,遇寇遮击,而屯溪区,而黟县,所向风靡。民望典军如时雨,以故壶浆塞涂。沈葆桢谓其截击寇众,功不在克省城下。江、皖既平,赐号阿尔刚阿巴图鲁。其秋,父忧归。
三年,诏起督师,典募新军八千,次贵溪市。世贤入闽陷漳州市汪海洋亦陷龙岩市,势复炽。典进汀、连,号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遇海洋,新军轻进,败绩,还保连城。四年,再战,斩寇万馀,进复龙岩、南靖县。世贤为高连升所蹙,奔粤,宗棠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驰之。典至南雄市,语其将黄少春曰:“尾寇而追,非计也。寇返奔亟,必不久据嘉应州,当走粤、闽边。左军孤,遇寇必不支。”乃持二旬粮,取道大岭脊,晨夜应赴,抵大埔县,先宗棠一日,遂会师复嘉应,晋二品服,予世职。事宁,乞归省。
五年,宗棠徙督陕、甘,起典甘肃省按察使,旋赐三品卿,佐军事。典自紫荆关入,值捻窜渭北,乃驻潼关县,逼渭而军,扼其南渡。七年,诏署陕西巡抚。初,宗棠援晋,以征回事属典。典以关中戎备寡,调提督周达武壁陇、顾后路。至总前敌师干,则举蒋益澧自代,朝旨弗许。寻复有是命。典遂进驻三原县,调度诸军,军大振。明年,与宗棠定三路剿回策。已,复念民事,重入省,治善后,集流亡,举屯牧,恤艰,革差徭。又以其时濬郑白旧渠,关中渐喁喁望治矣。惟锐然以减饷自任,诸军旧欠各饷,十给其七,士卒不无怨望云。又明年,再乞归省。
光绪元年,复命佐宗棠军务,典辞以疾,诏罢其行。时谭麟督西征饷事,力言司左军后路非典莫属。朝旨乃趣赴甘,於是典三起讨贼矣。经营新疆凡三年,卒於军次。诏视侍郎赐恤,谥果敏,予江、浙、陕、甘建祠。
典秉性清严,贵后自奉俭约。杨昌濬尝诣典,环堵萧然,一如寒素,寓书宗棠共称之。
注重教育
刘典(1819-1878),字伯敬,号克庵,枫木桥十亩丘人。出身耕读人家,自小读书务农为本,后从军入伍,因军功逐步升迁,直至浙江省按察使,次后又任陕西巡抚甘肃省巡抚。在陕甘任内,因筹集粮饷支援左宗棠西征,收获新疆颇有劳绩,受到朝廷嘉奖。刘典特别关注家乡的教育事业,清同治四年(1865)回乡,见上宁乡市学子就读困难,倡议在水云山下修建一座书院,接着又由他倡议创办了驻省沩宁试馆。特别是倡议修云山书院时,他先与曾敬庄、罗翊、潘夏亭、王霖等耆宿商量发出倡议,一边倡议民众支持,一边自己积极出资出力,四方求助,很快得到了县人的大力支持,据民国县志载称, 当时的盛况是“咸踊赴公,捐资相助”。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人物评价
个人作品
史籍记载
注重教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