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42通用机枪是1938一1941 年之间设计研发的一款全新的机枪。MG在
德语中是Maschinen Gewehr的缩写,意思是机关步枪。德语的“机关枪”叫做maschinengewehr,和英语machine-gun的构词法相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公约》规定,
德国不可以制造重机枪。作为应对,德国研制出了
通用机枪 MG-42。
MG42机枪是德国格鲁诺博士在参考
波兰的一些机枪设计后研制的。MG42机枪使用两脚架,配备 75发弹鼓,MG42机枪可以作为
轻机枪使用跟随班排作战;如果使用重机枪的三角架,配备 300 发弹箱,MG42 机枪则可以作为重机枪使用,成为营连的支援武器;如果安装在装甲车或者坦克上它又是车载机枪,通用性非常强。
MG-42特点是射速极快,可达到 1200发每分钟,适应性强,无论在零下四十
摄氏度的
苏联,还是长满低矮灌木丛林的
诺曼底登陆,又或是烈日炎炎的沙漠之国
北非,MG-42 通用机枪都是盟军士兵的噩梦,被称为“希特勒的电锯”令人望而生畏。
MG42机枪的出现,轻武器评论家用了三个“最”对它做出评价: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但却是最出色的武器,MG42通用机枪的成功已经超出了枪械设计的范畴。
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重机枪的作用巨大,战后的《
凡尔赛和约》不允许战败的德国制造水冷式的重机枪。德国人就想出了办法跳过这种约束设计可以换枪管的气冷式
通用机枪MG-34通用机枪。这种
机关枪是毛瑟兵工厂在一次大战以后,在MG13机枪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也是世界上第一种通用机枪。MG34 机枪是 1934 年设计定型并且从1936年开始装备
德军。
MG34机枪有两个致命的缺点质量太大,零部件的结构复杂,制造生产困难。
德国金属冲压专家格鲁诺夫在参考
波兰的一些机枪设计后成功研制出MG42通用机枪。
研制生产
MG42通用机枪的设计源起是德国陆军发现MG34机枪生产程序复杂并对各种环境因素敏感,容易产生故障,决定重新设计。陆军邀请了莱茵麦塔尔、史都根、格劳斯法斯三家厂商,对MG34机枪作了一个总结,陆军提出对新型
通用机枪的构想,厂商提出各自的方案。格劳斯法斯公司从来没有生产过武器,是专门生产各种冲压件。这种情况类似于
奥地利的格洛克工厂在1980年代生产
格洛克手枪之前,也从来没有生产过任何武器。
格劳斯法斯制造MG42枪机采用一对滚柱,闭锁在枪管的延伸部,因此机匣并不受力,机匣由钢板冲压成型之后,再焊接起来,MG42通用机枪研制成功。
MG42
机关枪的外观看着要比
MG-34通用机枪粗糙,外面漂亮的多孔冷却套管变成了四条铁片组成的空架子,机匣看着像个铁皮盒,弹鼓供弹方式被放弃,只保留了
弹链供弹。盟军谍报人员的报告几乎都是千篇一律“德国人不行了,没有原料了,生产出这么简单粗糙的机枪就是铁证”。也许这种说法是为了战争宣传的需要,但实际上,MG42机枪大量采用冲压件恰恰是枪械生产制造方面的一次崭新突破。MG42机枪带两脚架(作
轻机枪用) 时质量 11.6kg,带三脚架时质量 19.2kg,现在的枪械制造中大量使用冲压件已经是很寻常的事情。MG42机枪的出现,轻武器评论家用了三个“最”对它做出评价: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但却是最出色的武器,MG42通用机枪的成功已经超出了枪械设计的范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针对MG42弹跳引起腔外击发的问题,提出过几个解决方案,毛瑟工厂曾制出一支称为MG45的原型枪,采用半固定滚轮闭锁。随即战争结束,该枪并未投产。战后毛瑟工厂的一些工程师带着这一设计远赴
西班牙,因而有了CETME(赛特迈)步枪,
德国以此为基础又发展了G3步枪。在德国本土,战后的MG42,仅是在枪机中加人一个弹簧杆,解决了膛外击发的问题。至于后来的
半自动步枪型号,由于是闭膛射击,枪机先闭锁到位,因而不会有这个问题。MG42 的成功,一半以上归因于其创新的生产技术。
MG42通用机枪转战各方战场,从炎热的沙漠到酷寒的
斯大林格勒战役,都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战后,西德在 1950 年代成立了边防军,虽有
美国供应的各式武器,但仍旧采用MG42为主力机枪。后来经延续发展,生产出MG1及MG3等型号。
奥地利、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
巴基斯坦等国,也都采用MG42或是它的衍生型。直到现代,仍有各种型号的MG42在世界各地服役,
美国军队在
伊拉克就发现了相当数量的MG42,这无疑是对该枪先进设计的强有力的证明。
基本设计
MG42通用机枪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闭锁动作采用两个滚柱撑开与收拢实现,当枪管和枪机后坐时,机匣上的开锁斜面迫使滚柱向内靠拢,滚柱则挤压枪机楔形前部,使机体加速后坐,直到滚柱两端脱离支承面,实现枪机开锁;当机头进入节套、即复进到位时,楔铁前部斜面使滚柱向外运动进入节套内的闭锁槽内,实现闭锁。此种机构可大为减少开闭锁过程中的摩擦阻力和磨损。枪管复进簧采用先串联后并联的特殊方式,缓冲效果好。
枪口装置有着加速枪管后坐的助退功能。持续射击后能快速更换枪管。MG42 的供弹机构设计得非常成功,枪机往返通过斜向导轨带动拨弹滑板横向运动,采用枪机后坐和复进都能拨动
弹链的双程拨弹方式,使拨弹动作耗能少,动作平稳,供弹故障减少。
MG42通用机枪有一个独有的特点,在射击时会发出像“撕裂布匹”时发出的声音。该枪拥有可靠耐用、容易操作、成本低廉等优点。值得一提的是,该枪拥有每分钟1200~1300发的超高射速,这样的射速,同时期的很多
机关枪( 不包含多管机枪 ) 都达不到。
20年后的美国 M60 机枪和比利时 MAG机枪仍然采用了这种机构。作轻机枪用时全枪重 11.6kg,使用两脚架、50发装的弹链鼓,避免过长的弹链影响携行前进。作重机枪用时全枪重 19.2kg,使用三脚架、250发的弹链,由5个50 发一节的弹链连接而成。三脚架以地面瞄准射击为主,也能高射,并配有高射环形缩影
瞄准具。
枪托扳机
只要扣下扳机就有一批子弹被发射,即使是有经验的射手扣一下扳机也会有3~·5 发子弹飞奔而出。
保留放置左手的空间,射手右肩抵住枪托底之后,左手可以压住枪托防止枪托在射击时因为反冲作用而滑脱肩窝。
套筒
与
MG-34通用机枪 的圆形教面不同的是MG42 通用机枪套简为矩形武面,表面有一些近椭圆形的六边形散热孔,右侧有一个长方形开槽用于拆卸枪管。
枪管
MG 42
机关枪的枪管长533 毫米,采用四槽右旋腔线模式。枪管更换只需要几秒钟,非常便捷。枪管通常射击 250 发子弹后进行更换,通常是0.5~1秒的短促射击。在紧急情况下,一个枪管可以射击大约400发子弹,但这时枪管可能会热得通红。
瞄准装置
采用机械瞄准具,标尺是弧形的,准星分为前准星与后准星。后
瞄准具可以瞄准调整 100 米至2000 米间的射击距离。
弹药
7.62 毫米 x 57 毫米毛瑟子弹
枪身架构
机厘内容装自动机械,枪管在枪管套和机匣内浮动闭锁机构:枪机上的对称滚柱撑开
供弹机构
MG 42
机关枪采用
弹链供弹系统,50发弹链可以连接在一起形成分段式散弹链。
自动原理
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闭锁动作采用两个滚柱撑开与收拢实现,当枪管和枪机后坐时,机匣上的开锁斜面迫使滚柱向内靠拢,滚柱则挤压枪机楔形前部,使机体加速后坐,直到滚柱两端脱离支承面,实现枪机开锁;当机头进入节套、即将复进到位时,楔铁前部斜面使滚柱向外运动进入节套内的闭锁槽内,实现闭锁。
发射方式
MG 42本来没有单发功能,只能连发发射。1968 年之后,
美国不再进口自动武器供给民用,但其国内有数以千计的枪械生产商,其中许多专门制造自动武器,一般由国外进口零部件,自己重新生产机匣,或是将废弃的机匣重新焊接,即可组装一支新
自动枪械。
性能特点
最先大量采用冲压件的
通用机枪,MG 42是采用冲压、焊接的武器,是
德国发展出的划时代的新武器,威力大、生产费用低、可靠性又高。
服役情况
1942-1945年期间,总共生产了超过42万支MG42通用机枪。在各条战线的战斗中只要有一挺MG42通用机枪,就能消灭一个连的盟军。MG42
机关枪射速极高,短促射击一秒钟能发射 20 发高速子弹,其有效射程远远超过1英里。那些被击中的人将粉身碎骨,而他们周围的人不得不躲进坚固的防御工事。
子弹消耗是 MG42机枪组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个两人编组的MG42机枪组一般会获得大约1800发弹药,枪手需要在战斗中节约使用,以免子弹消耗得太快。
西德加入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时,将7.92mm 口径的MG42改为发射7.62x51mm 弹作为其制式
通用机枪。1959 年MG1由此而出。同时,原来的 MG42由 7.92 转为7.62mm口径并重新设计为MG2。所用武器是其进一步改进型MG3。1968年德军装备MG3。
MG3
机关枪在德国军队服役,MG3正被微型MG4机枪所取代。MG3机枪曾出口到16个国家。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也生产了MG 42通用机枪的仿制版本,即MG53机枪,配置几乎没有变化甚至口径也完全相同。
MG 3 机枪出口国家,包括
阿根廷、
澳大利亚、
孟加拉国、
智利、
丹麦、
爱沙尼亚、
希腊、
伊朗、
意大利、
墨西哥、缅甸、
挪威、
巴基斯坦、
西班牙、
苏丹和
土耳其。MG 3机枪在 MG 42 通用机枪的基础上,采用 7.62 毫米x 51 毫米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标准子弹,还做了一些其他改进,采用
德国或
美国的可散
弹链供弹,在侧面安装一个容纳 100 条弹链的弹箱供弹;枪管内衬镀铬,以承受极端的火力;通过枪机和缓冲机构可以调整射速,最低射速为每分钟700 发,最高射速达到每分钟 1300 发。
在 20 世纪的
越南战争、
海湾战争和 2003 年的
伊拉克战争中,M60 通用机枪都有上乘表现发挥了其火力和机动性上的优势。
1985年,萨科防务公司研发出“美国M60E3通用机枪”,首先装备了
美国海军陆战队,后来美国海军其他兵种和空军也陆续装备,装备数量超过2万挺。
2003年3月开始,美国军械公司开始为
美国军队和世界各国使用者生产M60(系列)通用机枪全品。
衍生型号
拓展型号
MG3
MG3
机关枪是
德国的制式武器,是世界各国装备较多的机枪之一,
意大利和
西班牙十几个国家广泛使用。MG3机枪火力出众,发射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7.62毫米枪弹,有效射程为1200米,比
美国M60通用机枪还要远200米。
1958年,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MG42机枪为蓝本,枪口口径改为7.62x51毫米北约口径来生产的版本,并被命名为“MG1”,后来又在这个基础上修改了
瞄准具,并命名为“MG1A1”;而MG1A1的改良版本就是1959年的MG1A2,主要是改用了较重的击锤、加入新式环形缓冲器以对应美国的M13弹链及DM1弹链,再后来又加入了枪口制退装置、改良两脚架和击锤,命名为“MG1A3”。沿用MG42
机关枪,但枪口口径改装成7.62X51NATO的版本,被命名为“MG2”。
1968年,MG3机枪才正式投入生产。和之前的MG1A3机枪相比,MG3机枪改良了供弹系统的运作,可同时使用当时
美国军队制式的可分离式金属
弹链M13和
德军制式的联结式金属弹链DM11,并加入了防空用的瞄准照门,部分零件可以和MG42机枪互换。
性能特点
MG3机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射击时可借助枪口助推器加速枪管后坐。开闭锁利用枪机内的闭锁滚柱闭合或撑开来实现。当枪管和枪机后坐时,机匣上的定型板开锁斜面迫使闭锁滚柱向内靠拢,此时,滚柱挤压枪机内楔铁前部,使机体加速后坐,直到滚柱两端脱离闭锁支承面,实现枪机开锁。闭锁时,当机头进人节套、即复进到位时,楔铁前部斜面使滚柱向外运动进人节套内的闭锁槽内,实现闭锁。
该枪配有地面
瞄准具和高射瞄准具两种。地面瞄准具由准星和U形缺口照门组成,可调风偏。照门可按表尺分划调整,表尺分划为200~1200米。高射瞄准具由前、后照准器组成,前照准器呈同心环状,后照准器位于表尺左侧,用时竖起。
MG3是由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在MG42
机关枪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采用枪管短后坐自动原理。滚轴闭锁方式、射速高,火力猛烈。不足之处,连续射击时,枪管会在护套内剧烈地前后往复运动,使枪管反冲的射击燃气从枪口四周呈星形喷出,在夜间射击,这种情况会形成很大的射击火焰,容易暴露射手。该枪只能自动射击,射击后更换枪管时一定要戴上专用的耐热手套。
M60系列
M60 通用机枪最初由美国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研制,后由萨科防御公司生产,1958年开始装备
美国军队,用来替换勃朗宁系列的M1919A4 重机枪、M1919A6 轻机枪。40 多年来,该枪一直是美国陆军、
海军陆战队的主要
机关枪,并被世界上 30 多个国家的军队采用,生产量超过25万支。
M60
通用机枪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机回转闭锁,大量使用冲压件,结构紧凑,火力强大,用途广泛,其设计充分借鉴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德国通用机枪 MG42 和 FG42伞兵步枪的优点,1957 年正式定型,M60 系列通用机枪都发射 7.62 米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标准弹。
越南战争后根据实战经验,作了10 多处改进。
M60E1
步兵装备 M60E1 通用机枪,M60E1通用机枪的主要改进包括:改善导气系统周边装置,活塞筒改用U形连接键固定气室;两脚架和活塞筒改装在机匣前方的活塞筒套管上,不必在每根枪管上都安装两脚架和活塞筒:提把改装在枪管上,使枪管更换更方便;简化受弹器座等零部件的设计,受弹器盖改为压铸成型,减少零件数量。
M60E2
坦克或装甲车用 M60E2
并列机枪,枪管为衬套式结构的长枪管,枪管下方有排气管,采用电击发方式,并取消了握把、扳机、两脚架、瞄具和护木等零部件。
M60E3
海军陆战队用的M60E3 (可像轻机枪那样用背带携带),M60E3
通用机枪全枪长1067毫米枪管长560毫米(标准型),还有轻型短枪管和重型枪管;全枪质量为8.8
千克;7.62毫米口径,发射7.62x51毫米口径枪弹,使用50发或100发弹链箱供弹;设有固定式片状准星和U形缺口式照门,有效射程超过1100米,最大射程3725米;初速853米/秒,射速500~ 600发/分钟。
M60E3通用机枪的提把改装在枪管后部上方,不戴耐热手套也可更换。其供弹系统与导气系统也有改进,护木下面配装前握把,便于射击时控制枪身。其受弹器盖顶部可安装各种光学瞄准镜。
M60E3
通用机枪,增强了两脚架的强度,将前握把与下护木改为一体式并后移,以改善操作性能;背带环也进行了重新设计。
M60E4
新的型号为M60E4,1995 年装备海军。M60E4通用机枪又有多种型号,主要包括轻机枪型、车载机枪型、并列机枪型等,均为7.62毫米口径,发射7.62x51毫米口径枪弹;均可使用50发或100发
弹链箱供弹;有效射程超过1100米,最大射程3750米。
M60E4通用机枪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开膛待击和无气体调节器,采用自动切断火药燃气流入活塞筒的方式控制作用于活塞的火药燃气量,主要部件与M60(系列)通用机枪通用,主要通过导轨设置使其可靠性和使用舒适性进一步提高,用途更加广泛。
M60E4
通用机枪去掉了瞄准镜座,增设了导轨,包括受弹器盖上和下护木左、右、下方等。M60E4受弹器盖不是压铸件,而是用大块金属毛坯加工成型的,上面的导轨用于安装光学瞄准镜。下护木上的导轨用于安装垂直握把、激光指示器等附件。
M60E4通用机枪增强了两脚架的强度,并将两脚架改为简单的管状结构,不仅有较高的强度,而且生产成本较低。两脚架为独立部件,同样装在机匣前方的活寒筒套管上,容易装卸。
M60E4通用机枪下护木侧面增设的导轨向上遮住了枪管侧面,护木内部有铝制隔热层,更能防止连续射击时灼热的枪管烫手,强度也较好。M60E4使用装在下护木下方导轨上的垂直握把,使用舒适,易于更换。
M60E4通用机枪的供弹凸轮形状有所改进,弹链供弹时的拨弹力比M60E3通用机枪增大30%~35%,提高了供弹机构的可靠性,即使泥沙等异物进入也能正常工作。增大拨弹力的同时,M60E4通用机枪的弹链柔度也有所提高。
M60E4
通用机枪降低了提把高度,完全抬起时不处于垂直位置,不会挡住瞄准视线。
M60E4通用机枪使用可快速更换的枪管,提把与枪管连接在一起,不戴耐热手套也能快速更换灼热的枪管。更换时只需提把向上转、按下枪管固定栓板并将提把向前拉就可卸下枪管。熟练者仅数秒钟就可更换。有三种枪管样式可供选择:加大壁厚的标准枪管、长枪管和短突击枪管。各种枪管的内膛均镀铬,枪管外周均刻有多条纵槽,可增强枪管强度。采用了防
坡膛烧蚀的钨铬钻合金衬套.枪管寿命达1.5万发。
M60E4
通用机枪采用增强的重型枪托底板,缓冲器也有改进,重新采用了肩架。改进了扳机组件及手动保险,将手动保险改为枪身两侧操作。
在 20 世纪的
越南战争、
海湾战争和 2003 年的
伊拉克战争中,M60 通用机枪都有上乘表现发挥了其火力和机动性上的优势。
仿制型号
MG53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也生产了MG 42通用机枪的仿制版本,即MG53机枪,配置几乎没有变化甚至口径也完全相同。
综合评价
MG42 通用机枪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机枪之一,德国金属冲压专家格鲁诺夫博上在 MG34 通用机枪的基部上进行了多项重要改进研制而成。这种改进后的性能优异的机枪也很快就受到了
德国军方的重视,成为
德军的制式武器并被命名为 MC42。MC42机枪采用了最先进的冲压制浩技术,是枪械生产技术上的一次革命。MC42的生产速变也比
MG-34通用机枪 提高了很多,可在短时间内大量装备德军,成为二战中后期盟军地面上兵面对的最为直接的成胁之一。
MG-42特点是射速极快,可达到 1200发每分钟,适应性强,无论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
苏联,还是长满低矮灌木丛林的诺曼底,又或是烈日炎炎的沙漠之国北非,MG-42 通用机枪都是盟军士兵的噩梦,被称为“希特勒的电锯”令人望而生畏。
MG42机枪的出现,轻武器评论家用了三个“最”对它做出评价:最短的时间、最低的成本但却是最出色的武器,MG42通用机枪的成功已经超出了枪械设计的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