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山遗址是
中原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中地面环境保存最好、地下遗存相对完整的一处史前村落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相村的田螺山周围,地处
宁绍平原东部的姚江谷地、四明山余脉低丘与低海拔平原的过渡地带,西南距河姆渡遗址约7千米。2001年,该处遗址于打井中被发现。
田螺山遗址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发掘区位于整个遗址的西北部、田螺山的西南侧,揭露面积为1000平方米。其文化堆积厚3米左右,分6个文化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年代距今约7000年~5500年。2004至2014年间,经过多次考古发掘,该遗址出土了大量河姆渡文化遗存,如多层次干栏式建筑、墓葬、食物储藏坑等遗迹,1万多件陶、石玉、骨角牙等遗物,以及大量的动物骨骸、稻谷谷壳等。
2004年8月,田螺山遗址被
余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其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简介
2001年初,当地一家私营热处理厂为解决生产用水在打井时从2、3米深的
地层里挖出了许多陶片、动物骨骼、木头等地下文物,随后报告文物部门。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
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专业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查勘,初步认定其文化内涵与河姆渡遗址相似,年代不晚于河姆渡文化第二期。为推动河姆渡文化的深入学术研究并为遗址保护工作找到可靠依据,2003年田螺山遗址的发掘被正式列入浙江省学术考古重点计划,并报国家文物局批准。2004年2月18日至6月,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联合
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专业人员对田螺山遗址开展了第一期300平方米文化堆积层的考古发掘。100天的考古发掘表明,已出土可复原陶器和较完整的骨角牙、陶、石、玉、木类器物在600件以上,器物形制与
河姆渡遗址几乎一模一样。由此断定它是同属于河姆渡文化类型的一处原始聚落,距今约有6500多年的历史。发掘出土的多层次的成片干栏式建筑柱坑遗迹以及有序的村落设施布局形态,向人们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河姆渡
文化研究视角,即田螺山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中地面环境保存最好、地下遗存比较完整的一处依山傍水式的史前村落遗址。六种厚薄不一垫板式的建筑基础营建方式,其技术水平在河姆渡干栏式建筑文化中堪称最为先进。
“我们这里完全有资格申报世界遗产。”昨天下午,在听完考古专家孙国平的介绍后,余姚市委书记
苏利冕信心百倍地说。
30多年前,考古专家在
姚江边上发掘出距今7000年的
河姆渡遗址,第一次宣告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30多年后,考古专家在姚江边又发掘出田螺山遗址,宣告至少与河姆渡遗址同时期,有可能更早。(后经考察,距今约有6500多年的历史)
昨天,当人们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一睹这一重大发现时,记者悄悄地来到距田螺山遗址约7公里的
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探访这个已有11年馆龄的史前博物馆现状。
河姆渡游客
“到博物馆来参观的人越来越少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熊巨龙说。对此,熊巨龙举了一组数字:2000年参观游客近9万人,2001年8.5万人,2002年近8万人,去年只有6万人。他估计,今年的游客不会超过6万人。“但博物馆的日常开支不会变,每年固定支出150万元左右。现在的门票价25元/人,收支勉强还能平衡。如果要大修,还不知要花多少钱。按理说,博物馆应该是公益的,但我们目前还不能向人们免费开放。”
三大原因造成
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已经写入历史教材,但为何遗址博物馆却人气如此不足呢?熊巨龙讲述了几大原因。
首先是交通上的不便,虽然遗址距杭甬高速不到3公里,但由于
姚江阻隔,车辆到景区得绕道
余姚市,行程多出近30公里,而且遗址与其它景区相距甚远,很难实现资源共享。其次是体制上的缺陷,由于博物馆是文化事业单位,在经营体制上有限制,没有其它景点来得灵活,所以旅行社多不愿意合作。三是博物馆自身的原因,博物馆、遗址附近没有其它配套设施,展示的文物也纯粹是平面的,比较严肃、古板,不够生动。当越来越多的景点扑入人们的视野时,光临博物馆的人减少就在情理之中了。
世界遗产
但是,当田螺山遗址现世后,一切都变得前景广阔起来。昨天下午,余姚市委书记
苏利冕在听了孙国平的介绍后,显得非常兴奋,他马上召开会议布置有关工作。“田螺山遗址是长江流域史前文化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遗址。我们想结合已发掘的
河姆渡遗址,完全可以申报世界遗产。”他告诉记者,
余姚市下一步将给省、国家有关部门打报告,请专家来作“专项论证”和“专项规划”。
“3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认识不同了。我们要吸取
河姆渡遗址遗址保护开发过程中不足的教训,进一步规范、完善、提高、充实河姆渡田螺山遗址的内容。遗址不单具有学术价值,更具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我们要将这里建成一个集考古、文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苏利冕说,田螺山的地理位置太好,就在61省道边上,距古慈城只有5公里,很适合开发旅游项目。
田螺山潜力很大
孙国平说,从客观上看,田螺山遗址“申遗”的潜力很大。因为这里的遗存很丰富,尽管它在内涵上与
河姆渡遗址差不多,但它的布局更完整。据他们探测,在田螺山周围的公路两侧,有很相似的环境条件,可以说明这地下有丰富的遗存。“接下来的发现会更精彩!”孙国平说,“但是,申遗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主观上来说,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遗址保护与展示
在河姆渡遗址,人们看到的发掘现场实际是经过复原的,遗址已抬高了2米,与地面持平。所以,来参观的人们很难感受到原汁原味的遗址,刚发掘出来的田螺山遗址的保护展示将会怎样?昨天,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孙国平。
“野外遗址的保护与展示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国外都没有成功的经验。因为遗址发掘要往地下3-5米,由于地势的原因,坑里要渗水,渗出来的地下水没法处理。至于发掘出来的文物要更好地展示,就必须要有资金的保证。在日本,挖出来的文物远不及我们的多,但他们通过高科技手段展示,使人们看起来一点也不枯燥,感觉很好。”孙国平认为,田螺山遗址要更好地保护和展示,国家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河姆渡起源
田螺山遗址的历史至少与河姆渡同时期,距今约7000年。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考古专家正式向外界宣布。新闻发布会上,考古专家还详细地介绍了这次田螺山考古的几个重大发现。
重大发现一:木炭可能揭开河姆渡起源之谜
“通过发掘并结合钻探手段,在距地表5米以下的深度里,在一般以为是生
土层的青灰色淤泥下,我们发现了一些微粒木炭。这一信息,为我们在
姚江流域寻找早于距今7000年的古人生活遗存、揭开河姆渡文化起源之谜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线索。”负责田螺山遗址考古发掘的孙国平研究员告诉记者,在发掘过程中,他们也发现了当时人类活动的一些蛛丝马迹,下一步考古发掘的重要目标,就是寻找田螺山人7000年前的活动。
重大发现二:布局讲究的古建筑和古埠头
在考古发掘坑中,记者看到最多的是一排排整齐排列的木桩,专家称,这些木桩是当时干栏式建筑的重要构件,距今6000多年,保存如此完好的
中原地区南方干栏式建筑,以及建筑旁同样保存完好的古埠头让专家们很是兴奋,因为这对研究
新石器时代南方地区木构建筑的时代特征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价值。
据专家判断,建筑的偏西北方向应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古埠头。古埠头的发现意义同样重大,“如果确定这是古埠头,此次发掘就达到了发掘前设想的研究河姆渡文化聚落形态的目的。”
专家告诉记者,发掘区内东西两部分早晚堆积的落差明显,通过底层关系的直接判断和出土文物的参照对比,专家们发现,早晚期遗存面貌差异较大有地理环境方面的原因,即在距今6000年前后,确实发生了长期的水灾或海平面的快速上涨。“根据现在的研究发现,人类能正常生活的地方应该高于海平面两米,也就是说,当时的海平面曾快速上升过。”
想象:7000年前古人的吃穿打扮
昨天上午,记者有幸一睹田螺山考古工作者3个多月发掘的所有文物,这些文物囊括了当时田螺山人吃穿住行以及娱乐的所有器物。从中,我们不难想象7000年前古人的日常生活。
出土文物中包括无数的植物遗存和动物遗骸,植物遗存有
橡果、
芡实、
菱角米、
酸枣树、
薏仁、
喜米、葫芦、蕨菜等,动物遗骸有狗
颅骨、牛头骨、
鲸目肋骨、
梅花鹿、
麋鹿鹿、
水鹿、龟
鳖盖子、
北方蓝鳍金枪鱼脊椎骨、犀骨等。可见,当时的田螺山人吃得已经比较丰富了。
此次尽管没有穿戴方面的遗存出土,但却发掘出大量的纺织工具,有长约8厘米、制作非常精美的骨针,打磨精致的圆形纺轮等,从这些纺织工具中,可以想象当时田螺山人是怎样去缝制衣物的。
专家还向记者展示了刻有精细花纹的
骨哨和骨。据介绍,骨哨是狩猎、招集族人时候用的,也或者是一种娱乐工具,骨笄则是女性头上的饰品,在同时期考古发掘中很少见到。像此类的出土文物还有石球、陶制玩具以及玉珠等,足以证明当时的田螺山人已经具有较高的审美取向了。
河姆渡文化
刘军是浙江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曾参与
河姆渡遗址发掘考古工作,并任考古领队;今年5月份,刘军在田螺山遗址发掘现场呆了一个星期。他亲历了
河姆渡遗址的挖掘过程,又目睹了田螺山遗址的挖掘现场。昨日,记者就田螺山遗址与河姆渡遗址的价值比较等问题采访了刘军。
记者:现在很多媒体称田螺山遗址是“第二河姆渡”,您对它的价值如何评判?
刘军:我们当时发掘河姆渡遗址到第三、第四层时,就发现了古器、石器和生活用具等,田螺山遗址目前已经挖到第八层,但还没发现河姆渡遗址第一层的文化堆积,那些堆积具有崧泽文化特征。因此,我认为田螺山遗址现在还归属于河姆渡文化。
但田螺山遗址也有补充河姆渡文化的地方,如果其第五层下的早期木构建筑能够搞清楚,对研究
新石器时代南方地区木构建筑的时代特征和文化传统具有重要价值,也超越了
河姆渡遗址的价值。
记者:这次田螺山遗址的挖掘面积为300平方米,据考古队预计整个挖掘将在6月底前后结束。您认为考古队结束这次挖掘工作之后,接下来重点应该在哪?
刘军:我认为300平方米的挖掘面积不能解决什么问题,田螺山遗址应分期分批地进行挖掘,整个挖掘时间要看挖掘过程如何。
田螺山遗址中有大量木构建筑,这些木构建筑在南方特别容易腐烂,因此如果要长期保护田螺山遗址,必须要用科学方法,而且需要大量的经费。这就要向国家文物局提出保护申请,国家通过对这一价值的分析来决定需不需要采取保护措施。第一次挖掘完成之后,考古队会根据观察、照相、绘图等,把资料保存下来,进行室内研究,通过大量研究来尽量恢复遗址的本来面目。
访孙国平
各路记者围抢孙国平
昨天的田螺山遗址现场可谓人山人海,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村民个个露出好奇的神色:“这里的文物听说比
河姆渡遗址的还多呢。”
尽管早就说好新闻发布会在上午9时举行,但很
多媒体还是早早就来了。孙国平早就等在现场。来得早的就赶紧提问,孙国平还发给大家一些照片和资料。后来,围的人越来越多,二三十名记者“抢”着孙国平:“孙老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遗迹?”“孙老师,那根大木头是干什么的?”……扛摄像机的几个来迟了,有点急,怕采访不到孙国平,赶紧挤进来好说歹说要“抢”孙国平。现场本就路窄,记者加上村民,这么多人一下子就围得水泄不通。
村民涌入小房屋
在距遗址现场数百米的民房里,堆着好几大屋子的文物。当现场记者的问题应付得差不多时,孙国平手一指,“看宝贝去,那里有600件文物呢”。于是,浩浩荡荡的队伍就涌向小屋。到了门口,孙国平一看不对,屋子太小,这么多人进去可不就乱套了吗?可是来不及了,门口好几个工作人员拼命拦,人群还是一拥而入,挡也挡不住。最后,幸亏附近的派出所民警和当地政府出面,才渐渐稳住场面。
考古发现
田螺山遗址
2001年底发现的田螺山遗址位于余姚
三七市镇相岙村,西南距
河姆渡遗址约7公里。遗址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在已经发掘的800多平方米的遗址区内,
出土了多层次干栏式建筑及墓葬、食物储藏坑等遗迹,2000多件陶、石(玉)、骨(角、牙)、木等遗物,大量的动物骨骸、稻谷谷壳、炭化米粒、
菱角米、橡子、
呀呀葫芦等遗存。田螺山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地面环境最好、地下遗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遗址。目前已经建成田螺山遗址发掘现场展示馆。
1、象田螺山遗址为
新石器时代古
文化遗址,属于河姆渡文化类型,遗址总面积近30000平方米。该遗址位于
余姚市市
三七市镇相岙村,甬余公路北侧,其西距余姚市区和东距
宁波市市区都为20多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2001年初,当地一家热处理厂在打井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该遗址。2004年2月至6月,在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主持下,由浙江省、宁波市和余姚市的专业人员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取得了丰硕的考古成果。首先,该遗址的发掘进一步探明了河姆渡文化早期遗址在
姚江流域分布的基本规律,有助于推进河姆渡文化的聚落研究。第二,遗址中出土了多层次的以一系列以柱坑为主要形式的干栏式建筑遗迹,真切地反映出以挖坑、垫板、立柱为特征的建筑基础营建技术的阶段性特征和发展水平,并出现了多种垫板的建筑基础营建方式,对研究
木构建筑技术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演变过程有特别重要的价值。第三,在距地表5米多深的田螺
山西省南坡
基岩表面,发现了少量木炭颗粒,为在姚江流域寻找距今7000年以前的古人生活遗存、揭开河姆渡文化的起源之谜找到了宝贵的线索。第四,出土器物十分丰富,种类繁多,展示了先民多姿多彩的生产生活场景。这次发掘共出土各类文物760多件,质地有陶、石、玉、骨、角、牙、
木荷芦苇等,以及大量动植物遗存。出土文物密度之大,甚至超过了
河姆渡遗址。总之,田螺山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大大丰富和深化了河姆渡文化的内涵,在河姆渡文化考古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2、田螺山遗址周边环境优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河姆渡文化中地面环境条件最好、地下遗存比较完整的一处古村落遗址,是继河姆渡、
鲻山遗址以后,河姆渡文化的又一重要发现。鉴于其重要的考古文化价值,省考古所将继续考古发掘工作。
余姚市人民政府已制订了田螺山遗址的保护开发方案,计划在近年建成遗址现场展示馆,努力打造文化旅游精品。
发掘模式典范
田螺山遗址考古工作已持续近10年,计划于2013年上半年结束。田螺山遗址的精细发掘模式已经成为我国考古界的典范。
由
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螺山遗址考古队以及
浙江省博物馆文物保护实验室组成的专家组对田螺山遗址现场进行了考察,察看了现场木构件保存现状,讨论下一步木构遗迹的现场保护问题。
据悉,田螺山遗址考古工作计划于2013年上半年结束,如何做好现场保护成为将来的工作重点。田螺山遗址的有机质遗迹非常丰富,尤其是木构干栏式建筑遍布整个现场,为了展示需要,保留的桩木底部埋于泥土、上部露头于空中,处半干半湿的状态,保护技术难度极大,至今未有国内外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是一个全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