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期的一处原始村落遗址,位于
杭州湾南岸、四明山北麓的
姚江之滨。遗址中出土的大量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经鉴定属于61个动物种属。体现出先民的勤劳和聪明睿智。
2018年10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馆舍简介
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四明山麓、姚江北岸。由两大部分组成: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的遗址陈列馆和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的以遗址考古现场重建、“干栏式”建筑复原及室内外先民生产、生活场景再现为主体内容的遗址现场馆,是“
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文明博物馆”、“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历史记载
1973年夏天,当地群众在兴修水利时发现了这一总面积约为4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度达4米、叠压着四个文化层的遗址。根据碳—14测定遗址第四文化层的年代距今约7000年。1973年和1977年的两次考古发掘,合计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出土了骨、石、陶、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艺术品等文物6700余件,还发现了大量的人工栽培稻谷、大批干栏式木构建筑遗址和丰富的动植物遗存。
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当时农业、建筑、纺织、艺术和东方文明起源提供了极其贵的实物资料,被学术界公认是
中原地区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河姆渡遗址发现于1973年,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000年,该遗址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地域特色,主要表现为:已经开始栽培水稻,从事以稻作为主的农业经济活动;为适应潮湿环境,防止野兽侵扰,住房采用木结构干栏式,并运用榫卯木作技术;驾驭舟、活动范围从陆上拓展至水上等。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利用大量珍贵的文物,展示了河姆渡文化的丰富内涵。
馆藏信息
该馆现有藏品2977(件套),举办教育活动34次,参观人数58.39万人次。
基本主题
《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展》 以300余件文物精品为依托,配以模型、木雕、灯箱、照片等,展示了7000年前先民的生产生活内容和精神面貌,体现出先民的勤劳和聪明睿智。发掘现场展示区以发掘现场重建、干栏式木构建筑复原和生产生活再现等为主题。
展厅布局
博物馆基本陈列有3个展厅,第一展厅介绍遗址概况及陈列出土动植物遗存和
河姆渡遗址人头骨、复原头像。辅以照片、图表、模型,介绍了遗址的基本情况。引人注目的是一个面积为100平方米的“七千年前河姆渡生态环境”大模型,在声、光、电的自动控制下,形象地再现了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过着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狩猎等生产、生活场景,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遗址中出土的大量
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经鉴定属于61个动物种属。从陈列的鸟类、鱼类、
爬行纲及哺乳类的骨骼残片,展示了昔日的河姆渡是古林参天,水草茂密,虎吟象吼,鱼跃雁飞,一派生机盎然的动物世界,堪称7000年前的古动物王国。
第二展厅“稻作经济”,反映稻作农业及渔猎采集活动,展出的实物有7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谷及照片,稻谷芒刺清晰,颗粒饱满,令人叹为观止。此外展出的还有骨、木杵和石磨盘、石球等稻作经济的全套耕作、加工工具。带炭化饭粒的陶片和以夹炭黑陶为主的釜、钵、盘、豆、盆、罐、、鼎、盂等炊、饮、贮器,说明早在7000年前我们东方民族的饮食习惯已基本形成,种植水稻是河姆渡人的重要经济活动,他们的饮食文化已很丰富了。
河姆渡遗址先民发明了农业以后,生活状况有了根本改变,但还是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从陈列的
骨哨、骨箭头、弹丸等渔猎工具、
酸枣树、橡子、
鸡头果、
菱角米等丰富的果实来看,证明渔猎和采集仍是河姆渡人不可缺少的经济活动。
第三展厅反映河姆渡人“定居生活”和“原始艺术”两个内容。陈列着被称为是建筑史上奇迹的带有榫卯的干栏式建筑木构件和加工工具。此外,陈列的还有种类繁多的纺织工具,展示了当时成熟的纺织技术。
工艺特色
在生产和生活领域里创造了许许多多奇迹的
河姆渡遗址人,以其精湛的雕刻工艺,生动逼真的陶塑,优美的刻划装饰与绚丽的绘画,创造了辉煌的原始艺术,展现了河姆渡先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他们以象牙、骨、玉、石、陶、木为载体,通过琢磨、刻划、捏塑、绘画等艺术手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构思奇巧、寓意深远的艺术作品,那种讲究对称、追求平衡的审美意识和整齐、稳重、沉静的艺术作品,令人赞叹不已。展出的众多艺术品中,尤以象牙雕刻件最为珍贵,其中就有作为遗址标志的“双鸟朝阳”蝶形器。
河姆渡遗址先民以其勤劳的双手,非凡的智慧,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原始文明,证明了滚滚东流的
长江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长江和
黄河一样,都是孕育我们民族的
母亲河,都是哺育中华古文明的摇篮。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被学术界公认是
中原地区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同类型的文化被命名为“河姆渡文化”,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遗址考古发掘场复原和四栋“干栏式”建筑再现为主体内容的
遗址公园,在文物陈列馆东南100米处,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内设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姆渡遗址”标志碑和
花岗石镌刻的遗址说明碑。
2800平方米考古发掘现场布满7000年前
河姆渡遗址人留下的密密麻麻的木建筑构件和散布其间的文物。场面之宏大,文物之丰富,令人惊叹不已。四栋复原的"干栏式"建筑古朴、野趣,再现了河姆渡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室内外布置着各类生活、生产场景,妇女们纺纱织布,男人们木盖房;有的磨制骨器,有的和泥制陶,有的凝神雕刻。水田、古井、埠头、
祭祀广场等原始场景反映了7000年前的原始聚落的风貌。倘佯在
遗址公园,面对着这些河姆渡人创造的原始文明,耳边仿佛传来河姆渡人用那
骨哨吹奏的悠长的曲调,在向你倾诉着那段历史,不由使人思绪绵绵。脚下那4万平方米的遗址下面还有尚未告诉人们的
河姆渡遗址人的秘密。
展览与藏品
稻谷粮食
喜米是人类的主要口粮,
野生稻驯化成栽培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河姆渡遗址发现成堆的栽培稻谷,成片的古水稻田,大量翻耕工具骨耜,以及骨镰、石磨盘、石磨棒、木杵等收割、脱壳工具,说明稻作农业已有了较完整的体系,证明长江流域是世界上栽培水稻的起源地之一。
木桨介绍
舟楫之利,不仅方便人们到水中捕鱼捞虾,采摘水生果实,而且解决了水乡地区人们相互间交流的交通问题。河姆渡遗址发现八支木桨,说明舟楫已成为当时重要的交通工具。
鲸目、鲨鱼、
鲔鱼等
海洋鱼类骨骼的出土,表明人类凭借舟楫把活动范围已从内陆扩大到海洋。
带销钉孔榫
河姆渡遗址先民创造适应水乡泽国环境的干栏式建筑,既可防潮又可躲避虫兽侵袭,至今仍盛行于东南亚和中国西南地区,被誉为“建筑史的奇迹”。木结构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其中的榫卯和斗拱结构最具特色。榫卯木构件、企口板等,证明七千年前已熟练掌握了榫卯技术。
双鸟朝阳象牙鸟形器
原始人类普遍富有自然崇拜和万物有灵的观念,鸟和
太阳是河姆渡人表现最多的艺术形象,寄托着他们的特殊情感。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是河姆渡遗址众多艺术品中的代表,成为河姆渡文化的标志,集中地展示了原始农业发明以后,先民对知时的鸟和照耀万物的太阳的崇拜。
骨耜
这是出土的主要农耕工具——骨耜,
河姆渡遗址两次发掘共出土190余件,其他少量遗址中也有一些出土,它是由大型
偶蹄目动物肩骨制作而成,一般正面中部从上到下凿磨有一道浅凹槽,顶端侧面凿有横穿方,纵槽下端两侧分别有一个长圆形孔,这是为了固定竖向木柄用的。根据出土的用藤条捆绑木柄的骨耜和横穿方銎中残留着当时捆绑木柄的藤条的骨耜,复原出完整的完整的古代农具——耒耜。它的功能类似于今天所用的铁锹,可以用来翻耕土地,修筑田埂,开沟排水等。
交通信息
交通线路:乘余姚汽车东站505路(与
宁波市333路终点站接轨),余姚汽车南站和
宁波汽车南站两地间中巴车均可达
所获荣誉
2018年10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