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简称华中大)在原华中工学院院长
朱九思等的领导下,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开拓创新,率先在全国
理工科大学创办文科,向
综合性大学进行战略发展。如今,经过三十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华中大文科整体综合实力位居国内前列,超过绝大多数文科强校,在同类院校中仅次于
清华大学。
华中科大人文学院下设三个系所,分别为中国语言文学系、哲学系、历史研究所。拥有两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哲学),另设“国学”博士点。
学院概况
历史沿革
华中科技大学兴办文科始于1977年。20年来,我校文科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其发展历程是不同寻常的。从1977年到1987年的10年间,是我校文科的创立阶段。这10年创立阶段,发展势头很好,产生了很好的影响。其间,开设了本科专业、招收了研究生;成立了中国语言学、哲学、
经济学、
社会学几个研究所,并于1985年前后建立了中文系、新闻系、社会学系等,且正式开始招收本科学生。1987年学校召开了第一次文科工作会议,当时学校设立了文科办公室,负责学校人文社会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工作。作为工科院校,
华中科技大学早在20世纪70年代率先办文科,其意义是深远的。
1990年至1994年,学校成立了人文学部。1994年1月至1996年6月,学校成立了文学院,
刘献君同志任院长,李振文同志任书记。学院下设哲学系、
社会学系、中文系、新闻系、政法系、艺术系。设有汉语语言文学、
新闻学、社会学、经济法、
工业设计5个本科专业。设有语言学、新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应用社会学、科技法6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此期间文学院设立了中国语言研究所、哲学研究所、
中国文化研究所、社会学研究所、新闻传播与舆论调查研究所、社会调查研究中心、经济法与法律研究所等机构。
1996年6月至1998年4月,学院领导班子调整后的文学院,
风笑天同志任院长,徐晓林同志任书记.1998年4月至2001年1月,学校成立人文学院。
尉迟治平任院长,徐晓林任书记。
2000年,在学校广泛开展学校发展战略大讨论的背景下,我校召开了第二次文科工作会议。我校文科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大批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人才进入我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成就显著。各学科的学术影响不断增强,教学质量、人才培养取得可喜成绩。人文
社会学科的院系结构也进行了调整,形成了人文学院、新闻传播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社会学系、外语系8个院系组成的人文社会学科。
2001年1月4日,我校对人文社会学科进行了机构调整,成立了新的人文学院。刘成基同志任书记。新人文学院下设中文系、哲学系、政治教育系、历史研究所、德育教研室。
2006年学院再次进行调整,政治教育系从学院分离出去,领导班子也进行调整,中文系主任
何锡章任人文学院院长,汪佩伟任学院党总支书记。学院现任院长
董尚文教授,党总支书记刘久明教授。
学院现状
人文学院由中国语言文学系、哲学系和历史研究所组成,涵盖文、史、哲三大学科门类。全院现有专任教师36位,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13名,其中,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担任教育部中文类专业教指委1人,教育部历史学类专业教指委1人,全国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指委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
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30余人先后分别担任了全国、省级相关学会的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秘书长、副秘书长等学术职务;另有兼职教授3人,外籍客座教授1人。
中文系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哲学系具有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并且具有中国语言文学和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历史所具有中国史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学院现开办有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和哲学3个本科专业,并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1个专业学位教育点。目前在校本科生30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博士研究生30余人。
学院下设语言研究所、文学研究所、中国当代文学写作研究中心、当代哲学研究基地、德国哲学研究中心、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应用
现象学研究中心、生存哲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中文系
中文系现设有
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两个本科专业,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含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世界文学与
比较文学等8个博士点),并建有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现有教师3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4人,余为讲师与助教;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27人。教师里有1人担任全国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任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为
湖北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2人先后分别担任了全国、省级相关学会的副会长、会长、常务理事、理事、秘书长、副秘书长等学术职务。
哲学系
我系在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3和1987年分别获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技术哲学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成立哲学系;2000年设置哲学本科专业,2001年开始招生;2003和2005年分别获得马哲和科哲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获准建立哲学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获得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分别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国哲学、科学技术哲学、
伦理学、
宗教学五个二级学科博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宗教学六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党政领导
分管工作:全面主管学院
党务工作,分管人事、外事和院机关工作
分管工作:主管学院全面工作
分管工作:分管后勤、消防
叶智党总支副书记
分管工作:分管学生工作
路成文副院长
分管工作:本科生教学
机构设置
一、学院办公室
周成红
二、学生工作办公室
陈小丽
三、中文系
副主任:李军均
骆琳
四、哲学系
主任:雷瑞鹏
副主任:廖晓炜
五、历史研究所
所长:雷家宏)
副所长:夏增民
教学规模
中文系
自198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0年获得第一个硕士点以来,已培养出各类学生千余人,其中本科生1500余人,硕士生700余人,博士生60余人。毕业生大都在党政机关、各级新闻媒体和各类学校等单位工作,有数十人分别考取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以及本校等单位的硕士、博士。现在在校本科生400余人,硕士生160余人,博士生30余人。
哲学系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自1996年成立以来本着“入主流,重交叉,创特色”的指导思想,走小而精的发展道路为特色,是国内哲学界“最年轻、最具活力的”哲学系。
哲学系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成立于1980年。当时聚集了一批在国内有相当影响的专家学者,如:张华夏、
林定夷、李少白、康宏逵等,他们为哲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早在1977年,我系就开始招收哲学师资班本科学员,先后培养过毕业生84名,这批毕业生中的很多人现在已经成为我国哲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界的姣姣者。90年代以来,哲学系开始招收包括“管理哲学”在内的第二学士学位班,共招3届,计120人。
历史研究所
历史学科是我校进入新世纪之初在大力发展文科的宏大背景下组建的新兴学科,也是
华中科技大学最年轻的一个学科门类。2003年,历史研究所即已拥有教授4名,讲师4名。其中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名,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者2名,初步形成一个结构较合理、实力较雄厚的学术群体。
在建所当年即已获省学位办立项建设硕士点的基础上,历史学科于2002年提前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2003年正式获得专门史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开始大规模招收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由于我校历史学科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在湖北地区和国内学术界确立了学术地位,2003年10月,我校历史学科被
湖北省历史学会确定为常务理事单位,
罗家祥教授当选为省历史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雷家宏教授当选为理事。截至2009年6月,本所共有教职工13人(张岂之教授于2003年离任),包括兼职教授2人,在岗教师10人,行政人员1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9人,1人兼任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院系设置
中国语言文学系
哲学系
历史研究所
国学研究所(属中文系、历史所合办)
中国当代写作研究中心(属中文系)
科研机构
中文系
中国语言研究所、文学研究所、文艺学教研室、语言学教研室、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研室、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
哲学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中国哲学教研室、
西方哲学教研室、
伦理学教研室
、
宗教学教研室、科学技术哲学与
逻辑学教研室、生命哲学研究所、
社会信息研究中心、生命伦理学研究中心、过程哲学研究中心、应用
现象学研究中心、德国哲学研究中心
历史研究所
国学和宋史研究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2023-12-10
学院简介.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