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征麓川之役,是明朝朝廷征伐云南麓川宣慰司
思任法、
思机法父子叛乱的四次战争。四次征讨分别发生于1439年(
正统四年)、1441年(正统六年)、1442年(正统七年)、1448年(正统十三年)。
明征麓川之役源于
云南省边陲
傣族部落政权麓川宣慰司思氏家族的扩张野心与明朝统治利益的冲突。思任发、思机发父子相继叛乱,正统初年思任发侵占周边并谋反。第一次征讨正统四年,
方政先胜后因无援大败,
沐晟退兵,
沐昂进讨无果。第二次正统六年,
蒋贵、
王骥等大破敌军,思任发逃缅甸,二人战后获封。第三次正统七年,蒋贵、王骥再出征,俘
思任法发妻、子,
思机法仍据孟养不服。第四次正统十三年,王骥率大军攻克山寨,思机发失踪,后与思禄立约班师。此役军事上明军损耗严重影响边疆防御,经济上耗费财政加重负担,政治和民族关系上暴露政策不足激化矛盾,但也促使明朝加强边疆管理、调整民族政策和强化中央集权,深刻塑造了边疆治理和民族关系格局。
历史背景
从13世纪麓川崛起到15世纪明朝派兵三征麓川的两百年间,是
傣族社会经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发展时期。
孛儿只斤·忽必烈至元十三年(1276年),中央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始设土司制度,
瑞丽江河谷一带的“卯果占璧”政权受封为麓川路。
元顺帝至元六年(1340年),扩张野心极强的
思可法继任“勐卯王”,积极向四周出兵,征服周边领土,建立了强大的“麓川政权”,并一度脱离了中央政府管理。至明朝,继任麓川主
思伦法、
思任法继续向四周扩张,甚至威胁到
云南省腹地,致使朝野震惊。
明朝洪武年间,麓川思伦发归顺明朝,授麓川宣慰使。思伦发所管辖之地都在
金沙江以南,在
元朝为平缅宣慰司,但已经占领缅甸为己有。洪武年间,明朝大军进攻云南,改平缅为麓川平缅军民宣慰司,才首次使用“麓川”。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平缅入贡,更立平缅宣慰司,与麓川军民宣慰司分离。不久,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麓川平缅(治今
瑞丽市)土酋刀干猛叛乱,逐其宣慰使
思伦法。明廷命
沐春为征南将军,
何福、徐凯为副将军,率兵攻击刀干猛,并送思伦发回
云南省。次年五月,沐春派何福率兵5000越高良公山(今云南腾冲西北),直捣南甸(今云南梁河东北),破之,遂回兵袭景罕寨。敌凭高据险坚守,久攻不下。沐春亲率500骑驰援,克之。刀干猛请降不许。十二月,何福执斩刀干猛,遂平麓川之乱。此後思伦发失去官职,改为孟养宣慰使,以刁氏代其原职。
直接原因
正统初年,宣慰使刁宾玉因实力衰弱,不能平息诸夷族,
思伦法次子
思任法开始侵占。当时,缅甸危机,思任发侵占其地,遂欲尽恢复其父所失的过去土地,於是拥众麓川谋反。当时,他率军侵占
孟定镇、湾甸,大肆杀掠,
云南省总兵
黔国公沐晟上报。此後他再侵犯南甸州
土司刁贡罕土地,明朝命沐晟遣官齎金牌信符,谕令其归还所侵地,思任发不奉诏。
正统三年(1438年)十二月,思任发进攻掠夺
腾冲市、南甸、孟养等地,刁宾玉投奔永昌,死后无嗣。思任发屠杀腾冲,并占领
怒江,自称曰“法”。事情上报后,
朱祁镇派遣刑部
主事杨宁前往谕令,
思任法不服。
战争过程
第一次征讨
正统四年(1439年)正月,英宗命镇守云南黔国公沐晟、左
都督方政、右都督
沐昂率师讨思任发,太监吴诚、
曹吉祥监军。部队抵达
金齿,思任发遣其将缅简断江立栅而守,明朝大大师无法渡江。
沐晟派遣指挥车琳等谕降,思任发假装答应,沐晟相信并没有打算渡江。刑部主事杨宁称不可,主张其未战投降是诈。沐晟不听,檄令杨宁在金齿督饷。麓川军将领缅简屡次挑战,方政大怒,制造舟六十艘,欲渡江。沐晟没有批准,方政不能愤怒,夜晚独自率其麾下渡进攻缅简,缅简败走。麓川军奔景罕寨,指挥唐清击败此次进攻,指挥高远等又追败到高黎共山下。共斩三千馀级,乘胜深入,逼思任到上江。上江是麓川军的重地,明军因远距离进攻,兵马疲劳,於是请求
沐晟增援。沐晟因其违令渡江而不予派遣援军。久之,只令少量部队进攻,抵达夹象石不再前进。方政渡江后抵达空泥,被麓川军以象阵冲击,随後被围大败。沐晟听闻战败后,恰逢春暮,担心
瘴气大发,於是焚烧江上积聚,仓卒奔还永昌。部队抵达楚雄,
朱祁镇遣使者责状,仍以四万五千人助军。沐晟因罪恐惧,暴病去世。
思任法进犯景东、孟定,杀大侯
知州刁奉汉等,破孟赖诸寨,降
孟达等长官司。
同年五月,以
沐昂为左
都督征南将军,右都督吴亮为副将军,马翔、张荣为左右
参将,进讨思任发。沐昂上奏潞江之捷,获得升赏有差。
正统五年(1440年)二月,沐昂讨伐麓川,明朝大军抵达陇把,距离敌军甚近,右参将都督事张荣令都指挥卢进攻,但大军失利。张荣於是放弃符验军器等撤离,沐昂等不能援救。大军归还,
朱祁镇敕责沐昂等,留沐昂镇守,右都督
吴亮、左参将马翔俱被逮。七月,
思任法屯兵孟罗,并进攻者章硬寨。沐昂率领都指挥
方瑛、柳英等进攻,麓
川军逃离。威远川土
知州刁盖罕在威江大战,亦获胜。随後,思任发遣流目陶孟、忙怕等入贡,
礼部商议减少其,英宗称:“彼来虽缓我师,而朕不逆诈。”遂给赉但不宴请,赐敕谕命。
第二次征讨
正统六年(1441年)正月,英宗命定西伯
蒋贵为征蛮将军,担任总兵进攻麓川思任发,以太监
曹吉祥监督军务,
兵部尚书王骥提督军务(云南
总督),侍郎徐晞督军饷。
当初,
云南省总兵
沐晟等议麓川险远,攻之非十二万人不可。宜在湖广、川、贵等地徵兵,并各委善战指挥,分兵三道进攻湾甸、芒布、
腾冲市,刻期并进。上下廷议,英国公
张辅等言分兵势力孤弱,对方或者扼险邀我,并非万全之计,宜择大臣往云南专征。当时会
思任法遣使道歉,
刑部侍郎何文渊借此反对出兵,认为麓川在南陲之地,进攻劳师并无所获,
大学士杨士奇亦赞同此说。张辅称思任发世职六十馀年,屡次抵抗王师,释此不诛,恐怕木邦、车里、八百、缅甸等地视窥觊,示弱小夷,非上策。
朱祁镇赞同,遂命
蒋贵、王骥先赴
云南省,复以副总兵
李安、
参将宫聚领川、贵兵,副总兵
刘聚、参将冉保领南京、湖广兵,大发兵十五万,转饷遍及半个明朝天下。
王骥举荐太仆寺
少卿李蒉、郎中侯璡、杨宁,
主事蒋琳等为参谋。侍读
刘球上疏反对称:“麓川荒远偏隅,即叛服不足为
中原地区轻重。但是北方脱欢、
绰罗斯·也先并吞诸部,屡次侵犯边界,进攻麓川只是释豺狼攻犬豕,非战略之策。请求罢免麓川用兵,专备西北蒙古。”但是没有得到批准,实乃王振专政所影响。
同年十一月,定西伯
蒋贵、
兵部尚书王骥等讨麓川,大破麓川军,
思任法逃去。当时,思任发率众三万,抵达大侯州,欲攻景东、威远,兵部郎中侯璡、都指挥马让、
卢钺进攻,
王骥等遂进至
金齿。镇康守陶孟、刁门俸乞降,令右
参将冉保以五千人进攻,因其众破昔刺寨,移攻孟通。王骥誓师分三道进取,参将冉保自缅甸抵达
孟定镇,在木邦、车里会师;王骥同蒋贵率领中路,抵达
腾冲市;内官
曹吉祥、副总兵
刘聚等自下江、夹象石合攻,抵上江。进攻二日后不下,恰逢大风,王骥命
纵火焚栅,大破麓川军,拔上江寨。麓川军千馀迎战,明朝官军奋长戈进攻,麓川将领刁放戛父子俱亡,刁招汉全家自焚,明军生擒刁门项,先後斩五万级。上江平定后,麓川军散走。明军由夹象石、下江通
高黎贡山道至腾冲,留副总兵李安戍卫。王骥等取道南甸,至罗卜思庄,令指挥
江洪等以八千人抵木笼山。
思任法乘险以二万人列七营相救,副总兵刘聚、
参将宫聚分兵进攻但无法攻下。
王骥、
蒋贵同奉御监萧保自中路进攻,左右两路夹攻,攻克对方防御,斩数百馀级,乘胜追至马鞍山,破其象阵,死者十馀万,麓川大震。
同年十二月,王骥等直捣麓川,以三千人探路,麓川军以象阵伏泥沟突起,后失败撤退。麓川军又自永毛摩尼寨至
马鞍山市,伺机进攻後援。王骥令都指挥
方瑛以六千人攻克对方。而右参将冉保从东路会和木邦、车里、大侯之兵,先後斩三千三百九十馀级。於是进攻麓川,积薪焚其栅,
思任法挈妻子从小道渡江逃到缅甸,焚溺数万馀人。
王骥随後率领部队班师,叙平麓川功,进封蒋贵为定西侯,王骥为靖远伯,以郎中侯璡、杨宁为侍郎,馀升赏有差。
第三次征讨
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
朱祁镇复命定西侯
蒋贵、靖远伯王骥征讨麓川、缅甸。当时,思任发败走缅甸后,明军归还,麓川军再次出寇。英宗於是命两人再次征讨。
正统八年(1443年)二月,定西侯蒋贵、靖远伯王骥军至
金齿,遣谕缅甸送思任发军前。缅人假装许诺,但不遣行。王骥称:“缅甸党贼,不可不讨也。”於是率军抵达腾冲,分为五营,与蒋贵及
都督沐昂分道并进。木邦宣慰使统兵万馀,驻於蛮江浒,窥视明军。骥责以忠义,赐牛酒,遂感悦其效死。缅人拥众大至,蒋贵率兵蔽江而下,焚其舟数百艘,大战一昼夜,麓川大军溃败,思任发再次逃去,明军俘虏其妻、子后班师。
正统九年(1444年)二月,
王骥联合木邦等诸部,进兵缅甸,连续获得胜利。
缅甸人用大金缕船载
思任法至江上窥视明军,之後再次匿去。明军欲以麓川给予木邦,孟养、戛里给予缅甸,缅甸人献思任发,诡以思任子思机发致仇为解。王骥等乃纵兵捣思机发寨,俘其妻子及从贼九十馀人、象十一等。事情上报后,
朱祁镇诏令王骥还京。然而
思机法仍然窃据孟养,坚持不服。
正统十年(1445年)十二月,
云南省千户王政奉敕币谕缅甸宣慰使卜剌浪马哈省索要思任发。卜剌浪马哈省恐惧,以思任发及妻部属三十二人交付王政。思任发不食垂死,王政遂斩首,将首级放于函中献给
京师。
第四次征讨
正统十三年(1448年)三月,思机发再次掠夺孟养,明朝屡次谕令仍不从。英宗复命靖远伯
王骥提督
明朝军事,
都督宫聚为总兵,
张軏、田礼为左右副总兵,
方瑛、张锐为左右
参将,率南京、云南、湖广、
四川省、贵州土汉军十三万讨伐。以孟养旧宣慰刁孟宾为向道,又敕令木邦、缅甸、南甸、千崖、陇川宣慰使刁盖发等,各输兵饷。命户部右侍郎
焦宏在
云南省督饷。
同年十月,明朝大军抵达
金沙江,麓川军在金沙江以西设栅抵抗。王骥造浮梁渡江并攻破,乘胜进至孟养,而麓川军在鬼哭山及芒崖山等山寨均被明军攻克,
贵州省都指挥使洛宣、九溪卫指挥使翟亨皆战死。思机发後来失踪,也有人称其死於乱军中。明军进攻孟养后抵至孟那,孟养在金沙江西,去麓川千馀里,诸部皆感到恐惧。
王骥撤回部队,部落再次拥
思任法子思禄为乱,再次占领孟养等地。王骥等考虑大军连年征战不平,认为无法彻底消灭麓川军,於是与思禄为约,许以土目得部勒诸夷,居孟养如故。再与其
金沙江立石为界,誓曰:“石烂江枯,尔乃得渡。”思禄亦恐惧后听命。明朝遂班师,报以捷讯,
朱祁镇下诏增王骥禄,赐铁券,子孙
世袭伯爵。
历史评价
明朝征伐麓川,明朝调动了大量人力物力,战争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连年征战,仍未彻底平息叛乱,最终以盟约形式结束;期间连续发动数十万人的进攻,致使大军疲惫、国库亏空,对北面蒙古瓦剌的防御空虚。
《
明史纪事本末》对此事评价:麓川地接平缅,虽弹丸黑子,然固皇舆以内地也。
洪武初,思氏失官,刁氏逐思,据有平缅。至
正统时,刁又衰弱,思氏复振,宾玉走死,思任坐大,且争衡上国矣。蛮夷自相攻杀,
赵奢所谓两鼠斗穴,天子不必问也。天使亟行,让数四,而尉陀箕踞,初无降意,子阳不省,乃更治兵。倔强如是,而讨逆之旗不见于
金齿,问罪之旅不战于昆池,尚谓国有人乎?且
汉宣帝即位,已弃
交州,新君践,又废麓川。
云、贵、二广,土夷环疆,动以百计;溪蛮苗峒,列处内地,耕牧成群。麓川不逞,既有征矣,异类袭是迹而动,诛戮子弟,忧患长老,甚者屠掠郡国,并吞诸部。再
复数年,
萎叶不见于番禺,邛杖不来于大夏,使断
牂牁郡之北,地尽越隽之东矣。尔时而欲用兵,败固不测,胜亦大创。且高帝定
云南省,思氏窃发,
沐英以三万骑破其三十万众,思然后俯首归命。既而刁氏又叛,
沐春疾驱力战,擒斩诸刁,纳其故主。其谕
傅友德曰:「云南虽平,尚烦区置,翠霭诸地,不尽服从,虽有云南,亦难守也。」盖小惩大戒,柔远之良规,一劳永逸,王师之胜算。故殷兴夏绪,必克鬼方;蜀出中原,先渡
大渡河。控远与绥迩不同功,讨贰与贪功不同道也。
西杨主议,舜德格苗,刘球上书,不称荒服。或亦朝多浊乱,内忧群小。北敌陆梁,外忧方大。文子不愿楚败,山涛方惧吴亡,大臣之用心固如是耶!若乃长驾远驭,则亦公孙弘之罢朔方,淮南安之谏闽、越者也。
蒋贵、
王骥,初下麓川,三路分进,斩首三千,
思任法窜缅,仅以身遁,再攻平缅,
五营并进,焚其援舟。思任父子,又窜孟养,然而缅人内惧,传首
京师,勒石金沙,誓臣石烂,此亦勋着燕然,功高铜柱,岂仅唐蒙
夜郎,相如邛笮者乎?然史称其起兵十五万,转饷半天下,冒五等,横被冕玉。嗟乎!
陈汤贪,
曹翰凶残,武臣之故态,而屯守之说不行,飞挽之繁不给,此则其智逊金城,而功比贰师者已。
影响
明朝
麓川之役也导致了明朝在西南地区统治的衰落。朝中大臣上书中曾说:“麓川连年用兵,死者十七八。”在“
江南水旱相仍,军民俱困”、“瓦剌边患”的严峻形势下,王振等仍然要调动江南和
四川省各地的大量兵力,“转饷半天下”发动了持续9年的大规模战争,从而引发国内农民起义,政局动荡。
麓川
但是只是取得了一部分胜利,例如最大的就是麓川领地不断瓦解。“析麓川地”策略极大地削弱了麓川的势力,至思亨法(
思行法)统治末期,麓川实际控制的
领地仅剩下
陇川县、
瑞丽市、
芒市、遮放及部分边外地区,麓川开始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