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艺杂志,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会刊,1938年 5月4日创刊于汉口。“抗战文艺编辑委员会”编辑,编委会由当时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各方面的代表作家33人组成,他们是:
王平陵、
田汉、
安娥、
朱自清、
朱光潜、
成仿吾、老向、
老舍、
吴组缃、
宋云彬、
周文、郁达夫、
胡风、胡秋原、
茅盾、
徐旭生、
姚蓬子、
冯乃超、
夏衍、
陈源、
张天翼、
舒群、
阳翰笙、
以群、叶绍钧、适夷、
郑伯奇、郑振铎、
穆木天、
锡金王国、
钟天心、
丰子恺、
孔罗荪。
该刊的刊期、出版地点、执编人屡有变动:在汉口出版期间为三日刊、周刊,适夷、蓬子、
蒋锡金、罗等执编。武汉沦陷前夕出版的《武汉特刊》,由冯乃超、罗荪、叶以群、
戈宝权编辑。1938年10月 8日,《抗战文艺》迁往
重庆市继续出版,始为周刊,后改半月刊、月刊。由
老舍、蓬子执编,罗荪曾一度参与编辑。1946年5月4日出至第10卷第 6期终刊。共计出版72期。《武汉特刊》共出4期。另有《文协成立五周年纪念特刊》、《文协成立七周年并庆祝第一届文艺节纪念特刊》各一册。《抗战文艺》是贯穿抗战时期始终的唯一的全国性大型文艺刊物。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和来自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严峻压力下,它紧密依靠革命的进步的作家,吸引并团结爱国的拥护抗战的作家,为战时文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在宣传动员群众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抗战文艺》采取创作与评论并重的编辑方针。在汉口出版期间和迁
重庆市初期(前4卷),文艺创作多表现全国军民抗日爱国的蓬勃景象,形式以通讯、特写、速写、印象记等各种报告文学作品数量最多,辅以小说、朗诵诗、杂文以及各种通俗作品,形成热烈奋发、迅速反映现实的创作特色。其代表性作品有以群的《台儿庄一勇士》、郁达夫的《平汉陇海津浦的一带》等前线通讯,
王鲁彦的《炮火下的孩子》、
端木蕻良的《螺蛳谷》等短篇小说。文艺评论重于“通俗文艺”的倡导,发表过
老舍的《通俗文艺散谈》、
姚雪垠的《通俗文艺短论》、
马彦祥的《旧剧抗战》以及《怎样编制士兵通俗读物》的座谈会纪要等。从3卷1期起增设《每周论坛》(后改为《论坛》)栏,利用短论形式,提出或讨论文艺运动中的现实问题,如对
梁实秋的“与抗战无关”论的批驳(第 3卷第2期),对
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强调(第3卷第5、6期合刊)等。《抗战文艺》在重庆出版的大部分时间(第5卷以后)里,由于
中国国民党统治区政治经济形势恶化,刊物不能正常出版,经常延误脱期。这时创作上报告文学和通俗作品骤减,而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创作显著增多,讽刺与暴露现实成为文学创作的主导倾向。
黄药眠的小说《陈国瑞先生的一群》、
沙汀的短篇《
在其香居茶馆里》以及
阳翰笙的历史剧《天国春秋》等,直接或间接地讽刺暴露了国民党统治区的黑暗败。
艾芜的短篇《秋收》和
吴组缃的长篇《鸭嘴涝》则描写抗战中军民生活的新气象或内地农民爱国意识的觉醒。文艺评论上多次刊载呼吁“保障作家生活”的短论,同时增强了对作家创作经验的总结和对创作问题的研讨。
《抗战文艺》一贯重视文艺消息的报导和各地包括
延安市和敌后根据地、沦陷区文艺动态的交流。每期都有“文艺简报”,经常发布文协总会的文件和“会务报告”,介绍文艺工作团、战地访问团以及群众性文艺工作情况和经验。为及时反映文艺界的重大活动,还陆续编刊了大量专辑或专栏,如
鲁迅逝世二周年、四周年“纪念特辑”,“郭沫若先生创作二十五年纪念特辑”,“
老舍先生创作生活二十年纪念文选辑”,“
茅盾先生五十岁及创作二十五年纪念特辑”(编好未印),以及“保卫大武汉专号”、“
回族生活文艺特辑”、“纪念
马克西姆·高尔基”专辑、“怀悼罗曼.罗兰”专栏等。在
周作人附逆前后,发表过多篇先是争取、后是斥责的文章。刊物除了随时报导各国民主作家支持
中国抗日战争的活动,还陆续刊登
日本的
鹿地亘、
绿川英子、
美国的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等人声援中国人民、中国作家正义斗争的专文,反映了国际文化界反
法西斯主义斗争的广泛团结。这些报导和文章,不仅为战争中分散于各地的、不通音讯却又相互关切的作家随时提供消息,也为抗战文化史、文艺史的研究保存了丰富的有价值的资料。
《抗战文艺》的经常撰稿人有郭沫若、
茅盾、
老舍、郁达夫、
姚雪垠、适夷、
以群、
艾青、
任钧、
孔罗荪、
宋之的、
胡风、
吴伯箫、
吴组缃、
冯雪峰、
沙汀、
欧阳山、
草明、蓬子、
王平陵等。抗战胜利后,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更名为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抗战文艺》也随之停刊,另行编辑《中国作家》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