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万寿宫
四川省南充市江西万寿宫
江西省万寿宫,原建于四川省南部县东坝镇,曾经建筑宏伟、遐迩闻名,数百年来,香火不断,游客如云,清乾隆八年(1763年)由湖广填四川时从江西迁来的乡民修建,既代家庙,又作为江西会馆的馆址。后改为政府利用。1987年,为了祖国建设的需要,在原有的基座上重新修建了一幢时兴的钢筋混凝结构的六层楼房--区公所职工宿舍。
起源
明末清初,相传“张献忠剿四川,杀得鸡犬不留”。这虽然有些夸大,但在当时,地主杀起义农民,农民杀反动地主;满族汉族,汉人杀满人,相互屠杀的数量一定不小。”(摘自198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张献忠屠蜀考辨》)由于大规模屠杀,造成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流离失所,人口锐减。清康熙、乾隆,大量移民从湖北、湖南省广东省福建省江西省入川。现东坝镇仍有王、汪、胡、廖等诸姓的后裔。其祖先是由江西随“湖广填四川”时迁入,插占为业。
江西人在此经过一段时期的奋斗,农业生产有所发展,城乡经济日益活跃,人口亦逐渐增多。随着形势所迫,乡亲们深感徙居异地必须加强团结,一致倡议建造一幢庙宇作为聚会的场所。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即集资兴建了一座规模宏大、技艺精美的“江西万寿宫”,既代家庙,又为万寿宫的馆址。
建筑结构
该宫为木石结构,布局合理,排列有序,雕梁画栋,斗拱飞檐。20根整体柏木为栋柱,中柱约高13米,胸围1.8米,更显示出无比威武轩昂的气势。正殿当中敬奉整治水患、为民除害的先祖王某,俗称“王爷”。王爷塑像形态魁伟,面颐丰满,光彩夺目。左塑“肖公”,右塑“药王”。三尊坐像,巍然屹立,以示其永镇江河之旌表。殿内圆柱上铭刻着一副金光闪闪的楹联:
故里愁难会,思戚思朋思邻居,好似巨星百寿图;
同乡欣得聚,问山问水问桑梓,犹如明月万经书。
两侧建有四通八达,迂相连,雨不湿鞋的宽阔廊道(俗称书楼),前面建有“十”字拱木架梁,筒瓦盖顶的戏楼,每年从正月初一起,至元宵节止,请戏剧班社来此演出,一时乡亲云集,热闹非凡,大振族风。
清醮会
江西万寿宫每年还要举办清醮会,在宫内设堂三天。民间配合演唱川剧及高跷、社火、龙灯、狮舞、焰火等杂耍。其中尤以“灯山”最为壮观别致。即在一个宽敞的大坝子上搭有高4丈,宽2丈的木架,其上缀以夫子、老君、佛祖、八仙灯;四大天王、八大金刚灯;大鹏鸟金鸡、白鹤童子灯;晁盖真武大帝灯等。密密麻麻,分层系于架上。另有赤眉红须,慧眼圆睁,血盆大口,高举金鞭的镇台灵官置于正中以镇邪魔。此灯山要点四夜,每到黄昏,先后数人提油罐上灯山加油点灯。入夜,远望似璨灿明朗照,近视若熊熊火山一座,照得满街如同白昼。远近善男信女在灯山下焚香化帛,顶礼膜拜,或祈祷家泰国安,或求病人早愈,或求天赐麟童。求神的、还愿的、观灯的、嬉游的,熙熙攘攘。盛况难状。
江西万寿宫自兴建后,前来参观游览、拜庙求神的人络绎不绝。因此,街上的居民则利用宫坝两旁摆摊设点,方便游客。该宫不仅为江西人提供了一个联络情感的场所,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衰落到拆除
民国十六年(1927年),江西万寿宫为政府利用,设置区署要地,转化为办公机构,先后于此任免了七届区长。解放后,仍在就地设立区人民政府(后为区公所),相继沿用30余年。这座一度曾经风云的庙观,历经沧桑,加之年久失修,颓垣断壁。1987年,为了祖国建设的需要,在原有的基座上重新修建了一幢时兴的钢筋混凝结构的六层楼房--区公所职工宿舍。
界碑
在江西万寿宫旧址动工兴建时,发现正殿中原地区内埋藏着一块界碑,碑文曰:“江西万寿宫四路边界:后址分水为界,前址河心,左址垭口,右址大路为界。存粮贰升。乾隆廿八年正月十八上梁修建。”该界碑保存完好,现留存中国农业银行南部县支行东坝营业所。
影响
江西万寿宫虽然不复存在了,但迁来的江西人,在漫长的岁月里,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均起到了积极的历史作用,为人类社会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如今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一如既往发挥才智,描绘着更加美好的前景。
参考资料
西山万寿宫.携程.2023-11-21
目录
概述
起源
建筑结构
清醮会
衰落到拆除
界碑
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