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诗正
清雍正时期探花
梁诗正(1697年~1763年),字养正(一作养仲),号芗林,别署味初斋、清梁诗正勤堂、青乳斋、古鲸书屋等,清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雍正时期探花,官至东阁大学士。
梁诗正的父亲梁文濂,读书乐道,任官诸暨训导;梁诗正的叔父梁文泓工诗,曾补注《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清世宗雍正八年(1730年),梁诗正中一甲三名进士,被授予编修。雍正十年(1732年),梁诗正担任山东省乡试主考官。雍正十二年(1734年),梁诗正担任上书房师傅,教授皇子,累迁侍讲学士。雍正十三年(1735年),梁诗正以母忧归。清高祖即位后,召梁诗正南书房行走。清高祖乾隆三年(1738年),梁诗正补侍读学士,累迁户部侍郎兵部侍郎。乾隆十年(1745年),梁诗正担任户部尚书。乾隆十三年(1748年),梁诗正被调为兵部尚书;次年,加太子少师,兼刑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协办大学士。乾隆十五年(1750年),梁诗正被调为吏部尚书。乾隆十六年(1751年),梁诗正与著名学者沈德潜、傅王露同撰《西湖志纂》(12卷)。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梁诗正丁父忧,召署工部尚书。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梁诗正被调署兵部尚书;次年,实授兵部尚书,仍被命为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梁诗正被授予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不久后病逝,谥“文庄”。
梁诗正为官时常随爱新觉罗·弘历出巡,朝廷重要文件皆出其手,曾上疏“变通二款”,奏请乾隆皇帝将八旗闲散人员安置到边地屯垦,停止招募绿营兵丁以减轻朝廷经济负担。梁诗正能诗,多应制之作,庄雅雍容,自然合节,有情文相生之妙;又工书,著有《钱录》《矢音集》,另与人共编《钦定叶韵汇辑》《西湖志纂》《西清古鉴》。梁诗正的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文徵明,晚师颜真卿李邕。乾隆皇帝曾敕命梁诗正与蒋溥等人将历代法书名迹刻石,共三十二卷,即《《三希堂法帖》》。
人物经历
梁诗正(1697年-1763年),字养仲,浙江钱塘人。
梁诗正,幼有异禀,五岁始能言,授以四五言诗,略上口,即能诵。长擅文学,偕同杭世骏、陈兆等六人结“月课诗社”,有《质韦集》行世。二十七岁,从院长万经读书敷文书院。
雍正八年(1730)进士,历任户部侍郎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清朝入关后,满族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都占优越地位。旗人由清廷拨给口粮,成为不劳而食之阶层。后来,因旗人侈靡成性,加以生齿日繁,渐呈拮据光景。旗人的费用成为清廷一大负担。雍正年间即有廷臣提出将京都一带的旗人军民向关外移民垦荒。雍正帝虽同意此种措施,但迄未实行。
雍正八年(1730)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两年后梁诗正出任山东乡试主考官。雍正十一年,任会试同考官。第二年充上书房师傅,教授皇子,尚书房行走,日讲起居注官。不久任侍读。雍正十三年,梁诗正为翰林院侍讲学士,年底,丁母忧。
乾隆元年(1736)乾隆帝让梁诗正在京修书,南书房行走。
乾隆三年(1738)任侍读学士,乾隆帝赐梁诗正在京宅邸。任顺天武举乡试正考官,又任大学士、经筵讲官。
乾隆六年(1741),梁诗正重新提出此事。他认为,旗人生活日趋穷乏的根本原因,在于不从事生产,只依赖官府颁发给养,这种现状必须改革。爱新觉罗·弘历同意梁诗正的意见,遂诏令先将八旗编余兵丁三千人向吉林市一带移民,每户发给安家费一百两,并拨给土地和农具,责令其从事垦荒。
乾隆六年(1741)升任《皇清文颖》馆副总裁,户部侍郎
乾隆十年(1745),梁诗正针对当时清廷铺张之风,提出了节俭的建议。
乾隆九年以侍郎,应赋御制诗。
乾隆十年升为户部尚书。他奏陈:每年天下租赋只余二百余万两,应当节俭。慎勿兴土木之功、武之师,以维持盈余,保障国泰民安。
乾隆十二年任《续文献通考》总裁。
翌年任兵部尚书
乾隆十四年晋升太子少师兼刑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协办大学士
乾隆十五年充任吏部尚书、教习庶吉士御史欧堪善上奏,弹劾梁诗正徇私包庇,说他徇师生情份,又说他包庇同乡,经查此二项,均无徇私实迹。还涉及他为两名京察人员引荐不当。爱新觉罗·弘历认为这种小小徇情,非独梁诗正,举朝大臣恐怕也未尽绝。梁诗正被参劾,已经引为警惕,就可以了;同年乾隆帝讯问四川省学政朱荃情况,因为梁诗正答复为不清楚,而受累革职留任。
乾隆十七年因为父亲年迈,乞归杭州市,奉养老父,留在老父身边侍候。他返乡期间,潜心治学。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南巡,梁诗正迎接圣驾,恩准他在家食俸禄。次年他的父亲去世,丁忧在籍。不久先后代理工部、兵部尚书
乾隆二十四年充任顺天乡试正考官。翰林院掌院学士
乾隆二十八年为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子太傅,一时朝廷巨篇,都出自他的手笔,他总裁《国史》《文颖》《续文献通考》各馆,相关文章体例大多由他确定。爱新觉罗·弘历再一次在皇宫附近,赐他寓所。年底梁诗正去世,年67岁。乾隆帝亲谕皇子祭奠,并赏银千两。赠太保,入贤良祠。赐祭葬,谥号文庄。
乾隆二十九年梁诗正灵柩归里。乾隆帝下谕旨,令沿途文武官弁在二十里内的亲赴治奠,并派人护送,直到平安抵达江南,以此表示优恤。
乾隆三十二年,葬于象山县
乾隆四十五年去世多年之后,皇帝还念念不忘梁诗正,御制诗怀旧时,将梁诗正作为五词臣之首。后来,梁诗正的长子梁同书,中举人,赐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次子梁敦书,官至兵部右侍郎。
个人作品
文章近南丰,诗骨苍秀。他也擅长书法。据传梁诗正与张照曾共同为爱新觉罗·弘历联句《澄海楼联句》。《六一诗话》称赞梁诗正的应制诗“庄雅雍容,自然合节,情文相生之妙。专家苦吟不过如是。”“公(梁诗正)则以稳惬胜。枚速马工,各擅能事。”
梁诗正长期修撰官书。乾隆十五年主修《钦定叶韵汇辑》十卷。
乾隆十六年主修《西清古鉴》四十卷,附《钱录》十六卷。后续《西清续鉴》二编,各二十卷。
乾隆十七年,奉命修《西湖志纂》十五卷,还曾参与编撰《石渠宝籍》、《秘殿珠林》。此外梁诗正将与乾隆帝奉和的诗作集,《恭和御制太液冰嬉元韵》。
主要成就
梁诗正的一生,不仅在政治上有着显著的成就,更在文化艺术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文学作品、书法艺术和对古代文物的整理工作,都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化巨匠的非凡才华。
政治
在政治领域,梁诗正提出了多项改革措施,包括分八旗闲散人丁置边屯以资生业,请求停募绿旗增设兵丁以减冗额等,这些提议均得到了当时皇帝的认可和采纳,对提高清朝的治理效率和边疆安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他还参与了《续文献通考》等重要文献的编工作,为清朝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文学和书法
梁诗正的书法初学柳公权,后参以赵孟頫、文徵明,晚年师法颜真卿李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他的书法作品《无量义经》和《元人诗》轴等,展现了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和艺术魅力。此外,他还参与编纂了《西清古鉴》,该书详细记录了清宫所藏古代铜器,对后世的青铜器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据说,有梁诗正慧眼识侯嘉繙之事。侯嘉繙,台州市(今浙江临海县)人,有才学,五十岁时,才拔贡,任县丞。一次,押解军饷到户部,管库的人有意勒索,不马上给他回执。侯嘉繙一时不知怎么办,正巧户部侍郎梁诗正见到了他的名字,说:“夷门也。”梁诗正的意思是说,侯嘉繙才如国时魏国的大梁夷门监侯嬴。说完,看看其他官员,又说:“尚书的祭文,诸君谦让不写,何不让侯嘉繙试试?“侯嘉繙到户部后堂拿起笔,铺好纸,不一会儿,写了一篇庄重美丽的骈体祭文。这时又有人让他再为诸司曹写一篇。侯嘉繙也不推辞,磨墨沾笔,又写了一篇四言韵文。堂上堂下的人啧啧称赞。那个管库的人见到此情况,已袖带回执,在门外等候侯嘉繙,准备把批文交给他。第二天,侯嘉繙便启程而归。清人戴璐记述此事时说:“今之解饷受累者多矣,有夷门之才则可以解饷,然赖文庄(梁诗正谥号)素知其人耳。”
史籍记载
《清史稿·卷三百三·列传九十》
诗正疏言:“八旗除各省驻防与近京五百里俱听屯种,馀并随旗驻京。皇上为旗人资生计者,委曲备至,而旗人仍不免穷乏。盖生齿日繁,若不使自为养,而常欲官养之,势有不能。臣谓非屯田不可。今内地无闲田,兴、盛二京膏腴未尽辟。世宗时,欲令黑龙江、宁古塔等处分驻旗人耕种,已有成议,未及举行。今不早为之所,数百年后,旗户十倍於今。以有数之钱粮,赡无穷之生齿,使取给於额饷之内,则兵弁之关支,不足供闲散之坐食;使取给於额饷之外,则民赋不能加,国用不能缺。户口日繁,待食者众,无馀财给之,京师亦无馀地处之。惟有酌派户口,散列边屯,使世享耕牧之利,以时讲武,亦以实边。诸行省绿营马步兵饷,较康熙渐增至五六百万。在各标营、镇协每处浮数十百名,不觉其多;在朝廷合计兵饷,则冗额岁不下数十百万。各省钱粮,大半留充兵饷,其不敷者,邻省协拨,而解部之项日少。向来各营多空粮,自雍正元年清查,此弊尽除。是近年兵额但依旧制,已比前有虚实之别。况直省要害之地,多满洲驻防,与各标营、镇协声势联络,其增设兵额可以裁汰者,宜令酌定数目,遇开除空缺,即停止募补。庶将来营制渐有节省,而现在兵丁无苦裁汰。”
十年,户部尚书,诗正疏言:“每岁天下租赋,以供官兵俸饷各项经费,惟馀二百馀万,实不足备水旱兵戈之用。今虽府库充盈,皇上宜以节俭为要,勿兴土木之工、黩武之师,庶以持盈保泰。”十三年,调兵部尚书。十四年,加太子少师,兼刑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协办大学士
十五年,调吏部尚书。御史欧堪善疏劾诗正徇庇行私,上召诸大臣及堪善廷诘。所劾皆无据,惟翰林院轮班引见,偶有越次。上谕曰:“梁诗正职在内廷,不过文学供奉,朕何如主,而谓诸臣能恣行其胸臆乎?至小小瞻徇私情,则不独诗正,诸大臣恐俱未能尽绝。如张廷玉掌院三十年,引见越次,不知凡几,何以未闻论劾?诗正有此一二可议,即被论劾,得以知所儆省,未始非福。堪善之言,当以为感,不当以为怨也。”会御史储麟趾四川省学政朱荃匿丧,上询诗正,诗正对失指,下吏议,当夺职,命留任。
十六年,从上南巡,诗正父文濂年八十,予封典。十七年,疏乞终养。二十三年,丁父忧,召署工部尚书。二十四年,调署兵部尚书。二十五年,服阕,真除,仍命协办大学士,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二十八年,授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寻卒,谥文庄。
子同书,举人,赐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读;敦书,官至兵部右侍郎。
获得荣誉
乾隆二十八年(1763),梁诗正被擢升为东阁大学士,加太子太傅。
梁诗正长期修撰官书。乾隆十五年主修《钦定叶韵汇辑》十卷。乾隆十六年,主修《西清古鉴》四十卷,附《钱录》十六卷。后续《西清续鉴》二编,各二十卷。乾隆十七年,奉命修《西湖志纂》十五卷,还曾参与编撰《石渠宝籍》、《秘殿珠林》。此外,梁诗正将与爱新觉罗·弘历奉和的诗作集,《恭和御制太液冰嬉元韵》。
后世纪念
故居
梁诗正故居,建于清末,属中式宅院,原为清代大学士梁诗正私宅,乾隆皇帝御赐。梁宅为多进大院,有厅堂十几个,房百余间。建筑占地两千多平方米,分东西两条轴线,建筑用材讲究。是杭州市现存规模较大的宅邸建筑。尤其是宅子里的砖雕古刻精美雅致,保存完好,为杭城古宅之一。
人物评价
历代评价
吴修:“诗正工书。”
李元度:“公书初学柳成宫(柳公权),继参文(征明)、赵(孟頫),晚师颜(真卿)、李(北海)。”
王昶:“公常言,往在上书房为李治作擘大字,适宪皇驾至,诸臣鹄立以俟,宪皇命作书,墨渍於袖,又命高宗拽之。”
艺术形象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三希堂法帖》.故宫博物院.2024-02-23
【梁诗正行书元人诗轴】.故宫博物院.2024-02-23
梁诗正.故宫博物院.2024-02-23
梁诗正 - 中华典藏.中华典藏.2022-02-17
【梁诗正行书元人诗轴】.故宫博物院.2024-04-07
【《西清古鉴》】.故宫博物院.2024-04-07
梁诗正简介_古诗文网.古诗文网.2022-02-1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个人作品
主要成就
政治
文学和书法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史籍记载
获得荣誉
后世纪念
人物评价
艺术形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