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窝湖,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
芜湖市三山区,是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质最好的淡水湖泊之一,距离芜湖市区8千米,为半封闭湖泊,正常水位面积约10500亩,丰水期水面达2万亩,龙窝湖流域总面积167.2平方千米。
龙窝湖地区属于
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区,龙窝湖平均水深4.5米,最深处为12米。
长江鸟类名录共80种,常见鱼类共10目20科54种,龙窝湖的河滩沼泽多生水草、芦苇等水生物种,湖泊与池塘多生
菱角米、菱白、
莲藕等可食用物种。
龙窝湖原是长江河曲,1934年
冬至1935年春,在中夹(洋灯夹)口锁江口筑坝(今下江坝),坝上修筑道路,沟通
保定市、小洲,使两个圩口的外河堤防连成一体。1955年重新退建筑新堤,1960年兴修水利,围垦打坝形成了半封闭湖泊,可通
长江,1979年兴建上江坝闸。龙窝湖曾被确定为
细鳞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20年,龙窝湖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始全面禁捕。2022年11月24日,相关部门正式批准设立安徽芜湖外龙窝湖省级湿地自然公园。2024年3月,外龙窝湖
湿地公园一期开始建设。2024年3月15日,龙窝湖保护区开展生态放流工作,共放流鲢、鳙幼鱼苗种约4万尾,以调整龙窝湖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
种群结构。
名称由来
唐朝刘禹锡在诗中写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而龙窝湖正是因龙的传说闻名。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龙窝湖位于县境北部
长江与
漳河交汇处,距离
芜湖市市区仅8千米。紧靠芜铜公路,与长江隔闸相通。龙窝湖是三三山经开区主要的调蓄洪区,向龙窝湖排水的圩区包括高安圩、保大圩、天成圩、保定圩、新大圩和芦滩圩6个圩区。龙窝湖正常水位面积约10500亩,丰水期水面达2万亩,流域总面积167.2平方千米,其中山丘区面积44.0平方千米,均区面积105.6平方千米,水面面积17.6平方千米。
气候
龙窝湖地区属于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区,气候特征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似,但冬夏温差比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小,夏季多高温,雨量充沛,有梅雨季,冬季温和湿润,霜期短。受
亚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的影响,龙窝湖地区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汛期的5-9月:5-6月为春夏之交,西风带受副热带天气系统的影响,容易造成暴雨频繁,洪涝并发,这段时间的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而进入7-8月,受副热带高压系统控制,龙窝湖地区天气多晴热,雨量稀少容易出现伏旱;8-9月期间则因太平平洋
热带系统台风市场登陆侵袭本区域,容易出现短时暴雨,从而导致洪灾。
水文
龙窝湖调蓄库容较大,可达7850万米。龙窝湖平均水深4.5米,最深处为12米。
生物多样性
鸟类
龙窝湖拥有开阔江面和丰富自然资源丰非常适宜鸟类栖居和繁衍。龙窝湖
长江鸟类名录共80种。根据物种类型分,
雀形目最为常见,数量占鸟类总数的40%,主要有
云雀、
金腰燕、
喜鹊等;第二为
雁形目,共11种占鸟类总数的13.75%;第三为雁
鹳形目共9种,约占鸟类总数的11.25%。根据居留型来分,
留鸟有24种,仅占乌鸟类总数的30%,剩余70%的种类均为候鸟与旅鸟,分别占鸟类总数的60.3%和10%,超半婆敢的鸟类会在龙窝湖进行繁衍,达到60%。
鱼类
龙窝湖常见鱼类共有鱼类10目20科54种。从鱼类组成上看,
鲤形目是种类最多的目,计有3科34种,占总种数的62.96%;其次是
鲈形目有6科7种,占12.96%,这两个目的种类占龙窝湖地区鱼类总种数的75.92%。上述20科鱼类中,
鲤科鱼类为最大的一个类群,计有32种,占鲤形目总数的94.12%,占所有种数的59.26%,是龙窝湖鱼类区系组成的主体。
植物
龙窝湖植物生长环境主要有河滩、湖沼以及陆地。其中河滩沼泽多生水草、芦苇等水生物种,湖泊与池塘多生
菱角米、菱白、
莲藕等可食用物种;陆地上则以林地为主,主要林地类型有以
水杉为主的亚热带针叶林、以香棒、
女贞、
荷花木兰为主的常绿阔叶林,以
杨属、
构树、榆、朴、桑、样、
垂柳、
刺槐、
苦楝树、桃、柿等为主的落叶阔叶林,还有以
孝顺竹、
金竹为主的竹林等。
地质地貌
龙窝湖地区主要为圩区、洲地。地势平坦,一览无余。
地层厚度0-70米不等,构成形式一般为粉土质亚粘土夹灰、灰黑淤泥及泥炭、细粉砂及受碌
印石,土质肥沃,是理想的植被种植和农作物生长土地。规划区内的河道、圩港、池塘众多,小丘、坡坝、沟渠等微地形地貌景观多样,芦苇、水草丛生,小路纵横,人进入后就犹进入水网、绿色迷宫之中。
由于泥沙淤积、
长江水力冲积、围滩造田等外营力作用,外卜龙窝湖地貌得以显现,但在这些自然、人为因素的干扰下,外龙窝湖湿地地貌仍处于不断演变过程中。湖泊滩涂逐渐增加,
漳河入江口新的沙洲已成维形,
江心洲也在不停淤积扩展。
人类活动
防洪建设
龙窝湖原本是长江的一个
汉江,沿岸是圩区。为解决
保定市、
高安市两个圩口的防洪问题,1934年冬,在上夹口锁江口筑坝,1935年长江崩岸,坡提现沉溺,1955年重新退建筑新堤,1979年兴建上江坝闸;1934年
冬至1935年春,在中夹(洋灯夹)口锁江口筑坝(今下江坝),坝上修筑道路,沟通保定、小洲,使两个圩口的外河堤防连成一体,大大缩短了防洪堤线;1959年冬,在螃蟹矶处拦江筑坝,19050年春基本建成长4400米、顶宽10米的螃蟹矶大堤,1962年又建螃蟹矶闸,龙窝湖遂成为由人工控制的湖泊。那时有水面近0.15万公顷,后因1969年办"五七"干校、1971年建养猪场、1978年建棉种场被围垦,龙窝湖水面减小了200余公顷。2006年,龙窝湖划归到
三山区管辖。
旅游资源开发
龙窝湖主要生产“龙窝湖”牌
抱卵蟹、鳙鱼、
细鳞鲴(黄条)、鳜鱼、中华鳖等五个绿色水产品。是芜湖市最大的不可再生的绿色水产品生产基地,为保护龙窝湖生态环境和
渔业资源,该公司管理层,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发展思路,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向农业部编制审报《芜湖市龙窝湖水生生态修复示范区建设项目》,同时,通过采取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推广生态养殖技术、科学划分养殖单元,提升集约化养殖水平等措施,科学放养,合理搭配,主动开展龙窝湖春季封湖禁渔和生态修复行动,力求龙窝湖渔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2年11月24日,
安徽省林业局下发通知,正式批准设立安徽芜湖外龙窝湖省级湿地自然公园。12月8日,
芜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发布安徽芜湖外龙窝湖湿地自然公园一期工程招标公告。2024年3月,外龙窝湖
湿地公园一期建设,外龙窝湖湿地自然公园建设目标为,营造一个“寻野观湖 望江观鸟”的充满自然美的
通江县湖泊型湿地。外龙窝湖湿地自然公园二期工程建设时间预计为2025年到2027年底,主要完成合理利用工程,包括红线内基础道路系统建设,合理利用区水系、微地形改造,节点景观建设等。
环境保护
2010年4月,芜湖市龙窝湖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投入8万元资金,外出选购
欧亚苦草、轮叶黑草等水生植物草籽,通过翻晒、打碎果荚、浸泡、踩踏揉挤、拌泥土和均匀播撒等培植环节,修复和保护龙窝湖生态环境。
2020年,龙窝湖
细鳞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开始全面禁捕。2024年3月15日,龙窝湖保护区开展生态放流工作,共放流鲢、鳙幼鱼苗种约4万尾,以调整龙窝湖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鱼类
种群结构。龙窝湖先后被确定为细鳞斜颌鲴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细鳞斜颌鲴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风景名胜
龙窝湖内有两处半封闭湖泊,分别为内龙窝湖及外龙窝湖。外龙窝湖湿地具有较高的地理优势和生态价值,是城市“一湾四极”核心区,这里也是
长江中下游平原唯一的直接
通江县的湖泊湿地,是鸟类、鱼类、水生植被聚集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2024年3月,外龙窝湖
湿地公园一期开始建设。建设工期2年,建设目标为营造一个“寻野观湖 望江观鸟”的充满自然美的通江湖泊型湿地。
此外,龙窝湖畔鲁港大桥的西北侧有个生命之树广场,三颗“生命之树”雕塑,擦亮三山城市新名片。寓意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适合年轻人在此表白打卡。
相关文化
而龙窝湖正是因龙的传说闻名。传说有一年江南干旱,被
东海龙王的孙子白龙得知,就私自降雨,违反天条,
玉皇大帝听见大怒,要将白龙问斩,众天将纷纷求情,玉帝饶他不死,但要在
施雨处监禁,并让
法海责打他四十神杖。
白龙马疼痛难忍,倒地翻滚,就把那里搅动成了“龙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