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园镇
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辖镇
段园镇隶属于淮北市杜集区。位于东径117°02’--117°02’,北纬34°13’--34°13’,地处苏皖两省,两县交界处,似蚌含珠。东距江苏徐州市10公里,与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汉王乡一堤为界,西距萧县城区7公里,北、西、南分别与萧县龙城镇接壤,西南距淮北市城区40公里,隔龙城镇、丁里镇游离出市区。
段园镇距徐州港17公里,徐州观音国际机场60公里,距连云港市230公里,是安徽省离出海口最近的地区,紧邻连霍、合徐高速公路出入口,311国道、徐阜铁路符夹线穿境而过,素有“安徽北大门”之称。
截至2014年底,段园镇总面积43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5个社区,总人口7.3万。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历史沿革
段园镇位于萧(萧县)铜(铜山区)之间,隔萧县龙城丁里镇从杜集区脱颖而出,成为淮北市唯一“不连体”的属地。
段园镇历史上属萧县龙城区,1950年,萧县一区(龙城区)设乡,段园镇属毛庄乡。
1951年初,段园镇全面土改。
1952年,农民自愿结合成立公互助组。
1953年,成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4年,成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8年秋,成立人民公社(牛眠人民公社和毛庄人民公社)
1980年3月,萧县毛庄、牛眠两个公社划归淮北市,由沈庄煤矿、袁庄煤矿实行“以矿带社”管理,两公社共辖14个生产大队。
1984年4月,毛庄、牛眠两个公社划归杜集区管辖,同时进行了体制改革,毛庄公社废社改为毛庄乡,牛眠公社改为牛眠乡。同年12月,毛庄乡改为段园镇。
1992年3月,牛眠乡并入段园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底,段园镇6个行政村、5个社区:欧集村、大庄村、袁庄村、毛庄村、牛眠村、毛场村、祁村社区,袁庄社区、绿园社区、毛郢孜社区、孟庄矿社区。段园镇政府驻毛庄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段园镇,境内南北长13公里,东西宽6.3公里,总面积49.3平方公里。地处苏皖边区政府两省,两区县交界。东距江苏徐州市10公里,与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汉王乡一堤为界,位于东径117°02’-117°02’,北纬34°13’-34°13’之间。
地形地貌
段园镇北部山脉,为鲁西南隆起南端之低岭残丘,境内长度7.8公里,最高岭峰海拔150米,山下平原属历史上黄泛沉积平原,南部因采煤塌陷,致境内地形由北向南大坡度倾斜。
气候特征
段园镇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地区,年平均降水量851毫米,最大降水量为1963年1441.4毫米,最小降水量为1964年的502.4毫米,洪涝水患,冰雹是主要的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段园镇非全属矿产主要有石灰岩和煤炭,石灰岩储量,13.5×109万吨,中南部地下煤藏量丰富,总储量15000万吨,煤种主要是气煤、焦煤。沈庄煤矿和袁庄煤矿自1958年建矿1959年投产,设计年量分别为50万吨和45万吨,现境内有国家大型统配煤矿4对,地方小煤窑5对。
生物资源
段园镇非矿产资源集中于北山,植物资源有各种野生树木、灌木山果,可食菌类,中草药材;动物资源有狐、、环颈雉、野兔、药用昆虫。
土地资源
2004年底,全镇陆地面积34184.28亩,占全镇总面积的46.18%,其中耕地面积2.56万亩,占总面积的34.58%,水域面积6974亩,占总面积的9.42%,山地面积1162.17亩,占总面积的1.57%。
人口民族
2004年底,全镇人口33064人,其中农业人口23243人,占人口总数的70.2%,非农业人口9821人,占人口总数的29.8%,男15546人,女17518人,性别比例1:1.12。全镇人口中分汉族回族黎族、撒尼族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计5人(路庄回族2人,油坊村黎族1人,呢尼族1人),占总人口的0.015%。截至2014年,段园镇总人口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1万人。
经济
综述
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完成20.56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600万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6450元。
第一产业
葡萄是段园镇支柱产业之一。具有三百余年的栽植历史。早在清代时《康熙萧县志》曾将葡萄列为萧地界树品种之一,到了乾隆已初县规模,曾被列为朝廷贡品,1940年段园镇葡萄经段家进一步引进扩大,至1958年,段园镇已饮誉人民大会堂,从此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之乡”。
2002年注册了“大庄牌”葡萄商标,先后又获得“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全国无公害生产基地和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荣誉称号,“大庄牌”葡萄已通过绿色食品检测,已在办理绿色食品认证书。2010年,全镇实现农业增加值2.1亿元,新建养殖小区2万平方米,引进葡萄新品种22个,新增加改良示范面积260亩(其中食用菌面积160亩);新建农村专业合作化组织1个;新注册商标2个,新增龙头企业1个;土地流转2000亩。2014年,“段园葡萄”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3年,全镇葡萄种植亩产量达7500斤以上,平均售价1.8元/斤,实现亩销售收入13500元,亩利润10000元左右,全镇葡萄产业实现总销售收入6750万元,总利润5000万元。
第二产业
段园镇形成了金属铸造加工、化工建材,民用商品为主体的产业格局。2004年底,各类企业共31家,产值17015万元,销售收入17623万元,实现利税1859万元。段园镇在311国道两侧规划了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2008年1至3月份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560万元,同比增长126%;在建工业项目15家,其中2008年新开工项目占到11家。2010年,新增规模企业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实现10.1亿元,新增规模项目5个,其中超亿元项目有3家,3000—5000万元项目有2家。
第三产业
建国前镇内无集市,农民生活用品靠小贩肩担驴驮从徐州市,萧县城进货,走村串巷叫卖。农副产品亦赖脚力远运至徐、萧换回日用所需及零花钱。建国后,于五十年代初,中期先后设毛庄供销社,食品站,镇内开始物资交流,1958年,随着沈庄、袁庄煤矿的建设投产,人口急增,两矿居民区相继开辟了集市贸易市场,各种商品,加工、服务,餐饮等集体、个体工商户相继产生。
1981年后,镇内商贸业迎来了发展繁荣新阶段,商业网点遍及各村,街道至2004年,全镇集体、个体联户工商户1142家,从业人员2690人,袁庄大庄2个农贸市场已建设成综合式商贸市场,都为顶棚与露天相结合式商贸市场,共同商业用2000平方米,摊位700个,日场上市人数7000人,年交易额1160万元。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段园镇祁村梆剧团、周行腰鼓、蔡园村狮子旱船等节日娱乐活动。1996年,段园镇开展“杜鹃花属工程”,辖区内各煤矿,行政村清障场地,添置器物,培训人员,开始了颇有声势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1994年,该镇被省文化厅授予“群众文化工作先进镇”称号,1995年,应邀参加了在宁国市举办的全省农村文化市场管理经验交流大会,1996年,“杜鹃花工程”建设在段园落户,段园镇被命名为杜鹃花工程试点单位。建国前,当地体育运动几乎成空白。截至2000年,全镇有体育组织15个,专兼职体育教师,教练29人,体育活动场地30处,全民健身参练人数近3万人。仅1999年、2000年,即获市、区级体育比赛单项冠亚军4次,获市体育活动先进单位1次,2000年12月,获安徽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称号。
教育
截至2014年底,段园镇有2所初中,4所小学。截至2014年底,全镇共有小学生2795人,教学班90个,教职工192人。段园镇的教育自2000年以后,小学入学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初中入学率保持在98%以上,中小学学生的合格率皆为100%,在升学、体育、文艺等方面一直居全区前列。
医疗卫生
段园卫生院设立于1961年3月,原址在现镇政府院南段园法庭处,时安排医生13人,靠部分简单器械接诊病人,2001年元月搬迁至镇政府东300M处,同时添置了无影灯,手术床,放射设备,院名未变。现有院房68间,医务人员19人,其中中级职称1人,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小儿科、B总科、放射科、防役科、护理室、药房、化验室等10个科室,病床20张,可作肺炎,心脑血管、外科手术、接生等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牛眠卫生所为该镇另一镇级卫生机构,设立于1958年原称大庄医院,地址在大庄村村内,至1979年8月搬迁到现在大庄中学西侧。有在职职工20人,其中在编人员14人,退休人员7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16人,普工4人。有国家任职资格证者10人,下设了13个科室,分别是内科、外科、骨科小儿科、妇产科、B超室、检验科、X光放射科、药房、护理、脑血流图室和防役科、传染病科。可接诊内、外科、骨科、小儿科、妇产科等多种疾病。
至2004年底,有10村(单位)被授予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全镇生活用水达标,建花园小区6个,改厕10个。
交通
段园镇距徐州四环路3公里,徐州观音国际机场30公里,连云港港236公里。旁邻连霍高速合徐高速公路出入口,311国道、肖桃路、徐阜铁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发达,素有“安徽北大门”之称。
旅游
牛眠万人坑
1938年4月17日,侵华日军于张二庄同中国国民党宋哲元部发生激战,附近各村百姓避乱纷逃至东南山区。4月22日,国民党军撤走后,百姓误以为战争结束,急于回家收麦,时日军追赶宋部后自徐州市返回途经牛眠,逐对百姓开始屠杀。日军在牛眠村和附近抓来大批村民,强迫他们于村西南杨林掘坑6个,轮番杀害百姓600余人。日军逼后批百姓掩埋前批,再杀后批,又将所抓百姓400余人集于几间屋子,杀死后浇上汽油纵火烧屋,还将在路上、麦田、村中所抓百姓杀害后投入村东大坑。日军在牛眠村奸淫妇女,大劈活人的种种暴行令人发指。日军于牛眠村两天内共杀害索然无辜平民1760人,致11户被杀绝,21户中仅存1人。现村西南杨林已无,场地已作袁庄矿堆积矸石所用,村东“万人坑”尚存。1986年,牛眠村“两委”于村西南杨林边建起牛眠村史展馆。2000年,此馆及村东万人坑杜集区委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刘步亭烈士墓
刘步亭,毛庄村人,生于1920年(月、日不祥)10岁时在本村私塾学堂就学,高小文化,其自小就受到革命思想的影响,1942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员。1944年担任肖县龙城镇镇长,1946年7月20日,在肖县西杜集带队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作战,战斗中不幸牺牲,后葬于毛庄村苗山山坡上,1984年2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了烈士证书。1999年,刘步亭烈士墓被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老锚洞
老锚洞为一天然石洞,位于祁村西鱼头山,距山头约50米,偏西南山坡。洞口南北狭长约4米,东西宽约1米,垂直向下约3米处有一平台,平台南端方为内洞洞口。据当地老人言,该洞弯曲长可1000米左右,于西南方山下姬村东面庙宇下有一出洞口,今已不可见。洞内开阔,怪石嶙峋,阴冷潮湿,人莫敢入。日军侵华时期,曾有百姓为避鬼子兽兵进洞躲藏,人多时竟达200人左右。
苏皖大堤
苏皖大堤为安微,江苏省的界堤境内长度8.2公里,南北走向,经毛场、尖庄、王姚、路庄、姚楼5村。大约在1505年,明朝时期,徐州府每年黄河泛滥期间,常被水淹没。为保徐州市一方安宁,当朝皇帝派一水利官员来徐州疏通水患,经过考察,该官员建议在徐州西霸王山西头筑起两道坝子,并建一五闸(亦称陈王闸)洪水泛滥时把闸拉开,水就顺着西道坝子间的水道向南行走。东部一道坝子是山体,节省一道坝子,现苏皖大堤是其中的一道西坝子。因大堤东高西低,清朝时期,东西落差最大为10米,最小也有3—4米,为防徐铜客水窜肖,历史上肖人(特别是段园人)对大堤加固以阻水患,致使多次发生铜(山)人破堤,肖(县人)护堤致联村械斗现象。今该堤西侧高度落差仍有5米上下,水患已基消除,居民相处融洽,在此“一脚跨二省,鸡鸣听二县”之地,段园镇群众与铜山汉王乡村民经世联姻亲上加亲。苏皖大堤已成江苏省淮北市紧密连接的纽带。
获得荣誉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称号。
参考资料
段园镇简介.杜集区人民政府.2024-01-1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特征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
土地资源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教育
医疗卫生
交通
旅游
牛眠万人坑
刘步亭烈士墓
老锚洞
苏皖大堤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