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生,男,1951年出生于北京,日本千叶大学
经济学博士,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博士后。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中国经济专家网理事。
1967年,李仲生中学毕业,毕业后两次报考大学,后在内蒙插队当牧民。1976年,他返回北京在北京市
西城区房管局月坛房管所工作。1984年,他在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中等专业学校学习。1986年7月,他赴
日本自费留学。1992年,他从日本城西大学经济学系毕业,获得经济学
学士。同年,他考入日本城西大学经济学研究科,于1995年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95年4月,李仲生于日本千叶大学读博。2000年3月,他获得日本千叶大学
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他进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研究科,从事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同年,李仲生回到了国内。回国后,收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院长
杨河清的邀请来到首都经贸大学任教。他一边教书,一边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2001年5月,他在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了书籍《
没有播出的故事》,此书作为畅销书在中国、美国以及
加拿大等国发行,有较大的社会影响。随后几年又出版了书籍《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
人口经济学》《
世界人口经济史》。
李仲生长期从事新兴边缘学科人口经济学研究,出版专著15部,合著2部。他的留学经历及拼搏精神自大型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之我的太阳》在全国播出后引起轰动,感动和震撼了亿万观众,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
中国新闻社、
中国中央电视台、日本
富士电视台和美国侨报等数百家中外媒体进行过报道。他的日文代表专著《中国的人口变动——从人口经济学角度分析》在2002年荣获首届日本“华人学术奖”。2007年,他的专著《
人口经济学》荣获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委员会、
中国人口学会第四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
二等奖。他的传略和学术贡献被《
世界名人录》《
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以及《伟大的复兴——中国优秀经济学家篇》(全国共88名优秀经济学家,人民画报社)等30余部辞书收集入典。
人物经历
1967年,李仲生中学毕业,毕业后两次报考大学,一次报考的是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另一次报考是北京钢铁学院。1968年,李仲生在内蒙插队当牧民,8年的牧民生活也培养了他坚强的性格。1976年,他返回北京在北京市
西城区房管局月坛房管所工作。1984年,他选择了在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中等专业学校学习。
1986年7月,李仲生去日本留学,由于当时学费很贵,工资又很低,为了打工赚学费,他一天只睡四个小时,还要一边在日本语学校学日语。随后他去了日本城西大学深造。1992年,他从日本城西大学经济学系毕业,获得经济学
学士。同年,他考入日本城西大学经济学研究科,于1995年毕业并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1995年4月,李仲生来到日本千叶大学读博,开始花了三年时间未能获得学位,随后又花了两年时间在导师佐佐木洋一郎的帮助下继续学习。2000年3月,经历三次答辩的他终于成功获得日本千叶大学
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他进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研究科,从事经济学博士后研究。
2000年,李仲生回到国内,参加了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该片播出后在全国引起轰动,感动和震撼了亿万观众,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
中国新闻社、
中国中央电视台、日本
富士电视台和美国侨报等数百家中外媒体进行过报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院长
杨河清看到李仲生的事迹后深受感动,就联系了李仲生希望他能到首都经贸大学工作。于是李仲生就决定了到首经贸大学当老师。在当老师的时间里,他一边教书,一边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次年5月,他在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了书籍《没有播出的故事》,此书作为畅销书在中国、美国以及
加拿大等国发行,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2002年,他的
日语代表专著《中国的人口变动——从人口经济学角度分析》荣获首届
日本“
华人学术奖”。2004年7月1日,他在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了书籍《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2006年6月,他在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书籍《
人口经济学》第一版。
2007年,他的专著《人口经济学》荣获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委员会、
中国人口学会第四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
二等奖。2009年3月,他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书籍《人口经济学》第二版。2018年2月1日,他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书籍《世界人口经济史》。
主要作品
论文
书籍
参考资料:
纪录片
参考资料:
学术主张
李仲生认为人口经济学是以人口学和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研究人口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人口与经济的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主要是考察人口变动对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研究人口变动的经济因素以及人口现象和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等。在研究方法上,他大胆借鉴西方某些科学的现代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既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的实际经验和先进的理论研究,又对西方人口经济学理论提出质疑,提出自己的理论创见,扩大了人口经济学科体系的研究领域。
学术成就
李仲生长期从事新兴边缘学科人口经济学研究,出版专著15部,合著2部。他的日文代表专著《中国的人口变动——从人口经济学角度分析》在2002年荣获首届日本“华人学术奖”。日本人口学会高度评价了这部学术专著,国内的《
人民日报》、
新华出版社和中共中央统战部等数十家媒体和部门报道了他的研究成果。
李仲生回国后主持教育部留学基金项目“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在2004年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后受到广泛关注,《人民日报》《
前线》杂志以及《欧美同学会通讯》等都为此作了书评。
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人口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等140余篇,总研究成果1100多万字。
人物生活
一家三口
李仲生去日本留学时,妻子和孩子也跟着自己。为了帮他赚学费,他的妻子做两份工作,一份是在一家电脑公司,每天上半天班,还有一份工作是在工厂里打小工,也挺艰苦。
1996年的圣诞夜,他和女儿李博相约在日本新宿火车站,兜里只有一万
日元的他为女儿买的礼物是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那顿晚餐,懂事的女儿只要了一碗拉面。1997年的
除夕,李仲生回到了他与妻子已经分居的家,面对妻子那无助、幽怨的眼神和止不住的泪水,李仲生唱起了那曲回肠荡气的《我的太阳》。
邀请任教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
杨河清也曾到
日本留过学,对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国留学生生活非常了解,当他在《我们的留学生活》中看到李仲生时,立刻被他所感动。于就有了只要李仲生回国,愿意到他们学校来,就一定为他创造条件的想法。
在一次北京电台《你为谁而感动》节目中,杨河清也在被邀请之列,当时有人赞叹李仲生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李仲生能不受金钱的诱惑,一心求学,太难得了。也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说李仲生只知道学习,不顾妻儿的生活,他太自私,他这种报效祖国的想法已经过时了。
杨河清当时听到这些话就很激动,他当即表态:“如果李仲生愿意回国,我们劳动经济系的全体教师欢迎他。”主持人立刻问杨河清:“如果李仲生拿不到博士学位,你们还要他吗?”杨河清说:“李仲生的这种精神远远超过了博士学位本身的价值,我们需要他这种精神,如果他拿不到学位,我们也要他。”
李仲生看到这个采访就很感动,觉得杨河清不是为了他的博士学位要他,也是这个原因他才去的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人物评价
李仲生精神远远超过了博士学位本身的价值,我们需要他这种精神。(杨河清评)
李仲生潜心读书十年,在遭遇生活巨大变故的情况面前,痴心不改,继续撰写博士学位论文,表现出特殊的坚毅和顽强。(汤恒评)
社会任职
李仲生现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致公党中央经济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中国人生科学讲演团副团长、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商业经济应用与管理研究分会理事、中国经济专家网理事、日本国际亚洲文化学会亚洲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研究科特约研究员。
社会影响
李仲生回国后主持教育部留学基金项目“中国的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研究,该研究成果2004年在
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后受到广泛关注,《
人民日报》《
前线》杂志以及《欧美同学会通讯》等都为此作了书评。
他的留学经历及拼搏精神自大型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之我的太阳》在全国播出后引起轰动,感动和震撼了亿万观众,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
中国新闻社、
中国中央电视台、日本
富士电视台和美国侨报等数百家中外媒体进行过报道。
他的传记著作《没有播出的故事——半生博士梦》作为畅销书在中国、美国以及
加拿大等国发行,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他的奋斗精神和学术研究还受到国外关注,2005年5月,
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 • 福格尔教授在北京饭店下榻处会见了李仲生,并表示把李仲生的科研成果介绍给
芝加哥大学和他的学生们。同时日本人口学会和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也报道了他的研究成果。
他的传略和学术贡献被《
世界名人录》《
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以及《伟大的复兴——中国优秀经济学家篇》(全国共88名优秀经济学家,人民画报社)等30余部辞书收集入典。
社会活动
2001年7月22日,李仲生受邀参加中央电台《午间一小时》周日专版《
海外来风》。在节目中,他分享了自己为什么写《没有播出的故事》这本书,讲述了为什么去日本留学,留学途中的艰难,以及自己怎么克服的。还有回国后的一段经历,让大家更全面的认识了自己。
人物争议
由于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在全国播出后引起的轰动,让李仲生再次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对于他的成功并没有带给人们更多的欣喜和宽慰,反而引来了更多的争议。
有人说,李仲生的精神值得中华民族及全世界所有民族思考,他那九死不悔的攻博历程,让人感到了人生追求中的悲壮美。但也有人说,李仲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糟粕的受害者,报效祖国有很多方法,为了一纸文凭浪费自己一生,给亲人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是不理智的举动。
面对这么多非议,李仲生回应说他觉得是价值观的不同。有人追求物质,也有人追求精神,但他觉得精神比物质更重要。他所研究的学科,是很难被一般人接受的,但是国家需要。
人物轶事
李仲生在日本经历了日本历史上最大的诈骗。
由于当时那个特殊的年代,文化大革命爆发,像李仲生那样的老三届(1966、1967、1968三届的初、
高中毕业生,合称老三届)学生很多都希望上学,但99%都只能上山下乡失去了求学机会。他的很多朋友说这一辈子没上到学,有的甚至流眼泪,于是李仲生就想到这一点,说有能力就办一所大学。于是李仲生就选择了投资,投入了自己的全部财产400万日元。
当时上当受骗的有两万多人,有三百多个会员,而李仲生正是年龄最大的会员,加上他又是千叶大学国立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所以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好在最后也分两次退回来投资的13%,第一次10%,第二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