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五年计划(пятилетка)是苏联在
约瑟夫·斯大林统治时期全国性的经济计划,目标是令苏联的经济迅速发展。该计划是由斯大林推展,由国家计划委员会(Госплан)在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制订细节及执行,成为苏联共产党经济发展的总方针。
自1928年发起至1991年
苏联解体共实行了十三个五年计划。
计划背景
长久以来,
俄罗斯相比起她的
欧洲邻国,在经济发展上都处于落后形势,包括在工业生产上处于甚低水平;农业的
生产方式仍处于落伍、欠缺
机械化的小农生产(在二十世纪初期仍使用
木犁或石犁),反映俄国在经济上的严重衰弱,加上
苏联立国后摇摆不定的经济生产政策,白军和
中国工农红军的内战、对外贸易的停止,都使苏联的经济更进一步受到破坏。而面对立国初期国际环境针对苏联的孤立、三十年代西邻的
德国及东邻的
日本极右反共主义兴起,英法的绥靖政策及
美国的孤立主义均使苏联对外的忧患意识加强,希望培养足够的经济实力,以应付外部威胁。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于50或100年。我们必须在十年内赶上这个差距。我们必须要做到这一点,否则我们会被摧毁。”
可见五年计划的推行背后有强烈的自强意识。
第一个计划
第一个五年计划在1928年至1932年推行,其主要目标是发展农业集体化。斯大林认识到工业的进步必须由农业基础的发展上加以支持。故此,斯大林将全国的农业发展纳入计划之中,通过小农庄的合并成大型集体农场(колхоз)以推动现代化耕作方法,包括
机械化生产及采用化肥;以及达至规模经济,共同享有土地、农产品及生产设备。集体农场的生产目标由国家根据全国或地区需要加以规定。由1929年开始,集体农场的数目有57000个,至翌年则增加至8多万个,此后自1931年开始,国营集体农场数一直维持至20万个以上。而每个农场的平均面积也在1929至32年期间扩大了二十倍之多(参看表一)。但农业集体化却深受农民,特别是富农(кулак)的反对,农民不愿将土地及农产品交予政府,以及不愿在政府的控制计划下进行生产。于是大批农民宰屠家畜、烧毁农作物,以免被政府充公,引致农产产量的急剧下降(参看表二)。唯政府无视农民的反抗,继续推行
第一个五年计划,并对反抗者加以镇压。除农业外,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如于
乌拉尔山脉,
西伯利亚地区,
中亚开探新地区,以便发掘煤矿及
矿石矿,为
重工业发展打下基础。而另一方面,此计划也有着重在电力的发展,大力推行
电气化,而政府也加强对煤及油等燃料的独裁控制。
表一:1929年至1940年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发展(单位:百万亩)
表二:1928年和1933年
苏联牲畜总数之比较(单位:万头)
第二个计划
第二个五年计划在1933年至1937年推行,其主要目标则由农业转为发展重工业,
约瑟夫·斯大林为煤、铁、钢等工业生产定下高额生产目标,及下令兴建发电站、
矿井及油田,又改进运输设施。结果在短短数年间工业产量有大幅度提升,以钢产量为例,1938年的钢产量比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增加近三倍、比1920年的最低潮高出百多倍,仅次于
美国和
德国,比
英国和法国的产量总和高(参看表三);同年
苏联在世界制造业产量的占有率仅次于美国、德国及英国,位列第四(参看表四);工业产量的提升带动能源耗用量比一次大战前增加三倍有余、比1920年的最低潮高出十二倍,同样仅次于美国、德国及英国(参看表五)。而
乌拉尔及
西伯利亚地区地带则建设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推动
城市化的发展(参看表六)。
表三:1913年至1940年苏联和其他列强钢产量之比较(单位:万吨)
表四:1928年和1938年苏联和其他列强在世界制造业产量占有率之比较
表五:1913年至1940年
苏联和其他列强能源耗用量之比较(单位:煤万吨)
表六:1920年至1938年苏联和其他列强城市化比率之比较
第三个计划
面对
德国、
日本及
意大利的扩军及随后国际局势的升温,1938年开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则集中发展
军事工业。
约瑟夫·斯大林通过发展一些和军工业近似的民用工业,以为即将到来的战争作准备,譬如扩大农用履带拖拉机的生产,以便在战时可于短时间内利用其生产线来生产轻型坦克,又或以扩大飞机生产以准备生产战机。1938年开始,
苏联的飞机生产较上年度增加一倍有余,达7500架,翌年开始更保持在10000架以上(参看表七);1940年,苏联的武器生产额仅次于
德国,达五十亿美元,已等同于英美两国武器生产额的总和(当时苏联并未参战,而
英德市正在开战),1941年更为列强之首(参看表八)。第三个五年计划在1941年因
德军入侵而中断。
表七:1937年至1942年苏联飞机生产量(单位:架)
表八:1940年和1941年苏联和其他列强武器生产额之比较(单位:亿美元)
整体特征
斯大林模式的五年计划存在着对经济系统的高度控制,在产业所有权及管理方面,1936年国有制单位占有全国工业产值的百分之九十七,农业产值的百分之七十六(集体农庄占有另外的百分之二十);中央对国有企业占有百分之九十;地方则只占有百分之十,存在着高度集中化。另外在实际生产上,中央的指令也贯彻整个生产过程,企业主管由中央委派、国有企业的财政预算及年度计划由中央审批、国家指令代替市场原则、按政府需要生产及分配资源,譬如以
重工业优先,
计划经济计划完全体现其中。
最终结果
显然,五年计划成功令
俄罗斯迅速进行工业化,在1940年,钢、煤、石油、电力产量都达至新高(之后才因
德军入侵而有所回落),
苏联经已成为继
美国和
德国之后世界第三强工业国;而在东部兴建新的工业城市则有助
西伯利亚地区及
乌拉尔山脉地区的开发。然而,苏联却因为集中发展对国防有利及国家有需求的重工业,而忽视生产日常消费品的
轻工业之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比
沙皇时期更低;人均工业化的成果在苏联庞大的人口下都给抵销掉了,相比起资本主义阵营工业较弱的国家如
意大利和
日本仍犹有不及,更无法和英美等国相比(参看表九),人民没有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成果。
约瑟夫·斯大林要求
苏联人民付出超出常人的工作量,又提出过高又不切实际的生产要求,不能达到生产要求的工人会被处分,以至进行
劳动改造甚至被枪决,个人需要及自由都被国家及集体的强制手段压制至史无前例的程度。
表九:1913年至1938年苏联和其他列强人均工业化指数之比较(以1900年的
英国为100)
模仿案例
印度五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