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铜鼓是
中原地区南方少数民族打击式乐器中的一种,集重器、神器、乐器、礼器等多种文化功能于一身。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创始期约在
春秋时代,最初的形态来源于炊具铜釜。当代
壮族铜鼓习俗的分布以
红水河流域为核心,集中分布在
河池市东兰县县、
天峨县、
南丹县、
巴马瑶族自治县、
凤山县、
大化瑶族自治县和广西
百色市田林县、
隆林各族自治县、
西林县等壮族聚居地区。
大约在公元前7世纪前后,生活在中国
珠江的人从炊具铜釜中创造了
打击乐器铜鼓。此后铜鼓向北传入四川邛都,向东传入
贵州省和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东省,向南传入
越南北部,向西传入缅甸、
泰国,铜鼓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在大部分地区和众多的民族中已相继退出历史舞台,只留下某些遗迹和历史的回忆,但仍有一部分地区和民族还保存着使用铜鼓的古老习俗,为绵延千古的铜鼓文化留下了“
活化石”。贵州南部和广西西北部接壤的
红水河流域是保留铜鼓文化最丰富的地区,还在使用铜鼓的民族主要有属壮侗语族的
壮族、
布依族、
傣族、
侗族、
水族,属苗瑶语族的
苗族、
瑶族和属藏缅语族的
彝族。
铜鼓在失去权力象征的功能之后回到民众中,仍在民间使用,成为一种活着的文化遗存。红水河流域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都使用铜鼓,铜鼓成为这些民族现存文化传统的活见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红水河流域使用铜鼓民族的经济状况、文化面貌和心理素质,以及他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适应自然环境而产生的独特创造力。
外形
铜鼓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艺术。无底腹空,腰曲胸鼓,给人以稳重饱满之感。鼓面为重点装饰部分,中心常配以
太阳纹,外围则以晕圈装饰,与鼓边接近的圈带上铸着精美的圆雕装饰物,最多的是
青蛙,其次有骑士、牛橇、龟、鸟等。造型夸张、雄强、有力、庄重耐看。鼓胸、鼓腰也配有许多具有浓郁装饰性的绘画图案。鼓足则空留素底,造成一种疏密、虚实相间,相得益彰的效果。这些图像都在模坯上用镂刻或压印技术制作而成,采用线地
浮雕的技法,画像传神简洁,线条刚劲有力。画像纹饰大抵分物像纹饰、图案纹饰两类。物像纹饰有太阳纹、翔鹭纹、鹿纹、龙舟竞渡纹和羽人舞蹈纹等;图案纹饰有云雷纹、圆圈纹、钱纹和席纹等。这些图像纹饰往往以重复或轮换的形象、构图出现,产生强烈的整体艺术效果,表现出合理的装饰布局。鼓胸装饰带的图像有长卷形式,而鼓腰装饰带的图案则是独立成篇,循环往复。
铸造者
1.如《
魏书》卷三百六十九的《獠传》说:‘俚獠制铜鼓。文中明白地说:(獠)铸铜为器,大口宽腹,名曰铜。’《魏书》是
北齐魏收著,
中原地区正史之一,这是
壮族人民制造铜鼓见于正史的记载。
2.晋人裴渊《
广州记》说:‘俚獠铸铜为鼓,鼓唯高大为贵。’(《后汉书·马援传》)晋人刘欣期《
交州记》也说:‘出大
吴公皮以冠鼓。’(《后汉书·郡国五》注)明人
邝露《
赤雅》说:‘峒中酋长生子者,铸铜为鼓。’峒为未立郡县前的地方基层组织。峒中酋长指壮族酋长,生子铸铜壮族先民是
铜鼓的制造者。3.壮族祖先已广泛聚居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沿海一带,如《
太平御览》卷七百八十五引万震《南州异物志》说:‘
广州市南有贼曰俚,此贼在广州之南,
梧州市、
玉林市、
合浦县、宁浦,高凉五郡中央,地方数千里,往往别村,各有长帅,无君主恃,在山险,不用王。’俚就是乡里之人,上人,本地人,指的是
壮族人。《
旧唐书》卷四十一《
汉书地理志》第四也说:‘合浦、汉县属
越州.秦之
象郡地,吴改为珠官,宋分置临漳郡及越州。领郡三,治于此.时
西江都护
陈伯绍为
刺史,始立州镇,凿山为城,以威俚獠。’《隋书·地理志》载:‘自岭以南二十余郡……并铸铜为大鼓……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可见这些地区,人民尊称他们的首领为‘都老’。都老是据有
铜鼓或制造铜鼓者的尊称,《宾州志》说,在氏族社会末期,氏族酋长由选举产生,前酋长临终寸先将他作为权势象征的铜鼓暗埋地下,遗嘱谁有本领能找到,谁就可继任酋长。到底找到的人很少,今天西南出土铜鼓很多,恐怕与这种暗埋不无关系。
4.古代
壮族氏族酋长,由人民公仆变作人民主宰.正如上述尝以铜鼓为权力表征,《南史·欧阳頠传》载:‘
钦南区征夷獠,擒
陈文彻,所获不可胜计。献大铜鼓,累代所无,頠预其功,还为直阁将军。’可见古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战争,掳得铜鼓后,表示胜利。少数民族失去
铜鼓.表明失去统治权。
广西壮族自治区其他少数民族没有这种风俗,足以证明铜鼓是壮族最先铸造。”
类型
北流型
北流型铜鼓;以广西北流县出土铜鼓为代表而得名,流行年代约为
西汉至
唐朝(公元一世纪至公元八世纪)。其特点是;体积高大厚重,鼓面大于鼓胸,部分鼓的面沿下折形成“垂檐”,鼓腰缓缓收缩,附环耳;遍体饰以精细的云雷等几何花纹,鼓面的立蛙一般瘦小无纹,鼓面背部有调音铲痕。
万家坝型
万家坝型铜鼓;大约在公元前八世纪,即春秋时代早期(以云南
楚雄县万家坝古墓群出土
铜鼓为代表而得名)。其特点是;鼓面窄小,鼓胸特别膨胀,鼓足短,足径大,体型小而略扁;器壁浑厚,器表粗糙,有的通体无纹,有的装饰稚拙简朴的花纹,包含着后继铜鼓
装饰艺术的萌芽。大约经历了三百年,主要分布于
云南省中部偏西地区,此外,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
越南西北部和
泰国北部也有此型铜鼓发现,说明早期已有铜鼓开始向东,向南发展。
冷水冲型
冷水冲型
铜鼓县;以
藤县冷水冲出土铜鼓为代表而得名。由石寨山型铜鼓发展演变而成,流行时代约为
东汉初至
北宋年间(公元一世纪至公元十二世纪)。其最大特点是;花纹密集且高度图案化,立体装饰丰富。
灵山型
灵山型
铜鼓;以广西
灵山县出土铜鼓为代表而得名,流行时代约为东汉至
唐朝(公元三世纪至公元十世纪)。其造型与北流型铜鼓大体相似,亦崇尚高大,鼓面背部也有调音铲痕。
铸造法
据研究,铜鼓的年代最晚到
清代中晚期,也就是说,
中原地区民间铸造铜鼓活动在清代以后就己经停止,铸造技术也随之失传。1982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云南省博物馆与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研究室(今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合作,对八大类型92面铜鼓
抽样,分别采用原子
吸收光谱分析和金相检验的方法,对这些铜鼓的合金成分及金属材质进行分析。同时对每面
铜鼓的体形大小、器壁厚薄、鼓高与鼓身最大径的比值等进行精确的测量。
专家们分析、测量的数据公布之后,被研究这一领域的许多学者所采用。同时,一些学者根据古代铜鼓在铸造时在铜鼓表面遗留的痕迹,分析了铸造工艺,认为制范面的泥料是经过研磨、筛选或淘洗的细泥配制成的;大多数铜鼓暴露有芯垫.冷水冲型、北流型、灵山型等采用方形芯垫;冷水冲型、北流型和灵山型鼓的绝大多数,鼓身两侧各有一条合范缝;
北流市型、灵山型.大多数冷水冲型浇口设在鼓侧的范缝上,缝隙式浇注,使
青铜台金熔液沿着铸型自下而上通过缝隙浇口由两面注人型腔,液流乎稳,充填迅速;根据对
铜鼓镶嵌痕迹的分析,可知铜鼓的立体蛙饰和其他饰物以及一部分鼓耳应是失蜡法铸造的。这些装饰与鼓身的结合,应是用多块范组台的浑铸法,使它铸接到鼓体上去的。根据这些研究成果,得知古代铸造铜鼓的方法有:
一泥型合范法
其工序主要有如下几道:
1、制模型
首先用木料做成一个鼓形木模 作为范芯骨架,然后敷以掺有谷壳的粗泥料作范芯的底层,再敷上掺有草灰、牛粪的细泥料作表层,使表面光滑并且有较好的透气性和退让性。最后,捏塑四个实心耳安在耳的部位。
2、翻外范
先在泥模型鼓表面涂以
牛油,防止粘连,然后分块(面范一块、身范二块或面范一块、身范四块)敷以细泥料和掺加草盘、麻丝等的粗泥料,形成外范,在外范上按设计留好浇口,拆开外范后在范面刻印花纹。
3、做芯范(内模)
鼓芯范是由泥模型鼓减薄而成,其做法是在泥模型鼓周身嵌人一定数量的铜芯垫,然后按芯垫印痕厚度刮去一层泥料,并磨光即成。
4、合范
第一种是鼓面向上的台范;第二种是足沿向上的合范.合范后,用泥把各条范缝封严,并以绳索把整个范绑扎紧,经低温
烘焙,使泥范中的水分蒸发,干透硬化。
5、浇注
先将鼓范烘烤预热,达600C0左右,然后从鼓面中央或足沿的浇口杯内注人台金熔液,使之进人型腔。
6、拆范及整理
浇注之后,拆开外范,取出内范.锯凿掉浇冒口,清除内外壁上的泥料,修饰花纺及立体装饰物,使
铜鼓表面光滑,花纹清晰。
7、定音
铜鼓作为乐器,对音响有一定要求,必须请专门鼓师进行调音,调音台格后,则可以使用了。
二矢蜡法
其工序是:
1、做芯范
先做一木模型鼓为底衬,敷以粗细两层泥料,用刮板做成芯范。2、做蜡模
首先在芯范上敷蜡并按设计厚度均匀地刮平,然后在蜡面上制花,形成与铜鼓一样的蜡模型鼓。
3、制外范
把细泥敷在蜡模上做外范,各块都要均匀填实,以保证铸型轮廓和花纹的清晰,又在细泥外敷上一层粗泥料以增加强度.制范时注意在鼓面中心太阳光体处留出浇口,在蛙的眼位穿出气孔,在足沿留出蜡口,使外范成为一个浑然一体的完整铸范。
4、化蜡
用小火
烘焙化蜡,蜡从足沿出蜡口流出后空出型腔,选就是浇铸鼓体的空间.
5、浇注、拆范和修整
与泥型合范法基本相同,不过拆范时要特别小心留意,以免损伤了立体造型装饰.拆范修整后便竣工了。
据一些学者判断,冷水冲型、
北流市型、灵山型及部分石寨山型等体形较大的
铜鼓可能采用了蜡模泥范法.它采用了泥型合范与失蜡法两者的优点.其工序与失蜡法大体相同.也是先做芯范,然后做蜡模,但不同的是不在蜡面上刻印花纹,而是在泥制外芯上压印花纹。
蛙饰铜鼓
铜鼓是
壮族最有代表性的
文化遗产。而铜鼓身上丰富的纹饰,则像一座无比丰富的资料宝库,储存着壮族古代社会生活的众多信息。铜鼓沿面的蛙
塑像是铜鼓身上最有特色的立体装饰物。它们不仅富有民族特色且造型十分生动活泼。对于古代的壮族人民来说,
铜鼓是一件重器,相当于中原的鼎,在人们的心目中是非常神圣的。铜鼓上的纹饰,包括
青蛙塑像,都是铸造者与使用者精心设计并铸造上去的,有着古老而深刻的内涵。
明人
汪广洋在《岭南杂咏》诗中写道:“村团社日喜晴和,铜鼓齐敲唱海歌。都到一年生计足,五收蚕茧两收禾。”
壮族同胞在铜鼓上塑有大量的蛙。《武鸣县志》在《崇拜》一文中写道:“壮族民间传说,癞(
赖蛤蟆)为天神雷王的儿子(一说女儿),专门了解人间旱雨情况,雷王根据他们的叫声行云播雨,因此人们对癞敬畏如神,见到癞不碰、不打、不戏弄,有的还要绕道回避。”这是对古代壮族铜鼓上的蛙图腾的诠释。
欧阳若修等著《壮族文学史》记载壮族地区流传的《蚂拐歌》:“青蛙和蚂拐,它妈在天上,名字叫蚜雷,专管风和雨。蚜雷将蚂拐,派遣在人间,帮它妈报讯,好来定雨晴。”歌
中将青蛙和蚂拐并提,两者都是蚜雷的儿女。蚂拐便是
蟾蜍的俗称。古代壮族铜鼓上的蛙立雕,也包含了
赖蛤蟆。该书称,
壮族先民最初的图腾很多,不同的氏族有不同的图腾。从所搜集到的资料看,如鸟、鸡、蛇、蛙等等,都曾被某些支系作图腾崇拜过。后来,大概是因为崇拜青蛙这一支系强盛起来并取得了支配地位,青蛙(包括蟾蜍在内)遂发展成为大家所承认的全民族的标志。这也是对古代壮族铜鼓上的蛙图腾的又一个诠释。
蛙饰差异
冷水冲型铜鼓蛙
塑像形体硕大、空身扁胶,两眼间突、四足挺立,身披辫形纹带;每面
铜鼓固定为四只,制作精致、华贵、美观。北流型铜鼓蛙塑像一种是素面小蛙,一般每鼓是四只,形象笨拙、呆板,表面无纹饰;一种是大蛙背上驮小蛙的“累蹲蛙”。灵山型铜鼓蛙塑像几乎均为六只,三只单体蛙和三只“累蹲蛙”相间环列,其后腿并拢而成三足蛙,背部饰辫形纹、同心圆纹、复线半圆纹,后腿臀都起密线螺旋纹。
壮族“满饰几何人鸟纹面铸骑乘巨蛙铜鼓”是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珍藏的15面铜鼓之一,是其镇馆之宝。该鼓体形高大,鼓胸圆凸,胸腰间界线明显,有宽大的辫纹带空扁耳两对,腰足间以一凸棱分界。鼓面单弦分为20 晕,中心为12芒太阳纹,芒间夹眼纹。其外有
摩尔纹、圆圈纹等。鼓面边缘逆时针环列线带大蛙4只,蛙间有两处立体骑乘。赏析 该鼓年代久远,铸造技术精湛,纹饰繁复杂,存世数量稀少,极为珍贵。
历史
自汉代以后,广西铜鼓鉴于文献记载者,可谓史不绝书。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现
铜鼓的类型比较齐全,在中国境内已发现的八个类型当中,广西已发现的就有七个类型,即:
北流市型、灵山型、
西盟佤族自治县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
遵义市型、
麻江县型。发现的类型如此之多,实为全国之最。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广西各级文物部门收集保存的铜鼓有610面之多。北流县
六靖镇出土了目前世界上最大铜鼓,号称“铜鼓之王”,在中国古铜鼓分类上被命名为粤系“北流型”(甲型),存于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艺术
铜鼓是中国艺术宝库中之瑰宝,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欣赏品,其融注着古人审美意识的属性始终不变。鼓按形状、装饰的差异分为8种类型,不同类型的
铜鼓有不同风格的纹饰。大体来说,冷水型鼓面复杂并有圆雕装饰,物像纹样抽象化;北流型铜鼓纹样繁褥器重;石寨型铜鼓造型写实精美。铜鼓上的各种图饰,都是古老骆越人熟悉的事物。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生活场景,一方面表现了他们的独特审美意识,富有很强的浪漫气息,也显示了他们战胜自然的信心。
传世铜鼓
壮族使用铜鼓历史悠久,他们把铜鼓看做是传家宝,十分珍惜它,并千方百计地保存下来,使之世代相传。
师宗县壮大族的传世铜鼓主要集中在与
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和与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两州交界的高良、五龙、龙庆三个
民族乡的村寨,这些铜鼓多说是世代相传下来的,也有个别购买的。据调查,全县境内1958年以前存有
铜鼓一百余面,后多数在当时的“献铜”运动中被毁,现今仅存十面,均为村寨集体所有,多由村中德高望重之人或某姓族长专管,这些铜鼓都为传世品,已无人能说清其窨是哪一代传下来的了。
师宗三个民族乡的传世铜鼓,
壮语称“嘟勒碾”,多为明清时期传入,型号
麻江县型、
遵义市型两种。按收藏者叙述,他们使用的铜鼓又可分为“公鼓”和“母鼓”,实际上是根据鼓壁的厚度和音响区分,公鼓壁厚,颈长,鼓面纹饰和鼓体较为轻巧,声音圆润而宏亮,母鼓又比公鼓贵重,
壮族传世铜鼓的社会作用和其它文化产品一样,是随着其民族族的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关于
师宗县壮族地区
铜鼓的功能作用,说法较多,但主要是作为娱乐及礼仪工具使用,最原始的功能如传讯与财富象征等已逐渐淡佚,但作为礼器的神圣性至今犹存。将师宗壮族地区传世铜鼓的传讯和使用演奏以及各具特色的纹饰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壮族先民政治,经济,文化及他们对铜鼓的神圣崇奉反映出来的心理素质及社会状况的了解。
师宗壮族传世铜鼓,是少数民族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遗物,数百年来,一直保留着它传统的使用风格,由于各民族村寨分布区域不同,它的使用方法和社会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自古至今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作为一种伴奏乐器使用。形式虽然古老,乍一看似乎单调乏味,然如身临其境,就会体验到其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鼓音的节奏变化中引起人们的生理的不同反映,从而使人们对它产生特殊的神秘感觉。如果离开这一点,
铜鼓的珍贵,权威,神圣,通灵,魅力等等便无从产生了。
师宗县龙庆地方的壮大族,十分敬奉铜鼓,他们视铜鼓如神,平时不准随便乱敲,必须珍藏在家供奉,祈求它驱除邪恶,保佑人口平安、六畜兴旺,即使逢年过节,也要先用酒、肉祭献,把铜鼓“请”出来方可使用。在龙庆的各
壮族村寨中,大年初一的头一件事就是祭铜鼓,凌晨一二时许,挑当地三沟汇合处的清水将铜鼓洗净,一个大
糯米粑粑,放在筛子里,上摆肉一刀、茶一杯、酒两盅、菜六碗(四荤二素),再将筛子放在铜鼓上,由主祭人边叩头,边祷告。其祭词是:
走老抱家,认老抱家,
铜鼓神,铜鼓神,
今年过年,请你临门。
酒肉茶饭来献你,吃的喝的样样全,
四荤二素都办到,请你保佑降吉祥。
全家老小,健康成长,
在家无病无痛,出门逢凶化吉。
好人多相与,恶人远远离。
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祭毕,即可敲响
铜鼓。敲时,除南击鼓者外,另有一人持木桶于鼓后与之合韵,产生共鸣,使铜鼓发出嘿嘿……嗡嗡……的响声,非常悦耳。由初一敲至初二即收藏起来,这一风俗沿袭至今未变。
传说与风俗
铜鼓作为乐器,和舞蹈是难以分开的,自有铜鼓时就有了铜鼓舞。乐舞是古时人们祭祀仪式的主要内容。
壮族先民每逢祭祀仪式,就跳铜鼓舞。在广西左江花山崖壁画上,就绘有壮族先民跳铜鼓舞敬神的祭祀场面。铜鼓传说《雷鼓的传说》中说,壮家人每逢双亲过世时就跳铜鼓舞。这是壮族在丧葬时敲铜鼓跳铜鼓舞以祭死者灵魂习俗的反映。如今铜鼓舞仍然流行于壮族民间,只是它的祭祀功能已经衰退,更多的是娱乐性。
铜鼓在古时还是象征权力和财富的重器,只有部落首领或村寨的头人才拥有铜鼓。《隋书·地理志》说:“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888“都老”是
壮语“老者”的意思,意译为“头人”。
壮族铜鼓传说《铜鼓老祖包登》278-280中说把壮族的重甲人把铜鼓尊奉为保护神,把包登①尊奉为波掌——世界上的大能人。每个重甲人的村子里,都有一名包登,专为人们求神问卜,消灾免难、驱邪捉鬼。凡是做包登的人家里,都供有一面无底的铜鼓。反映了古时只有部落首领或头人才拥有
铜鼓的历史事实。
铜鼓传说反映了壮族民间使用铜鼓的一些习俗,这些习俗有的至今保存,有的已经消失,说明铜鼓在壮族人民生活中的功能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变迁而发生变化的。
相关资料
云南铜鼓
云南铜鼓以其类型最丰富,使用时间最早、最长,出土有伴出物,数量居全国第一而占有重要地位。
铜鼓类型划分是铜鼓研究的基础,使我们可以据此进一步探讨铜鼓各类型的年代、地域分布、相互间发展演变关系、起源、传播及族属等。1898年德国人A·B迈尔和W·富瓦,在所著《东南亚的青铜鼓》一书中,首先将52面
铜鼓分为六类。1902年
奥地利人F·黑格尔发表了《
东南亚古代金属鼓》,书
中将收集的146面铜鼓划分为四个基本型和三个过渡型。此书被誉为铜鼓研究划时代的巨著。其后,国内外学者又进行过一些新的分类。1978年~1980年,在全国开展铜鼓的收集工作,得到国内六十余家铜鼓收藏单位的支持。共收集国内现存的1388面铜鼓资料,并用标型分类与综合分类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将其划分为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
遵义市型、
麻江县型、北流型、灵山型,
西盟佤族自治县型这八个类型,并于1980年按此分类,编印出《中国古代
铜鼓实测、记录资料汇编》。
铜鼓之乡东兰
1990年,广西
东兰县开展铜鼓普查登记,仅壮族民间收藏的铜鼓就有463面。因为普查时间短促,农民还有顾虑,漏报、瞒报不少,实际数字应是600面左右。学术界称东兰县为“铜鼓之乡”,又说是全国“铜鼓之最”。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入藏铜鼓343面,为全世界铜鼓最多的博物馆,相比之下,东兰壮族铜鼓可称世界“铜鼓之最”。
东兰
壮族铜鼓为何如此之多?这还得从
红水河地域说起。东兰县位于
云贵高原南缘群山王国之中,红水河自北向南穿过县境。早在
新石器时代,壮族先民就在红水河沿岸生息繁衍,从事狩猎农耕。面对山险水恶和生产力低下,他们产生了许多幻想,铜鼓被当作了“神物”“灵器”。相传壮族始祖布洛陀开通红水河时,水绿河绣,那时叫绿水河。后来图额(
水神)发癫狂在河底打架,堵塞流水,山间一片汪洋,水黑如墨,人和鸟兽跑上山洞,向布洛陀报苦情。布洛陀用黄岩泥捏成两面公母铜鼓,鼓面上放个太阳,金光四射。
铜鼓飞下河水,和图额开打十天十夜,图额逃进深潭暗洞,遍体鳞伤,血流成河,黑水变红水,所以叫红水河。图额斗败后并不死心,又在水里作恶。这次铜鼓斗不过它,被它嵌进石缝里,挣扎几天才回到岸上来。人和鸟兽都来劝铜鼓,请它不要再下河。
2011年3月30日下午,首届东兰国际铜鼓文化旅游节在
东兰县拔群广场隆重开幕。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蒋培兰宣布开幕。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蓝天立致辞。市长谢志刚主持开幕式。开幕式大型广场文艺演出在300面传世
铜鼓的和鸣中拉开序幕,演出分为《神鼓吉祥》、《盛世鼓风》、《鼓乡祈福》、《金鼓催征》等四篇。来自云南彝族的鼓乐、
贵州省的发排木鼓舞、
陕西省安塞腰鼓、凤阳花鼓等轮番登场,荟萃四面八方的鼓风;
泰国风情表演、
越南乐舞等东南亚鼓乐表演,以及非洲歌手的激情献唱,让观众耳目一新;东兰赛鼓、猴鼓表演、叼铜鼓绝技等,色彩纷呈,尽情展示铜鼓之乡的风采,整个文艺演出演出场面宏大,歌、舞、鼓、乐递进,高潮骤起,令人震撼,浑厚悠扬的铜鼓声,敲出了鼓乡人的心声,敲出铜鼓之乡的气派,敲出时代的强音。
铜鼓酒习俗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云南
壮族聚居区,境内铜鼓数量之多、类型之全、使用历史之悠久、制作工艺之精湛、文化内涵之丰富,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文山壮族是使用铜鼓并沿袭着铜鼓文化的民族之一,许多壮族村寨至今仍保留着祭铜鼓、喝铜鼓酒、唱铜鼓歌、跳铜鼓舞等习俗。
丘北县八道哨乡那红村分上那红村、
中那红村和
下那红村,三个寨子依山傍水,竹木掩映,是典型的壮族沙支系聚居村落,至今还保持着祭铜鼓、喝铜鼓酒的习俗。喝铜鼓酒,丘北
壮语称“更劳尼”,“更劳”意为喝酒,“尼”意为
铜鼓。每年大年初一凌晨祭鼓前,藏鼓者就到村旁的龙潭里取来清水将铜鼓洗净,置于堂屋,上香祭祀。祭品有四盅茶、四盅酒、两个糯米粑、一碗生
猪肝。生猪肝是一碗比较特别的菜,是把新鲜的生猪肝剁碎,然后配以葱、姜、
花椒等佐料凉拌而成,味道十分可口。凌晨“抢清水”过后,村里每户人家的户主都带上生猪肉或鸡来祭献铜鼓。拜祭者依次上香磕头,然后喝一口寨老倒在鼓面上的酒,以示驱邪纳福、平安健康。村民祭拜完毕,藏鼓人将铜鼓悬挂于堂屋或屋檐下,让寨老敲响开年铜鼓,祈求
铜鼓保佑来年风调雨顺,
五谷丰登,全村人畜平安。藏鼓者还在院心里置一个大酒坛,酒坛里插着数根
孟宗竹制成的吸管,谁想喝可随意喝。这坛酒叫同心酒,意在全村人要同心协力,团结一致。待饭菜做好时,大家聚在一起就餐,谈论着上年的收成和下年的打算,并相互祝福。
天明之后,铜鼓由青壮年男子扛到村中心敲打,全村男女老幼和着铜鼓的鼓点唱歌跳舞,欢度新春佳节,气氛十分活跃。从正月初一到十五,铜鼓除了活动需要扛出外就悬挂于藏鼓人家里。过了正月十五之后,鼓就由藏鼓者妥善保管,或藏在家里,或藏在山上,总之不能让
铜鼓丢失。
上那红村年逾七旬的壮族老人王廷光说,解放初,上那红村有3面传世铜鼓,其中“公鼓”两面,“母鼓”一面。“公鼓”响声沉闷浑厚,“母鼓”声音清脆响亮。3面铜鼓合奏,响声一高两低,十分和谐。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时,两面“公鼓”被毁,剩下的1面“母鼓”保存于王廷光家,上那红的村民年年的大年初一都到他家祭铜鼓、喝铜鼓酒。
1978年的一场大火,王廷光家的房子化为灰烬,那面珍贵的铜鼓也未能幸免于难,烧得只剩下鼓心,后被当时的一位村干部当
再生铁卖了。铜鼓被火烧了之后,上那红村祭铜鼓、喝
铜鼓酒的习俗就从此中断。但中那红村至今都还保留有1面铜鼓,祭铜鼓、喝铜鼓酒的习俗依然沿袭。
参考资料
壮族铜鼓习俗.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202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