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茴香
植物
水茴香,一年生草本,高10-50cm。全株无毛或疏被毛,具芳香。根状茎横走,多采购根。茎直立,分枝,略呈四方形。叶对生。
形态特征
叶片卵形、菱状卵形或椭圆形,长3-9cm,宽1-5cm,先端钝至急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浅锯齿,背面有腺点;叶柄长1-2cm,具狭翅。花无梗,无小苞片,通常聚集成头状;总花梗长2-30mm;苞片近于匙状长圆形,近无柄,比叶小;花萼长约7mm,萼齿5,狭披针形,后方一枚最大;花冠紫红色或蓝色,长达1.6cm,上唇先端凹缺,下唇3裂;花室略分离,花柱纤细,先端圆柱状而被柔毛。果椭圆形,略扁,长约5mm,浅褐色。种子扁平,不规则卷迭,具网纹。花、果期8-11月。
生长环境
多生于水边或池沼中。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状鉴别 干燥全草长10-50cm。茎黄棕色,略呈四方形,节膨大,质脆,易折断,断面中央有髓。叶多脱落或皱缩卷曲,灰棕色,对学视之有多数透明腺点,揉之八角茴香气。气香,味微甘。
以叶多、得气浓者为佳。
药理学作用
由本植物全草提取的吊石苣苔素(1)3.1mg/kg,静脉注射,对麻醉的正常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均有显着的降血压作用,用花后大鼠的平均动脉压在30min内大约下降6.65kPa(50mmHg)。
何公超;甘;性温
归经
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
健脾利湿;理气化痰。主水肿;胃气痛;胸腹胀满;咳嗽;小儿乳积;疮;清热解表,祛风除湿,止咳止痛。用于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支气管炎,胃痛。外用治天疱疮
①《分类草药性》:"治水消肿,行周身血气。"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宽肠理气,利尿消肿。治蓄水胀。"
③《陆川本草》:"行气消肿,健胃止痛。治水肿、食欲不振、心气痛。"
④《南宁市药物志》:"燥湿去痰,消肿止痛,杀虫脒解毒。治气喘咳嗽,小儿奶,疮疖,蛇伤,胃寒痛。"
⑤《四川常用中草药》:"健胃,顺气,解郁,利尿。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热邪头痛,水肿,虚肿,胃气痛,胸腹胀满。"
用法用量
1.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2.内服:煎汤,2~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附方
①治风热感冒:水茴香、水芹、水灯心各五钱,煨水服。
②治水呛咳:水茴香、水白莱、水白芷各三钱,煨水服。
③治烫伤,火伤:水茴香研末,加冰片少许,调香油外敷患处。
化学成份
茎叶含芳香油,主要成分为芳樟醇(linalool),受草脑(estragole),顺式及反式,反式-己二烯二酸茴香脑(anethole),茴香醛(anisalde-hyde),茴香丙(anisalacetone),丁香烯(caryophyllene),草烯(humulene),异愈创木烯(isoguaiene)。
花茎的精油中含胡椒酚二甲醚(methylchavicol),茴香醛及基他5种成分。
地上部分及根含5-羟基-7,8,2,4-四甲氧基黄酮(5-hyd-roxy-7,8,2,4-tetramethoxyflavone),三十一醇(n-hentria-contanol),熊果酸(ursolic acic),白桦脂醇(betulin),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吊石苣苔素(nevadensin),去甲氧基碳酸钠基亭(demethoxysudachitin)。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分布范围
主要价值
化学成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