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陵镇,隶属于
河南省焦作市
沁阳市,地处沁阳市西北部,东与沁阳市
西向镇接壤,南与
柏香镇相邻,西与
济源市五龙口镇相邻,北邻
神农山风景区,行政区域面积59.22平方千米。
唐武德三年(620年),置紫陵县;1989年,改紫陵镇。截至2018年末,紫陵镇户籍人口为31922人。截至2020年6月,紫陵镇辖1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紫陵村。
2011年,紫陵镇财政总收入3519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2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50元。2018年,紫陵镇有工业企业115个,其中规模以上2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3个。
历史沿革
唐武德三年(620年),置紫陵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废,并入河内县。
1955年9月,置紫陵中心乡。
1956年,改为紫陵乡。
1958年8月,改紫陵公社;同年11月,并入西向公社。
1961年,析置紫陵公社。
1983年12月,改紫陵乡。
1989年,改紫陵镇。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紫陵镇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分为:沿
太行山四村为山前丘陵,沟壑深切,倾斜度大,凹凸不平,石多土薄;沿沁河九村为
冲积平原,地势平缓,
土层深厚。主要山峰有7个,境内最高峰位于
紫金顶,海拔1028米;最低点位于沿沁河滩区,海拔80米。
气候特征
紫陵镇大致可以分为3种类型,北部山区为山地气候,地形复杂,温差悬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山前为温暖地带,年平均气温15℃左右。
沁河沿岸为平原气候。
水文
紫陵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沁河发源于山西沁水,自北向南经
济源市流经辖区,自西向东到
武陟县注入
黄河。另有安全河、云阳河、仙神河等小河。1958年,在仙神河谷修建“八一”水库,蓄水量350万立方米。
自然灾害
紫陵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灾、风灾、雷击、
霜冻等。雹灾极为少见,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降雹时间约40分钟。1982年6月再次发生,涉及全镇13个行政村,农作物受灾面积均达2.25万亩。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丰富。
土地资源
耕地面积1.8万亩,林地面积5.1万亩。
行政区划
2011年末,紫陵镇辖13个行政村:紫陵、赵寨、西紫陵、宋寨、后庄、窑头、庙东、东庄、坞头、王村、范村、长沟、王庄。
截至2020年6月,紫陵镇辖13个行政村:紫陵村、赵寨村、王庄村、长沟村、范村、王村、坞头村、窑头村、庙东村、东庄村、后庄村、宋寨村、西紫陵村,镇人民政府驻紫陵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紫陵镇总人口2967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973人,城镇化率6.6%。另有流动人口98人。总人口中,男性14774人,占49.79%;女性14899人,占50.21%。2011年,人口出生率8.6‰,人口死亡率8.0‰,人口自然增长率0.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33人。
2017年末,紫陵镇常住人口为28432人。
截至2018年末,紫陵镇户籍人口为31922人。
经济
综述
2001年,紫陵镇完成财政收入431万元,税收总额3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7元。
2011年,紫陵镇完成财政总收入3519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820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99万元,增值税1376万元,企业所得税880万元,
个人所得税232万元。
农业
紫陵镇粮食作物以小麦、
玉蜀黍属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8万吨。畜牧业以饲养家禽、生猪、羊为主。截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5.16万亩。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1万亩,主要品种有杏、桃、
葡萄、梨。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0.12万台(辆)。
工业
紫陵镇以煤化工、铝制品、玻璃钢
复合材料、
造纸机械为主导产业。
2011年,紫陵镇工业总产值达到77.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9.8亿元。
商业外贸
2011年末,紫陵镇有商业网点35个,职工158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500万元;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480万元。2011年,出口23.9万美元,主要产品有玻璃钢制品、造纸机械两类20个产品,销往
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等国家。
文化
地名由来
唐武德三年(620年),置紫陵县,为县治所。
元初称紫陵作,后演化为紫陵村。
文物古迹
2011年,紫陵镇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
交通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紫陵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620人,专任教师27人;小学2所,在校生1035人,专任教师102人;初中2所,在校生740人,专任教师71人,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紫陵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5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10个,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藏书2万余册。2011年末,有43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入户率60%以上。
2011年末,紫陵镇有体育场地13处。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紫陵镇有卫生院1个,病床16张。专业卫生人员15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
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4人。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37万人,参合率99%。
社会保障
2011年,紫陵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7户,人数248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39户,人数1342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75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7人;农村医疗救助42人次;农村临时救济1809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13人。敬老院1家,收养农村五保老人30人。福利企业4个,安置残疾职工70人。年末新增就业人员170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0%。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500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1180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
医疗保险480人。
环境保护
2011年,紫陵镇空气质量一级天数58天,二级天数254天,三级天数53天,达到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85%。
邮政电信
2011年末,紫陵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1千米,投递点6个;全年投递国内函件3.8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250笔,国内异地
中国邮政速递物流信件完成600件,征订报纸810份、期刊375册。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18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6800门,固定电话用户36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55.3%;移动电话用户3150户,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为47.7%;光缆线路总长达58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2500个。
基础设施
2011年末,紫陵镇拥有35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4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6%,供电可靠率99.6%。
旅游
景点
神农坛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焦作
沁阳市西北25千米处的太行山南麓,总面积50.2平方千米,是省级风景名胜区,因炎帝神农在此播五谷、尝百草而得名,由
紫金顶、云阳河、仙神河、黑龙潭、
白松岭、临川寺、悬谷山、尧舜路八大景区组成。
代表人物
古代人物
练何
练何,(公元598年戊午-公元668年戊辰),字子俊,河内县赵里(今河南省沁阳市紫陵镇
赵寨村)人,本东姓,
贞观中为
总管府录事参军,诏与
李勣伐
高句丽,献火攻策,焚辽东城,遂破之,
李世民以“精练军戎”之誉,赐姓练,封岐山侯。李将军赞:“舜友贤裔,
岐山县侯第,贞观恩及,赐姓启宇,诗书冠冕,诒谋济美”。
延伸阅读
安全培训
为保障紫陵镇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有效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2008年6月29日,紫陵镇组织开展了村食品安全协管员培训。会上,镇食品药品安全办公室组织各村食品安全协管员认真学习了《2007年中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沁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沁阳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沁阳市农村饮料市场专项整治方案》、《沁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的通知》,并组织收看了《陕西省人民政府Ⅱ级重大食品安全应急演习》。通过培训,各食品安全协管员进一步增强了意识,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职责,为下一步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规范了程序。
安全措施
一是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镇里成立护林防火指挥部,加强对山林防火工作的领导;各村都成立护林防火领导小组,村委主任是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做好本辖区的护林防火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抽调专职干部,负责日常工作。二是广泛宣传,提高全民防火意识。沿山四村在林区和入山口设立宣传站、出动宣传车、悬挂宣传横幅,在林区石壁墙上书写或刷新醒目固定护林防火标语50余条,并在入山口利用传单、口头的方式对上山和上坟人员进行上坟烧纸危害性及后果的警示教育,确保关键时期的森林防火安全。三是加大巡查力度,严格火源管理。在控制野外火源上,采取宁紧勿松、宁严勿宽、宁死勿活的政策。在铁路五个入山涵洞处设立火种检查站,对入山人员及车辆进行认真检查登记,杜绝火种入山。加大巡查力度,实行昼夜巡查制度,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及时上报。四是加强消防队伍建设,提高
森林火灾的综合防控能力。镇里配备了风力灭火机12台,灭火拖把200把等灭火工具并调试到最好状态。各村在建好森林消防纠察中队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应急扑火队伍。镇武装部负责对森林消防突击队员进行军事化训练,训练的内容主要是队列训练、体能训练、防火机具操作等。五是明确责任,强化责任追究。镇防火指挥部与沿山四村签订责任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谁辖区谁负责。对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有失职、渎职、玩忽职守行为的人员将依照新的《沁阳市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办法》规定,严格追究其责任。
乡镇荣誉
改革开放以来,紫陵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了很大成绩。连续7年经济综合实力位居
沁阳市前三名,曾被评为沁阳市“功勋乡镇”。2001年,全镇财政收431万元,税收总额30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87元。该镇先后荣获全国土地“三无”乡镇、
河南省科技示范镇、河南省奔小康科普示范镇、河南省林业工作先进单位以及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等多项焦作市级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