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香镇
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市辖镇
柏香镇位于沁阳市西部,面积约83.4平方千米,总人口58512人(2017年)。镇域内共辖62个行政村。该镇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代属河内郡波县地。柏香镇是国家重点中心镇之一,位于郑、洛、焦三城的中心地带,东、西分别距沁阳市、济源市十多公里。镇内有105个工业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9个,综合商店或超市67个。2018年,柏香镇完成财政收入7440万元。
历史沿革
清代时期,属宽平乡一图。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第三区,后改为第四区。
1955年9月,废区,置柏香中心乡。
1956年11月,改为柏香乡。
1958年8月,改建为柏香公社;同年11月,南寻公社并入。
1961年,析置柏香、葛村、两水3个公社。
1965年,两水公社并入。
1975年,大十八里、小十八里、大王、小王、大召、赵庄等划入渠沟公社。
1983年,改柏香乡。
1989年,改柏香镇。
2005年10月,葛村乡并入。
行政区划
2011年末,柏香镇辖62个行政村:庄、韩村、高村、西彰、后城、新村、东司马、西司马、西宜作、东宜作、柏香一街、柏香二街、柏香三街、史村、宋庄、和贡、大董庄、小董庄、大位、小位、西王良、东王良、东冯桥、肖寺、圪坡、贺村、小张庄、西冯桥、刘庄、朱庄、小召、留村、秦庄、谢庄、西两水、东两水、郜两水、吕庄、李桥、葛前、葛后、小葛村、期城、伏背、西庄、郑村、大潘、杨林、南王、保方村、彰仪、西乡、北寻、东乡一街、东乡二街、东乡三街、东乡四街、范庄、小潘村、上、南西、南东。
截至2020年6月,柏香镇辖62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柏香街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柏香镇地处沁阳市西部,西与济源市梨林镇为邻,南隔野河孟州市谷旦镇相望,东与王曲乡、崇义镇相连,北同紫陵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83.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柏香镇境内为平原,地势平坦。
气候
柏香镇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少雪。多年平均气温14.6℃,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
水文
柏香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沁河水系。广利总干渠流经西庄、伏背、期城、葛前、葛后、小葛、东乡一街、东乡二街、东乡三街9个村。长11.5千米。
自然灾害
柏香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风灾、低温、高温、霜冻、雷击等,以及由气象因素引发的次生灾害。
自然资源
柏香镇有耕地面积78779亩。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柏香镇总人口6171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972人,城镇化率4.8%。总人口中,男性30752人,占49.83%;女性30961人,占50.17%。2011年,人口出生率9.8‰,人口死亡率1.2‰,人口自然增长率8.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40人。
2017年末,柏香镇常住人口为58512人。
截至2018年末,柏香镇户籍人口为6229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柏香镇完成财政总收入0.53亿元,比上年增长5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0.01亿元,增值税0.1亿元,企业所得税0.3亿元,个人所得税0.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21元。
2018年,柏香镇有工业企业105个,其中规模以上19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7个。2018年,柏香镇完成财政收入7440万元。
农业
2011年,柏香镇实现农业总产值45920万元,比上年增长12.6%。
柏香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蜀黍属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6137吨,人均1068.7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冬瓜、山药、花生等。
柏香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为主。2011年,生产肉类3412吨;畜牧业总产值16531.2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6%。
截至2011年末,柏香镇累计造林15000亩,林木覆盖率16%。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898亩,产量4641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桃。2011年末,大型农业机械1042台(辆)。
工业
2011年,柏香镇工业总产值达到72.3亿元,比上年增长28.3%,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0%。2011年,工业企业1386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职工85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1.6亿元,比上年增长22%。
商业
2011年末,柏香镇有商业网点130多个。2011年,大型农贸交易会160余次。
金融业
2011年末,柏香镇有3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开设了分行或设立了办事处。各类存款余额5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2亿元。
产业结构
柏香镇是沁阳市工业重镇之一。该镇形成食油、饲料、果汁、奶制品、服装、机械、造纸、玻璃钢、建材等几大主导产业,拥有各类企业1386家,固定资产原值达16100万元,其中上亿元产值企业1家,超千万元产值企业5家。该镇第三产业繁荣发展,有商业批发、饮食、娱乐等商贸服务网点130多家,每年大型农贸交易会160余次。
柏香镇是每年举办大型大的农业乡镇。该镇盛产小麦、玉米、大豆,年均单产超吨粮。全镇形成大豆、果树、西瓜、蔬菜等规模性农业基地。群众性服务加工、畜牧养殖等基地建设也颇具规模。
柏香镇地下水源极为丰富,完全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电力资源主要依靠豫北最大的发电厂——焦作市火电厂、沁阳电厂和亚洲第一大电厂——华能沁北电厂。柏香镇距山西省“煤炭之乡”晋城市仅百余公里,距济源煤矿仅20公里,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柏香镇工农业总产值达7.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28元。柏香镇也是沁阳市最大的农业乡镇。盛产小麦、玉蜀黍属、大豆,年均单产超吨粮。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开发初具规模,优质高产大豆新品种--“柏香一号”,经国家农科院测产鉴定,亩产达到316.5公斤,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科研项目。柏香镇形成大豆、果树、西瓜、蔬菜等规模性农业基地。群众性服务加工、畜牧养殖等基地建设也颇具规模。
柏香镇是沁阳工业重镇之一。河南华宝工贸总公司是系农业部部级先进企业,河南省一级先进企业是农业部0家最大乡镇企业和省农业产业化50强龙头企业。镇区第三产业繁荣,商业批发、饮食、娱乐等商贸服务网点130多家,每年大型农贸交易会160余次。年交易量达到每年举办大型。
2004年,新一届党委、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实施三心(民心、中心、重心)工程,重铸柏香辉煌”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引进浙江超威、郑州屹林、中国石油等企业来柏投资兴业。当年引进项目4个,总投资达6000万元人民币。
文化
地名由来
蜜香柏镇境内古代柏树成林、香气芳溢,故得名柏香。
文物古迹
柏香镇境内有圪垱坡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上辇遗址、西王良遗址、李王良遗址、小董庄遗址等文物古迹。
交通
柏香镇境内有253省道经过。
社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柏香镇有幼儿园(所)7所,在园幼儿600人,专任教师40人;小学16所,在校生3546人,专任教师18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804人,专任教师136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7所。2011年,教育经费达0.03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03亿元。
科学技术
2011年末,柏香镇有各类科技人才107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340人,经营管理人才120人,技能人才135人,农村实用人才480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柏香镇有文化艺术团体48个;年放映电影760场次,观众达7600人次;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64个,藏书9.6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200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戏迷协会、唢呐队、腰鼓队、秧歌等。2011年末,有42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150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80%。
2011年末,柏香镇有体育场地62处。45%的行政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6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柏香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个,均为卫生院;病床74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2张。专业卫生人员17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8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1.1万人次,住院手术180台次,出院病人0.18万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66.7/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5.6%,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6.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3670人,参合率95.8%。
社会保障
2011年,柏香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57户,人数2029人,支出178万元,比上年增长14.8%,月人均73元,比上年增长23.7%;农村五保集中供养29人,支出8.7万元,比上年增长13.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4人,支出2.1万元,比上年增长34.6%;农村医疗救助8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275人次,共支出6.61万元,比上年增长4%。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柏香镇有邮政网点150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85千米,投递点150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650份、期刊300册。固定电话用户7800户,移动电话用户9000户。
基础建设
硬化道路
2008年该镇筹集资金580万元,硬化路面15万平方米。其中,投资70万元,新修了王良、西乡、保方、东乡四街等村村通道路4000米。
改水修渠
郜庄、小位等村分别投资400万元,完成了供水管道铺设22公里,完成排水管道铺设45公里。
满足文体需求
投资150万元,修建了柏香一街、郜庄、李桥、西王良等7个村的文化大院;投资36万元,完成了27个村共1800户的有线电视安装任务;投资65万元,完成了37个村的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任务。
实施“万村千乡”工程
投资800万元新建德隆超市柏香店,投资40万元,新建八个村级超市,消除了超市空白村;切实落实好家电下乡补贴试点工作,补贴农户资金达20余万元。
缓解看病难
全镇农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达到95%,新增城镇医保800余人,有效缓解了群众的看病贵问题。
搞好村庄绿化
新种植景观树2800余株,围村林栽植3万余株。通过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满足了村民各方面的公共需求,群众对居住环境满意度达到了90%。
截止至2008年,柏香镇小城镇建设已具雏形。柏香大街宽38米,长2000米,属沁阳乡镇第一大街。投资40万元安装了豪华路灯,投资50万元修建了下水道,投资20万元架设了自来水管道,街道两侧还植上了绿化带。投资300多万元的商贸大楼,豪华别致的邮电、工商、电业、财政、公安、计划生育大楼等,进一步增强了小城镇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2000年4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文化下乡
焦作市新农村建设“七送”活动开展以来,焦作市高度重视,专人负责,加强对农村文化工作的指导,通过各项措施,不断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为完成乡镇文化站建设任务,市文化部门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48万元,确保了焦作市列入全省建设计划的沁阳市柏香镇两个文化站建设如期进行。沁阳市柏香镇文化站已建成,柏香镇文化站主体工程已完成。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是焦作市2007年开始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2008年市文化局在1831个行政村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截至10月底,共放映电影27905场,观众达1000万人次。焦作市于2006年被列为中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市,2007年焦作市圆满完成了试点市建设任务,受到文化部的好评。2008年年初以来,市文化局进一步加强市县两级支中心建设,落实市县两级配套资金452.2万元,为各县市支中心配备设备,同时为512个村级服务点配备了197台计算机、315台投影仪。
焦作市文化部门已将文化下乡作为一项日常性、规范性的工作来抓,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改进活动方式,坚持服务农村、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原则,为农民送去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
党政建设
柏香镇针对农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的现实,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发展青年农民党员,不断壮大农村党员队伍。
一是建立目标责任机制。乡党委根据县委《年度党建工作汇编》(红皮书)的要求,结合乡情,制定发展青年党员工作具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包抓领导和入党培养联系人,要求各村党支部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每年必须发展1-3名青年农民党员,重点是发展表现好,有头脑、致富能力强的青年农民党员,改善党员队伍结构。
二是建立推荐帮带机制。实行发展青年农民党员“两推三帮带”,对已写入党申请书的青年农民党员,实行村党支部和群众“两推”方式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确保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对思想端正、双带能力强的青年农民。实行包村党员干部、村党支部委员和乡镇党代表一对一“帮带”,帮助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党性修养。
三是建立学习锻炼机制。在乡、村两级定期不定期举办政治理论学习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强化培训,进一步端正思想认识,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致富带富能力,对表现突出的推选为村后备干部、村民代表和示范户,压担子、加责任,帮助早日成熟。
四是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推行“一考两评”的办法,每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政治理论、党的基本知识、基本政策和实用技术测验,进行一次党员和群众无记名测评,对测验测评合格者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对不合格者继续帮带并暂缓列为入党积极分子,严把“入口关”。
旅游
境内文化遗产丰富,主要有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肖寺遗址(圪垱坡遗址),属于龙山文化的西王良遗址、李王良遗址,小董庄遗址;属于春秋时期的郗城遗址、西司马遗址等;属于汉代的贺村古城(古波县)、伏背古城(小沁城)、期城等,此外,还有位于柏香镇冯桥村东南的汉代冯桥墓群和位于柏香镇肖寺村西北的梁武帝陵。明代邑人杨嗣修建善建城,即今日柏香镇老镇范围,距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大书法家王铎曾在此常住,并留下了诸多墨宝。
参考资料
柏香镇.河南政务服务网.2023-12-2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气候
水文
自然灾害
自然资源
人口民族
经济
综述
农业
工业
商业
金融业
产业结构
文化
地名由来
文物古迹
交通
社会
教育事业
科学技术
文体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邮政电信
基础建设
文化下乡
党政建设
旅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