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光祖
宋代官吏
刘光祖(1142年-1222年),字德修,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人,南宋大臣。生于赵构绍兴十二年,卒于赵扩嘉定十五年,年八十一岁。光祖自小由外祖父贾晖抚养,以外祖父贾晖的恩荫补为官员。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及第,廷对时发言:“皇帝睿察太精,宸断太严,求治太速,喜功太甚。”除剑南东川节度推官赵惇即位,为殿中侍御史。不久出京为江西省提刑,改州。绍熙五年(1194年),为起居舍人庆元五年(1199年),刘光祖撰《涪城学记》,言及“世方以道为伪,而以学为弃物,夫好恶出于一时,是非定于万世。”是年二月二十三日,右谏议大夫张釜劾光祖“佐逆不臣、蓄愤怀奸、欺世慢上”等五罪,落职为房州(今房县)居住。起用为眉山市知州赵扩即位,除侍御史,升迁起居郎。官至显谟阁直学士。宋宁宗嘉定十五年(1222年)卒,年八十一岁。有《鹤林词》一卷。赵汝愚称光祖论谏激烈似苏轼,恳恻似范祖禹,世以为名言。所著《后溪集》十卷。子:端之、靖之、之、之。
史籍记载
《宋史·刘光祖传》
刘光祖,字德修,简州阳安人。幼出于外祖贾晖,后以晖遣泽补官。登进士第,廷对,言:“皇帝睿察太精,宸断太严,求治太速,喜功太甚。”又言:“陛下躬擐甲胄,间驭球马,一旦有警,岂能亲董六师以督战乎?夫人主自将,危道也。臣恐球马之事,敌人闻之,适以贻笑,不足以示武。”除剑南东川节度推官,辟潼川提刑司检法。
淳熙五年,召对,论恢复事,请以太祖用人为法,且曰:“人臣献言,不可不察:其一,不量可否,劝陛下轻出骤进,则是即日误国;其一,不思振立,苟且偷安,则是久远误国。”除太学正。召试,守正字,兼吴、益王府教授,迁校书郎,除右正言、知南充市。以赵汝愚荐,召入。
赵惇即位,除军器少监兼权侍左郎官,又兼礼部。时殿中侍御史阙,上方严其选,谓宰相留正曰:“卿监、郎官中有其人。”正沈思久之,曰:“得非刘光祖乎?”上曰:“是久在朕心矣。”
光祖入谢,因论:
近世是非不明,则邪正互攻;公论不立,则私情交起。此固道之消长,时之否泰,而实为国家之祸福,社稷之存亡,甚可畏也。本朝士大夫学术议论,最为近古,初非有强国之术,而国势尊安,根本深厚。咸平景德之间,道臻皇极,治保太和,至于庆历嘉祐盛矣。不幸而坏于熙、丰之邪说,疏弃正士,招来小人,幸而元祐君子起而救之,末流大分,事故反覆。绍圣元符之际,群凶得志,绝灭纲常,其论既胜,其势既成,崇、观而下,尚复何言。
臣始至时,闻有讥贬道学之说,而实未睹朋党之分。中更外艰,去国六载,已忧两议之各甚,而恐一旦之交攻也。逮臣复来,其事果见。因恶道学,乃生朋党,因生朋党,乃罪忠谏。嗟乎,以忠谏为罪,其去绍圣几何!皇帝履位之初,端拱而治,凡所进退,率用人言,初无好恶之私,岂以党偏为主。而一岁之内,逐者纷纷,中间好人固亦不少,反以人臣之私意,微累天日之清明节。往往推忠之言,谓为沽名之举;至于洁身以退,亦曰愤怼而然。欲激怒于至尊,必加之以讦讪。事势至此,循默乃宜,循默成风,国家安赖?
臣欲熄将来之祸,故不惮反复以陈。伏几圣心豁然,永为皇极之主,使是非由此而定,邪正由此而别,公论由此而明,私情由此而熄,道学之讥由此而消,朋党之迹由此而泯,和平之福由此而集,国家之事由此而理,则生灵之幸,社稷之福也。不然,相激相胜,展转反复,为祸无穷,臣实未知税驾之所。
章既下,读之有流涕者。劾罢户部尚书叶翥、太府卿兼中书舍人沈揆结近习,图进用,言:“比年以来,士大夫不慕廉靖而慕奔竞,不尊名节而尊爵位,不乐公正而乐软美,不敬君子而敬庸人,既安习以成风,谓苟得为至计。良由前辈老成,零落尽,后生晚进,议论无所据依,学术无所宗主,正论益衰,士风不竞。幸诏大臣,妙求人物,必朝野所共属、贤愚所同敬者一二十人,参错立朝,国势自壮。臣虽终岁无所奏纠,固亦未至旷官。今日之患,在于不封殖人才,台谏但有摧残,庙堂初无长养。臣处当言之地,岂以排击为能哉?”徙太府少卿。求去不已,除直秘阁、潼川运判。改江西省提刑,又改夔州。
赵昚不豫,上久不过宫,光祖致书留正赵汝愚曰:“宜与群贤并心一力,若上未过宫,宰执不可归安私第。林、陈二阉,自以获罪重华,日夜交谍其间。宜用韩魏公逐任守忠故事,以释两宫疑谤。大臣亦当收兵柄,密布腹心,俾缓急有可仗者。”闻孝宗崩,又贻书汝愚,勉以安国家、定社稷之事。
赵扩即位,除侍御史,改司农少卿。入对,献《谨始》五箴。又论:“人主有六易:天命易恃,天位易乐,无事易安,意欲易奢,政令易怠,岁时易玩。又有六难:君子难进,小人难退,苦言难入,巧难远,是非难明,取舍难决。暗主之所易,明主之所难;暗主之所难,明主之所易。”又言:“皇帝以隆慈之命,践于素幄,盖有甚不得已者,宜躬自贬损,尽礼于上皇,使圣意欢然知释位之乐,然后足以昭陛下之大孝。”上悚然嘉纳。
进起居舍人。论:“政令当出中书,陛下审而行之,人主操柄,无要于此。”知阁门事韩侂胄浸擅威福,故首及之。迁起居郎。集议卜孝宗山陵,与朱熹皆谓会稽山陵,土薄水浅,乞议改卜。既而熹与祠,光祖言:“刘彻之于汲黯李世民之于魏徵,仁宗之于唐介,皆暂怒旋悔。熹明先圣之道,为今宿儒,又非三臣比。皇帝初大宝,招徕耆儒,比初政之最善者。今一旦无故去之,可乎?”且曰:“臣非助熹,助陛下者也。”再疏,不听。
刘德秀劾光祖,出为湖南省运判,不就,主管玉局观赵汝愚既罢相,胄擅朝,遂目士大夫为伪学逆党,禁之。光祖撰《涪州学记》,谓:“学之大者,明圣人之道以修其身,而世方以道为伪;小者治文章以达其志,而时方以文为病。好恶出于一时,是非定于万世。”谏官张釜指为谤讪,比之杨恽,夺职,居房州。久之,许自便。起知眉山市,复职,将漕利路,以不习边事辞。进直宝谟阁,主管武夷宫
吴曦叛,光祖白郡守,焚其榜通,且驰告帅守、监司之所素知者,仗大义,连横以抗贼。俄闻曦诛,则以书属宣抚使杨辅,讲行营田,前日利归吴氏者,悉收之公上,以省饷军费;奖名节、旌死事以激忠烈之心。除潼川路提刑、权知泸州市。侂胄诛,召除右文殿修撰、知襄阳府,进宝谟阁待制、知遂宁府,改京、湖制置使,以宝谟阁直学士知潼川府
诏以闵雨求言,光祖奏:“女真族乃吾不共戴天之仇,天亡此仇,送死于汴。皇帝为天之子,不知所以图之,天与不取,是谓弃天,未有弃天而天不我怒也。青、郓、蔺、会求通弗纳,陛下为中原地区衣冠之主,人归而我绝之,是谓弃人,未有弃人而人不我怨也。且金朝舍其巢穴,污我开封市,尚可使吾使人拜之于祖宗昔日朝会之廷乎?”
又请改正吴氏讳日。先是,后崩以庆元三年十一月二日,郊期迫,或谓侂胄曰:“上亲郊,不可不成礼。且有司所费既,奈何已之?”侂胄入其言,五日祀圜丘,六日始宣遗。于是光祖言:“宪圣,皇帝之曾祖母,克相高宗,再造大业。侂胄敢视之如卑丧,迁就若此。贼臣就戮,盍告谢祖宗,改从本日?”从之。
升显谟阁直学士、提举万寿宫。引年不许,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嘉定十五年卒,进华文阁学士,谥文节。
赵汝愚称光祖论谏激烈似苏轼,恳恻似范祖禹,世以为名言。所著《后溪集》十卷。子:端之、靖之、翊之、竑之。
人物经历
淳熙五年,(公元一一七八年)召对,论恢复事,除太学正。光宗时,为侍御史,极论道学所系。徙太府少卿,求去不已,除直秘阁潼川运判。后官至显谟阁直学士。卒,谥文节。光祖著有后溪集十卷,《宋史本传》传于世。
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人。举进士。淳熙中,召对,论复兴事,劝戒孝宗不宜轻举,不可苟且偷安。累官右正言、知南充市赵惇即位初,擢殿中侍御史,极论不应恶道学,兴朋党;兴朋党,则罪忠良。求去,为三台县转运判官。赵扩即位,擢侍御史,进起居舍人,不附权贵,谏罢朱熹,撰《涪州学记》,被逐,谪居房州。侂胄诛,复官,卒。赠华文阁学士,谥文节。所著《后溪集》十卷。
寓居德清县,字德修,号后溪,一号山堂。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淳熙中召对论恢复事,谓骤进与偷安均为误国。由校书郎除右正言、知果州。光宗时任殿中侍御史,旋出为江西省提刑,改夔州。后人辑有《鹤林词》。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史籍记载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