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捷尔·丽莲·伏尼契
爱尔兰女作家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原姓布尔,即Boole。1864年5月11日-1960年7月27日),爱尔兰的小说家、音乐家和革命家。 出生于爱尔兰科克郡郊外的巴林坦普(Ballintemple)地区。
艾捷尔的父亲是数学家乔治·布尔(George Boole),母亲是数学家玛丽·埃佛勒斯(Mary Everest)。她是家里五个女儿当中最小的一位,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由于在8岁时感染丹毒,艾捷尔搬离清洁条件较差的家,住在兰开夏郡的舅舅家里。有虐童倾向的舅舅让艾捷尔的童年苦不堪言,她在两年后才离开这里,于1879年回到爱尔兰,和时任英国约克大学校长的曾祖父约翰·赖尔(John Ryall)住在一起。在那里,艾捷尔大量阅读革命文学,在心中种下了革命的种子。根据继承法,她在18岁的时候继承父亲的遗产,并且前往柏林学习了三年钢琴和作曲,并且开始接触革命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1885年,艾捷尔回到英国,学习俄语,并且结识了俄国革命者谢尔盖·斯特普尼亚克-克拉夫钦斯基(Sergey Stepnyak-Kravchinsky)。在他的感召下,1887年,艾捷尔搬去圣彼得堡,和谢尔盖的妻子一起为俄国乡间的农民提供医疗与其他服务。1890年,艾捷尔以成熟的革命者的身份回到伦敦,开始帮助政治逃亡者。同年年末,她认识了波兰革命者威尔弗雷德·伏尼契,并和他一起开展革命活动。这一期间,艾捷尔出版了许多翻译作品和小说作品,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1897年的《牛虻》。后来,1902年她和威尔弗雷德正式结婚,也渐渐远离了革命活动,将全部精力投入写作和音乐创作中。她在1920年左右移民美国,并且创作了一批神圣主题的音乐作品。伏尼契夫妇曾经非正式地收养过一个女儿,名为温尼弗·艾森哈特(Winifred Eisenhardt)。1930年,丈夫威尔弗雷德·伏尼契去世,艾捷尔和自己的秘书安妮·M·尼尔(Anne M. Nill)一起生活,度过余生。1955年,《牛虻》出版近六十年后,前往联合国苏联代表团成员彼得·鲍里索夫,也是艾捷尔的粉丝前来美国。他意外地发现艾捷尔·伏尼契仍然活着,于是在报纸上发表了艾捷尔的近况,并且协助苏联官方支付艾捷尔一大笔版税。这笔钱让艾捷尔安稳地度过了的晚年。1960年7月27日,艾捷尔去世,享年96岁。
艾捷尔·伏尼契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广的作品是小说《牛虻》。这部作品以惊心动魄的曲折情节讲述了主人公牛虻反抗宗教,坚持革命的故事。小说曾在1955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并由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牛虻组曲》。由于这部作品,伏尼契在苏联和中国影响深远,广受欢迎。在她去世后,1970年,苏联天文学家塔玛拉·米哈伊洛芙娜·斯米尔诺娃(Tamara Mikhailovna Smirnova)以艾捷尔·伏尼契的名字命名了一颗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称之为“2032 Ethel”。
人物生平
童年生活
1864年,艾捷尔·丽莲·布尔出生在科克郡郊外的巴林坦普,她的父亲是数学家哲学家乔治·布尔(George Boole,1815–1864),母亲是数学家玛丽·埃佛勒斯(Mary Everest,1832–1916)。作为家里的五女,而且是最小的女儿,艾捷尔的童年并不快乐。艾捷尔出生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她在8岁的时候感染了丹毒,这是一种细菌性皮肤感染,也被称为“肮脏病”。布尔一家艰难的经济条件和卫生条件不利于艾捷尔康复,因此,艾捷尔的母亲玛丽决定把她送到兰开夏郡和自己的哥哥查尔斯·埃佛勒斯(Charles William Everest,1814-1877)家。查尔斯有虐待儿童的倾向。虽然他从未打过艾捷尔,但他却以其他方式折磨艾捷尔。查尔斯强迫年幼的艾捷尔坐在钢琴前弹奏数小时,他自己则猛烈敲击琴键,沉着脸教训艾捷尔。他还栽赃艾捷尔偷窃家用物品,如果艾捷尔不承认,查尔斯就把她锁进房间里。艾捷尔经历了两年这样的痛苦生活,并将这段经历写进了1901年出版的《杰克·雷蒙德》。1879年,艾捷尔回到爱尔兰曾祖父约翰·赖尔(John Ryall,1845-1875)一起生活。约翰·赖尔是约克大学的校长,从事古希腊研究。从他那里,艾捷尔得以阅读意大利作家、政治家和革命家朱塞佩·马志尼(Giuseppe Mazzini,1805-1872)的事迹,并且将他视作理想中的英雄。从那时起,艾捷尔心中种下了革命的种子。
心系革命
根据继承法,1882年,艾捷尔在十八岁时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并且前往柏林学习了三年音乐。她进入的是柏林德累斯顿卡尔·马利亚·冯·韦伯音乐学院,在那里学习钢琴和作曲,并且接触了革命文学和政治活动。1885年回到英国后,艾捷尔决定学习俄语,并且邀请她的朋友夏洛特·威尔逊(Charlotte Mary Wilson,1854-1944)推荐一位老师。夏洛特是英国的一位无政府主义者,她推荐了谢尔盖·斯特普尼亚克-克拉夫钦斯基(Sergey Stepnyak-Kravchinsky,1851-1895)。谢尔盖是一名革命者,他在1878年暗杀了沙皇秘密警察局长后流亡到英国。在谢尔盖的感召下,1887年,艾捷尔搬到圣彼得堡,靠教英语和音乐谋生。艾捷尔看到沙皇统治下的人民遭受着不公,决心帮助他们脱离苦难。她和谢尔盖的妻子一起来到普斯科夫湖区(今爱沙尼亚),为农民提供医疗和其他服务。
1890年,艾捷尔回到伦敦,成为了一名革命者。她和谢尔盖组织了俄罗斯自由之友协会,并且帮助编辑他们的月刊《自由俄罗斯》。艾捷尔开始与其他革命家、社会主义者、流亡者和思想先进的作家见面,包括卡尔·马克思的女儿埃莉诺·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萧伯纳威廉·莫里斯和奥斯卡·王尔德等人。谢尔盖的家成为俄罗斯政治难民和逃亡者的中转站。同年年末,艾捷尔结识了波兰革命者、古董收藏家和书籍爱好者威尔弗雷德·伏尼契(Wilfrid Michael Voynich,1865-1930)。她和威尔弗雷德一起参加革命活动。
文坛新星
1893年,艾捷尔翻译并出版《迦尔故事集》(Stories from Garshin),1895年出版《俄国的幽默》(The humor of Russia)和《虚无主义如是》(Nihilism as it is)。1897年,艾捷尔出版她最广为流传的小说《牛虻》。
1902年,艾捷尔与威尔弗雷德·欧文正式结婚,此后,伏尼契夫妇不再进行革命活动。艾捷尔将精力全力投入写作,她先后出版了三部小说:《杰克·雷蒙德》(1901年)、《奥利维亚·莱瑟姆》(1904年)和《中断的友情》(1910年)。她翻译的舍甫琴科和莱蒙托夫的作品于1911年由埃尔金斯·马修斯出版。在婚姻的某个阶段,伏尼契夫妇非正式地收养了一个女儿温尼弗·艾森哈特(Winifred Eisenhardt)。
平静生活
在文学领域之外,艾捷尔也保持音乐领域的活跃。1911年,她成为作曲家玛丽恩·斯各特(Marion Scott,1877-1953)创立的“女性音乐家协会”成员。通过斯各特,她结识了作曲家同战争诗人艾佛·格尼(Ivor Gurney),在创作上受到他的影响和激励。1920年左右,艾捷尔和丈夫一同移民纽约,她开始深入研究作曲和管弦乐,丈夫经营珍稀书物的贩售。20世纪20年代,她创作了许多神圣主题的音乐作品,例如《巴比伦》、《耶路撒冷》和《墓志铭》。1930年3月,丈夫威尔弗雷德·伏尼契因肺癌去世。此后,艾捷尔搬到她的秘书兼门店经理安妮·M.尼尔(Anne M. Nill,1894-1961)的家中,两人一起在曼哈顿生活了约十三年。艾捷尔持续写作、翻译和创作音乐。她的最后一部作品《脱下你的鞋》(Put Off Thy Shoes)在1945年出版。
艾捷尔·伏尼契的晚年原本十分平静,她并不知道自己在苏联和中国广受欢迎。1955 年,前往联合国俄罗斯代表团成员彼得·鲍里索夫前来美国,他也是艾捷尔的粉丝。鲍里索夫获悉,长期被认为已死亡的作者在纽约还活着。他在《真理报》上发表了艾捷尔的近况。而在此之前,艾捷尔和自己小说中的主人公一样,一直生活在默默无闻中。《牛虻》也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在1956年上映。艾捷尔依靠《牛虻》小说和电影改编的版税度过了平静的晚年。1960年7月27日,艾捷尔去世,享年96岁。根据她的遗嘱,遗体被火化,骨灰撒在纽约市中央公园上空。艾捷尔去世后,苏联人把她视作民族英雄来哀悼。
主要作品
小说
创作特点
牛虻》以19世纪意大利革命事件为主题,讲述了主人公牛虻反抗天主教,献身革命的故事。它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30至40年代意大利人民对自由的热爱。小说承续了英国文学中的革命浪漫主义传统,肯定了反专制主义的解放斗争,展现了意大利人民的英雄精神。故事情节发展紧凑,呈现了激烈的冲突和戏剧性张力。OX虻与红衣主教蒙塔内利之间的冲突展现了无神论与信仰、革命人道主义基督教慈善事业的对立。小说中的浪漫情境与现实主题相互关联,呈现出牛虻的复杂性和英雄形象。伏尼契通过描绘革命者的斗争,展示了他们的勇气和奉献精神,并塑造了意大利人民的英雄形象。
《中断的友情》可被视作《牛虻》续作,牛虻在这部小说中以里瓦雷斯的名字出现。他作为杜普雷南美地理探险队的翻译离开祖国,遭受了非人的折磨,例如饥饿、毒打和欺凌等。然而,这些苦难没有动摇他对暴力和不公正的抗议和愤恨,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积极参与抵抗的决心。他参加了阿根廷反对罗萨斯独裁统治的战斗,但起义失败,他不得不东躲西藏。探险队任务结束后,里瓦雷斯定居巴黎,成为一名记者。后来,他再次参加了意大利博洛尼亚策划中的起义。里瓦雷斯冒着生命危险,期望完成他的使命。
《杰克·雷蒙德》讲述了主人公杰克·雷蒙德,他从小受到牧师叔叔虐待,唯一能理解他并替代他母亲的人是埃琳娜,这个故事有伏尼契的自传色彩。《奥利维亚·莱瑟姆》讲述了主人公奥利维亚·莱瑟姆决定成为护士,前往俄罗斯救助她心爱的人达马罗夫。在俄罗斯,奥利维亚遇到了达马罗夫和革命者斯拉维亚斯基,共同在反抗沙皇政权。小说描绘了贫困的乡村生活和沙皇政府的黑暗面,展现了作者对革命理想和斗争的信念。
主旨思想
伏尼契的小说大多与革命相关。《牛虻》的故事发生在意大利背景下,但在女性争取公民权利等方面具有当代政治意义。在国际选举权运动盛行的时期,小说中的妇女在革命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康斯坦斯·马基维奇在复活节起义发挥作用,亚历山德拉·柯伦泰是一名布尔什维克女权主义者。
伏尼契的小说还讲述了教会与革命之间的关系。在《牛虻》中,一个天主教牧师忏悔时透露了革命运动的细节,牛虻因此得知革命动向。伏尼契自己与宗教的关系是复杂而多变的,这样的小说情节也映射了当时俄罗斯和爱尔兰围绕无神论和社会主义等更广泛的辩论。
音乐
从1916年起,伏尼契持续创作一系列音乐。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加入了女音乐家协会。搬到纽约后,她更加专心投入到音乐中,对现有作品进行了许多改编和转录。 1933年至1943年,她在曼哈顿圣庇护十世音乐学院工作,在那里她创作了许多作品,例如《巴比伦》《耶路撒冷》《歌谣形式的墓志铭》和《被淹没的城市》。她的音乐创作直到1948年结束。大多数伏尼契的音乐尚未出版,现今保存在美国国会图书馆。
家庭关系
艾捷尔·伏尼契原姓布尔,她的父亲乔治·布尔(George Boole)是一位数学家,他奠定了符号逻辑的基础,创立了“布尔代数”,并为当代计算机基本元件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伏尼契母亲玛丽·埃佛勒斯(Mary Everest)是一位数学家,也是一位标榜女权的教育家。玛丽的叔叔(也就是伏尼契的舅爷)曾在殖民地印度担任测绘学局长,珠穆朗玛峰的外文名Mount Everest就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
艾捷尔的夫姓“伏尼契”姓氏也不同寻常。她的丈夫伏尼契是波兰人,早年参加革命,曾经被沙皇流放到西伯利亚地区,也从事珍稀书籍收藏。因藏有15世纪完成,至今未能解读的《伏尼契手稿》(Voynich Manuscript)而闻名。
艾捷尔·伏尼契的姨外孙女为国人所知。她叫寒春(Joan Hinton)。上世纪40年代前期,琼·辛顿是美国原子弹制造计划“曼哈顿工程”中少数的女科学家之一,她曾做过核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的助手。1948年,琼随着未婚夫投奔延安市,之后留华超过半个多世纪,并起了中文名“寒春”。中国的原子弹试验成功后,有谣言称寒春参与了项目,杨振宁曾请邓稼先查证,但双方的确认表明寒春并未参与中国的原子弹研发工作。
人物影响
苏联
牛虻》在苏联影响深远,但艾捷尔本人没有太大的影响。直到1955年苏联代表团访美,艾捷尔才知道自己的书在苏联多次重版,苏联人也才知道她仍然活在世上。
中国
伏尼契的《牛虻》在中国广受欢迎,但本人影响甚微。纪录片《朝阳》的导演卡玛·辛顿(Carmalita Hinton)表示,“这部小说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青年心中享有无与伦比的地位。”
人物评价
传记纪录片导演佐伊·科明斯(Zoë Comyns):她的生活具备了一部黑色电影的所有要素:童年时期有着残酷和爱的交织,阴谋、间谍、逃亡、神秘的手稿、恋情、革命和一位极具魅力的女主角。
后世纪念
1970年,苏联天文学家塔玛拉·米哈伊洛芙娜·斯米尔诺娃(Tamara Mikhailovna Smirnova)发现了一颗绕太阳运行的小行星,以艾捷尔·伏尼契的名字命名它,称之为“2032 Ethel”。
人物争议
牛虻原型
据说1890年艾捷尔回到伦敦后,她遇到了牛虻的原型西德尼·赖利(Sidney Reilly),他的传记作者安德鲁·库克(Andrew Cook)称他为“历史上最伟大的间谍……据说他拥有十一本护照,每本都有一个妻子”。赖利和艾捷尔共同前往意大利,据说赖利对艾捷尔讲述的人生经历在许多方面与牛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赖利随后前往俄罗斯,试图刺杀列宁,并于1925年失败被杀。但这种说法不一定属实。艾捷尔早在1885到1886年就开始构思《牛虻》,当时的赖利只有11到12岁。在遇到赖利的时候,《牛虻》基本已经成型。
轶事典故
革命结缘
艾捷尔与丈夫威尔弗雷德的经历了一段传奇式的相遇。艾捷尔1887年在复活节的周日,在前往圣彼得堡的途中经过华沙。她站在广场上,凝视着曾经的城堡,如今的监狱。一个囚犯从窗户里看到她,而这个男人就是波兰革命者威尔弗雷德·伏尼契,艾捷尔未来的丈夫。他因为参与策划两名政治犯的越狱失败,而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地区。1890年年末,威尔弗雷德在俄国革命者谢尔盖·斯特普尼亚克-克拉夫钦斯基的帮助下,逃亡到艾捷尔救助流亡政治犯的屋子。从那时起,艾捷尔和威尔弗雷德一起帮助谢尔盖印刷革命文学和卡尔·马克思、恩格斯的俄文译本到俄国。虽然二人到1902年才正式结婚,但似乎在1895年,两人就开始以夫妻的形式生活在一起。
隐姓埋名
1955年,《牛虻》出版近六十年后,前往联合国苏联代表团成员彼得·鲍里索夫,也是艾捷尔的粉丝前来美国。他本以为会找到艾捷尔的坟墓,却意外地发现她依然健在。艾捷尔这才得知自己在苏联变成了名人,和马克·吐温西奥多·德莱赛查尔斯·狄更斯等近现代作家并列,她的小说也被奉为杰作。《牛虻》几十年来一直是苏联的畅销书,但艾捷尔从未从苏联获得版税。据当局估计,截至1955年,它已售出250万册。小说被翻译成苏联18种语言,并发行了90次版本。苏联人给她送来了18种语言的完整一套书。此外,《牛虻》翻译成中文,在中国销售有70万册。苏联当局为此为艾捷尔补偿了1.5万美元的支票,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在当时的美国,购买一所新房大约需要1.3万美元)。
相关作品
佐伊·科明斯在2020年拍摄了关于艾捷尔的纪录片《艾捷尔·伏尼契:音乐、神秘与手稿》(Ethel Voynich: 音乐, Mystery and Manuscripts)。
20世纪30年代,《牛虻》启发了另一本畅销书,也就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该书在苏联卖出了3500万册。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小说中描写了年轻共产主义者保尔·柯察金的故事,他遭受了非人的痛苦,但在读给战友听的《牛虻》中找到了永恒的寄托。
伏尼契的小说《牛虻》在 1955 年由导演亚历山大·法因齐梅尔(Aleksandr Faintsimmer)改编成电影。当时售出票房3900万张,并由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作曲配乐,名为《牛虻组曲》。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童年生活
心系革命
文坛新星
平静生活
主要作品
小说
创作特点
主旨思想
音乐
家庭关系
人物影响
苏联
中国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人物争议
牛虻原型
轶事典故
革命结缘
隐姓埋名
相关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