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济洲,森林经理学家、林业教育家。长期从事森林经理学科的完善和发展。他所设计的森林调查工具(综合型森林测尺,通称“范氏测杖”)在森林调查中广为应用;倡导推动地位指数的研究和应用,填补了评定中国森林生产力技术的空白。关心中国林业建设,多次为合理经营中国森林和发展北京地区的林业而宣传呼吁。
人物简介
范济洲,森林经理学家。奉天安东(今
丹东市)人。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毕业于
北平大学森林系。1947年获
美国华盛顿大学研究生院林学硕士学位。曾任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英士大学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森林系主任,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副教务长、林业系主任,
中国林学会第一、二届理事和第三至五届常务理事,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林学会第二、三届理事长,北京市科协第二届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主持
杉木地位指数表编制技术与应用方法的研究,并取得成果。发表有《林木生长曲线回归型的研究》、《秦岭主要林木生长的观察》等论文,主编有《森林经理学》等。
人物生平
范济洲,1912年4月15日生于
辽宁省丹东市,祖籍
山东省栖霞县。其祖父
闯关东,来此定居。其父为勤杂工人,家境贫寒。在其兄(在中日合办的
鸭绿江采木公司任职)的影响下,于1926年小学毕业后,考入安东林科高中,成为他献身林业的开端。中学期间,靠着品学兼优的好成绩,得到免费就学的待遇。
九一八事变后,他为了继续求学,随一同学从大连经海路到
天津市再转
北平市,先在弘达学院理科特别班补习,后考入北平大学农学院森林系。1936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
“七·七”事变后,范济洲带领几名学生从平津转到
西安市,继续在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任助教。1938年,西北联大农学院与武功农林专科学校合并,成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范济洲在该院先后任助教、讲师及副教授。1945年初,范济洲取得公费留学资格,到
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生院攻读森林经理学,1947年获林学硕士学位,同年秋回国。先后在西北农学院、浙江
英士大学(后合并于
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在
河北农业大学任教授、森林系主任。1952 年高等院校调整,成立
北京林业大学,范济洲任教授并先后兼副教务长及林业系主任等职。
技术成就
范济洲致力于森林经理人才的培养及森林经理学科的完善和发展。早在大学学习和留学期间即把森林经理做为主攻方向,毕业后从事森林经理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专业方向始终未变。他讲过的课程有:测树学、森林经理学、林价计算和林学概论。森林经理学是一门具有独立理论和技术体系的综合性林业应用学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由于长期受封建统治和
帝国主义的掠夺,森林经理工作难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全面学习苏联。1953年范济洲在全国率先采用了
苏联森林经理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边译边讲。1955 年苏联森林经理专家在北京林学院讲学,范济洲带领教研室全体教师和全国青年同行认真地向专家学习。他常说,只有在系统地掌握了苏联森林经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并融会贯通之后,我们才能联系中国实际决定取舍。随着中国森林经理工作的逐步开展,1962年出版了《森林经理学》(高等学校交流讲义)。这本书是在范济洲的主持下编写的。该书联系了中国实际,反映出对中国森林经理学的探索过程。到“文化大革命”后期,范济洲参加了《国外林业概况》的编译工作,广泛研究了美国、
加拿大、
芬兰等国家森林经理的理论变化情况,为1983年由他再度主编林业高等院校教材《森林经理学》提供了重要依据。这本教材,是在中国实行
改革开放方针之后,总结30多年来的实践,学习世界林业先进国家森林经理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经验,由7位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参加编写的。范济洲在书中的永续利用原则及森林调整部分,集中介绍了世界先进国家的经验,阐述他多年研究的心得和他的学术观点。该书曾于1987年获林业部优秀教材
二等奖。
范济洲在森林经理学方面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他自60年代至今一直认为中国林业的发展必须坚持森林永续利用原则。在经营利用我国
森林资源两种思想的斗争中,他反对只顾眼前以单纯取材为目的大面积皆伐。在1962年11月周恩来指出:“以营林为基础”,要“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之后,《
人民日报》社记者曾就中国林业问题专程请教范济洲。他坚持永续利用原则,四处宣传,从不随波逐流。这种坚持真理的态度,确实难能可贵。
范济洲始终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的培养上,他培养的学生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
森林调查队、科研单位、院校以及林业生产行政部门,不少已成了业务骨干,做出显著成绩。自1956年起,范济洲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国务院
学位评定委员会决定在北京林学院设立全国唯一的森林经理博士点,范济洲任导师。在他和有关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至今已培养了3名博士生和12位硕士生,1986年9月,当范济洲从事森林经理科研、教学50年之际,
北京林业大学为他召开了庆祝会,充分肯定了他为中国森林经理事业所做的贡献。
范济洲关心学科的发展,还表现在积极参加学会工作上。1978年为团结广大
科技人员,推动森林经理工作的发展,在他的倡导下,
中国林学会成立了森林经理专业委员会(后改为森林经理学会),范济洲任主任委员(后改称理事长)。森林经理学会的学术活动较多,一般每两年开一次学术讨论会,出版一本论文集。学会在总结中国森林经理工作经验,探讨问题,改进工作,推动学科的普及和发展等方面起了较大的作用。
进入80年代,范济洲深感传统的森林经理学只从木材生产角度研究森林的永续利用,不考虑森林效益的多样性,不符合现代林业的要求。而且,随着中国天然林越来越少,人工林越来越多,对人工林合理经营实现永续的研究势必成为森林经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范济洲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指导研究生的重点,转向森林永续利用的新内容,如:人工林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现有林的合理调整等方面。为了摸清中国针叶树种人工林的生产力,他对树种逐个进行研究。他的研究生已分别对
油松、
落叶松、
杉木王、
卡西亚松等的
自然生产力和合理经营作了研究探索。
范济洲从中国实际出发,汲取国外先进经验为我所用。他设计制作的实用综合型森林测尺(范氏测杖)和地位指数的研究应用,推动了中国森林调查规划工作的开展。
50年代初期,全国开展大规模以个人目测为主的森林调查。范济洲积多年野外调查之经验,深知在不能携带笨重仪器条件下,如有一种简易、轻便、多功能的工具,可以大大提高森林调查精度和工作速度。他对
德国、美国先进实用的理论和技术加以改进,设计出一种综合型森林测尺,通称“范氏测杖”,能集测高、测径、检尺、断面积及计算材积于一尺,既可单人在现场测定林分树高和胸径,又可计算原木材积。1955年,他带领
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班学生参加森林调查时,曾承包朱尔干施业区的任务。在利用航空照片勾绘小班和目测林分情况下,规定所有调查队员必须事先经过现场考试,合格者才能参加调查。北京林学院学生根据范济洲的设计,每人按照自己臂长,临时自制了这种测尺,经过考试有90%以上的同学,在全大队中首先通过了目测员的合格考试。后来,
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自治区)的调查队员也多根据个人臂长制备了这种测尺,至今在有的测树学著作中还推荐这种测尺。
社会评价
范济洲在治学态度上,专心致志,坚韧不拔,注意“求新、务实”。他在青年时代为发愤读书,就不屈服于困难,不为杂事所扰,坚持“先立业、后成家”,直到留学归国后的1948年才结婚,这时他已36岁。范济洲在学术上不墨守成规,不于已有的成就,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事物的发展,对国外的新理论和新技术注意探索研究,并联系中国实际为我所用。在“务实”方面,范济洲一向坚持搞林业必须上山下基层,理论必须与实践相联系。早年他就深入华北、西北林区进行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撰写论文。在国外留学期间,以优异成绩提前半年获得学位后,由学校推荐到美国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印第安人保留地的国有林参加
花旗松同龄林皆伐和
西黄松异龄林择伐的伐区设计和拨交工作,以巩固和加深对森林经理理论与技术的掌握。范济洲还经常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劝导他的同事和学生,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范济洲能吃苦耐劳,不怕风险,在外业调查中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险境而无畏。1938年,他在陕西秦岭西部
略阳县张家河原始林区调查时,曾被土匪扣压一周之久。50年代以来,经常独身一人进入林区搞调查,有林学家敢冒风险的献身粗神。范济洲为人坦率,直言不阿,不专投领导所好,不计较个人得失,有较强的正义感和斗争性。现在,范济洲已年近八旬,仍壮志不已,常以近年兼职过多,未能充分发挥业务专长为憾事。他还要在有生之年为中国森林经理和
林业教育事业继续奋斗。
简历
1912年4月15日 出生于奉天省安东市(今
辽宁省丹东市)。
1931年 肄业于奉天省立安东林科高中。
1932年 在北平弘达学院理科特别班补习。
1936年 毕业于
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森林系,留校任助教。
1937-1939年 任
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农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助教。
1939-1945年 任西北农学院讲师、副教授。
1945-1947年 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研究生院学习,获林学硕士学位。
1947-1949年 任西北农学院、浙江
英士大学农学院(后合并于
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
1949-1952年 任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兼森林系主任。
1952-1989年 任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森林经理教授,先后任副教务长,林业系主任。
1989年 任
中国林学会顾问,森林经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北京林学会名誉理事长。
主要论著
1 范济洲。
北平市地区白榆、
刺槐生长的研究。中华农不会报,1937.
2 范济洲。
秦岭主要树种的生长。西北森林,1942.
3 范济洲.(林木生长曲线模型分析).
华盛顿州立大学图书馆存,1947.
4 范济洲。实用综合型森林测尺的设计。
中林集团,1951,2(2):37-45.
5 范济洲。于政中等。森林经理学。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62.
6 范济洲。组织森林经营永续利用的基础。中国林业,1964 (12):46-48.
7 范济洲等。国外林业概况。北京:科学出版社,1974.
8 范济洲,詹昭宁。立地指数综述。林业科技通讯,1978(8):21-23;1978(9):21-23.
9 范济洲。略论世界
林业教育。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2(3):1-8.
10 朱济凡,范济洲。森林合理经营永续利用。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32.
11 范济洲,于政中。森林经理学。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
12 范济洲,常昆,李海文等。
杉木地位指数表编制技术与应用方法的研究。林业调查划,1984增刊:1-46.
13 范济洲。森林经理文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
14 范济洲。展望学会的未来。
中国林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
专集。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7.
15 范济洲。谈谈加强我国
森林资源管理的问题。
中林集团报,第41期.1988.4月16日.
16 范济洲。再谈我国森林资源管理。
黑龙江省:林业月报,198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