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大衣
中国军队保暖服装
军大衣,是中国军队士兵的保暖服装,主要由呢质军大衣、皮质军大衣、棉质军大衣。
1901年,英国设计师巴宝莉把原来的夫拉克外套改进,去除了无用的功能,加强了保暖能力,这种被称为巴宝莉式的新型军大衣就成为英国军官的军用大衣制式款,袁世凯在建立晚清新军时期最早将军大衣引入中国,随后,中国的军大衣经历了50式军大衣、55式军大衣和T-65榴弹炮军大衣的阶段,其中65式军大衣更受欢迎,后面又配备了85式、87式自动步枪军大衣,几乎沿用了65式军大衣的设计。现代中国军队配有07式军大衣,07式军大衣是量体式裁衣,采用羊绒的材料。
1965年,随着军衔制的取消,这一身军大衣成为军便服,成为中国国内很多人过冬的必备御寒衣物。
中国军大衣,不仅记载了人民军队的历史与辉煌,更承载了广大军迷的光荣和梦想。
发展历程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贵族也开始考虑简化穿着以提高生活效率。此时出现的“夫拉克外套”(Frock coat)开始对原本过于复杂的设计进行简化,把本来复杂的设计简化,形成了双排扣、枪驳领、过膝摆的款式。跟早期贵族那种复杂的穿着比起来,这种款式显然简化很多,更方便出行及工作,很快在欧洲流行起来。这种风潮很快影响到军队。1901年,英国设计师巴宝莉把原来的夫拉克外套改进,去除了无用的功能,加强了保暖能力,这种被称为巴宝莉式的新型军大衣就成为英国军官的军用大衣制式款。由于这种军大衣既时尚又保暖,很快传遍整个欧洲军界。
袁世凯在建立晚清新军时期最早将军大衣引入中国,袁世凯在小站练兵时,引入的不止有西方训练方式,还有西方的军服款式。袁世凯的北洋军军官所穿的已经是和现代军大衣差不多款式了。由于这种军大衣具有保暖、时尚且容易制作等优点,十分受欢迎,迅速在全中国范围内流传。还有个让人忍俊不禁的优点,这种棉质厚实的军大衣还有一定的防护能力,战争时期,不乏有军大衣被弹片刮得破破烂烂、但人却伤势较轻的情况发生。很多人都相信军大衣有过人的防御能力,这进一步让军大衣获得好评。
1965年,随着军衔制的取消,这一身军大衣成为军便服,顿时变身为全国人民喜欢穿的“国民服装”。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身穿军大衣、头戴雷锋帽几乎成了中国人穿着的标准形象。而且颜色也开始从军绿色变成了深蓝色或浅棕色,以对应社会不同人群的需要。许多工厂工人、下乡知青、普通农民身上都可以看到各种颜色的军大衣。
大衣作用
袁世凯在建立晚清新军时期最早将军大衣引入中国,军大衣在军队作为士兵冬天的防寒军服。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军大衣是中国人防寒品。出外是衣服,在家可以当被子,坐火车还可以当坐垫睡袋。军大衣的厚实增强了防护功,许多在山区或隧道工作的人员都会跟荆棘砾石打交道,军大衣则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免遭伤害,甚至不怕狼的攻击。除了保暖和厚实,军大衣还十分耐用,一件军大衣经常可以穿了十几年。
相关文物
馆藏阿部规秀军大衣
阿部规秀军大衣的原主人是日军伪“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兼独立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素有“名将之花”称号的阿部规秀中将。阿部规秀1886年出生于日本青森县,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九期,是当时日本国内唯一一名接受过德国正规山地作战培训并以满分成绩毕业的军人。他毕业后加入日本陆军,历任步兵第三十二联队附、第八师团副官、日军第18师团参谋、仙台陆军教导学校学生队长等职务。1938年,阿部规秀接替被八路军击毙的原华北方面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常冈宽治的少将职务。1939年晋升为中将。阿部规秀被称为是擅长运用“新战术”的“俊才”和“山地战”专家。1939年11月,时任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指挥了八路军抗战史上有名的黄土岭战斗。在此次战斗中,八路军不仅对日军造成沉重打击,还击毙了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在战后清理战场时,八路军收缴了阿部规秀的两件遗物:一件镶有两颗金星领章的黄呢大衣和一把嵌有银菊花的指挥刀。这两件物品从杨成武手中送到晋察冀军区,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又派人把它们作为日军侵华实证及八路军战利品送到延安市向毛泽东和党中央报捷。1941年初,这两件战利品终于送达毛泽东手里,他看到战利品非常高兴。由于戴镜元在破译日军情报方面做出的贡献,以及他在黄土岭战斗中对敌人电报侦听破译取得的重要情报,毛泽东派专人把阿部规秀军大衣送到距离延安30多千米的安寨,作为奖品奖励给戴镜元,并说:“前方的英雄离不开后方的无名英雄,就把这件大衣奖励给戴镜元同志吧!”戴镜元十分珍爱这件党中央奖励给他的大衣,带着这件大衣跟随党中央一路转战,小心珍藏。
阿部规秀军大衣衣长110厘米,肩宽46厘米,袖长58厘米,质量2283克,是国家二级文物。这件军大衣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三部部长戴镜元珍藏了66年的抗战战利品。2006年年底,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在征集杨成武将军文物的过程中,在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领导的多番努力和杨成武将军夫人赵志珍的帮助下,2007年6月14日,戴镜元亲手把这件文物捐献给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并写下“这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奖给我的,杨成武缴获的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的军大衣,我把它捐献给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作永久保存”的捐献说明。当时这件文物是福建省省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0周年主题陈列“军旗耀八闽双拥谱新曲”展览中最为珍贵的一件展品,现在这件文物陈列在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红色福建”展览中。
周恩来穿过的军大衣
周恩来穿过的军大衣的衣长115.5cm、领围48cm、肩宽48cm、袖长65cm、胸围114cm。这件军大衣为草绿色棉布面,毛领,双排扣,白色羊毛毡内衬,系周恩来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间穿用,保存完好。1968年,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建初中毕业,积极报名,要求下乡插队。经过申请,她被安排到了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这件军大衣给了周秉建,让她穿着抵御风寒。1991年,远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周秉建在得知周恩来纪念馆的筹建情况后,将自己珍藏多年的这件军大衣捐赠出来。1995年,这件军大衣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徐海东穿过的军大衣
徐海东穿过的军大衣现存于湖北省博物馆。徐海东曾是湖北大悟乡间的一名窑工,在中国20世纪初的风云际会中,迅速成长为一名中国工农红军猛将,他的骁勇善战给中国国民党反动派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以至于蒋介石以10万大洋悬赏他的头颅。他勇猛,9次负伤,全身17处弹痕是他身先士卒的证明。他善战,长征途中,他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面对国民党主力的围追堵截,部队越打人越多,创建了鄂豫陕根据地,并先期到达陕北地区。他的生命力极其顽强,曾被一颗子弹打穿了头颅,有限的医疗条件没有遏制他旺盛的生命力,徐海东顽强地活下来了,而且不到一年就重返战场。1935年1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时,曾陷入缺款缺粮的困境。徐海东得知后,从部队七千五百大洋的家底里,分出五千帮助中央红军脱离困境,被毛主席称赞为“为革命立了大功”。1955年,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在十大开国大将中名列第二。
罗瑞卿穿过的军大衣
平津战役期间,部队配发冬装时发给罗瑞卿这件大衣,这也是他当时最保暖、最贵重的一件衣服。在与战士们一起蹚着冰水过大洋河时,罗瑞卿怕把大衣弄湿,虽然寒风刺骨,却没舍得穿它。在新保安围歼战中,白天他穿着这件大衣勘察地形,指挥作战,夜晚就盖着大衣和衣而眠,大衣成了他朝夕相随的伙伴,现存于天津市平津战役纪念馆
相关事件
朱之文在2012年时决定拍卖军大衣,并将得到的所有钱都捐给慈善机构,后来有传言称,那件军大衣拍卖的价格高达50万元。
2013年12月11日,来自演艺界与科技界刘德华与小米总裁雷军新清华学堂剧院聚首,进行了一场名为“将人生变成战场”的跨界对谈。刘德华亲自穿起一件货真价实的军大衣,并将它捐给一位现场提问,并将把大衣捐给贫困山区做公益的女学生。
2021年6月24日,刘雯在个人社交平台分享自己身穿军大衣的照片,并配文:“只有经历过风雪,才会觉得阳光和蓝天格外珍贵!”
2023年11月,身穿军大衣的大学生出现在课堂上的相关视频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价值意义
军大衣作为曾风靡世界的衣物,为人们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生活保障。从某种意义上讲,军大衣已从一件衣物变成一个时代的象征,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里。中国军大衣,不仅记载了人民军队的历史与辉煌,更承载了广大军迷的光荣和梦想。
目录
概述
发展历程
大衣作用
相关文物
馆藏阿部规秀军大衣
周恩来穿过的军大衣
徐海东穿过的军大衣
罗瑞卿穿过的军大衣
相关事件
价值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