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潜
民主革命家
杜潜(1887—1952)字扶东,民主革命家,封丘县居厢镇安上集人。曾任民国临时政府秘书长。
人物简介
杜潜(1887—1952)字扶东,民主革命家,封丘县居厢乡安上集人。出身于世代耕读之家。其父杜凯山,系饱学经典之士,曾设馆教书。其母樊氏,乐善好施。他是兄妹五人中最幼者,他自幼聪慧好学,未及毕业,适逢清廷推行“新政”,杜以优异成绩被选送日本留学。
人物生平
1905年冬,杜潜东渡日本,入东京法政学院攻读政治、法律。目击清廷政治腐败、丧权辱国,为复兴中华、建立民国,他追随孙中山,从事反清活动。当时,陈伯昂、杜潜一行数人去日本东京筑土八番町20号孙中山先生住处,孙中山先生热情接待他们说:“清朝政治腐败,压迫剥削,视汉族如牛马,若不将清政府推翻,我们就将无翻身之日。你们能够革命,我是欢迎的,犹其你们直、鲁、豫三省的人,忠诚、朴实、豪爽,多是豪侠之士,你们加入同盟会我们更是欢迎。同盟会的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他们听后受到莫大鼓舞。
1906年,经曾绍文(时任同盟会总部书记)介绍,杜潜、刘积学、陈伯昂、程克、朱炳麟、刘醒吾、杨曾慰、刘基炎等人加入同盟会。杜潜与同学陈伯昂、曾可楼等随即于东京成立河南支部.
1908年,同盟会总会议决:由留日各省同盟会支部派人回国建立各省同盟会分会,联络内地革命志士准备发动武装起义。鉴于河南省地处中原,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孙中山派杜潜、程克、刘醒吾等人回开封市发展同盟会组织。杜潜等人秘密回到开封后,当即密邀河南学界人士杨汉光(字定西市)、韩立纶(字警亚)、杨源(字杨懋春)、刘芬佛、阎子固张宗周、刘纯仁、李心梅、任芝铭、李子仪、王庚先等20余人开会。议决暂设秘密机关于开封南关繁塔附近的中州公学内,并正式宣布同盟会河南分会成立,积极发展同盟会员。未久,各地入盟者即有200余人,当时,中州公学监督杨勉斋、学监暴式彬,庶务长刘镇华、教员杨名西,郭仲隗等人均加入同盟会。同盟会河南分会工作就绪后,杜潜返回日本,会务交给刘纯仁等负责。
1911年武昌起义,留日学生闻讯极为振奋,纷纷要求回国。请缨待发,适逢孙中山先生电告日本东京中国同盟会总会,要求不失时机地组织留日学生迅速回国参加革命。杜潜、刘积学、张仲端等人便回豫工作。杜潜回豫后,由于袁世凯派人严密监视,其活动受到限制,大家便奔赴上海市活动。此时,山东省都督王佳炯疯狂迫害革命党人,杜潜遂派人请陈其美派兵援鲁。丁帷汾赴南京见陆军总长黄兴,请求援助,继而拜见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请求任命胡瑛为山东都督。因胡瑛另有他任。孙中山命杜潜为山东都督,他遂偕都督府参谋长刘基炎率三千余人赴山东。
民国元年(1912)正月,杜潜率兵在烟台市登陆,而烟台警卫军统带虞克昌乘隙作乱,以兵包围都督府,胁迫杜潜下野。杜潜电孙中山请增派兵力赴鲁,孙中山大总统是年12月26日电:“烟台,代理都督杜潜,并转各界:电悉,令胡部先行来烟。总统文宥。”不久,兰天慰、商震等奉孙中山令集结部队北上。杜潜也命刘基炎部驰返烟台。此间,南北议和,杜潜奉命返回上海市
1912年8月,中国国民党成立。沈竹白即返开封市,与程仲雨、陈伯昂、杜潜、曾绍文、阎子固暴式彬林伯襄张宗周等筹建河南社会党(即国民党河南支部前身),事务所设在开封双龙巷。杜潜、刘积学各自筹措经费数万元。是年选举各省参议院、众议院。河南省国民党员当选者有:杜潜、刘积学、刘逢山、张天放、王从周、王跃庭、刘青等人。
1913年7月1日,开封城内西南城角的火药库突然爆炸,尤如一声晴天霹雳,震动了袁世凯及其河南省都督张镇芳。开封火药库爆炸是河南革命党人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反袁行动。张镇芳随饬令密查,逮捕炸毁开封火药库的负责人及一些革命党人。
杜潜、郭仲隗等人为营救被捕人员,日夜奔波。张镇芳抢先将尹新宪,章培余、查光复(即查光佛)、敖瘦蝉、王振中于1913年7月13日杀害。又于1913年9月11日把罗飞声(即罗蜚声)、刘绥青、张占、邢贡臣及其他革命党人等十余人杀害。
在大小军阀混战期间,杜潜多为军务南北奔走,曾赴广州市参加护法运动,充任非常国会议员,1927年,在北伐军进驻驻马店市、西北军冯玉祥部出师潼关县进攻洛阳市时,杜潜带领别动队,夜袭驻郑州市的奉军司令部,奉军溃败。同年,他入刘雪亚部,出奇计、突出重围,渡河袭取长垣市濮阳市、大明等地。北抵京津,率部驻坝头,巩固河防,兼领河务局。1929年,张钫出任河南省民政厅厅长,杜潜被邀回豫代主赈务工作。
1932年,河南省遭受荒年,民不聊生,又逢病疫流行,饿遍野。这时,杜潜不辞劳苦,四处奔走呼吁,在开封市等地筹办灾童教养院(后发展为全日制小学),并开设施粥场多处;组织医疗队,免费接种伤寒、霍乱疫苗。冒酷暑去上海市请梅兰芳剧团来开封为灾民募捐演出。
1936年,商震主持河南工作,一再邀杜潜相佐。他厌恶当时的官场生活,婉言谢绝。这时,河南省人民政府要派一常驻焦作中州煤矿官方代表,因杜潜吕振羽王安澜等人于民国初年在汴成立过矿务研究会,力谋收回英商攫取的豫北焦作一带的煤矿开采权,并组织过统心煤矿公司(即中州煤矿公司前身),以抵制英商办的泽盛煤窑厂。于是,商震致函杜潜,请其出任。杜潜接信后,欣然赴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日寇沿京汉铁路南犯。杜潜协同总工程师等为保全采矿机器设施不受破坏,精心谋划,将煤矿的机器、设施进行拆迁。由河南省经湖北,历尽险阻,安全运抵四川重庆与天府煤矿合营,立即投入生产。时称“中福煤矿公司”。后又投资嘉阳、咸远、石燕等煤矿公司。
1939年,杜潜在重庆中福煤矿公司主持工作时。河南好友故旧郭仲隗、胡石青等一些知名人士,每逢去重庆市开会,必到杜潜寓所畅谈通宵。他虽深居矿区,却时时惦记着桑梓的一切。当他听到汤恩伯部队在豫骚扰百姓,拉夫征兵,摊派苛捐时,总是义愤填,痛心疾首。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后,杜潜留居上海市,亲眼看到新中国政令一新,国事欣欣向荣。他衷心拥护共产党,热爱新中国,他常讲“中国国民党没做的事,共产党都做了”。
1952年5月10日、杜潜因为患脑出血,病逝于上海,终年66岁。
选自孙兴著《封丘概览》河南省中州古籍出版社
1905年冬,杜潜入东京法政学院攻读政治、法律。时值孙中山黄兴二人正在东京组织同盟会,杜与同学曾可楼等前去拜访孙中山,受到孙的热情接待。孙中山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分地权”的政治主张,使其深受鼓舞。1906年,杜潜与同学陈伯昂、曾可楼等加入同盟会,随即于东京成立河南支部,并主持工作。同时杜与曾可楼、宋教仁胡汉民等在东京创办了《民报社》作为同盟会机关刊物,积极开展革命宣传。
1908年,孙中山派杜潜等人回国到开封市发展同盟会员,组织发动起义。他们回到开封后,密邀河南省学界人士20余人,于中州公学秘密成立河南分会,发展同盟会员200余名。第二年,杜潜返回东京学习,1911年他在东京政法学院毕业后又回河南。他授计张钟端刘粹轩等发展组织,联合山东省丁惟汾等准备起事。不料张钟端在开封暴露,被清军杀害。杜潜不得已到上海市会同中国国民党元老陈其美组织沪军先锋队,配合粤、浙二军攻打江宁,推举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电请孙中山由美回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杜潜奉孙中山手谕为秘书长。不久,杜又受命担任山东都督,率沪、粤两军和海容、海涛、楚有三舰首克烟台市,继而进军龙口市,矛头直指天津市,使清廷为之大惊,爱新觉罗·溥仪于2月12日退位。
1912年,杜潜被河南省选区选为临时参议院议员。他进京后,通过赵秉钧陆建章等人营救了不少遇难革命党人。
1917年段祺瑞北洋政府拒绝恢复《临时约法》之后,杜潜赴广州市参加孙中山组织的护法运动,并充任非常国会议员。1927年他进入刘雪亚部参与军机,1915年,第二年奉命驻坝头,巩固河防,兼管河务局。1929年,河南民政厅长特邀杜潜代为主管赈务工作。次年河南遭受水灾,他不遗余力筹募粮款,拯救灾民。先后在开封市郑州市成立灾童教养院和豫南灾童收养院,设粥场赈济灾民,呼吁中央政府为河南省拨赈济粮200余吨,赈济款10余万元,组织医疗队免费为灾民接种疫苗。1935年,黄河决口,又设立妇孺救济会,筹募赈款300余万元。
1937年,日寇沿京汉铁路南犯,杜潜同焦作煤矿总工程师精心策划,将采矿机运到四川省与重庆开府煤矿合营,以“中福煤矿公司”名义支持抗日事业。1952年病逝于上海市,终年66岁。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简介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