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流行于宋代的词牌名
《定风波》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醉琼枝》《定风流》。《定风波》调名出自《敦煌曲子词》,调名本意为安邦定国、平定风波、平定社会动乱、稳定国家政权。
《定风波》最早记载于崔令钦的《教坊记》中,唐五代时期被民间的填词者所运用演变为词调并流行于当时,欧阳炯孙光宪李珣等皆有词作。欧阳炯是《定风波》词调早期有姓名可查的作者,其格律被清代王王奕清编著的《钦定词谱》列为正体。至北宋时,柳永在《定风波》的基础上衍为长调慢词。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魏夫人的《定风波·不是无心惜落花》“把酒临风千种恨。难问。”可为婉约感怀之代表。欧阳修《定风波·把酒樽前欲问君》尽写人生感慨,“把酒樽前欲问君。世间何计可留春。”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竹林打雨声》更是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情怀,成为中原地区古代诗词的代表作之一。
定风波词调有中调和长调两种,中调张先词名《定风波令》,贺铸词名《醉琼枝》,李珣词名《定风流》。清代词人万树所著《词律》列中调两体,清康熙开始编纂的《钦定词谱》列八体,欧阳炯《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绿纱》列为正体。双调为六十二字,上阕五句三平韵两仄韵,下阙六句四仄韵两平韵。
《定风波》词牌名本义为平定社会动乱,稳定国家政权,宜于表现社会重大题材,亦宜言志与酬赠。五代十国时期词人主要用来抒写男女相思之情和词人的隐逸情怀;北宋欧阳修用来表达惜时之情;苏轼以《定风波》抒发旷达的人生哲思;辛弃疾则用《定风波》传递出在官场遭受弹劾而处变不惊的心态。进入现代,这一词牌名也以多模态艺术形式步入了现代人的生活,古筝协奏曲《定风波》是这种表现形式之一,由著名青年古筝演奏家、作曲家邓翊群先生根据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创作改编,完成于2015年。邓翊群先生在创作这首乐曲时曾有感而发:“我受本词情感所动,切己感同身受,故借意抒写现代人类社会中淡然面对命数迭起、苦难境遇的人生观。”
词名
清代《钦定词谱》定义《定风波》为唐教坊曲名,李珣词名《定风流》。清朝初年万树的《词律》中有定风波引,一作《定风波令》,又名《卷春空》《醉琼枝》。《钦定词谱》将李珣词名《定风流》作为定风波的别名,学界争议较多,任半塘先生在《教坊记笺注》认为“”风波”决不能作“风流”,《词谱》因李珣之调讹作“定风流”,偏离本义。
历史沿革
词源
《定风波》原为唐教坊司曲名,后用作词牌名。调名出自《敦煌曲子词》,在《敦煌曲子词》中,有两首体现调名本意之词。
其一
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塞骋偻啰。手执绿沉枪似铁,明月,龙泉三尺斩新磨。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士德能康。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波。
其二
征战偻啰未是功,儒士偻啰转更加。三策张良非恶弱,谋略,汉兴楚灭本由他。项羽翘据无路,酒后难消一曲歌。虞姬皆自刎,当本,便知儒士定风波。
这两首词描述的是武将与儒士之间关于谁能定风波的问答。第一首是武将问儒士,一旦出现战事纷争,你们这些儒士有谁能扛得起沉沉刀枪,去上阵杀敌,平定战乱,保家卫国。第二首则是儒士对武将的回复,张良虽为儒士,但是以谋略而助汉兴楚灭,项羽勇猛无敌,号称西楚霸王,却有勇无谋,战败自刎于乌江。是故儒士能够担负安邦定国的历史使命。
其一中的“谁人能去定风波”背景起源于一次叛乱,因朝堂之上无一人敢去平乱,因而有人写此词讽之,定风波的词牌名即由此而来。从两首词中出现的定风波的字面意思,可以解析出定风波本意应为安邦定国、平定社会动乱、稳定国家政权。《敦煌曲子词》中还有另外三首出现定风波的词,但它们是讲述伤寒病症的口诀。应是借其调而言他事。
发展
唐五代时期,《定风波》的创作经历了两次大的发展,先是由教坊司曲入民间词,再是由民间词而入士大夫文人词。
唐朝教坊记》所载的三百二十四曲,演变成包括《定风波》、《定西番》、《統溪沙》等在内的有七十九个词调。中晚唐时期,大批教坊乐工歌伎流落民间,宫廷音乐中心随之转到民间。受此影响,《定风波》由教坊走入民间,由教坊曲发展成为敦煌曲子词中的《定风波》词调。任中敏在《敦煌曲初探》中推断,敦煌曲子词中的《定风波》是李隆基开元天宝(713-755)的民间士子所作,虽在欧阳炯词作之前,未能列为正体,是因为其词的传播受到身份的限制,不能像身为士大夫的欧阳炯所作之词得以广泛流传。这一推断体现出《定风波》由民间曲子词到士大夫之手的发展。
欧阳炯是五代十国后蜀孟昶时期的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平章事。其词《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是定风波较早出现词作者名字的作品。该词双调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平韵、两仄韵,下片六句四仄韵、两平韵。上下片以平韵为主,上片第、二、五句和下片第三、六句押平韵,一韵到底。上片第三、四句,下片第一、二、四、五句换押仄韵。至此,《定风波》初步形成“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的形式。宋词多据此调填写。张綖《诗徐图谱》所列叶梦得词,其律式与欧阳炯词完全合。
唐五代时期《定风波》的代表作品有欧阳炯的《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李珣的《定风波·又见新巢燕子归》《定风波·雁过秋空夜未央》《定风波·帘外烟和月满庭》《定风波·志在艳霞幕隐沦》《定风波·十载逍遥物外居》,阎选的《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孙光宪的《定风波·帘拂疏香断碧丝》。
繁荣
北宋词人在唐五代词人的基础上,《定风波》词调的创作进入旺盛期。范仲淹张先等人继续进行令词的创作,而词人柳永则将《定风波》衍为慢词。两宋时期的《定风波》的数量共86首,其中创作《定风波》词作位于前4位的词人分别是:辛弃疾(11首)、苏轼(10首)、黄庭坚(8首)、欧阳修(7首),这4位词人中有3位来自于北宋。《定风波》经过北宋时期的发展,词风由晚唐时期主要表现男女柔情转向士大夫抒怀言志,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宋代《定风波》在词的体制上也呈现出多种变化。首先是北宋词人柳永在体制上进行了突破,在原来《定风波》的基础上加以延伸拓展而成《定风波慢》,将其演变成长调慢词,共一百字,前后阙各十一句,前六后七,仄韵。打破了以小令为主的词坛传统,丰富了词的曲调,扩大了词的容量,使之更富于变化,给词坛带来了新的气象。
其次,宋代《定风波》除沿袭欧阳炯《定风波》体制外,词人在创作中还使用多种变体。始于北宋晏殊词牌《渔家傲》,曾列《定风波》五种变体之一,双调,62字,上下片各5句,31字,五仄韵,句句用韵。苏试词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六句两平韵,不间仄韵。南宋时期,京镗词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亦不间仄韵,与苏试词句式有异。词人李泳曹冠陈允平三人词虽皆为六十字体,不但与敦煌市曲子词句不同,其三词亦各不相同。李泳词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五句两平韵两仄韵;曹冠词前后段各五句两平韵两仄韵;陈允平词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不间仄韵。六十二字体中,蔡伸词为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一仄韵一叠韵两平韵
宋代《定风波》的代表作品有北宋欧阳修的《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君》《定风波·对酒追欢莫负春》,苏轼的《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定风波·莫听竹林打叶声》,黄庭坚的《定风波·把酒花前欲问溪》,南宋蔡伸《定风波·一曲骊歌酒一钟》,王质《定风波·问讯山东窦长卿》,叶梦得《定风波渺渺空波下夕阳》,京镗《定风波·休卧元龙百尺楼》,辛弃疾《定风波·听我尊前醉后歌》。
格律标准
《定风波》在《词律》中列词调六体,以欧阳修为正体。《中华词律辞典》中列该词调十五体,以敦煌市词为正体。《词牌格律》列该词调十三格律,苏轼为正体。《钦定词谱》中列该词调八体,以欧阳炯为正体。词调以七言句式为主,每句用韵,于平声韵中包孕三换仄韵,插入三两个字句,调势于流畅时忽然顿挫转折,因而韵律复杂,个性突出。其中的两字句较难处理,用此调时应注意格律于词义的转折变化。
《定风波》有中调和长调两种。中调张先词名《定风波令》、贺铸词名《醉琼枝》、李珣词名《定风流》。万树《词律》列中调两体,《钦定词谱》列八体,沈璟《古今词谱说》:商调曲,识作于欧阳炯,为双调六十二字,上片五句三平韵两仄韵,下片六句四仄韵两平韵。上片第四句、下片第二句、第五句均为二字句。长调即《钦定词谱》中所称的《定风波慢》。为双调一百字,上片十一句六仄韵,下片十一句七仄韵,以柳永词为正体入林钟商。另有张翥九十九字体。《梅苑》无名氏一百一字体,柳永一百五字体,均为仄韵。
依《钦定词谱》所列欧阳炯正体探究宋代词作格律:
正体
正体(平仄换押),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三十字,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三十二字。
例句:王琪《定风波》
把酒花前欲问天。春来秋去苦茫然。风雨满枝花满地。何事。却教纤草占流年。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试把钿筝重促柱。无绪。酒阑清泪滴朱弦。赖有玉人相顾好。轻笑。却疑春色在婵娟。
仄平仄平平仄仄 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 平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
变体
参考资料
基本特点
词调特点
《定风波》常为中调。中调张先词名《定风波令》,贺铸词名《醉琼枝》,李珣词名《定风流》,《定风流》的"流"字和《定风波》的"波"字,一字之差本意却截然不同,是一雅一俗之分。也有用长调,即《钦定词谱》中所称的《定风波慢》。为双调一百字,上片十一句六众韵,下片十一句七仄韵,以柳永词为正体入"林钟商"。另有张翥九十九字体。《梅苑》九十九字体。《梅苑》无名氏一百一字体、柳永一百五字体。
句式特点
《定风波》常用2-7型组合以及4-5型组合句式。2-7型组合结合了特殊的押韵处理,形成了表面上的两个韵段,比如,在欧阳炯的《定风波-暖日闲窗映碧纱》中,”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玉闺深掩过年华。独凭绣床方寸乱。肠断。泪珠穿破脸边花。邻舍女郎相借问。音信。教人羞道未还家。”4-5型组合作为十大组合之一,使用频繁,比如,在陈允平的《定风波-慵拂妆台懒画眉》中,“流水悠悠春脉脉,闲倚绣屏,犹自立多时。一笑蔷薇三姐妹孤旧约,载酒寻欢,因甚懒支持。”
韵式特点
《定风波》词牌用韵形式是平仄韵换押,其中以押平声韵为主,同一韵摄内部的用韵情况比较普遍,虽在不同韵部,却韵尾相同;阴声韵之间通押现象比较普遍,相互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叶韵类型常为抱韵。
代表作品
钦定词谱》以欧阳炯《定风波》为正体,并列举了变体代表作品。
参考资料
相关影响
文学
《定风波》词牌名源自敦煌曲子词,比喻平定社会动乱,稳定国家政权,以其雄健豪放的词风影响了后世的诗词创作。在动乱的时期或者处于困境之时,这一词牌常常被词人用来抒发个人情志。
柳永和苏轼在词的发展史上是两个重要的变革者,他们的变革都与《定风波》有所关联。柳永发展了定风波慢词长调,增强了词的表现能力。苏轼在晚唐五代十国至北宋前期词作言志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把词带向以诗言志的境界,而他更大胆也更独到的创新则是将词提升到形而上的哲理诗的境界,作于黄州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即为其中的代表作,它所传递出的“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态度,更是成为中国文人墨客的心灵依托,以及郁郁不得志者的精神慰藉。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富有哲思理趣,表现了词人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苏轼的哲理词超凡脱俗、出神入化,极大地提高了词的审美境界和艺术品味。在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音乐
筝曲
创作于2015年8月的古筝协奏曲《定风波》,取材于宋代词牌名《定风波》,主要内容创作源于苏轼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在写这首词时正在经历政治上的动荡,而古筝协奏曲《定风波》的作曲邓翊群先生在创作这首作品时,也正值自己的低谷时期。当邓翊群先生读到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时,为苏轼在词中所表达的直面困境、乐观旷达的人生感悟所感动,即刻提笔写下了当时的心境和感悟,并将其取名为《定风波》。
邓翊群先生在创作过程中借音乐来表达自己面对挫折时的心境,这与苏轼创作时的心境十分相似。筝曲《定风波》融合了曲作者的创作背景与湘鄂山歌的元素,加入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运用特性音调和复合节奏等方式,模拟苏东坡词作中的风雨交加的环境以及词人心境的变化,传递出直面人生困境的豁达情怀。作曲家将文学艺术与古筝艺术进行了跨界融合并取得成功。筝曲《定风波》获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古筝比赛最高奖金钟奖、第三届“文华艺术院校奖”银奖(金奖空缺)、“敦煌市杯”中国民族室内乐作品评选大赛评委会特等奖(最高奖)等奖项。
歌曲
纪录片《紫禁城》的主题曲《光亮》采用了《定风波》诗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音乐人周深将其改编成京剧的念白和唱段并融入歌曲中。歌曲的历史背景是明代没能吸取经验教训而衰落败亡,表达出当时时代背景下的人们所需要担负的历史使命,与苏轼《定风波》中所表达的境界相契合。周深用歌声让人感受到世事无常,正如随行随往的风雨吟啸徐行。在高亢处,周深使用了大面积的真声,唱出了华族不屈的精神。表达了直面风雨及面对未知时的豁达心态。
经典咏流传》节目中黄绮珊演唱的歌曲《定风波》以词牌名命名,歌词部分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原词基础上加入现代诗,两部分歌词相对应,深化了词中潇洒豁达的人生态度。黄绮珊在演唱这首歌曲时,穿一袭红衣缓缓出场,与背景中翠绿的竹林形成鲜明对比,她在演唱莫听穿林打叶声时中气十足,体现出作品的豪迈之情。歌曲《定风波》还融入了中国传统乐器和戏曲唱腔,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生动地演绎出苏轼超然阔达的人生境界。
纪录片
纪录片《定风波》将苏轼的一生浓缩在短短5集中,以《出川记》《湖山记》《摩羯记》《悬壶记》《结庐记》为主题,围绕书画、美食、山水、民生等,描绘了苏东坡的人生仕途、志趣爱好、精神世界等,为人们面对生活、理解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该纪录片在历史叙事、拍摄手法、画面构图、音乐美学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塑造了全新的苏东坡形象。《摩羯记》以他最著名的一首词《定风波》结尾,描绘了一位面对苦难、对抗苦难的勇者形象,其豁达、乐观、无畏的精神也激励后人不断前行。
参考资料
【词牌探微】《定风波》.微信公众平台.2024-06-06
王力先生论“叶音(韵)”.http://cll.newdu.com/m/view.php?aid=140924.2024-07-20
钦定词谱(卷十四).中华典藏.2024-07-20
目录
概述
词名
历史沿革
词源
发展
繁荣
格律标准
正体
变体
基本特点
词调特点
句式特点
韵式特点
代表作品
相关影响
文学
音乐
筝曲
歌曲
纪录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