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妥乐平(Neurotropin)又称牛痘疫苗接种
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注射液。本品是从牛痘疫苗接种至家兔的真皮中分离抽提出的一种非蛋白性生理活性物质,内含多种
多糖。其作用广泛,具有镇痛、调整自主神经功能,改善末梢循环障碍,抗变态反应,调整免疫及修复
细胞损伤等作用。
神经妥乐平是一种用于治疗各种疼痛症状的药物,其药理作用主要集中在调节
免疫系统功能、调节疼痛信号传导、保护细胞及神经修复、抑制炎症反应等方面。它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
骨科各种急慢性疼痛疾病、神经内科中
缺血性脑血管病、
神经痛及
神经炎症疾病、
皮肤科瘙痒症、过敏性疾病等。适用于腰痛症、颈肩腕综合征、
肩周炎和变形性
关节炎。
4、其他:有时会出现全身疲倦、浮肿或者偶尔会伴有发热、
心悸病以及皮肤感觉异常等症状。
1.服用时:①本药应直接吞服,请勿咀嚼。②本药外表施有薄膜
涂层,故应避免将之粉碎混合。
2.给予药品时:应告知患者,在服用PTP包装的药剂时,应先从PTP塑板中取出药片再服用。[曾有报告,由于误服PTP塑板而造成硬的
锐角部刺入食道粘膜,甚至造成穿孔而引起纵膈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
因为尚未确立
妊娠期间以及哺乳期间给药安全性的问题,所以,对孕妇或有怀孕可能的妇女以及哺乳期妇女,仅在被判断治疗上的有益性大于危险性的条件下,可以服用。
同一成份的注射剂有以下的报告:与麻醉性镇痛药(
Morphinemorphine等)、非麻醉性镇痛药(镇痛新pentzocine等)、弱镇定剂(安定diazepam等)、解热镇痛药(
消炎痛indometacin等)等合用时有增强合用药效果的情况。
我们在日本做了24次临床试验,其中有7次是双盲对照试验,其概要如下:在中国进行的临床试验概要如下:我公司在北京市四家医院对72例腰痛症患者进行了临床实试验,其结果概述如下:服药一周后医师判断有46%患者的症状得以改善,二周后增为76%。总疗效按前述疗效判断服药一周时的有效率为40.3%,二周后为80.5%。
一、药理作用1、镇痛作用:(1)镇痛效果试验(
小鼠):本药在各种镇痛试验中均显示有轻度镇痛效果。同时在反复寒冷和应激负状态下的痛觉过敏状态可显示出显著的镇痛效果。(2)生物体内镇痛机制的激活作用(小鼠):本药的镇痛效果,是通过激活
中枢神经系统镇痛机制中的下行
性抑制系统来产生效果的。1)通过SART应激负荷引起小鼠的痛觉阈逐渐减弱,5日后处于长期的痛觉过敏状态。对于该过敏状态连续服用本药,可出现用量依赖性改善。2)SART应激负荷引起的痛觉过敏状态可通过给予单胺
前体来抑制。另外,本药的痛觉过敏状态改善作用也可被单胺神经
拮抗剂所阻害。3)本药的痛觉过敏改善作用,依照腹腔内给药[腰部蛛网膜下腔内给药[
小脑延髓池内给药的顺序递增。也可因在下行性抑制系统的通过部位
胸椎部切断传导而减弱。4)本剂也可使下行
性抑制系统的
5-羟色胺神经元的起始部(延髓正中缝核)的功能低下得以恢复正常。此外,本品的镇痛作用也未见受到
纳洛酮的拮抗,所以激活下行性抑制系统的作用是与
多肽无关的。2.其它的镇痛相关作用(1)对于患有疼痛性疾病的患者可通过改善其局部循环障碍而改善患部的皮肤温度低下(温度记录法的评价)。(2)本药对于植物神经系统失调具有调整作用,并且对伴随应激负荷出现的种种植物神经功能异常具有改善作用(大鼠)。(3)以皮肤电反射(GSR)为指标,对于各种外界刺激引起的情动性兴奋有镇静作用(大鼠)。(4)本药对于由足趾压迫刺激所致缓激肽的游离具有抑制作用(大鼠)。(5)不阻碍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体外)。3.一般
药理学(1)对于自发运动和进攻行为均显示出轻度的抑制作用(
小鼠)。(2)对于呼吸、
循环系统未见产生影响(
家兔)。(3)对于胃及
十二指肠粘膜未见产生损害(小鼠、大鼠)。(4)可轻度延长由于
环乙烯巴比妥及
硫喷妥钠所引起的睡眠时间(小鼠)。4.吸收对SART应激小鼠口服给药,给药后60分钟可见药量依赖性镇痛活性作用高峰。(二)毒理作用1.急性毒性2.亚急性毒性对雌雄大鼠分别按50、150、500NU/kg每日一次连续30日口服给药,并就其一般症状、体重、内脏重量、血液、
血清、尿以及病理组织进行检查,均未见异常。3.慢性毒性对雄大鼠分别按50、150、500N/kg每日一次连续六个月口服给药,并就其一般症状、体重,内脏重量、血液、血清、尿以及病理组织进行检查,均未见异常。4.生殖试验在小鼠的
妊娠前及妊娠初期、器官形成期、围产期和哺乳期、以及兔子的器官形成期内,分别按5、50、500NU/kg口服给药,均未见出现畸形,对生殖能力也未见造成影响。5.
反应原性通过对豚鼠的全身过敏反应(anaphylaxis)、源于肺部切片的chemicalmediator游离、Schultz-Dale反应以及
pca反应所进行的研究表时,未见出现抗原性。6.变异原性在沙门氏菌属(
沙门氏菌)和大肠菌方面,未见产生变异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