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院
1983年创立的公立大学
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院是一所位于乌鲁木齐市东南的军事院校,前身为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校,成立于1983年。学院占地面积近600亩,建筑面积达56452平方米,分为教学、训练、生活三大区域,环境优美,交通便利。2006年,学院扩编为正师级单位,更名为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院,并由原来的专科教育升格为本科教育,实现了“办学规模化、教学现代化、管理正规化”的总体目标。建院20余年来,为驻新疆武警部队内卫、边防、消防、兵团指挥部、8660部队培养输送了大批军事人才。学院毕业的学员已成为武警新疆总队、武警兵团指挥部所属单位90%以上的干部,其中一部分已走上团职领导岗位。2017年6月,原武警工程大学、原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院调整组建新的武警工程大学。
历史沿革
• 1983年11月,国务院批准武警新疆总队教导大队正式改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乌鲁木齐市指挥学校(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校)。
• 1997年,由中等专业学校升格大专。
• 2004年,建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指挥学院乌鲁木齐分院,合署办公
• 2004年,升格本科。
• 2006年9月,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校、武警指挥学院乌鲁木齐分院合并,升格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乌鲁木齐指挥学院,由副师级升格正师级。
• 2017年6月,原武警工程大学、原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院调整组建新的武警工程大学。
规模
2006年9月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院升格后,在总部、总队的大力支持下,筹资2000余万元,新建了文化广场、办公楼、士兵楼、4栋本科学员宿舍楼、2个微机教室、100座电子阅览室、100座语音教室,以及综合食堂。对指挥训练场进行了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了射击、400米障碍、器械、摔擒、战术、投掷、勤务等10个训练场地和800米环形跑道。
教育区
学院教学区设有教学楼、办公楼、军人礼堂、图书馆、训练场。建成了校园网,拥有科技含量较高的现代化教学科研设施。即计算机中心、电化教学中心、网络管理中心、多媒体教室、电子图书阅览室、多媒体学术报告厅等。有规范的障碍、器械、田径、射击场,有配套的多功能健身训练厅和文化娱乐中心。依托地方大学联合办学,实现了资源共享。
教学设施
健全了教学设施、场所,先后完成了反恐战斗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反恐搏击技能训练馆建设,扩建了校园局域网。修建了装甲分队宿舍楼、装甲防暴实验室、装甲驾驶训练场。
适应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兴建了教学指挥中心、网管中心、网络教学演播室,配置了教学监控、指挥系统,完善了覆盖1537个信息点的网络信息系统,电子图书信息量达到1420G。在反恐怖战斗实验室添置了实物模型、仿真训练设施、对抗模拟训练器材和相关配套设施,完成了导演室、4个作业室、1个研究室的建设。
生活条件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学员至上"的现代教学理念,各项工作立足于培养学员成长成才、服务教学,学员宿舍率先实现了"一班一室一人一铺一柜一桌一机",大力改善了学习、生活条件,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育实践
办学思路
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院坚持"质量建院、人才兴院、特色办院、管理强院、奋斗振院"的办学思路,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院建设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教员队伍。学院现有教授、副教授24人,讲师41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25人。他们中既有教学成果突出,教学经验丰富的知名老教授,也有思想观念创新、勇于开拓进取的中青年教学骨干。
师资
学院党委班子坚持开拓创新,开放办学。2004年,在武警部队院校中率先开展联合办学,积极走开专、兼、聘的路子,充分发挥国民教育资源优势,聘请新疆大学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40余名教授、副教授、讲师担任基础文化课教员,有力的促进了学院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2003年经武警总部批准,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院与新疆大学联合办学,由新疆大学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40余名教授、副教授、讲师担任基础文化课教员。
现有博士生学历的7人,占总数的4.2%,研究生学历的23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是广大青年学生献身国防事业、立志成才的基地,是武警部队培养警官的摇篮。
教育任务
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院主要担负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任务,学历教育包括本科教育和少数民族大专教育,学制均为四年;任职教育包括武警部队装甲兵培训,武警新疆总队和兵团指挥部各类干部、士官的任职培训。
2004年起,经武警总部批准,武警指挥专业面向西部地区的四川省重庆市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新疆等7省(市、区)招收地方普通应届高中毕业生。学员毕业后,第一任职为排长,主要分配到武警新疆、甘肃总队和兵团指挥部工作。建设信息化武警、努力培养适应第一任职需要的合格指挥人才,是我院建设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学科特色
目标
武警乌鲁木齐指挥学院以培养模式优化,专业特色鲜明,课程设置合理,教学内容先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为目标,按照必修课、选修课、拓展课、综合实践课四大板块,进行了创新型课程设计。按照"紧跟党的创新理论、紧贴武警信息化建设,紧随部队中心任务"的要求,结合新疆对敌斗争实际,优化反恐怖战术教学,强化维汉"双语"教学,探索装甲兵教学。
课程
将办公自动化、三级网、远程哨位查勤系统使用等纳入专业课教学内容,确保学员适应部队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根据新疆地域特点增设了《基础汉语》、《武警常用维语》课程,将维汉"双语"作为学员必修课,模拟官兵在执勤、处突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维语喊话、维语宣传、维语询问等训练,提高了学员双语对话能力。2006年7月,学院开始担负武警部队装甲学兵培训任务。组织专业人员编写教学讲义、授课教案,依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严密组织教学,高质量完成了新疆总队装甲技术学兵培训任务。
集训
定期组织集训,举办专家讲座,召开反恐怖学术研讨会,自主开发了反恐怖网站,完成了总参《反恐怖战术》、武警总部《反恐怖作战应急指挥机制的建立》研究课题,编写了《反恐怖战术》、《反恐怖战斗应用技术》等教材。《武警特种部(分)队信息化反恐作战研究》获武警部队军事理论研究成果一等奖,《反恐怖作战应急指挥机制研究》获全军教学成果奖和武警部队军事理论研究成果三等奖,重点立项建设的《武警反恐怖战术》课程被评为"全军百门优质课"和"国家精品课"。
任职能力
依托教学基地和教育基地,增强学员第一任职能力,帮助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驻地部队、地方厂矿企业和红色景点确定了12个教学、教育基地;在新疆总队和兵团指挥部选择了14个支队作为学员代职实习基地;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渗透,打牢了学员热爱部队、献身警营的坚定信念。
强化实践锻炼,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定期组织学员到基层部队当兵代职,将课堂理论与实践锻炼有机结合,增强了对基层部队的感性认识。广泛深入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按照"四有"要求,把各类文体活动及其培训纳入排课计划,使每名学员在校期间能够熟练掌握两门以上基层文体活动的组织实施技能。
分配原则
建院25年来,学院先后为武警新疆总队、武警兵团指挥部、武警8660部队、武警新疆边防总队、武警新疆消防总队、武警交通二总队和内地部分总队、机动师培养输送了23批5720名毕业学员;中、短期培训各级各类人员14000余人。毕业学员中已有570人走上了师、团职领导岗位。
教学成果
建校以来,学院多次组队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以及公安武警系统举办的篮球、田径、歌咏、书法、征文、读书演讲、知识竞赛等各类比赛活动,先后70多次获得团体和个人第一,学院全面建设受到了武警总部、地方党政领导的高度称赞,2006年7月,武警部队司令员吴双战上将在武警部队院校体制编制调整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武警部队各院校都要向乌鲁木齐指挥学院学习,积极主动,不等不靠,在创新教学体系、队伍建设等重点问题上求突破、出成果"。同年8月,时任政委隋明太上将在视察我院后指出:"你们学院确实很不错,走到了全国武警部队院校的前列。"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规模
教育区
教学设施
生活条件
教育实践
办学思路
师资
教育任务
学科特色
目标
课程
集训
任职能力
分配原则
教学成果
参考资料